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时期

1.一场举世闻名的火山爆发

公元79年对罗马帝国来说,是一个灾年。这年盛夏,一直沉睡在那不勒斯湾东岸的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喷出的岩浆和火山灰用了不到18个小时就将庞贝这座除首都罗马以外帝国最大的城市,从世界上彻彻底底地抹去了。

图2-19 庞贝城卧室壁画

在那以后的一千多年,几乎没有什么人还记得世界上曾经存在过这样一座城市。直到1599年,几位工人在沙诺河边修建水利工程时,挖出了一面绘有壁画的墙(图2-19)。这些壁画至少有两个显而易见的特点:第一,它们非常古老;第二,壁画中的人物衣不蔽体。

几个工人看过后,找来工程的负责人——建筑师多梅尼科·丰塔纳,问他该怎么办。这位工程师给出的方案是先挖,把这面墙没出土的部分都挖出来,过足眼瘾。然而,他也深知在那个保守的年代,这面墙上的壁画如果被教会发现,基本没有什么保存下来的希望。于是做了记录之后,他又下令工人们把出土的墙面原样填埋了回去。在他的记录中,这面墙上的铭文提到了“庞贝”。

又过了一个多世纪,到了1748年,人们在此处挖掘出被火山灰包裹的遗体,庞贝古城逐渐重现人间。伴随着庞贝古城的挖掘,一门联系现在与历史的学科“考古学”也渐渐开始发展和完善。

2.洛可可风格的盛行

这个年代的巴黎,华丽精致的巴洛克风格变得越来越奢华浮夸。以路易十五为代表,收集中国瓷器成了一种风尚。对于“异国情调”的追求与已有的艺术风格糅合,“洛可可风格”应运而生。辨识这种艺术风格非常简单,记住关键词“蕾丝边”就好了。无论建筑还是器物,凡是看到那种像蕾丝边一样弯弯曲曲找不到一根直线的,一定是洛可可风格,如德国维斯朝圣教堂(图2-20)。

图2-20 德国维斯朝圣教堂

至于绘画,就找那些整体色调中透着各种“粉”的,像粉红、粉蓝、粉绿。如果画中还有笙歌燕舞的场景或搔首弄姿的女人(图2-21),那就大胆喊出“洛可可”这三个字吧!

图2-21 《维纳斯的梳妆室》,弗朗索瓦·布歇

而洛可可风格的音乐却像打了个喷嚏,只响了那么一下,连点尘土都没吹起。它的时间短到不仅没有形成“时期”,说它是一种“风格”都显得有些勉强。

3.艺术是为了什么?

图2-22 庞贝出土的湿壁画

庞贝古城出土的同一年,在法国巴黎,一个名叫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 Louis David)的小男孩呱呱坠地。伴随着他的成长,庞贝古城被火山灰掩盖的文物一件件面世。那些继承了古希腊遗风的建筑和艺术品,质朴典雅,简约而不简单,如图2-22所示。

面对这些历史的遗赠,艺术家们开始反思:艺术究竟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迎合雇主们的口味吗?当下流行的这种矫揉造作的洛可可艺术,如果像庞贝一样被埋在地下千年,重现天日的时候,后人当如何评价他们的作品呢?

没思想,没深度!

对于艺术家而言,这几个字绝对是对他们最大的侮辱。一场轰轰烈烈的艺术运动也由此而起,艺术家们重新审视了艺术创作的目的,他们认为,艺术的精髓是善与美,应当志存高远,表现那些积极的、能够提升人们心性的题材和场面。

图2-23 《荷拉斯兄弟之誓》,大卫

1784年,大卫36岁。这一年,他创作了一幅名为《荷拉斯兄弟之誓》的油画(图2-23)。即将代表罗马走上角斗场的三兄弟,不顾女眷们的反对,向宝剑立誓:“为了罗马,不胜利,毋宁死!”挺拔的腰杆,昂扬的气势,博大的胸怀……这是罗马鼎盛时期的精神面貌,而这一时期也成为了艺术家们最为向往的时代。

