第二节 资本运营概述

一、资本运营的含义

资本运营这一概念产生于我国20世纪90年代。西方经济学中与资本运营相关的内容散见于《投资学》《金融学》《公司理财》等教材或专著中,但资本运营的实践活动却始于西方20世纪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资本运营的实践探索也在不断深化。与此同时,对资本运营的理论研究和探讨也成为热点。

(一)资本运营的内涵

所谓资本运营,就是以资本的价值增值为目的,以价值管理为核心,对资本及其运动所进行的运作和经营活动。资本运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通过资本层次的资本品流动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资本运营是利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的运作与经营,实现资本的价值增值的一种经营方式。

关于资本运营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广义的资本运营是指以价值化、证券化资本或者可以按价值化、证券化操作的物化资本为基础,通过兼并、收购、资产重组、战略联盟等途径,实现资本最大限度增值的运营管理方式。狭义的资本运营是从企业的层面来探讨的,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对,主要是指企业的外部交易型战略的运用,其核心战略就是兼并与收购。

广义的资本运营概念可以理解为以利润最大化和资本增值为目标,以价值管理为核心,通过对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实现对企业资产有效运营的一种经营方式。

资本运营的作用在于:(1)有助于扩张企业规模,壮大企业实力,以较少的资本调动或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本;(2)有助于推动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降低企业市场风险,借助市场高效率地调整自身生产经营方向,优化产品结构;(3)有助于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提高企业潜在发展能力,促使企业的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趋于合理,同时也可分散投资的风险。

目前,在不同的书籍中,也常常提及资本经营、资本运作等名词。资本运营包含了运筹、谋求和治理等含义,不仅重视微观的经营管理,也重视宏观的筹划与管理。经营的本意是筹划营造,运作的本意是指运行和工作,它们都有筹划、运行和管理之意,三者的基本含义是相近的。但经营和运作侧重于微观的经营管理。鉴于在不同名称的书籍中,资本经营、资本运作等概念的界定与本书所界定的资本运营概念基本相近,在本书中对于资本运营、资本经营和资本运作概念等同看待。

(二)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的区别与联系

有学者认为,广义的资本运营泛指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经营活动,企业为实现资本增值最大化这一目标的全部活动都包含在内,生产经营自然也包含在内。我们认为,因为资本运营这一概念就是与生产经营相对而提出来的,所以不能无限制地加以泛化。

1.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的区别

(1)从经营对象来看,资本运营的对象是企业的资本及其运动,侧重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价值方面,追求的是价值增值;生产经营的对象则是产品及其生产销售过程,侧重的是企业经营过程的使用价值方面,其目的主要是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2)从经营领域来看,资本运营主要是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运作和经营;而生产经营则主要是在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商品市场等市场上进行运作和经营。(3)从经营方式来看,资本运营主要是通过资本的筹措与投资、兼并重组等方式,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实现价值增值;而生产经营主要是通过技术研发、产品创新、质量与成本控制、市场营销等,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4)从企业的发展战略来看,资本运营不但注重企业内部的资本积累,更注重通过资本的外部兼并重组等实现扩张或收缩的战略;而生产经营则主要依赖通过销售更多的产品,创造更多的利润,实现企业自身的积累。(5)从经营风险来看,资本运营基于组合投资、风险分散原则,常常将资本多样化;而生产经营则往往依靠一个或几个主导产品经营,通过产品开发和更新换代、提升产品竞争力来规避风险。表1-1清晰地表达出了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的区别。

表1-1 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的区别

2.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的联系

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也存在密切的联系,两者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两者相互依存,生产经营是基础,但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以资本作为前提条件的,而资本也必须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才能实现其增值目的。因此,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

二、资本运营的目标

资本运营的总体目标是实现资本的价值增值。由于资本运动的循环往复性,对资本的增值要求,既要考虑短期的目标,同时还要考虑增值的长期目标,从而达到所要实现的总体目标。短期目标可以用利润最大化目标和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来衡量,长期目标可以用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来衡量。

(一)利润最大化目标

这里的利润是财务会计范畴的概念,根据会计核算规则,利润等于收入减去成本的差额。企业将资本投入生产经营后,一方面支付各种成本;另一方面带来各种收益。将所得收益与支付的成本相比,如果收益大于成本,企业实现利润;反之,如果收益小于成本,则出现亏损。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大体上有两条基本的思路:一是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在收益不变的情况下,成本最低,则可实现利润最大化;二是在成本不变的条件下,尽可能实现收益最大。利润的数据容易得到,而且被大众普遍接受和理解,因此,用利润最大化作为短期目标是合适的。

(二)股东权益最大化

股东权益,也叫所有者权益,是指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企业实现的利润越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就越多,盈余公积金既可用于弥补企业的亏损,也可以用于转增资本,使投入企业的资本增多。如果企业期末股东权益总额大于期初总额,则企业的自有资本增值。期末股东权益总额减去期初总额,所得就是本期股东权益的增加额,本期股东权益增加额除以期初总额即为本期股东权益的增长率。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整体被并购是常有的事。许多希望扩张生产能力的企业会发现,通过收购其他企业来获得额外生产能力的成本比自己从头做起的成本要低得多,因而需要对整个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决定企业价值的基础是企业的获利能力,通常计算企业价值的方法是现金流折现法,即假定企业连续经营,将企业未来经营期间每年的预期收益,用适当的折现率折现、累加得到企业价值。如果企业价值大于企业全部资产的账面价值,则意味着企业价值增值;反之,如果企业价值小于企业全部资产的账面价值,则意味着企业价值贬值。

