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夫论(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 马世年译注
- 9632字
- 2021-03-03 17:32:43
贤难第五
世之所以不治者,由贤难也。所谓贤难者,非直体聪明服德义之谓也[1]。此则求贤之难得尔,非贤者之所难也。故所谓贤难者,乃将言乎循善则见妒[2],行贤则见嫉,而必遇患难者也。
【注释】
[1] 直:仅仅,只。体:体察。服:奉行。
[2] 循:汪《笺》认为当作“修”,古书中“循”“修”多相乱。“修善”即行善。译文从之。
【译文】
社会之所以治理不好,是由于贤人难做。所谓贤人难做,并不仅仅是说体察聪明、奉行道德仁义不容易。这只是寻求贤人时难得罢了,不是贤人所为难的事情。因此所谓贤人难做,是刚说要行善就被嫉妒,做了贤德的事就被嫉恨,最终一定会遭遇灾祸。
虞舜之所以放殛[1],子胥之所以被诛[2],上圣大贤犹不能自免于嫉妒,则又况乎中世之人哉[3]?此秀士所以虽有贤材美质[4],然犹不得直道而行,遂成其志者也。
【注释】
[1] 虞舜之所以放殛(jí):刘知幾《史通》引《汲冢琐语》中记载有舜被禹放逐之事,亦见《韩非子·说疑》。放殛,放逐,诛杀。
[2] 子胥之所以被诛:子胥即伍子胥,名员。春秋时期楚国人。其父伍奢在楚国被诬告杀害,伍子胥逃到吴国,辅佐吴王阖闾打败楚国。吴王夫差继位后,打败越国,越国求和,伍子胥认为不可答应。越国因设计离间伍子胥和夫差,夫差听信谗言赐伍子胥剑,逼其自杀。
[3] 则又况乎:“况”字旧脱。汉魏本作“则况乎”,四部本作“则又乎”,四库本作“何况乎”。汪《笺》:“按本书‘则又况’数见,今补正。”
[4] 秀士:德才优异之士。《吕氏春秋·怀宠》“举其秀士而封侯之”,高诱注:“秀士,俊士。”《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郑玄注:“秀士,乡大夫所考,有德行道艺者。”贤材美质:贤美之材质。
【译文】
虞舜之所以被流放,子胥之所以被处死,那些大圣贤人尚且不能使自己免于被嫉妒,更何况是社会中的一般人呢?这就是优秀的人即使拥有了贤能的才干和美好的品质,却仍然无法遵循道义行事,顺遂无碍地去实现自己的志向的原因。
处士不得直其行,朝臣不得直其言,此俗化之所以败,暗君之所以孤也[1]。齐侯之以夺国[2],鲁公之以放逐[3],皆败绩厌覆于不暇[4],而用及治乎[5]?故德薄者恶闻美行,政乱者恶闻治言,此亡秦之所以诛偶语而坑术士也[6]。
【注释】
[1] “处士不得直其行”四句:语本《管子·法法》:“正言直行之士危,则人主孤而毋内。人主孤而毋内,则人臣党而成群。”处士,指隐居不仕的士人。直其行,使其行直。谓顺利行事。
[2] 齐侯之以夺国:指齐简公不听大夫田鞅的劝谏,被田常所杀,其后齐国政权落入田氏手中。齐侯,指齐简公,姜姓,名壬,齐悼公之子。齐悼公被弑后,齐国群臣立壬为君,是为齐简公。后被田常所杀。
[3] 鲁公之以放逐:指鲁昭公攻打季平子,子家驹劝谏他同意让季氏逃走,昭公不听,结果叔孙氏、孟孙氏为救季氏,三家合攻昭公,昭公逃出鲁国。鲁公,指鲁昭公,姬姓,名裯,一作稠,鲁襄公之子。他本想遏制季孙、叔孙、孟孙氏三家的势力,却被三家所逐,最后死于晋国的乾侯。
[4] 败绩厌(yā)覆于不暇:语本《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败绩,溃败。厌,通“压”,倾倒。不暇,没有空闲,来不及。指顷刻之间。
[5] 用:彭《校》认为当读为“庸”,庸,犹“何”也。其说是。
[6] 诛偶语而坑术士:即秦王朝焚书坑儒事。《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用丞相李斯建议:“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次年,下令御史查问制造妖言、蛊惑人心者,“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偶语,这里指相聚议论国家政事。偶,两人相对。
