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音乐、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

1.古代音乐

有确凿证据表明,还在茹毛饮血的时代,人类就已经懂得制作乐器了。音乐的产生是一个跨文明的现象,回溯任何一个古文明的历史,都能在其源头找到音乐的影子。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我国最早的管乐器“贾湖骨笛”(图2-1),制作于距今9000年至77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苏美尔人,在距今4500年前已能制作精美的弦乐器;演奏音乐的场景也出现在最古老的古埃及壁画中。

图2-1 贾湖骨笛,保存于河南博物院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据信也是可以唱的,只是由于记谱法的缺失,古人是如何演唱这些美妙的诗歌,如今我们已不得而知。

图2-2 记录着Seikilos Epitaph的大理石柱

我们能找到的最古老的完整音乐作品来自古希腊,大概创作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100年这段时间,名字叫作《塞基洛斯的墓志铭》(Seikilos Epitaph)。它被记录在一块大理石石柱上(图2-2),是一段有配乐的人声作品。如今我们还原了这段音乐,在席德·梅尔的经典游戏《文明5》中,这段音乐被用于亚历山大大帝的背景音乐。

而古希腊,也被认为是西方艺术的源头。早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通过割弦法提出了较为完善的音律体系,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罗马帝国继承了古希腊的艺术传统,其音乐经过一段时间的蓬勃发展后,在兴起的天主教会的禁锢下,逐渐陷于停滞。随之而来的是如死水一般的中世纪,也被称为“黑暗时代”。

图2-3 《圣母子像》,保罗·韦内齐亚诺

2.中世纪

可以用简单有力的一句话总结这个时期的音乐特点,那就是“我的上帝啊!”这个时期,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服务于上帝的。可上帝他老人家的爱好如何,哪是我们凡人可以揣测的。所以这个时期艺术的指导思想,就是别惹上帝发火,能多保守就多保守,能延续已有的技法就绝对不做创新。

以这个时期的绘画(图2-3)为例,中世纪绘画特别好辨别,凡是那种衣服穿得严严实实的,人物各个部分比例失调,面部表情一个比一个僵硬,没有任何立体感的,基本来自于这个时代。音乐亦是如此。

这个时期最为主要的音乐形式叫作“格里高利圣咏”,这是一种纯人声音乐,少有起伏变化,歌词大多来自圣经,音域基本不会超过一个八度,催眠效果极佳。简单精练地总结下来就是——念经。

而器乐主要在民间发展,风格形式并不少。但由于记录音乐的方法掌握在教会手中,世俗音乐难入这些教士的法眼,只能靠口口相传,绝大多数遗散失传。

在教会近千年的压迫统治下,世俗势力早有不满,屡次试图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人文精神。到了15世纪,这种趋势终于汇集成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加之教会统治已被自身的腐败蛀穿,一个欣欣向荣的艺术复兴时期到来了。

3.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这个词应该没人没听说过。这个时期的艺术蓬勃发展,还是以绘画为例,经过短短一两百年的演变,这个时期的绘画审美观就已经与我们今天别无二致。图2-4即是创作于这段时期的一幅作品。

图2-4 《神圣与世俗的爱》,提香

这个时候,绘画再也不是那种连环画一般的“扁平化”风格了,色彩也明快丰富起来,人物可以露出神秘的微笑了,甚至可以“衣不遮体”了。这种现象的产生,最主要的原因是教会势力式微,渐渐管不住了。艺术摆脱了宗教的枷锁,开始进入世俗世界。所谓“文艺复兴”,“复兴”的正是教会统治之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人文思想及艺术文化。

然而在音乐领域,进展却不像其他艺术那样突飞猛进。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还是以宗教题材为主,一些世俗音乐形式如牧歌(Motet)也开始融入音乐创作。最重要的是,复调音乐在这个时期成为主流。复调音乐具体是什么概念,大家可以通过阅读第3章的《巴赫:复调音乐应该这样听》来了解。

图2-5 乔瓦尼·皮耶路易吉·达·帕莱斯特里纳(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中世纪时,已然有复调思想的涌现。只是教会凭着这也不行那也不妥的规定,直接禁止了这种新音乐形式的传播和发展,甚至还专门出台了律法来规范和管理音乐创作。如图2-5所示为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乔瓦尼·皮耶路易吉·达·帕莱斯特里纳(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他对于西方音乐最重要的贡献,就关乎“复调”这种新兴的音乐形式。

如果实在记不住这个拗口的名字也没有关系,由于时代和文化的距离,我们听到他的音乐机会并不多。他被后世尊称为“圣歌之王”,从教会内部推动了教会音乐的改革。

作为复调音乐的支持者,复调音乐禁令出台之后,他并没有激烈反对,而是走了一条“温和改革”的路线:先是有意无意地在作品中加入几句复调唱词,然后是一大段,等大家都听习惯了,都喜欢上了复调音乐丰富的层次,也就忘记了还有复调禁令这一回事儿了。

16世纪初,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下了连续9幅壁画,其中《创造亚当》这个场景(图2-6)最为著名。上帝与凡人这微微一触,恰是文艺复兴思想的精髓所在。

图2-6 《创造亚当》,米开朗琪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