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堂内外:明清讼师与州县衙门
- 殷啸虎
- 2601字
- 2021-04-02 00:57:02
六、衙门里的“官代书”
在明清时期的衙门里,还有一种非官非民,却与诉讼密切联系的职务——代书。顾名思义,代书就是代他人书写诉状的人。由于古代衙门诉讼奉行书面主义,打官司时非常看重这一纸诉状。但民间百姓多不识字,能够书写诉状的人很少,而衙门对诉状的形式又有专门的要求,因此,一旦要打官司写诉状,就不得不求助于那些“专业人士”,而代书就属于一种“合法”的职业。
在《唐律》中,就已经对代写诉状的行为作了规定:“诸为人作辞牒,如增其状,不如所告者,笞五十,若加增罪重,减诬告一等。”从这一规定来看,首先,“为人作辞牒”即代写诉状的行为是合法的;其次,代写诉状不得虚构和夸大,否则就要依法予以惩处。这一规定也被后世的法律所沿袭。到了明朝,正式出现了“代书人”的职业。吕坤在为官时就曾下令:“凡各府州县受词衙门,责令代书人等俱照后式填写”,并列出近30种告状式,规定“如不合式者,将代书人重责枷号,所告不许准理”。
由于在形式上代书人和讼师所从事的职业并没有什么区别,因而有的讼师打着代书人的旗号,而有的代书人本身就是讼师。为了防止代书人同讼师沆瀣一气,教唆词讼,便采取了将代书人公开化,纳入衙门的监督和管理。清康熙年间,黄六鸿任山东郯城知县时,就采取了“考代书”的方法,规定:
有在本治为人代书词状者,许赴本县,定日当堂考试。词理明通且验其状貌端良者,取定数名,开明年貌籍贯,投
具认保状。本县发一小木印记,上刻正堂花押,下刻代书某人。凡系告诉状词,于纸尾用此印记。严谕代书,无论原被,止要据事明白直书,不许架空装点。本县审出真情,立拿代书并告人重责,然后剖断。其余未取代书,如系远方游棍,立行驱逐;如系土著,敢有捏虚擅书,立拿重责枷示。其原被词状,无本代书印记者不准。所取认代书,敢有欺凌乡民孤寡,任意勒索,不即与书写者,许本人赴禀重究。
雍正七年(1729年)将考设代书制度推及全国,《大清律例·刑律·诉讼》“教唆词讼”条的《条例》规定:
内外刑名衙门,务择里民中之诚实识字者,考取代书。凡有呈状,皆令其照本人情词据实誊写,呈后登记代书姓名。该衙门验明,方许收受。如无代书姓名。即严行查究;其有教唆增减者,照律治罪
凡有控告事件者,其呈词俱责令自作,不能自作者,准其口诉,令书吏及官代书据其口诉之词从实书写。如有增减情节者,将代书之人照例治罪。其唆讼棍徒该管地方官实力查拿,从重究办。
这样一来,代书正式被赋予了官方的背景,成为“官代书”。而代书的资格须经考试通过方可取得。县令初到任时,需按例“考试代书”,“先期牌示,某月日招考代书”。形式一般是“定日当堂考试”。考试当天,“应考者静候点名给卷,试以策论或告示,所命题率为清讼息争、奉公守法等语”。除此以外,还要从文化水平、人品、相貌、书写等方面进行考核。基本要求是要“诚实识字”,“事理明白、字画端楷”,“不但择其文理,还当觇其人品,或状貌善良,语言醇正”,而且要“历素朴直,谙公无劣”。
官代书虽然有官方的背景,但却没有官方的身份,自然也就没有所谓俸禄可领,他们的收入主要靠写状费、盖戳费。这个“戳”很重要,按规定,凡状纸须经官代书盖戳,衙门才予受理。官代书戳记经衙门授权,是官代书代表衙门行使部分司法职能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戳记作为官代书代表衙门执法的凭证,不能随意私刻。官代书戳记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时任知县、花押、官代书姓名。戳记一般由一个梯形和一个矩形组合而成,形状类似于房屋的剖面。梯形在上,矩形在下。梯形内的文字一般为“正堂×”,以表明该印记是由“×知县”在任时所颁发。梯形下的矩形部分又分为左、中、右三个长方形,中间的较左、右为大。右框的文字一般为“本县给代书”“考取官代书”“准取官代书”“给官代书”或“官代书”之类的。左框的文字一般为“×××戳记”或“×××”,写明官代书的姓名,有的地方则为“ 月 日”。中框为花押,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连写而成。凡乡民告状,须在写好的状式上加盖官代书戳记,否则衙门一般不予受理。新官上任,都要将前任所颁戳记收回,重新刻印,花押的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代书在任职期间去世,也须将戳记呈缴。
官代书戳记
官代书的基本职责就是为他人代写词状。为了保证官代书能够依法履行职责,防止在诉状中擅自增减情节、诬陷他人,在法律上对书写诉状有着严格的要求,若不遵守,即会受到惩责乃至革职。《大清律例汇通新纂》就规定:
被告干证不得牵连多人,如有将无干之人混行开出及告奸盗牵连妇女作证者,除不准外,仍责代书;无代书戳记者不阅,违式双行叠写,定责代书;冒名代告,旧事翻新,虚词诬枉者,除本人反坐外,仍移代书责革。凡争控坟穴山场,俱应据实直书,如敢以毁冢、减骸盗发等词,架词装点,希图耸听者,除不准外,定将代书究革。凡投词须查明两造前后批词及地邻原差一切禀恳批语,全开叙夹单呈阅。如敢故为遗漏开载不全及削改字句,只将初呈一、二批语填写者,察出,定该代书责革。
设立官代书的目的,就是为了防范讼师在司法诉讼中包揽词讼、播弄乡愚、危害社会。通过官代书,将那些不符合规定的诉状拒之门外,衙门不受理未经官代书盖戳的状纸,也使得官代书对诉状的审查更多了一份责任,减少了一些虚诬的词状,也因此而减轻了衙门的压力。但由于官代书同讼师都是以书写诉状谋生的,两者的界限往往是很模糊的,有些官代书原本就是讼师考取而成。为谋取自己利益,往往与讼师互相勾结。讼师会主动贿赂官代书,以达到将自己所写的底稿由官代书誊抄。为了防止官代书与讼师相互勾结,衙门也采取了一些防范的措施。如康熙年间任会稽知县的张我观在文告中就说:
照得考取代书,原欲使与两造叙事之始末理辩曲直耳。近阅呈词,多有讼师起稿,代书誊清用戳,故尔事多蔓牵,小题大做,唆讼不已,以致案牍广积,检阅纷繁。及当堂审讯,公道自在,鬼神难欺,虽据巧词如簧,终必曲直攸分。是以上宪屡行饬禁。何物讼师,犹故顽梗不化。今特出示,饬谕取录代书知悉。嗣后呈状,必据原告口吐真情,代书据实自写,不许用其来稿。如有来稿,必查阅稿系何人所作,状尾开注做稿姓名,以凭根究。倘或代书徇庇不注,一并查究不贷。特谕。
因此,衙门设立官代书是为了防范讼师,但由于需求的存在,使得这一制度设计在实际的执行中不免大打折扣;而古代衙门的结构与诉讼制度的设计,特别是民间的需求,又为讼师的存在和生长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使得讼师成为明清时期司法制度中的一个奇特的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