【译文】
尚未做官的士人不能顺利行事,朝廷中的大臣不敢直言政事,这就是社会风气、礼仪教化之所以败坏,昏庸的国君之所以孤立无助的原因。齐简公就这样被夺取了国家,鲁昭公就这样被驱逐,都是失败覆灭于顷刻之间,哪里来得及整治呢?所以德行低劣的人不想听到美好的品行,朝政混乱的君主不想听到治理国家的言论,这就是亡秦为什么要诛杀议论治国对策的人和坑杀儒生的原因啊。
今世俗之人,自慢其亲而憎人敬之,自简其亲而憎人爱之者不少也[1]。岂独品庶[2],贤材时有焉。邓通幸于文帝,尽心而不违,吮痈而无吝色[3]。帝病不乐,从容曰:“天下谁最爱朕者乎?”邓通欲称太子之孝,则因对曰:“莫若太子之最爱陛下也。”及太子问疾,帝令吮痈,有难之色,帝不悦而遣太子。既而闻邓通之常吮痈也,乃惭而怨之。及嗣帝位,遂致通罪而使至于饿死。故邓通其行所以尽心力而无害人,其言所以誉太子而昭孝慈也[4]。太子自不能尽其称,则反结怨而归咎焉。称人之长,欲彰其孝,且犹为罪,又况明人之短矫世者哉[5]?
【注释】
[1] 简:轻慢。
[2] 品庶:指普通百姓。
[3] 吮痈(yōnɡ):据《史记·佞幸列传》载,汉文帝身上长了大毒疮,痛痒难忍,邓通便用嘴来吸疮毒。吝色:为难的神色。吝,难。
[4] 昭:彰显。
[5] 矫世:纠正世俗。
【译文】
当今世俗平庸之人,自己怠慢父母还憎恨别人尊重父母,自己对父母漠不关心还憎恨别人关爱父母,这样的人并不少。并不只存在于普通百姓身上,那些号称贤能的人有时也是这样。邓通被汉文帝所宠幸,尽心服侍而不敢有所违背,曾为文帝吸吮毒疮,脸上也没有不高兴的神色。文帝患病而闷闷不乐,随口问邓通:“普天之下谁最爱我?”邓通想要称赞太子的孝心,就回答说:“没有比太子更爱陛下的人了。”等到太子前来问候文帝病情的时候,文帝让他为自己吮吸毒疮,太子面露难色,文帝不高兴,打发走了太子。后来,太子听说了邓通曾经为文帝吮吸毒疮的事,于是心生惭愧进而怨恨邓通。等到太子继承了君位,就降罪给邓通,最终致使他饿死。所以说,邓通的行为本来是对君主尽心竭力并没有加害别人的想法,他的话本来也是想称赞太子彰显其孝心罢了。太子自己配不上邓通的称赞,反而心生怨恨归罪给邓通。想要称道别人的孝心,尚且获罪如此,更何况是指明别人的短处,矫正世俗风气的行为呢?
且凡士之所以为贤者,且以其言与行也[1]。忠正之言,非徒誉人而已也,必有触焉[2];孝子之行,非徒吮痈而已也,必有驳焉[3]。然则循行论议之士[4],得不遇于嫉妒之名,免于刑戮之咎者,盖其幸者也。比干之所以剖心[5],箕子之所以为奴[6],伯宗之以死[7],郤宛之以亡[8]。
【注释】
[1] 且以其言与行也:汉魏本“且”作“正”。王宗炎认为,“且”字为衍文。译文从之。
[2] 触:触犯,冒犯。
[3] 驳:不周全。彭《校》:“《汉书·谷永传》:‘解偏驳之爱。’注:‘驳,不周普也。’”
[4] 循行(xìnɡ):好的品行。汉代有循行之官。论议: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光禄勋属官有大夫掌论议,汉代多以论议来品评人物。
[5] 比干之所以剖心: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受帝乙所托辅佐帝辛纣王。纣王淫乱不止,比干谏纣,三日不去。纣怒,剖比干心。
[6] 箕子之所以为奴: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因纣王荒淫无度,劝谏纣王而不被接受,反被纣王囚禁。
[7] 伯宗之以死:伯宗是晋国的大夫,其为官清正廉洁,敢于在朝堂上直言进谏,结果得罪了权臣郤至等人,终被诬陷杀害。
[8] 郤(xì)宛之以亡:郤宛是春秋时楚国的大夫,其为官正直清廉,爱护百姓,招致奸臣费无极等人嫉恨,被他们设计陷害,自杀而死,并被灭族。
【译文】
