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说思维:阿里演说内训课
- 余歌
- 2445字
- 2020-06-25 09:14:00
定位思维:快速进入演说状态
正所谓:“定位决定地位,布局决定结局。”在演说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演说者站上舞台,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和问候之后,打开事先准备好的演说稿,开始面无表情地“朗读”起来。这种演说所能达到的效果不言自明。
自我定位决定舞台地位。领导者无论是面对内部员工讲话,还是在招商会上面向目标客户发言,抑或是在行业沙龙和宴会上分享自我,要想让自己的讲话、发言、分享取得不错的效果,都必须具备定位思维,首先明确自己的定位。那么,演说者如何利用定位思维,做一场精彩演说呢?
□ 演说者的角色定位
威廉·莎士比亚曾说:“世界是一个大舞台……一个人一生中会扮演许多角色。”在舞台上更是如此。一般来讲,演说者大致可分为三类角色:一是控制型角色,二是受制型角色,三是自由型角色。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一场演说取得成功的前提。
首先,控制型角色指的是在演说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角色,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场演说的成败,要求演说者必须明事达理,有较好的修养与较强的控场能力。其次,受制型角色指的是在演说过程中处于受控制状态、没有占据主导地位的角色,它要求演说者必须细心,有耐心,说话得体,所有讲话都要紧扣主题,并且具备一定的灵活应变能力。最后,自由型角色指的是不受或者少受限制与束缚的角色,它要求演说者的态度要诚恳、坦率,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谈及柳传志先生,人们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严肃端方、不苟言笑。但就是这位素以严厉著称的企业家,在儿子柳林结婚典礼上的演讲却令无数人为之动容。一开场,柳传志就说:“柳林结婚对我们家来说是头等大事,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今天的话讲好,要把方方面面的意思表达到,还要有点儿深刻的内容。”寥寥几句,阐明了这场演讲的目的和任务。接着,柳传志说:“我荣幸地有机会给柳林当爹有40多年的历史了。”简短的一句话,明确了自己在这场演讲中的定位是一名慈爱的父亲。接下来,整场演讲立足于这个定位,紧扣柳林结婚这个主题,表达了一名父亲对儿子结婚的喜悦和对儿子、儿媳的祝福。
柳传志的这场演讲深刻印证了定位的重要性。以父亲为定位,所说、所想、所感才能与儿子结婚这个场景相契合,才能真正打动人。如果角色定位失误,比如柳传志在这场演讲中对自己的定位是企业家,大谈特谈当今的经济形势和企业战略,演讲就会严重偏离主题,与婚礼这个场景相悖。
□ 受众定位
演说者要吸引听众,在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小时的演说中调动听众的思维与情绪,就必须明确听众类型,了解听众的背景和兴趣,根据听众的兴趣准备演说内容。这里的背景指的是听众的性别、年龄、职业,等等。比如,在我自己的演说中,听众大多是企业管理者、创业者、企业家,他们的兴趣或需求更多的是如何做好面向企业员工或投资者的演说。所以,我准备的演说内容大多会紧扣这一兴趣点,在演说过程中与听众建立联系,吸引听众注意,和听众展开无障碍的沟通与互动。
著名演说家拉塞尔·康韦尔(Russel Conwell)曾以“如何寻找自己”为题,做了6000多场演说。很多人认为,一个题目重复6000多次,演说内容、演说思路一定已经固化,不会再发生改变,实则不然。康韦尔博士意识到每一场演说的听众背景都不同,他的每一场演说都要带给听众独一无二的感觉,让听众意识到“这是康韦尔专门为我准备的一场演说”。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康韦尔每到一个城市做演说,都会设法提前抵达,拜访当地的邮政局局长、学校校长、牧师、旅馆经理等有着不同背景的人,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经历和潜在机会。在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之后,康韦尔会将当地的人和事融入自己的演说,在演说过程中持续地和听众保持活泼、愉悦的氛围。
拉塞尔·康韦尔之所以能将“如何寻找自己”打造成最成功的演说之一,就是因为他明白一场演说要获得成功,演说者必须成为听众的一部分,并且让听众成为演说的一部分。在实际演说过程中,很多演说者都忽略了这一点,不考虑听众的兴趣与需求,一味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导致演说者在台上兴致勃勃地说,听众却在台下交头接耳或昏昏欲睡。借鉴康韦尔的做法,演说者在演说之前要对受众群体做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以便在演说过程中和受众建立密切的联系。
□ 内容定位
由于听众的职业、年龄、文化层次等不同,其思想、性格、心态、感知和语言理解能力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某种特定的场合下,听众所有的注意力会聚集到一个问题上。为缩短和听众间的心理距离,获得听众的支持,演说者必须抓住这个关键点,做到有的放矢、因时制宜,对内容进行精准定位。
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每次演说前都会对内容进行定位,设定一个主题,让听众从各个方面了解演说内容。比如,乔布斯有一次在斯坦福大学做一场演说。演说开始后,乔布斯先是调侃自己大学辍学的经历,然后说道:“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三个我自己的故事,不讲别的,也不讲大道理,就讲三个故事。”之后,乔布斯分别讲述了这些故事:因感受不到大学课程的价值而短暂辍学,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程;被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开除;被诊断患上癌症并接受手术治疗而病愈。
这三个故事可以说是乔布斯人生中最重要的三段经历,乔布斯以此来告诉年轻人:“不要按照别人的意愿去活,这是浪费时间;不要囿于成见,那是在按照别人设想的结果而活;不要让别人观点的聒噪声淹没自己的心声。最主要的是,要有跟着自己感觉和直觉走的勇气。”最后,乔布斯以“人要好学若饥、谦卑若愚”结束这场演说,以激励更多的年轻人。
内容定位必须先明确演说主题。就像乔布斯这场演说的主题“好学若饥、谦卑若愚”,它虽然没有在开头提出,却是整场演说的核心。主题提炼要秉持“让听众受益”的原则,在乔布斯的演说中,它体现为给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吸引听众,演说主题必须体现演说者的真知灼见。为此,演说者必须学会对生活经历和知识进行提炼,使之升华,做到见微知著,于细枝末节处挖掘人生哲理,发现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且从新奇的角度切入,站在更高的层面观察。确定主题之后,演说者再围绕主题选择材料,填充内容,层层论证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