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日趋成熟的中国社会保障学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社会保障具有交叉性、应用性等学科特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学科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大,对政府决策的政策影响力越来越大,对民众福祉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毫不夸张地说,社会保障学科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

1.社会保障学科成熟的主要表现

(1)开始形成系统性的研究领域

社会保障的研究范畴主要集中在价值理念、制度模式、政策方案、影响评估四个方面。首先,社会保障研究价值理念,研究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甚至以社会保障为视角研究民族—国家的基本形态。其次,社会保障研究各种不同的福利制度,比如社会保险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住房制度、养老制度和一些其他的制度,并通过系统化的制度设计,满足国民的福利需求。再次,社会保障还研究具体的政策方案,针对贫困者、残疾人、老年人、特殊儿童或其他社会弱势群体,针对有选择的人群出台一些具体的福利政策,有些政策方案可能是过渡性、暂时性的政策设计。最后,社会保障关注不同的制度模式和政策方案的实施效果,并根据各个国家的经济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传统做出反馈。在此基础上,社会保障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性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针对贫困者的社会救助体系、针对劳动者的社会保险体系、针对特殊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等。围绕上述研究领域,又发展出社会保障筹资、社会保障管理、社会保障立法等学科领域。

(2)开始形成社会保障的学术共同体

不管是国际上还是在国内,研究社会保障的学者在逐步增多,院校数量和专业设置也在逐步增加,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学科也有了很大发展,比如公共政策、健康政策等。由此,社会保障的学术共同体已经形成。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很多高等院校开设社会保障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13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和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代表性的很多高校设有社会保障硕士点和博士点,并成功申报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省市级重点学科。二是一些重量级的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也纷纷设立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比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等。三是一些学术组织也纷纷成立,比如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中国医疗保险学会、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政策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等。四是一些和社会保障相关的学术出版物纷纷创办,除教材和专著外,一批学术期刊开始出现,比如《社会保障研究》《社会保障评论》《社会政策研究》《劳动经济研究》《社会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社会保障制度》等。

(3)开始形成社会保障的学科语言

社会保障的专属概念和名词越来越多,一些跟研究领域相关的概念和名词开始流行,比如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社会救助、低保等。一些独特的概念工具也开始形成,比如现收现付、基金积累、统账结合、名义账户、适度普惠性、底线公平、福利依赖等。一些理论工具在社会保障学科广泛应用,如福利国家理论、公民权理论、发展型社会政策、福利体制比较、第三条道路理论、新自由主义、人口理论、福利经济学等。社会保障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语言和学科边界,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的理论分野越来越清晰。

(4)开始形成社会保障的研究方法

社会保障研究的一般方法论,包括从整体性、实证性以及国际性的角度来研究相关的议题。所谓整体性,是指社会保障研究不能被隔离,尤其是不能以群体身份取代公民身份,如果将其割裂开来,便会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比如给农民工设立单独的社会保险项目、给农民工单独的住房保障、给农民工子女设计单独的教育福利政策,这样的研究只会使制度实践越来越走向“碎片化”,使研究的价值判断越来越走向道德审判。社会保障研究必须把社会保障制度放在一个整体性的社会、放在宏观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当中来考察。所谓实证性,亦即社会保障研究要遵循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既要使用定性的方法,又要使用定量的方法,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定性资料和定量数据的基础上,注重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的结合。所谓国际性,亦即社会保障研究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要在用国际性的方法比较的同时,找出适合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的道路。从技术工具来看,有很多技术工具可以使用,比如定量数据分析工具SPSS和STATA、定性分析工具NVIVO等。同时,一些其他的统计分析方法,如统计图表、相关或者回归分析、基本数理模型的构建,也是在社会保障研究当中经常用到的方法。

2.中国社会保障学的未来发展

(1)社会保障的概念之争与研究对象

厘清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对于社会保障学科的未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概念之争,自社会保障探索发展以来就一直存在。有学者认为,社会福利是一个比社会保障研究范畴更大的概念,[113]社会保障学界则普遍认可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一个从属概念。造成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研究对象模糊不清。

国际上,社会保障是一个跟收入安全密切相关的概念,因此,社会保障的研究对象应是以国民收入再分配为核心的制度运行系统,其基本实现形式是以税收(缴费)和财政支出为基础的货币发放。社会保障学,亦即研究以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满足民众生活需要的制度运行和发展规律的交叉应用科学。这一概念界定,有别于一般教科书把社会保障理解为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模糊表述,而具有非常明确的概念外延。首先,社会保障运行和发展的主体是国家,而非国家和社会或者其他笼统的主体表述。具体点说,社会保障的运行主体是国家的组织形式——政府。反过来讲,凡是非政府的制度安排,都不是社会保障的研究对象。其次,国民收入再分配是社会保障的主要手段。这也意味着民众生活需要的满足是通过税收(缴费)和财政支出实现的。因此,凡是以市场化或者私人化的方式满足民众生活需要的制度安排,都不是社会保障的研究对象。最后,国民收入再分配主要是通过货币来衡量。无论是具体的社会保障项目,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都以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货币量及其占比来体现。因此,凡是与货币无关的制度安排,都不是社会保障的研究对象。