大凡士人之所以被称为贤能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言论与品行。忠诚正直的言论,不仅仅是称赞人而已,一定也会对人有所触犯;孝子的行为,不仅仅是吮吸毒疮而已,也一定会有不周全的地方。那么品德美好、敢于议论的人,如果能够避免被嫉妒者加予的坏名声、免受刑罚杀戮之罪,大概是他们的幸运了。比干之所以被剖腹挖心,箕子之所以沦为奴隶,伯宗被处死,郤宛被杀,也就是这样的原因。
夫国不乏于妒男也,犹家不乏于妒女也。近古以来,自外及内,其争功名妒过己者岂希也?予以唯两贤为宜不相害乎?然也[1],范雎绌白起[2],公孙弘抑董仲舒[3],此同朝共君宠禄争故耶?唯殊邦异途利害不干者为可以免乎?然也,孙膑修能于楚,庞涓自魏变色,诱以刖之[4];韩非明治于韩,李斯自秦作思,致而杀之[5]。嗟!士之相妒岂若此甚乎!此未达于君故受祸邪?唯见知为可以将信乎[6]?然也,京房数与元帝论难,使制考功而选守[7];晁错雅为景帝所知,使条汉法而不乱[8]。夫二子之于君也,可谓见知深而宠爱殊矣,然京房冤死而上曾不知[9],晁错既斩而帝乃悔。此材明未足卫身故及难邪?唯大圣为能无累乎?然也,帝乙以义故囚[10],文王以仁故拘[11]。夫体至行仁义[12],据南面师尹卿士[13],且犹不能无难,然则夫子削迹[14],叔向缧绁[15],屈原放沉,贾谊贬黜[16],钟离废替[17],何敞束缚[18],王章抵罪[19],平阿斥逐[20],盖其轻士者也[21]。
【注释】
[1] 然也:此处表示转折语气。
[2] 范雎(jū)绌(chù)白起:范雎是战国时魏国人,入秦后被秦昭王拜为相国。白起与范雎同时,为秦国大将。白起率军与赵国在长平会战,大败赵国,坑杀降卒四十万人。赵国、韩国皆惧,派人游说范雎求和,范雎遂巧言劝秦昭王撤军。范雎嫉恨白起战功卓著,在秦王准备攻打赵国的时候,白起进言反对,后秦军失败,秦王命白起前去援助,白起称病,秦昭王一怒把白起贬为士兵,范雎乘机诋毁白起,白起自杀。绌,通“黜”,贬退。
[3] 公孙弘抑董仲舒:董仲舒、公孙弘都是西汉时期的经学大家,两人都精通《春秋》,但意见不合,公孙弘治学不如董仲舒,故嫉恨董仲舒,且公孙弘善于阿谀奉承,讨得汉武帝宠幸,当武帝寻求胶西王相人选时,公孙弘力荐董仲舒,目的在于把董仲舒排挤出京师。
[4] “孙膑修能于楚”三句: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孙膑与庞涓共师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在魏拜为将军,因嫉妒孙膑之才,设计骗其至魏,诬陷其犯法而砍断其双脚。孙膑,战国时齐国人,军事家。孙膑遭庞涓之忌被刑,后被齐国大夫田忌救回齐国,被齐威王委以军师,助田忌攻魏,最后在马陵之战中大败魏军,庞涓自杀。变色,因害怕而改变脸色。刖(yuè),砍掉双脚的刑法。
[5] “韩非明治于韩”三句: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韩非曾上书主张在韩国变法,不受重用,后发愤著书,作《孤愤》《五蠹》等,秦王爱之。后韩非出使秦国,李斯忌惮其才能,进谗言将其下狱害死。韩非,战国时韩国人,法家代表人物。李斯,战国时楚国人,曾与韩非子共师荀卿。秦始皇时,官居秦丞相,主张废诸侯,设郡县,焚诗书,同文字。秦始皇死后,李斯与赵高合谋立少子胡亥为帝,后赵高诬其谋反,李斯被腰斩灭族。
[6] 见:被。
[7] 京房数与元帝论难,使制考功而选守:京房以讲灾异劝元帝考核官吏选择郡守,奏《考功课吏法》,但因石显等权臣阻挠而未能实行。京房,本姓李,字君明。西汉易学大师,详于灾异,开创了京氏易学,有《京氏易传》存世。元帝,汉元帝刘奭(shì),好儒术,为人柔懦。在位期间,因为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西汉由此走向衰落。考功,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政绩。
