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取分享制:华为奋斗者的价值链管理
- 丁伟华 陈金心
- 3579字
- 2020-06-25 20:25:27
2.5 以结果为导向,导向冲锋
“以结果为导向”是华为价值评价的中心思路。任正非曾在一次报告会上提到:“在中央研究部向我汇报工作的时候,我总是跟他们讲不要跟我谈过程,一谈过程就有表功的嫌疑,我要听结果、结论。”为什么在价值评价中强调结果而非过程?主要是因为过程说明不了问题,过程中的进度、贡献,也比较难以准确衡量,自然也就难以评价。因此,从可用性和可行性上,评价结果的作用和意义远远大于评价过程。
2.5.1 从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考核评价
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对团队和个人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才能激发公司全员聚焦于价值创造。一个企业,即便有着良好的形象或者商誉,但若没有足够的价值创造能力,依旧难以存续壮大。
华为在这方面则是明确要求和强调过的。在华为的评价体系中,一切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劳动都属于无效劳动。任正非为此做过形象的比喻:“我们把煤炭洗得白白的,但对客户没产生价值,这就不能叫艰苦奋斗。”华为人的“奋斗观”是:尽心与尽力是两回事。一般人可能只注意身体上的艰苦奋斗、精疲力竭,但却不注意思想上的艰苦奋斗。只有当身体上的艰苦奋斗真正为客户创造了价值,才是值得提倡的,而这样的“身体力行”往往是因为行动者在思想上也有所付出。
以华为的网络设备业务奖金考核为例。对于网络设备这类成熟业务的奖金分配,华为规定,每个代表处必须实现基线管理,奖金以考核为准,考核以基线为准。在每个代表处的计划里,都要有一条相应的业务基线,将实际完成情况和基线进行比较。基线也不是只有一条线,销售有基线,利润也有基线,二者权重谁大谁小,不同时间、不同区域,权重也有所不同,但不是随意变化的。员工只需要对比基线标准去做,并且努力做好,一个周期结束后,该得多少钱,通过对照评价,一目了然,公司也会在考核后立刻发放奖金。华为网络设备业务部门的员工自己也说:“业务成果一经公布,谁做出了怎样的成绩一清二楚,考核结果便也一目了然,做得好的人就多拿,做得差的人就少拿,谁也挑不出毛病。如果想要多拿奖金,赶上前几名,那在下个周期把工作做好就是了。”
的确如此,以价值创造为标准对工作成果进行评价,有准确量化的参照,既能使评价过程清晰高效,同时又能保证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公正公开,从而使每个人有动力、有机会去争取更多的价值分配。
2.5.2 组织目标的实现,是价值分配的前提
华为公司内每一个项目团队,都会在一定时间或阶段内设立一个目标,然后在该阶段结束的时候,会考核目标是否实现。在华为,组织目标是否实现,是价值评价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价值分配的前提。也就是说,只有实现了组织目标,才有价值可分配。在日常工作中,有时因为团队配合不到位等种种原因,组织目标没有实现,员工分配到的价值自然就很少。有的员工并不服气,觉得虽然组织目标没有实现,但是每个人毕竟也是创造了一部分价值的,只是没有达到某条线。其实,从个体员工的角度来考虑,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从组织管理和组织价值评价的角度考虑,组织目标实现与否,实际上是质变与量变的区别。在组织目标的“红线”之下,所有的努力带来的只是量变,而组织之所以要画那条“红线”,是因为达到那条“红线”对于组织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能带来质变。如果每次都差一点点,而仍然能被评价为“良好”并有所奖励,组织的奋斗成果就很有可能也会一点点、一点点地消逝。
价值评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在评估员工的贡献,但想要准确评估贡献,并不是一件易事,尤其是在计量知识工人贡献方面,很多人都被困扰着。大家困扰的点在于:个人的“收益”是可以量化的,因而可以比较;但是“投入”或“贡献”并不容易计量,因而不好比较。对于体力劳动者来说,人们尚可研究其单位时间的产量、作业量,但这些“研究”在知识劳动者这里,却失去了意义。因为大多数情况下,知识劳动者的“劳动”不是量的问题,而是质的问题。因此,绝大部分知识劳动者的“贡献”都是相对于“目标”而言的,只能从他们最终的“结果”来推断他们的“贡献”。从这一角度来说,对于知识劳动者,只有当他们实现了目标,才有依据推断说他们有“贡献”、有“价值”,此时提到的“贡献”,都是相对于“目标”而言的。
除了上述内容以外,关于知识劳动者的贡献评价还有一个问题:很多知识劳动者的工作都是高度专业化的,因此,在知识型组织中,许多人的贡献仅在工作流程有所体现,而在最终的目标中是无法体现的。所以,如果想要直观地分开评价员工的工作成果,容易出现无法辨析、无法计量、无法评估的情况。
