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全球供应链的策动因素及发展趋势

国内学者对企业全球采购的动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于平(2008)分析认为企业在决定是否对外直接投资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企业决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由于企业的战略和目的差异,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可能偏向有所不同,但是这些动因之间通常会存在一定联系,而且有时多种动因的共同作用会引发一次投资行为,如图1—1所示。

图1-1

何俊(2008)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是为了获取技术和融入全球供应链。

齐军领(2007)在研究全球采购与供应商协作的文章中提到,使企业实行全球采购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拉动”因素,二是“推动”因素。“拉动”式的全球采购在本质上是消极被动的,这是因为一个企业是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压力下和客户更高的需求之下进行全球采购的。“推动”因素在本质上是积极主动的,这是企业竞争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帮助企业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姚琼(2005)研究了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动因及趋势。文章认为,跨国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并取得成功,是外部环境因素推动和内在竞争优势驱使的共同结果。更重要的是,跨国零售企业具有的战略管理优势、流程管理优势和商业业态优势,是其在中国零售市场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让·皮埃尔·莱曼(2012)在《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前景》一文中谈到,只有当国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被战略性地开发后,加入全球供应链才会是个很好的机会。他提到供应链的本质也是中国成为“全球工厂”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其中有三个关键点:改革开放、互联网普及和公开的全球市场的出现。

1.3.2 全球供应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学者目前对全球供应链发展现状的研究集中在各个学科和层面。宛天巍博士(2006)通过对分布在长三角都市圈16个城市的569家各种所有制、各种规模、各种行业的制造业企业的调研,研究长三角制造业国际化战略的特点。他认为,国际化阶段理论的渐进性不完全适用于长三角,发展中国际企业由于国际化的“后发优势”和被动国际化造成的急于求成心理,在实力雄厚或有特殊背景条件下会“跳跃”发展。利嘉伟(2011)谈到,来自新兴国家的固有供应商将不得不改变发展方向,应从仅依靠成本竞争转变为利用其他更有吸引力的价值主张。

谢键(2005)提出,区域经济国际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温州经济发展的特点,建立自主营销渠道,纵向一体化的国际化合作、合资、嵌入国际供应链以及全球资源整合等多种方式将成为当前温州民营企业经营国际化的主要途径。

陈彦斌、裘文辉(2012)提出,在东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西部企业得以从闭塞的境地走出来,融入全球供应链,成为全球供应链上的一环。与此同时,全球供应链也有了新的发展。供应链开始从原来的线性模式走向网络化,从各环节相互隔离的状态走向高度一体化,西部企业在迎来发展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新挑战。这时,政府应该发挥对市场的主导作用,比如提高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发挥企业集聚效应等;企业则应适时做出的举措为:发展第三方物流,形成战略协作联盟、建立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观念等。

关于全球供应链的未来发展趋势,冯国经(2012)指出,目前的趋势是从“开放的区域自由贸易”逐步迈向“开放的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系。冯国经进一步具体介绍了全球供应链的六大发展趋势:第一,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作用及比重可能不会继续提升,甚至可能减少;第二,亚洲的消费和高附加值产业可能会不断增长,而美国的高端制造业由于美国新能源的良好前景及运输成本的上升,可能回归本土;第三,在日本福岛地震及随之发生的核事件及泰国水灾等自然灾害频发的时代,全球供应链地理位置分布将更趋多元,这将巩固实体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但也会改变过去单一关注成本而忽视各类风险的管理模式;第四,全球多功能产业链发展创新的需求将促使通信技术、资讯技术和交通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第五,由于新兴经济体巨大的人口规模,自然资源及可消耗能源的限制,企业及国家将不得不更加关注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性发展,这为全球供应链将来的分布与演变带来不确定因素,同时提供各种挑战及机会;第六,金融及贸易监管与政策等宏观环境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将越来越频繁甚至更加严重,国家及企业需要更加关注全球治理的问题。

王中美(2012)对近年来全球供应链中价值链的新趋势、新平衡与关键命题做了详细的阐述,并发现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呈现两种转移势头:一是更分散,寻求更便宜的供应商;二是更集中,依赖更专业化的供应商。高新技术产品的全球价值链更多地走向集中而不是分散。同样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在一部分企业减少订单的同时,另一部分企业却进一步将生产和供应外包出去。更需要注意的一个趋势是,尽管目前全球价值链的运作,特别是其附加值的分配,仍然取决于来自发达国家拥有关键技术、设计和品牌的大公司,但是,另一方面,末端市场的一些主要国家也正在成为某些基础原料、能源与设备的采购商。这使得全球价值链的布局和制约关系呈现更为错综复杂的特点,而工业化的进程惊人地席卷全球,关于发展代价这一命题的争论空前激烈。