[8] 晁错雅为景帝所知,使条汉法而不乱:晁错在景帝为太子时即被赏识为心腹,对其言听计从。景帝即位后,晁错官御史大夫,曾先后上书言兵事、边防,主张重农贵粟,力倡削弱诸侯,更定法令,多被景帝采用。后因主张削藩,削弱诸侯势力,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晁错因此被腰斩。景帝,即汉景帝刘启,文帝之子,其执政期间励精图治,与文帝共同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条,条定,分条制定。汪《笺》:“旧无‘条’字,《品节》有‘条’无‘使’。按‘使条’与‘使制’对,今补正。”
[9] 京房冤死:汉元帝时,石显与五鹿充宗专权,将京房排挤出朝廷,后来又罗织罪名将其杀害。
[10] 帝乙以义故囚:帝乙即商汤。据《史记·夏本纪》,夏桀时,商汤劝谏他不要以武力伤害其他部落,夏桀认为他干扰朝政,把他囚禁起来。
[11] 文王以仁故拘:据《史记·殷本纪》,殷纣王时期,周文王推行仁政,崇侯虎在纣王面前诬告周文王,说文王要和纣王争天下,纣王于是囚禁了文王。
[12] 体至:指身体力行,自身推行仁政。
[13] 南面:古代君王坐北朝南,以统治天下。师尹:百官之长。卿士:指朝廷中的百官大臣。
[14] 夫子削迹:《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曾周游列国,在陈国、蔡国游说时,食物匮乏,到卫国不受礼遇。文中即指此事。夫子,对孔子的尊称。
[15] 叔向缧绁(léi xiè):据《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载,叔向的弟弟羊舌虎因涉嫌叛乱被杀,叔向也因此被囚禁。缧绁,捆绑犯人用的绳子,此处借指牢狱。
[16] 贾谊贬黜:贾谊是西汉文帝时人,精通诸子百家,受汉文帝宠爱,后因周勃等人毁谤,被外放为梁怀王太傅。后梁王坠马而死,他也因忧惧悲伤而死。
[17] 钟离废替:钟离即钟离意,他在汉明帝时任尚书大臣,因仗义直谏被贬黜。替,废弃。
[18] 何敞束缚:何敞是东汉明帝时人,曾任尚书等职,因直谏窦氏专权,遭窦氏憎恶被排挤出京,后因蔡伦奏其诈病不斋祠庙,获罪,死于家中。
[19] 王章抵罪:王章为人刚正不阿,敢于直言。汉元帝时因得罪石显,被石显诬告免官,汉成帝时任京兆尹,因得罪大将军王凤,被下狱,终死狱中。
[20] 平阿斥逐:平阿侯王仁是王莽堂兄,秉性刚直,王莽惧之,遂令大臣奏其罪过,谴其回国,后又迫令其自杀。
[21] 盖其轻士者也:汪《笺》:“疑当作‘盖是其轻者也’。”译文从之。
【译文】
一个国家不缺少嫉妒的男人,就像一个家庭不缺少嫉妒的女人一样。近世以来,从外到内,那些争夺功劳名誉、嫉妒超过自己的人难道还少吗?我以为只要是两位贤能的人在一起应该不会相互残害吧?然而,范雎陷害白起,公孙弘抑制董仲舒,这是因为他们在同一个朝廷侍奉同一个君主而争宠夺禄的缘故吗?只要是在不同的国家、走不同的道路、利害不相关的人,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了吗?然而,孙膑在楚国修习才能,庞涓在魏国听说后害怕得脸色都变了,后来把孙膑骗到魏国砍掉了他的双脚;韩非在韩国宣扬治国之方,李斯在秦国盘算着把他招来杀害了。我感慨士人的相互嫉妒竟然严重到了这种程度!这是由于没有得到君主的信任所以遭遇的灾祸吗?那么只要被君主了解赏识就可以被信任了吧?然而,京房多次和汉元帝辩论治国之策,元帝让他制定了考核官吏选拔郡守的办法;晁错一向被汉景帝信任赏识,景帝让他条定汉朝的法律以安定社会。这两位大臣在君主那里,可以说是深受君主赏识,也受到了特殊的宠爱,但是京房受冤屈至死,元帝还不知道;晁错已经被腰斩了,景帝才感到后悔。这是才智还不足以保护自己才遭受到灾祸的吗?那么只有伟大的圣人才没有灾祸吗?然而,商汤因为行道义被夏桀囚禁,文王施仁政被商纣关押,可见身体力行推行仁义,身为统领众臣的君主都不能避免灾祸,既然这样,那么孔子在卫国受冷落,叔向被囚禁,屈原遭放逐自沉汨罗江,贾谊被贬官,钟离意被废黜,何敞被捆绑囚禁,王章被治罪,平阿侯王仁被排斥放逐,这大概算是遭遇灾祸较轻的了。
《诗》云:“无罪无辜,谗口敖敖[1]。”“彼人之心,于何不臻[2]?”由此观之,妒媚之攻击也[3],亦诚工矣[4]!贤圣之居世也,亦诚危矣!
