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时期

1.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这个词的原意是什么,欧洲人自己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公认”的解释是,这个词来自于葡萄牙语,意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可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并不买账,各有各的说法。

无论如何,有两点我们可以肯定:其一,无论这个词的来源是什么,都已与其所指代的艺术风格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其二,这个词刚被用来称呼艺术风格的时候,是带有贬义的。

文艺复兴末期,天主教会的实力一年不如一年,外有奥斯曼帝国如日中天,内有宗教改革如火如荼,再无精力干涉艺术领域的发展。加之新大陆发现之后,无数财富涌向欧洲宫廷,王公贵族们越来越有钱,纷纷开始资助艺术家。在宫廷里创作可比在教堂自在多了,创作的题材也有了无限可能,艺术开始向世俗化大踏步迈进。

贵族们一个比一个有钱,精神文明的建设却总也跟不上财富增长的步伐。对于他们而言,除了欣赏之外,艺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用——炫富。这就是后人最早使用“巴洛克”称呼这个时代的原始用意,约等于“土豪风格”(当然现在不是这个意思了)。贵族们用尽心思将自己的宫殿装修得金碧辉煌(图2-7),这种用钱堆出来的富丽堂皇,就是巴洛克艺术的本源。

图2-7 凡尔赛宫内部

在巴洛克建筑中,无论室内室外都要精雕细琢,能镶金贴银嵌宝石的地方一处都不能放过。教会呢?开始还明里暗里地批评这些贵族们的暴发户心态,后来自己也喜欢上了这种风格(图2-8)。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再搞那些正经八百,偶尔还带着点儿阴森、压抑的题材,显然就不合时宜了。艺术家们的创作逐渐明快起来。

图2-8 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内部

我们换个雕塑领域的例子,我给巴洛克风格拟定的关键词是“华丽、精致、细腻”。华丽、精致我已经解释了,这个“细腻”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我们有请吉安·洛伦佐·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同志为我们现身说法。图2-9和图2-10是他的两座雕塑作品。

图2-9

《圣特蕾莎的沉迷》,贝尼尼

图2-10《被劫夺的普罗塞耳皮娜》,贝尼尼

这是他最为著名的两座雕塑,仅凭远观,也许你能感受到它们的逼真与律动,不过也仅此而已了。只有靠近了看,你才能发现贝尼尼把细节打造到了何等极致的水准。先来看表情,如图2-11所示,圣特蕾莎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作“销魂”,而普罗塞耳皮娜更是将“欲拒还迎”表现得淋漓尽致。

图2-11 雕塑表情细部

再看图2-12中手的形态、衣服的皱褶,以及图2-13中普洛托在普罗塞耳皮娜大腿上抓出的这个著名的指印……要知道,这可是石头雕出来的啊!

图2-12 雕塑细部(一)

图2-13 雕塑细部(二)

讲这么多雕塑的例子,都快忘记还要讲音乐了。音乐的巴洛克风格,并不像建筑与雕塑这么直观,我认为能够识别出的最突出最形象(但不是最重要)的特点,应该是“装饰音”的应用。简单但不精确地解释一下,装饰音就是把原来的一个音符切成零碎的几个音,以凸显音乐的细节,这也使得巴洛克音乐普遍听起来轻快而复杂。

说真的,用“巴洛克主义”来描述这一音乐时期,我个人感觉是非常不妥的。首先,按照“公认的”时间表,巴洛克风格在17世纪早期就已经兴盛起来,而重要的巴洛克音乐家,至少在这之后半个世纪才出生。此外,我读过的大部分材料,都将老巴赫列为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然而他虽生于巴洛克时期,个性和作品却真的不那么“巴洛克”。

关于巴赫我们随后再表,先来聊聊另外两位音乐家。

2.亨德尔

我更倾向于将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 Friedrich Händel)作为“巴洛克风格”音乐的代表(图2-14)。这位与老巴赫同年出生的德国作曲家具备所有“巴洛克艺术家”所应该拥有的特征。他年轻时曾赴意大利留学,晚年在英国生活。1742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清唱剧《弥赛亚》,其中的《哈利路亚大合唱》,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知名也是流传最广的宗教合唱作品。