梁岩松、杜梅(2004)在对供应链管理的决策模型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全球供应链管理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文章指出,参与全球竞争的企业在实行全球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关税、汇率、贸易壁垒和政府等因素以及文化、语言、传统、偏好、经营环境、法律环境、经济条件差异的影响。这些因素和差异都使得全球供应链管理显得更加复杂与困难。由于经营环境的动态性和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全球供应链的管理实践仍然面临着合作伙伴之间的价值差异、价值变化、战略集成和信息共享等诸多挑战。

此外,物流作为连接供应链各个节点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也不容忽视。王国文(2007)认为,全球一体化的加速,使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延伸,增加了供应链的复杂性,带来了更多的供应链风险。与此同时,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交货期越来越紧迫。为了破解这些难题,今后在供应链的发展中,供应链管理的质量将决定城市国际贸易竞争力,应率先将物流业作为支柱性产业。

1.3.3 基于全球供应链的我国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何慧、张伟(2009)通过分析中国出口制造业参与全球供应链的方式、地位和运作模式,指出中国出口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为中国出口制造业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

杨旭、李兴旺(2000)认为,中国企业应实施逆杠杆效应以及深度潜入国际供应链的方式从全球供应链的竞争中获利。所谓逆杠杆效应,就是将为跨国公司做事所积累的资源转换为自己的资源。在跨国公司利用战略杠杆的同时,东道国可以通过吸收其技术、能力、资金、管理理念提升竞争力,利用跨国公司所提供的国际市场空间,深入地参与国际竞争。

王殿华、翟璐怡(2013)在对美国全球食品供应链管理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美国食品安全战略背景下的全球食品供应链管理模式。这给中国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其中包括制定和完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严格统一食品监管标准、建立完善的食品供应链信息网络、确保食品供应链的第三方认证、提升全球食品供应链参与者的责任意识。

丁华、高詹(2008)研究了国际大粮商构建的大豆产业链对中国大豆进口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并指出,为加强国际粮油宏观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应构建以国内粮食物流中心为核心,以油脂加工企业为主要节点,涵盖大豆主产国收纳库、中转库、集并库在内的国际采购大豆供应链。

朱健(2012)也指出,随着我国劳动力、能源、资源、资本和环境等成本不断上升,当成本洼地即将不再时,全球化大公司开始按照资本逐利本性对全球供应链进行调整。我国制造业和物流业正面临全球制造业布局调整的挑战。为有效应对制造业全球供应链调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企业市场定位要逐步从国外调整到国内,注重内外两个消费市场的平衡;二是渠道建设要从依赖国外伙伴逐步转向在国外自主、在国内自建,并注重内外两个渠道的平衡;三是供应链布局要从“两头在外”逐步转向单边在外,注重原材料供应或产成品销售控制能力的平衡;四是加快与物流业的融合,在企业调整采购和销售渠道的同时,重建和完善相应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体系;五是在本轮全球供应链调整过程中,努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注重制造、设计、品牌和管理等的平衡。

匡增杰(2012b)从跨国公司供应链整合的原因出发“探讨了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整合的内容”,并重点分析了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整合的途径与模式。他认为我国企业应借鉴跨国公司供应链整合的成功经验,“从全球供应链的角度提升自己在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布局中的地位、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供应链信息平台以及发展核心业务等方面加强供应链整合”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同时,匡增杰(2012a)通过对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发展动因的分析,探讨了跨国公司在我国实施全球供应链管理战略的新趋势。结合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实践,文章提出加强其跨国采购中心和国际研发中心建设,使整个上海成为跨国公司的国际供应链中心,从而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服务。

刘燕灵(2012)也总结道,全球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跨国公司在进行供应链管理之前,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核心业务、非核心业务,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供应链系统的设计,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把非核心业务外包给最优的供应商,集中资源进行核心业务的运作,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和跨国公司自身的利润。

刘志彪、张杰(2009)提出中国的产业升级,要在战略层面上充分重视“走进去”与“冲出来”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冲出来”,即从被“俘获”与“压榨”的全球价值链中突围,加快构建以本土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国家价值链的网络体系和治理结构。李君华和彭玉兰(2004 ) 从制度分析的角度,对供应链治理和产业集群进行比较分析,将两者优势结合在一起,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从而获取特定地区的竞争优势。

刘鹤、徐晓(2013)针对全球供应链议题进行了营销方面绩效的探索,指出由于受到经济条件、政策法律、文化差异和科技发展等国际营销环境的影响,以及目标客户可变性和全球供应链之间的激烈竞争,全球供应链营销工作变得日益复杂与困难。因此,企业应从供应链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变幻中的国际营销环境因素,有效选择和把握目标客户,通过产品质量的提高、供货能力的增强、信息系统的建立、人力资源的运用以及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目标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整体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自身利润价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