综合起来,判定社会保障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责任主体是不是国家,二是是否与收入再分配有关。因此,一切跟国家主体无关的内容,都不是社会保障的研究对象;一切跟国民收入再分配无关的内容,都不是社会保障的研究对象。比如,公益慈善明显不是社会保障的研究对象,社会服务也不是社会保障的研究对象。回到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概念之争上,凡是与国民收入再分配有关的社会福利就是社会保障,反之则不是。例如,老年人福利津贴是社会保障的研究对象,老年人照料服务则不是社会保障的研究对象。区分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同样以研究对象为标准。凡是与国民收入再分配有关的社会政策,都是社会保障的研究对象,反之则不然。例如低保政策是社会保障的研究对象,但是教育政策则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社会保障的研究对象。

(2)社会保障的学科基础与研究内容

社会保障学科以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三大基础学科为理论支撑,并逐步交叉生长,发展壮大。劳动社会学、福利经济学、福利社会学、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观点,不仅是社会保障学科发展必不可少的理论营养,也是社会保障研究必不可少的学术话语平台。

社会保障学科发展,应注意吸收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已有的成熟理论,并积极跟踪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的学科发展动态,关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的研究焦点和热点问题。在学习吸收中,逐步衍生出自己的概念体系和理论工具,进一步凝练社会保障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社会保障的研究内容,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进行规定。从宏观层面看,社会保障主要研究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社会保障与意识形态、福利国家比较、社会保障体制、社会保障法等内容;从中观层面看,社会保障主要研究社会保障征缴体制、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财政再分配、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与人口政策、社会保障与企业发展、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不同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福利津贴制度等内容;从微观层面看,社会保障主要研究个体参加社会保险的意愿和行为方式、福利领取者的心理行为特征、个体和家庭的社会保障需求等内容。

(3)社会保障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中国社会保障学的发展,要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一味地崇洋媚外和一味地闭关自守,都不利于学科的健康发展。

第一,中国社会保障学的发展要注重国际化。毫无疑问,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建设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英国17世纪颁布的《济贫法》,奠定了其现代社会救助的基石。德国19世纪形成的一系列社会保险立法,奠定了其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英国建立了大量更加广泛的和普遍性的社会保障项目,特别是全民性的社会保险和国家健康服务(National Health Service)的建立,福利国家开始为全体公民提供最低限度的收入保障并减少无保障的程度。北欧福利国家,通过累进税制度,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包容和社会平等。美国对于贫困者的各项社会救助政策,从失业者的救助津贴,到贫困家庭的临时救助,到无家可归者的房屋庇护计划,可以说无所不包。国际社会的成功经验,无疑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中国社会保障理论研究应自觉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的知识精华,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并在国际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中发出中国声音。

第二,中国社会保障学的发展要注重本土化。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这些不同的制度模式,不单是一种理想类型的理论分析,更是长期以来结合本国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制度创造和自然选择的产物。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理论研究同样如此,也要与中国的本土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保障发展的历史上,西方国家不仅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在学习借鉴吸收西方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中国社会保障发展还要尽量避免西方国家的失败教训。此外,对于西方国家的制度创新和理论热点,也要从理论上准确把握,并结合中国的现实问题做出回应。

第三,中国社会保障学的发展,要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过程中确立三个意识。一是主体意识。所谓主体意识,就是以中国社会为主体。没有主体意识,就没有中国社会保障的本土化,更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亦即在国际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中形成“中国学派”。有了主体意识,中国社会保障学才有了“理论灵魂”,才不会照搬照抄、亦步亦趋。二是问题意识。作为一门应用学科,社会保障具有强大的政策效力,用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社会问题。中国社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中,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解决社会问题是中国社会保障学发展的基本定位。三是批判创新意识。批判是面向国际的慎重抉择,创新则是立足本土的内生创造。批判首先是怀疑,然后是检验,最后是决策。创新首先是熟悉,然后是定位,最后是超越。中国社会保障学要在批判中创新发展,把根植于中国社会母体的制度创造和理论流派总结出来,为国际社会保障学界乃至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1] 李易骏:《社会福利概论》,(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29页。

