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民办的小报
自宋代建立起中央统一控制的官报发行体制后,小报就在官员们想了解的信息得不到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诞生了,并且基本延续了整个封建社会(除了清朝雍正乾隆两朝,其间对小报惩治力度较大,小报比较鲜见)。
小报在北宋时就已出现,主要出自进奏官、中下级官员之手。小报的内容和官报较为相近,但在时效性上明显强于官报。各级官员不仅能在小报上看到及时的朝政信息,还能看到官报还未公开发布的朝廷机事。 “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 ‘小报’还常常被主战派官员和各阶层的爱国人士利用来刊载一些呼吁抵御外侮、要求惩治汉奸的大臣奏疏和有关前方克敌制胜的消息。”[49]小报的读者虽然范围很广,但主要是官员、士大夫知识分子和社会上关心朝廷政事的人。应该说,小报的出现打破了官方对于朝政信息的垄断,成为士大夫知识分子了解这方面信息的重要补充。但是由于小报在内容方面缺乏对于消息准确性的考证,同时还触犯了封建统治者的议论朝政和新闻泄露之禁,因此遭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查禁。
元代的官报发行体制并未建立起来,信息传播的不足使得“小本”在民间获得了生存的机会。这种“小本”由民间私自刻印,内容主要是来自朝廷方面的政事消息。由于元代言禁也很严厉,因此“小本”也受到了查禁。
明代中叶以后,首都北京等地开始出现了民间报房。它们可能是从官方的提塘报房分离出来的,有自行采写的内容,如《天变邸钞》就记载了北京的一次特大灾异事件,但其官方消息大致与官报相同。
清代的提塘官们除发行官报外,还自行发抄小报。小报的内容多由提塘报房自行采集,它的出现为地方官员们提供了更多的朝廷信息。但提塘小报因泄露司法机密、刊发不实信息等受到了当局的限制。在康雍乾三朝严酷的文字狱背景下,提塘小报基本被禁绝。
各朝小报是官报的信息补充,满足了各级官员和士大夫知识分子了解朝政要事的需求,同时其中也不乏自行采集、反映时政的内容。作为非官
方的报纸,小报的主要内容仍旧是传报朝政信息,但却具备了反映民众声音的可能性。封建统治集团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极力压制不利于自身的言论,不断查禁小报。因此,自北宋出现后延续到清朝,小报始终没能在封建的中国社会承担起反映公众舆论的使命。
我们看到,中国古代的官报是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广播功能的新闻传播媒介。但它始终都是作为一种封建统治集团的统治工具而存在的。如存续时间最长、最有代表性的邸报在反映底层呼吁方面就具有天然的局限性。首先,它产生的动力在于为官员提供朝政信息,从而有利于仕途,宋朝中央统一管理官报后,旨在控制言论,打压不利于统治阶级的势力,从而维护统治;其次,正是因为以上的初衷,官报的读者仅限于各级官员和士大夫知识分子,而与平常百姓无缘。所以,这类报纸应该仅视为为官方利益服务的统治工具,而不是代表广大人民的传播媒介,自然不能实现民情的有效上达。
相比而言,百姓则通过民歌、童谣、诗歌、清议、传单等方式表达诉求,来有效地推动舆论的形成,甚至发动大规模的舆论运动,与当权者直接对抗。这些方式或媒介是更加多元的,不同阶层分别享有差异化的发言方式。然而这些沟通方式实际上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同作为统治工具的传播媒介对立的,始终受到严酷的打压。
[1]封演.封氏闻见记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5:30.
[2]赵升.朝野类要[M ].北京:中华书局,2007:93.
[3]孙梅.四六丛话[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454.
[4]范晔.后汉书:第四册[M ].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1022.
[5]蔡邕.独断[M ] //永瑢,纪昀,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十.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78.
[6]陈寿.三国志:第二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59:421.
[7]徐明.“露布”考释[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2):31.
[8]刘义庆.世说新语[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106.
[9]谷曙光.论中国古代的露布文体及其文学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4):108.
[10]吴林伯.《文心雕龙》义疏[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382.
[11]吴媛.论《文心雕龙》对“露布”的误解[M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5 (4).
[12]魏收.魏书:第二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74:573.
[13]魏收.魏书:第四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74:1438.
[14]令狐德棻,等.周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1:682.
[15]令狐德棻,等.周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1:715.
[16]李延寿.北史:第四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74:1076.
[17]魏收.魏书:第四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74:1344.
[18]魏徵,令狐德棻.隋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3:170.
[19]秦蕙田.五礼通考[M ] //永瑢,纪昀,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14.
[20]谷曙光.论中国古代的露布文体及其文学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4):110.
[21]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5.
[22]范晔.后汉书:第十一册[M ].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31983199.
[23]范晔.后汉书:第十一册[M ].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31433144.
[24]范晔.后汉书:第八册[M ].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2321.
[25]范晔.后汉书:第七册[M ].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18511854.
[26]徐明.“露布”考释[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2).
[27]班固.汉书:第八册[M ].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3482.
[28]陈寿.三国志:第二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59:368369.
[29]夏保国,姜玉柯.“悬书”、 “露布”源流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6):47.
[30]黄春平,胡德才.论汉代露布[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3):153.
[31]郑玄.周礼注疏[M ].贾公彦,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143.
[32]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425.
[33]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下[M ].梁运华,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9:487.
[34]张政烺,日知.云梦竹简[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3536.
[35]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3.
[36]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3.
[37]班固.汉书[M ].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1558.
[38]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4.
[39]陈槃.汉晋遗简识小七种[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96.
[40]汪桂海.汉代官文书制度[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158.
[41]张籍.张籍诗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59:48.
[42]杜佑.通典[M ].北京:中华书局,1984:84.
[43]徐燕斌.唐宋榜文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4):1718.
[44]朱传誉.宋代新闻史[M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127.
[45]刘昫.旧唐书[M ] //永瑢,纪昀,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发行的《旧唐书》版本中载“尝恨天下无书以广新文”,但文渊阁《四库全书·旧唐书》和武英殿本《旧唐书》都记述为“尝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学者多数认为文渊阁《四库全书·旧唐书》的记述较为准确,本书采用此说。)
[46]彭定求,等.全唐诗[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6261628.
[47]旌和节是唐代专门赐予各地节度使的一种仪仗,节度使出使或出行时用以显示身份。
[48]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4.
[49]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