需要指出的是,在企业的长期经营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利润最大化和股东权益最大化,而且也要注重企业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所有者权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三者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致的。只有实现利润最大化,才能实现所有者权益最大化,进而才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比较起来,企业价值最大化更具有全面性,因为企业价值是根据企业未来各期的预期收益和考虑了风险报酬率的折现率(资本成本)来计算的,既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又考虑了投资的风险价值。利润最大化和所有者权益最大化两种目标易于衡量,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衡量则比较复杂。

三、资本运营的特点

资本运营是以资本的价值增值为目的,结合资本本身的特点,在运作和经营资本时注重价值管理,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资本运营注重价值管理

资本运营的对象是价值化、证券化了的物化资本,或者是可以按价值化、证券化操作的物化资本。因此,资本运营的特征之一就是以价值形态进行运作与经营管理。它要求以最少的资源和要素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即不仅要考虑有形资本的投入产出问题,还要考虑无形资本的投入产出问题。不仅重视生产经营过程中生产资料的消耗与产品生产,更关注企业的价值变动和价值增值。

(二)资本运营注重资本流动

资本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实现增值。资本运营就是通过并购、重组等形式盘活闲置、效率低下的资本存量,使资本不断地从效率低、效益差的地方流动到效率高、效益好的地方,通过资本流动获取更多的增值机会,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增值。需要注意的是:资本运营中的资本循环流动与生产经营中的资本循环流动不尽相同,资本运营中的资本可以表现为生产资本,也可以表现为货币资本、虚拟资本等。

(三)资本运营注重风险运营

资本运营总是与风险相伴的,其风险性是客观存在的,而且风险发生的范围更广。由于环境的复杂性,资本运营过程中不仅有经济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和行业风险,而且还有政策风险、体制风险、社会文化风险等。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这些风险也会随之变化。资本运营风险还存在传递性和波及效应,因此也更具破坏性。在资本运营过程中,必须采取各种方式合理有效地规避风险。

(四)资本运营注重开放经营

资本运营要求最大限度地支配和使用资本,因此,企业不仅要关注自身内部的资源,而且要关注外部资源。资本运营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对外部资源的获取和利用上。这使得资本运营不仅要突破地域概念、打破市场分割、跨越行业壁垒,而且需要面对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国家的竞争与合作。更广阔的活动空间与领域要求资本运营表现出比生产经营更大的开放性。

四、资本运营的内容与模式

(一)资本运营的基本内容

资本运营是指对资本进行有效运作和经营,对资本的运动过程进行运筹和谋划,其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资本筹集

企业进行资本运营的前提条件是拥有足够的资本。资本筹集,也叫融资,是指为支付超过现金的购货款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通过融资,筹集企业从创建到生存发展所需的资本,使企业得以维持正常的经营,并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创建之初,必须要有本金;维持企业的生存,必须拥有一定规模的资本量;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追加的资本供应。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融资是企业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即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投资和未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决策,采取恰当的方式,从一定的融资渠道经济有效地筹集资金的行为。融资企业通常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继而配股、增发新股等进行融资,也通过发行债券或可转换公司债券、设立基金等进行融资。

2.资本投资

投资就是将融资获得的资本投入使用,从事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活动,以达到经营目的并获取良好的经营效益。企业投资的目的是扩大生产、实现财务盈利和降低风险,可以通过实业投资、金融投资和产权投资来实现。实业投资是主要以实业(工业、农业、商业等)为对象的投资,通过创建和经营企业,从事生产、流通等经营活动。金融投资则主要是指从事购买股票、债券和基金等金融产品的投资活动。产权投资则是以产权为对象的投资活动,主要包括兼并与收购、重组、剥离与分立、破产与清算以及风险投资等活动。

3.资本运动与增值

资本运动与增值是指将筹集的资本投入使用,开始资本的运动过程,并在运动过程中实现价值增值。资本的运动大体可以分成三类。(1)实业资本的资本运动与价值增值,其资本流动与增值过程可以表述为MC—…P…(CC)—(MM),其中M为预付的货币资本,C为商品资本,P代表着生产。资本依次通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循环,最后实现资本的价值增值。(2)金融资本的资本运动与价值增值,其资本流动与增值过程可以表述为MF—(MM),其中F代表金融产品。(3)产权资本的资本运动与价值增值,其资本流动与增值过程可以表述为MPR…(PRPR)…(MM),其中PR代表着产权。产权资本活动有并购重组、剥离与分立等多种形式,其运动过程也存在着中断和继起。

4.价值增值分配

资本是有社会属性的,资本归谁所有,其价值增值部分将由其所有者进行分配。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实现的利润,在缴纳所得税、提取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后,即为净利润,归企业股东所有,并由其分配。企业可以将盈余公积金转增资本金,扩大资本运营的规模。借入资本在运营中实现的增值,首先支付利息给贷款者,剩余部分计入企业的利润,归股东所有。股份有限公司的分红可采取现金形式,也可以采取股票形式。

上述基本内容并未提及国内外的区分。如果资本运营活动跨越国界,就变成了国际资本运营。国际资本运营主要包括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向境外进行投资、外汇管理、国际资本的保值增值等。

(二)资本运营的基本模式

企业的战略选择可以有三条路径,一是扩张战略;二是收缩战略;三是内部调整。其中扩张战略中分为内部积累和外部扩张战略。企业内部积累主要是指企业依赖自身盈利的再投入,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企业内部其他因素条件的改善,如改进管理方法、开发新产品等,从而实现企业扩张。内部积累主要从属于生产经营,外部扩张战略则主要通过并购、战略联盟等形式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企业有时候为了提高运行效率,也会采取收缩性战略,主要通过剥离、分立、股份回购等形式缩小企业规模。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结构需要优化的时候,这就需要进行内部调整,通常采取资产重组、债务重组等来优化企业资产结构、债务结构等。企业的发展战略如图1-2所示。

图1-2 企业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