[2] 潘锦棠主编:《社会保障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7页。

[3] 王延中:《中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314页。

[4] 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5]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94页。

[6]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7] 韩克庆:《经济全球化、社会分层和社会保障》,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112页。

[8] 叶林祥、李实、罗楚亮:《行业垄断、所有制与企业工资收入差距——基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11年第4期。

[9] 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李实、罗楚亮:《中国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对修正样本结构偏差的尝试》,《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10] 下岗与买断工龄的主要区别在于:下岗职工与原企业的劳动关系没有解除,在一定程度上还与原单位保留一定的关系。而买断工龄却是职工与原企业的劳动关系完全解除,职工不能享受原企业的任何经济利益。参见吴忠民、韩克庆等《中国社会政策的演进及问题》,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页。

[11] 指女40岁、男50岁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

[12] 郭于华、常爱书:《生命周期与社会保障——一项对下岗失业工人生命历程的社会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3]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0页。

[14] 吴忠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精英群体的演进及问题》(下),《文史哲》2008年第4期。

[15] 甘满堂:《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16] 张力之:《中国社会保障改革述评》,《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

[17] 中国知网,http://kns.cnki.net/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CJFQ,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8月4日。

[18] 张力之:《中国社会保障改革述评》,《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

[19] 张力之:《中国社会保障改革述评》,《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

[20] 张力之:《中国社会保障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2期。

[21] 陈望涛、赵晓京:《北京社会保障问题座谈会纪要》,《社会学研究》1986年第1期。

[22] 张力之:《中国社会保障改革述评》,《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

[23] 张志敏:《“城镇社会保障的实践和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社会学研究》1990年第4期。

[24] 朱庆芳:《“中国和挪威社会保障制度研讨会”召开》,《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6期;岳颂东:《中挪社会保障制度比较——中挪社会保障制度研讨会综述》,《管理世界》1991年第4期。

[25] 张永建:《进一步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问题座谈会述要》,《管理世界》1994年第5期。

[26] 许宏海、王莉娟:《健全社会保障 促进社会发展——1994年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综述》,《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5期。

[27] 张力之:《中国社会保障改革述评》,《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

[28]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网站,http://csss.whu.edu.cn/index.php/List/3.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8月5日。

[29] 该专业1999年正式设置为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在全国率先设置社会保障硕士点。

[30] 张力之:《中国社会保障改革述评》,《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

[31]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版,第308—309页。

[32]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5089/5106/5179/20010430/456592.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3年4月3日。

[33]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版,第313页。

[34] 最终根据各地实施效果最后选择了劳动部方案,当然这一方案也有一些问题。两种方案的优劣直到目前还有争论。

[35]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http://wenku.baidu.com/view/75efc8d5b14e852458fb573a.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3年4月3日。

[36] 周弘:《欧洲社会保障的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37] 周永新:《新加坡、香港、台湾和南朝鲜社会保障规定的比较分析》,《社会学研究》1988年第5期。

[38] 李培林:《建立社会保障体制应当借鉴的经验和注意的问题——赴德、英、瑞考察报告》,《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3期。

[39] 曹云华:《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初探》,《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3期。

[40] 周弘:《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41]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研究”协作课题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经济研究》1994年第10期。

[42] 侯文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向初探》,《管理世界》1993年第1期。

[43] 李珍:《论社会保障个人账户制度的风险及其控制》,《管理世界》1997年第6期。

[44] 朱庆芳:《我国社会保障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

[45] 穆怀中:《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经济研究》1997年第2期。

[46] 曹贵庚:《当前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与功能分析》,《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2期。

[47] 李守经、邱泽奇:《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概观》,《社会学研究》1990年第5期。

[48] GΦsta Esping-Andersen,The Three Worlds of Welfare Capitalis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0,pp.26-27.

[49] 中国知网,http://kns.cnki.net/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CJFQ,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8月10日。

[50]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http://baike.baidu.com/view/2289167.htm,最后访问时间:2013年4月3日。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zwgk/szrs/ndtjsj/tjgb/201206/t20120605_69908.htm,最后访问时间:2013年4月3日。

[52] 经国务院批准,从2014年7月1日起,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0元。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5号文)。

[53] 不管是养老保险制度还是医疗保险制度,在改革之初都是试图通过单位缴费划拨个人账户的方式提高个人缴费的积极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54] 孙光德、董克用主编:《社会保障概论》(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49页。

[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7)》,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年版,第98页。

[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7)》,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年版,第791页。

[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7)》,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年版,第726页。

[58] 都阳、蔡昉:《中国农村贫困性质的变化与扶贫战略调整》,《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5期。

[59] 景天魁:《大力推进与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构建底线公平的福利模式》,《理论前沿》2007年第18期。

[60] 韩克庆:《社会结构变迁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6期。

[61] 郑秉文:《中国社会保障制度60年:成就与教训》,《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5期。

[62] 朱玲:《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5期。

[63]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64] 王西玉、崔传义、赵阳、马忠东:《中国二元结构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其政策选择》,《管理世界》2000年第5期。

[65]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页。

[66] 王春光:《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67] Yanjie Bian,“Chinese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02,28:91-116.