图2-14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 Friedrich Händel)

当时的英王乔治二世听到这部作品时,激动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看到国王都站起来了,其他人也没法继续安坐了。于是《哈利路亚大合唱》演奏时全场起立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亨德尔也凭借这部作品奠定了自己在英国音乐界的地位。

他与英国皇室的关系一直不错,没少为皇家创作音乐作品。如《水上音乐》《焰火音乐》等。在他的音乐中,也最能听出巴洛克宫廷音乐“富丽堂皇”的特征。

3.维瓦尔第

图2-15 安东尼奥·卢奇奥·维瓦尔第(Antonio Lucio Vivaldi)

我们再将目光移向巴洛克风格的发源地——意大利。在这里,最重要的巴洛克音乐家是安东尼奥·卢奇奥·维瓦尔第(Antonio Lucio Vivaldi),如图2-15所示。他的本职工作是神父,音乐只是他的业余爱好。维瓦尔第是一位天才级的作曲家,据说他创作音乐的速度比抄谱员抄写的速度都快,搞定一部歌剧只要5天时间。

关于他也有不少争议,例如他经常“抄袭”,无论别人还是自己的作品,拿来改改就算一部新的。他留下的作品数量让人咂舌,但仔细研究起来,有不少是非常相似的“影子作品”。究竟哪些算是同一部作品哪些又该分开编号,他的这个“坏习惯”可真是让研究他的学者颇为头疼。

他不仅作曲,还是那个年代最为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为这种乐器创作了数百部作品。我们如今听到的“三乐章协奏曲”的“标准形式”,就是由他确立的。其中流传最广的一部,是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4.小提琴

维瓦尔第能够创作小提琴协奏曲,“乐队”和“小提琴”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如今看到的大部分乐器形制,几乎都确立于巴洛克时期,就连“乐队”这个概念,也是在那时渐渐明晰起来的。而小提琴,更是那个年代对音乐史最为珍贵的馈赠。所有这种乐器有据可查的祖先,都与它长得大相径庭,如雷贝琴(图2-16)、里拉琴(图2-17),在它们身上,你几乎无法看到一丝小提琴的影子。

图2-16 雷贝琴(Rebab)

图2-17 里拉琴(lyre)

16世纪末,现代小提琴毫无预兆地横空出世。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样子。几百年来,我们唯一能做的改进,就是给它加了个防硌的腮托(而且绝大多数演奏家不习惯用)。如今我们常常提起的小提琴制作“三大家族”(阿玛蒂家族、斯特拉迪瓦里家族、瓜奈利家族),无一例外全部兴盛于巴洛克时期。诞生即是顶峰,小提琴绝对称得上是天赐的乐器!

5.歌剧

图2-18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

乐器完善带来的另一个变化,是中世纪以来声乐统治地位的动摇。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出现不少器乐作品,逐渐可以与声乐分庭抗礼。然而这两种音乐形式却一直你玩儿你的我玩儿我的,很少有所交集。

这种现象直到一位音乐家的出现才开始终结。如图2-18所示,他就是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在前人不成熟的技法基础上,他开始了英勇卓绝的尝试。在他的创作中,声乐与器乐终于胜利会师,诞生了“歌剧”这种重要的古典音乐形式。

6.复调、主调与三位大师

我们常说巴洛克时期是复调音乐发展的高峰,然而“巴洛克”与“复调音乐”这两个概念关系并不大。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就已风靡欧陆;到了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又显得有些过时。

音乐表达情绪的功能逐渐被挖掘,更富感染力的主调音乐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欢迎。亨德尔积极拥抱了这种变化,他创作晚期最著名的清唱剧《弥赛亚》,使用的就是典型的主调和声织体。而维瓦尔第,这位“不务正业”的神父很快就被新的潮流湮没了,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第三位大师,名为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他才真正使复调音乐发展到高峰。他凭一己之力,顽固地给复调音乐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命,并将这种音乐形式推上了无人企及的高度。关于他的作品与经历,后文有专门的章节,这里暂且不提。1750年7月28日,老巴赫与世长辞。整个巴洛克时期,也在这一年落幕。随后而来的,是另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