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供应链:前沿与趋势
- 宋华
- 1436字
- 2020-08-30 02:54:27
1.4 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效应研究
国内学者们不仅从理论上阐述了全球供应链管理实践对企业建立持续性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同时也在实证领域证明了全球供应链管理实践能够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和投资回报,以及改进整体竞争地位。
一些学者就供应链管理实践活动中的某一项或几项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叶飞等(2006)以广东珠三角地区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对供应链伙伴关系、信息共享与企业运营绩效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供应链伙伴关系不仅直接影响企业运营绩效,而且通过信息共享间接地影响到企业的运营绩效。文华(2012)针对韩国的中小企业在全球供应链环境下,对其供应链伙伴水准一题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并总结道:韩国中小企业经营中,企业之间的信任与承诺是影响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通过建立牢固的伙伴关系来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小企业的伙伴关系范围和密切性是供应链绩效的重要决定因素。赵泉午等(2009)则以上市公司年报为数据观测来源,选取沪市49家医药制造企业,使用面板数据方法检验了供应链伙伴关系与企业运营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医药制造企业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比例越高,库存周转速度就越快。
宋华、刘林艳和李文青(2011)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探索了企业国际化程度、供应链管理实践水平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宋华等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国际化程度和供应链管理实践水平还不够高,但对企业绩效都有影响。在国际化初级阶段,融入全球供应链并积极提高全球供应链管理水平将会给企业的绩效带来提升和保障。周英、刘树林(2011)对企业国际采购的战略选择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国际采购对于企业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有助于推动企业国际化;(2)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他们还对中国企业国际采购的阶段模型进行了探讨并发现,中国企业国际采购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是追求海外供应的高质量和高技术,随着国际采购阶段的深入,中国企业国际采购能力建设将更为完善,将追求更为多样化的战略利益。
刘春丽(2004 ) 就全球供应链管理如何引起商业模式的转变进行了分析,认为全球供应链管理将会引起公司行为的六大改变:(1)从各个职能部门的协调到各个公司之间的协调;(2)从物理效率到市场整合;(3)从以供应为核心转变为以需求为核心;(4)从单一公司产品设计到合作进行产品设计、过程设计和供应链设计;(5)从降低成本到经营模式的突破;(6)从提供大众需求到度身定做。这六大转变将会影响公司的成本与效益,并最终造成公司品牌的荣衰和公司地位的重新确立。
在国家和产业层面,洪俊杰(2013)在研究了贸易壁垒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后总结道:供应链的贸易壁垒比传统的贸易壁垒更宽泛,它包含产品跨境之前和之后的环节; 供应链壁垒对贸易的抑制作用比传统的贸易壁垒更大; 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供应链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葛娜、汪传旭(2012)针对比较绩效,分析了模糊随机需求下的全球供应链订单分配。文章认为,如果在供应链中仅仅追求一方企业利润或者两方企业利润最大化,总的全球供应链利润就不会真正实现最大化。
李南、尹景瑞(2012)在对东亚区域港口物流进行的实证性分析中指出,港口物流的改进可以为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提供机遇。东亚地区的海陆地理特性和高外贸依存度决定了港口物流服务的重要意义。东亚港口物流服务在未来将进一步提高效率,秉持开放、平衡及合作的原则,更好地满足仍在快速增长的物流需求,在全球供应链的动态重构中为贸易便利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