任正非在西研所的一次讲话中说道,他希望将来西安的产品线不要分得那么清,每个部门都是大部门制,有任务和目标,大家经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不要总是单纯地以技术去评价个人,而要强调集体努力下的商业成功,这才是最主要的。他还风趣地补充道:“你要是愿意做雷锋多贡献,最后把自己的分享系数降低一点,我也不反对,但团队目标要先实现。”
目标本身就是建立在企业家创新精神基础之上的,如果不能确定有效的目标,则别人虽然做出贡献,也不容易产生利润,对组织也就没效果。进一步地,一旦确定了有效的组织目标,那么,正向的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必然是在组织目标实现之后,否则价值评价和分配就失去了意义,其最初的目标确定也同样会失去意义。
除了公司管理层面需要做好目标管理外,从员工的角度来看,做好目标管理和用成果说话也是对自己贡献获得客观评价的依据。在价值评价方面,如果说勤劳肯干是工作的通行证,那么做出成果就是工作的资格证。评判勤劳肯干可能还会有主观因素的干扰,但是对成果的评判将是公正客观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如果员工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便会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追求卓越。
2.5.3 全面推行干部考核与员工计量工作制
早在1997年,华为就已经全面推行干部考核与员工计量工作制,按照能力、业绩和贡献合理地安排员工的报酬。考核是完善价值分配的基础,做到在成绩面前人人平等。虽然考核制度的制定还不够完善、准确,但是华为公司还是坚决推行,保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希望考评体系天然合理,是一种幼稚的思想。为此,任正非要求全体员工善意地关心它,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在华为经营层看来,只有坚持数年,才可能产生一个合理的价值评价体系。各级管理干部都要坚决推行,并在推行中不断改良、优化。
推行干部考核和员工计量工作制,是将华为价值评价落到实处、落成制度的关键。这意味着华为的价值评价有了统一的方向、统一的参照标准。作为一家国际化企业,如果在价值评价方面没有统一的制度要求,就可能会出现地区之间、部门之间评价标准不一致的情况,甚至价值评价流程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因此,任正非将价值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提升到战略层面来考虑。得益于价值评价体系的逐渐完善,华为人的工作也变得更加自主、高效。
陈钢是华为在B国代表处的一名主管。当他初到B国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中国员工都向他反馈过:B国富饶、民主、劳工保护和福利好,但本地员工普遍扛不住压力,不好管理,在业务量不大时还算相安无事。
随着B国ERP正式上线磨合,大量订单积压,同时,代表处的五大项目全面爆发,仅V项目就要在4个月内完成8000站的交付,中心仓库发货量的需求也从每天100站激增到200站。面对这么大的业务量,代表处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新增了近40%的人员,但每天的发货产出依然只提升了20%,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于是,陈钢找到本地主管沟通,要求加班,但本地主管却要求再增加一倍的人员,而且根据B国的法律,每人每天最多加班2小时,一周总工时不能超过54小时。如果要求连续加班,工会还会提出劳动保护甚至罢工。于是,重担被压到了中国员工的身上,大部分的中国员工每天14小时连轴转,而100多名本地员工依旧是不紧不慢,推一下动一下,让人很着急。
主管们经过一番分析,发现问题出在了价值评价环节,导致项目团队得不到激活。在B国,本地员工都是拿月薪和少量加班费,干多干少几乎是一样的,因此他们也没有“多劳多得”的概念。
针对这样的问题,陈钢迅速对价值评价机制做出了调整:首先明确和简化工作目标,不再每天细分客户群,只要求每班次发货总量至少70站;将本地员工按工作流程“捡、验、发”分成三人一组,现场增加“发货绩效看板”,每天记录发货结果,并用柱状图的形式将各小组的结果公示出来,每周对前三名的小组从多元化激励中发放奖励,并张榜公布优秀团队照片。
上述措施实行了短短一周后,在没有增加人员的情况下,B国代表处每天的发货产出提升了80%,稳定到了210站/天,并在一个月后顶住了280站/天的业务高峰。同时,各本地团队也形成了“比”“拼”“赶”“超”的主动竞争现象,他们还自发研究了许多小工具提升效率,团队士气明显提高。
总的来说,价值评价体系和制度的设计和建立,关键是要使员工能够树立“多劳就能多得”的意识。在这样的意识下,员工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并争取做出成果,因为这不仅是为了公司,同时也是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