【注释】
[1] 无罪无辜,谗口敖敖(áo):引诗见《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敖敖,众口毁谤攻击貌,今本《诗经》作“嚣嚣(áo)”。
[2] 彼人之心,于何不臻:引诗见《诗经·小雅·菀柳》。今本《诗经》“不”作“其”。臻,至。
[3] 媚:汪《笺》认为当作“媢(mào)”。媢,嫉妒。
[4] 工:工巧,巧妙。
【译文】
《诗经》中说:“无罪责又无过错,毁谤声却不绝耳。”“那人心肠不可测,走到何处是极限?”这样看来,嫉妒之人的攻击,也实在是巧妙!圣贤之人在社会上,也实在是危险啊!
故所谓贤难也者,非贤难也,免则难也。彼大圣群贤,功成名遂,或爵侯伯,或位公卿,尹据天官[1],柬在帝心[2],宿夜侍宴[3],名达而犹有若此,则又况乎畎亩佚民、山谷隐士[4],因人乃达,时论乃信者乎[5]?此智士所以钳口结舌,括囊共默而已者也[6]。
【注释】
[1] 尹据天官:俞樾认为“尹”字无义,疑“尸”字之误。尸,担任。按,“尹”字固通。尹,治理,此处引申为担任。《明暗》篇“尹其职而策不出于己”同。天官,官名,百官之长。据《周礼》载,“六官”以冢宰为天官,是为百官之长。
[2] 柬在帝心:语本《论语·尧曰》,今本《论语》作“简在帝心”。柬,选择。
[3] 宿:通“夙”,早。
[4] 畎(quǎn)亩:田地,田野。佚民:逸民。旧时称遁世隐居的人。佚,隐遁。
[5] 时:通“恃”,依恃,依靠。
[6] 括囊:扎起口袋,这里指收起聪明才智,闭口不言。
【译文】
因此所谓贤人难做,并非指成为贤人很困难,而是避免灾祸很难。那些伟大的圣贤们,功成名就而声名远扬,有的封爵侯伯,有的位列公卿,身居要职,由皇帝自己来选定,早晚侍奉皇帝宴饮,他们名誉显赫尚且有这样的遭遇,更何况是那些田野中的逸民、山谷中的隐士,只能依靠别人的推举才能发达显赫,依靠舆论称赞才能施展抱负呢?这就是聪明的读书人闭口结舌,收起聪明才智默不作声的缘故啊。
且闾阎凡品[1],何独识哉?苟望尘剽声而已矣[2]。观其论也,非能本闺之行迹[3],察臧否之虚实也[4];直以面誉我者为智,谄谀己者为仁,处奸利者为行[5],窃禄位者为贤尔,岂复知孝悌之原,忠正之直[6],纲纪之化,本途之归哉[7]?此鲍焦所以立枯于道左[8],徐衍所以自沉于沧海者也[9]。
【注释】
[1] 闾阎:指民间。《说文》:“闾,里门也。阎,里中门也。”凡品:这里指一般人,普通百姓。
[2] 望尘:看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比喻捕风捉影。剽(piào)声:汉魏本、四部本、四库本皆作“僄声”。汪《笺》:“‘剽’旧作‘僄’。按《交际》篇云:‘苟剽声以群谀。’今据改。《汉书·朱博传》云‘耳剽日久’,颜师古注:‘剽,劫也,犹言行听也。’”剽声,听声,这里指专听外在的名声。比喻道听途说,人云亦云。
[3] 本:根据。闺(yú):汪《笺》认为“”盖“(ɡé)”之误,并引《汉书·循吏传》“使传教令,出入闺”颜师古注:“闺,内中小门也。”云:“闺行迹,犹云‘门内之行’也。”指一个人私下日常的行为踪迹。译文从之。
[4] 臧否(zānɡ pǐ):褒贬,评论人物的好坏、得失。
[5] 行:《荀子·正名》:“正义而为谓之行。”
[6] 直:义。《广雅·释诂》:“直,义也。”
[7] 本:根本。归:归旨,归途。