4.新古典主义

图2-24 《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大卫

在绘画雕塑领域中,大卫所引领的这场运动被称为“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谓之“新”,是因为“古典主义”指的正是这种思想的源头——古希腊与古罗马的艺术精神。

大卫完成《荷拉斯兄弟之誓》这年,巴黎军官学校迎来一批新的学员。其中有一位名为拿破仑·波拿巴的青年。不久之后,他掀起的狂风巨浪将彻底清除洛可可艺术骄奢淫逸的风气,引领法兰西走向历史的巅峰。1800年,他率领4万军队翻越险峻的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进入意大利,击溃驻守在那里的奥地利军队(图2-24)。公元前3世纪,迦太基统帅汉尼拔也正是经此隘口,率军直插罗马帝国腹地。这是时代精神跨越千年的一次握手!

5.贝多芬

图2-25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手稿中被修改的标题

1804年,法国驻维也纳大使邀请贝多芬为拿破仑创作一首交响曲。这位叱咤欧陆的法国男人一直是贝多芬的精神偶像,于是他欣然应允了大使的请求。可是曲子还没写完,就传来了拿破仑加冕称帝的消息,贝多芬向往的“法兰西共和国”,变更国号为“法兰西帝国”。贝多芬十分愤怒,毅然毁约。本已拟好的《第三交响曲》的标题“拿破仑·波拿巴”,被他改为我们今天看到的“英雄”(图2-25)。

贝多芬的这部作品,其结构、内容已表现出浪漫主义风格。他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一脚已经迈入浪漫主义,而另一只脚则牢牢地踩在古典主义的土地上。音乐的“古典主义”对应的正是绘画、雕塑领域的“新古典主义”。不像其他姊妹艺术,希腊、罗马的音乐流传下来的片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音乐并没有厚重的历史传统需要背负和延续。每一步向前,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既然如此,自不必在其风格之前加上个“新”字。也正是这个时代,奠定了今天我们所说的“古典音乐”的基石。

6.C.P.E.巴赫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公演的收入,有一部分被他捐赠给一位名为约翰娜的女人。贝多芬跟这个女人并不熟,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这个女人是他老师的妹妹。他的老师名为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是老巴赫20个子女之一(图2-26)。

图2-26 巴赫家族的音乐家们

为了区分他与其他“巴赫们”,人们也常常称他为“柏林巴赫”或“汉堡巴赫”。简单起见,后文我们简称他为“C.P.E.巴赫”。C.P.E.巴赫出生的时候,古典主义时期最为重要的乐器——现代钢琴刚刚被发明,他随着这种乐器一同长大,也是世界第一批钢琴大师。

莫扎特也受过他的指导,这位音乐神童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在钢琴领域,他是我们共同的父亲!”这里的“他”,指的就是C.P.E.巴赫。

7.J.C.巴赫

老巴赫50岁时,有了他第18个孩子——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Johann Christian Bach),这也是他最小的儿子。这个时候,巴赫家的人才梯队建设已经非常完善,小巴赫的教育任务落到了C.P.E.巴赫的身上。

C.P.E.巴赫把这位小弟弟培养得非常出色,后来小巴赫定居伦敦,被世人称为“伦敦巴赫”,后文将简称他为“J.C.巴赫”。1764年,一位德国小提琴家带着8岁的儿子来伦敦拜访了他。他对这位小朋友表现出的音乐才华印象非常深刻,并亲自指导,让这个孩子万分欣喜。这位小提琴家名为利奥波德·莫扎特(Leopold Mozart),他的儿子,就是我们熟知的那位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虽然身为巴赫家族的一员,年轻时在米兰的生活经历却让J.C.巴赫的作品充满了意大利式的华丽美感,并不非常“巴赫”。莫扎特也深受他的影响,其作品中标志性的欢快典雅的风格,正是源于老巴赫这个叛逆的儿子。

8.多梅尼科·斯卡拉蒂

图2-27 羽管键琴

聊到那个时期的意大利音乐,绝对绕不开多梅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这个名字。他的老爸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Alessandro Scarlatti)也是一位重要且高产的作曲家。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拿手乐器是羽管键琴(图2-27),这种乐器虽然有着钢琴的模样,内里却靠羽管拨动琴弦发声,因此也可以称它为“钢琴状吉他”。在这种乐器上,他完善了之前散漫的奏鸣曲(Sonata)风格,为这种古典主义时代重要的音乐体裁提供了样板。