[8] 鲍焦所以立枯于道左:鲍焦是春秋时隐士,守志节。只吃自己耕种的粮食,喝自己打的井水,只穿自己妻子缝制的衣服。他因对当时的世俗之风不满,就抱着路旁的枯木冻饿而死。
[9] 徐衍所以自沉于沧海:徐衍是周代处士,有气节。他因厌恶当时奸佞当道的世风,就抱着石头沉海而死。
【译文】
况且乡里的老百姓知道些什么呢?他们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听一些传言罢了。看他们的人物评论,并不能根据一个人私下的行为踪迹,来明察他人褒贬的真假;只是把当面称赞自己的人当作是有智慧的,把阿谀奉承自己的当作是仁义的,把耍奸谋利的当作是有能耐的,把盗禄窃位的当作是贤能的。哪里又知道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本意,忠诚正直的意义,礼仪纲纪的教化,根本大道的归指呢?这也就是鲍焦之所以抱着枯木死在道路旁,徐衍背负石头自沉大海的原因吧!
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世之疾此固久矣哉!吾伤世之不察真伪之情也,故设虚义以喻其心曰:今观宰司之取士也[1],有似于司原之佃也[2]。昔有司原氏者,燎猎中野[3]。鹿斯东奔,司原纵噪之[4]。西方之众有逐狶者[5],闻司原之噪也,竞举音而和之。司原闻音之众,则反辍己之逐而往伏焉[6],遇夫俗恶之狶[7]。司原喜,而自以获白瑞珍禽也,尽刍豢单囷仓以养之[8]。豕俯仰嚘咿[9],为作容声,司原愈益珍之。居无何,烈风兴而泽雨作[10],灌巨豕而恶涂渝[11],逐骇惧[12],真声出,乃知是家之艾豭尔[13]。此随声逐响之过也[14],众遇之未赴信焉[15]。
【注释】
[1] 宰司:即宰相,这里指掌权者。
[2] 司原:掌管打猎的人。《左传·襄公四年》:“兽臣司原。”佃(tián):通“畋”,狩猎。
[3] 燎(liáo)猎:夜猎。燎,火把。《尔雅·释天》:“宵田为獠。” 獠,同“燎”。中野:即田野中。
[4] 纵:追赶。
[5] 狶(xī):猪。《方言》曰:“猪,……南楚谓之狶。”
[6] 辍:停止。
[7] 俗恶:王宗炎认为“俗恶”当作“浴垩(è)”,指沾满白土。垩,白土。译文从之。
[8] 刍豢(huàn):草与谷之类的饲料。《国语·楚语下》“刍豢几何”,韦昭注:“草养曰刍,谷养曰豢。”单:通“殚”,竭尽,穷尽。囷(qūn)仓:谷仓。圆形的名囷,方形的名仓。
[9] 嚘咿(yōu yī):呦呦的叫。彭《校》:“‘嚘咿’盖如后世所书‘嚘呦’,鸣声也。”汪《笺》:“与‘伊优’同。”故作娇态。亦可参。
[10] 泽雨:大雨。
[11] 恶:汪《笺》:“当作‘垩’。”渝:变。
[12] 逐:王宗炎认为是“豕”字之误,其说是。
[13] 艾:老。豭(jiā):公猪。《说文》:“豭,牡豕也。”
[14] 响:声。
[15] 众遇之未赴信焉:此句文意有难通处。姑且释之为:众人遇到了这样随声跟风的事情,不可轻易相信啊!胡大浚《译注》释为“众人传闻之不足信”,张觉《全译》释为“众人碰上了司原而不去追赶猪,是听凭他犯错误”,说皆可参。赴信,彭《校》认为犹言“取信”。赴,趋也。借为“取”。其说是。
【译文】