9.莫扎特的坚守

没人能否认,莫扎特是音乐史上神一般的人物。关于他的逸闻趣事数不胜数。在这里,我最想说的是他身上表现出的那种纯粹的“古典精神”。莫扎特的一生,总的来说挺悲惨,虽然挣得不少,但花得更多。加之其堪忧的情商,明明自己是乙方,还整天跟甲方针锋相对。可神奇的是,他的音乐却总是洋溢着华丽轻快的美感。听莫扎特,真的是件非常美好的事,可要对应着他一生的经历去欣赏,那可真是别扭得要命。无论生活怎么摧残他,他却从未将自己的情绪加诸于作品去摧残别人。

对莫扎特来说,音乐仿佛是一道屏障。屏障之外,是柴米油盐,是下个月要还的账单,是不知何时能结的尾款;屏障之内,他波澜不惊,快乐安然。艺术应当表现普遍的善与美,这是古典主义的精髓,也是莫扎特一生的恪守与坚持。

10.海顿

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比莫扎特大了24岁,他既是这位神童的老师,也是他的好友。贝多芬也曾做过他的学生,不过据说海顿给贝多芬上课时经常敷衍了事,批改作业也总是漫不经心。

1761年,海顿受匈牙利埃斯特哈齐王子(Paul Anton Esterházy)雇佣,成为他的宫廷乐长。这位王子非常富有,投资组建了一支编制完善的乐队,正是这段经历使海顿有足够的资源发展“交响曲”这种艺术形式。这位王子还是具备相当的艺术品位的,他支持并鼓励海顿大胆创新,且非常欣赏海顿的作品。在如此完善的激励政策下,海顿持续不断地输出作品,成为音乐史上少有的交响曲创作数量达到三位数的作曲家。尽管偶尔有所抱怨,总的来说,他对自己的这位雇主还是很满意的,否则也不会在这一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是海顿在这段工作经历中对于古典音乐的另一个重要贡献,他将这种曾经冷门的艺术形式发展为公认的室内乐最完美的表现形式。奏鸣曲、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这三种音乐体裁,并不是古典主义时期的发明,却都在这个时期形成了稳定一致的标准。这也是“古典主义”这个词字面之下的另一重含义——按规矩来。这个“规矩”不光表现在作品的形式上,更表现在作品的内涵与逻辑中。

以弦乐四重奏为例,在海顿之前,室内乐非常随意。演奏一部作品,随便找几样乐器拼起来,多一样少一样或者临时换一样都无所谓。而海顿之后,凡是弦乐四重奏,就必须使用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来进行演奏,每样乐器各司其职,不可替换。在作品结构上,海顿也设置了一定的标杆和样板,使得这种室内音乐形式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11.音乐家的独立日

从中世纪起,音乐家就是被包养的命。不同的无非是被教会包养,还是被王公贵族包养。一直到古典主义早期,这种现象都没有什么变化。绝大多数情况下,在金主的眼里,音乐家只是拥有一技之长的仆人,地位与种花扫地的奴仆没什么区别。甚至,连工作都可以和仆人一样。

例如海顿的乐队里,就有会吹长笛的园丁和会拉小提琴的马匹管理员。第一个敢于打破这种关系的人是莫扎特,他跟自己的第一任也是唯一一任雇主科洛雷多大主教(Count Hieronymus von Colloredo)闹翻了,从此走上了独立音乐人的道路。这是莫扎特的一小步,却是音乐家们的一大步。音乐家们再也不用想方设法去迎合、讨好金主们的口味,他们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作曲,这使得践行古典主义精神成为可能,也酝酿了浪漫主义的革命。

整个欧洲也已为这种变化做足了铺垫:印刷术的发展让音乐家的作品得以更好流传;商业演出场馆纷纷建立起来,之前只在教堂宫廷中举行的歌剧和音乐会,终于被推向大众市场;工业革命带来的中产阶级兴起,为音乐家们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一切都预示着,变革的时代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