谚语说:“一条狗见到人就狂叫,上百条狗听到声音就跟着狂叫。”社会上痛恨这种现象已经很久了!我伤痛人们不能明辨事情的真假,因此在这里假设了一个虚构的故事来比喻这种心态:观察当下掌权者选取人才的办法,有点像司原打猎。从前有个掌管打猎的司原,夜间举着火把在田野中打猎。看到鹿往东边跑,司原就呼喊着追赶它。这时西面有些人正好在追赶一头猪,听到司原的呼喊声,也竞相呼喊应和他。司原听到那边人声很多,反而停止了追赶自己的猎物而向西埋伏在那里,结果遇到了身上涂满白泥土的猪。司原很高兴,自以为得到了白色的珍奇瑞兽,穷尽谷仓饲料来饲养它。猪俯仰翻转,间或发出呦呦的叫声,装腔作态,司原更加珍惜它了。不久,狂风大作,大雨倾盆,雨水落到猪身上冲掉了白泥土,猪因惊恐害怕,真实的叫声暴露出来,司原才知道原来是家养的老公猪。这就是随声跟风的过错,众人遇到这样的事情,不可轻易相信啊。
今世主之于士也,目见贤则不敢用,耳闻贤则恨不及[1]。虽自有知也,犹不能取,必更待群司之所举,则亦惧失麟鹿而获艾猳[2]。奈何其不分者也?未遇风雨之变者故也[3]。俾使一朝奇政两集[4],则险隘之徒[5],阘茸之质[6],亦将别矣。
【注释】
[1] 目见贤则不敢用,耳闻贤则恨不及:语本《鬼谷子·内揵》篇:“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即“贵远贱近”之意。不及,赶不上,这里指得不到。
[2] 麟:大母鹿。《说文》:“麟,大牝鹿也。”
[3] 未遇风雨之变者故也:者,彭《校》认为涉上“者”字而衍。按,“者”字不衍亦可通。雨,汉魏本、四部本、四库本诸本皆无。汪《笺》补之。
[4] 俾使:假如。奇政两集:指有政治变故突然发生。两集,汪《笺》谓当作“雨集”。四库本正作“雨集”。
[5] 险隘:阴险。
[6] 阘茸(tà rǒnɡ):庸碌无能的人。
【译文】
当今的君主对于士人,眼中所看到的近处的贤才却不敢任用,耳中所听到的远方的贤才却又叹息得不到。即使自己也有所了解,还是不能任用,一定要等到众大臣的举荐之后才任用,那么也就是担心失去大母鹿而最终只获得老公猪。他们怎么就不能明辨是非呢?是没遇到风雨使之变化的缘故吧。假如有一天朝廷突发政治变故,那么心地奸恶、庸碌无能的人,也就能辨别出来了。
夫众小朋党而固位[1],谗妒群吠啮贤[2],为祸败也岂希?三代之以覆[3],列国之以灭[4],后人犹不能革[5],此万官所以屡失守,而天命数靡常者也[6]。《诗》云:“国既卒斩,何用不监[7]!”呜呼!时君俗主不此察也。
【注释】
[1] 众小:庸众小人。朋党:这里用做动词,指拉拢朋党。
[2] 群吠:比喻群起叫嚣。胡大浚《译注》:“‘吠’下脱‘而’字。”说可参。啮(niè):咬。这里引申为诋毁。
[3] 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4] 列国:指春秋以降的各诸侯国。
[5] 革:更改,变革。
[6] 数(shuò):屡次。靡常:异常,变化无常。
[7] 国既卒斩,何用不监:引诗见《诗经·小雅·节南山》。卒斩,这里指国家灭亡。卒,尽。斩,断绝。何用,即“用何”,为何。监,察看。
【译文】
庸众小人拉拢朋党来巩固地位,谗媚嫉妒的人一起叫嚣来诋毁贤人,这样造成的祸害还少吗?夏、商、周三代因此而覆灭,春秋以降的各诸侯国也因此灭亡,后来的人还是不能有所变革,这就是万千官员所以屡屡失去官位,而天道旨意也一再变化无常的原因。《诗经》中说:“国家已经灭亡,为什么还不能明察啊!”唉!当今的帝王、庸俗的君主就是看不到这些情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