[68] Yaohui Zhao,“The Role of Migrant Networks in Labor Migration:The Case of China”,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2003,4:500-511.

[69] 庞文:《都市农民工的权益侵害与保护——武汉市农民工权益现状的调查报告》,《城市问题》2003年第3期。

[70] 钱亚仙:《农民工权益保障与政府责任》,《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71] 韩克庆:《转型期中国社会福利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47、353页。

[72] 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73] 邓大松、刘昌平:《关于我国开征社会保险税的几点理论认识》,《社会保障问题研究》2003年第1期。

[74] 贾康、杨良初、王玲:《实行费改税开征社会保险税的研究》,《财政研究》2001年第1期。

[75] 郑秉文:《目前社保筹资不宜费改税》,《中国社会保障》2007年第2期。

[76] 郑秉文:《费改税不符合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战略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77] 朱青、李志红:《“社保缴费”面面观》,《中国税务》2003年第3期。

[78] 刘军强:《资源、激励与部门利益:中国社会保险征缴体制的纵贯研究(1999—2008)》,《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79] 赵忠、韩克庆等:《浙江省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调研报告》,载王延中主编《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127—129页。

[80] 罗伯特·霍尔茨曼、爱德华·帕尔默主编:《名义账户制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保障改革新思想》,郑秉文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81] 宋晓梧、高书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形势和对策》,《新视野》2001年第3期。

[82] 孟昭喜:《做实个人账户 建立可持续发展养老保险制度》,《中国社会保障》2005年第1期。

[83] 林毓铭:《充分认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从“空账”向“实账”转化的长期性》,《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第3期。

[84] 李珍、周艺梦:《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瑞典模式”——瑞典名义账户制度解决了什么?》,《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8期。

[85] 郑秉文:《“名义账户”制: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理性选择》,《管理世界》2003年第8期。

[86] 郑秉文主编:《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4——向名义账户制转型》,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年版,第6、9页。

[87] 韩克庆:《名义账户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倒退》,《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5期。

[88] 邓大松、仙蜜花:《民族地区基础养老金统筹中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视角》,《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8期。

[89] 郑秉文、孙永勇:《对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现状的反思——半数省份收不抵支的本质、成因与对策》,《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90] 林毓铭:《体制改革:从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经济学家》2013年第12期。

[91] 卢建平:《关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思考》,《中国劳动》2014年第10期。

[92] 褚福灵:《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思考》,《中国社会保障》2013年第6期。

[93] 白维军、童星:《“稳定省级统筹,促进全国调剂”:我国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及模式的现实选择》,《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94] 林毓铭:《体制改革:从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经济学家》2013年第12期。

[95] 褚福灵:《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思考》,《中国社会保障》2013年第6期。

[96] 穆怀中、闫琳琳、张文晓:《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系数及全国统筹类型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第4期。

[97] 何文炯、杨一心:《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要全国统筹更要制度改革》,《学海》2016年第2期。

[98] 韩克庆:《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制度障碍与政策路径》,《社会发展研究》2018年第2期。

[99] 左学金:《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中国养老保障:挑战与政策选择》,《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3期。

[100] 郑秉文:《欧债危机下的养老金制度改革——从福利国家到高债国家的教训》,《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5期。

[101] 杨燕绥、张芳芳、张杰:《论职工弹性退休的平滑效应》,《中国劳动》2010年第12期。

[102] 潘锦棠:《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中的性别利益——兼评关于男女退休年龄的讨论》,《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103] 潘锦棠:《提高退休年龄不能成为弥补养老金“缺口”的主要手段》,《光明日报》2012年9月8日第6版。

[104] 唐钧:《“延迟退休”是否行得通》,《人力资源》2010年第11期。

[105] 蔡昉:《退休年龄:世界难题和中国国情》,《今日中国论坛》2012年第8期。

[106] 徐月宾、张秀兰:《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若干问题探讨》,《东岳论丛》2009年第2期。

[107] 关信平:《我国低保标准的意义及当前低保标准存在的问题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

[108] 唐钧:《追求“精准”的反贫困新战略》,《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109] 洪大用:《如何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测算》,《学海》2013年第2期。

[110] 李迎生、肖一凡:《城市低保制度运行的现实困境与改革的路径选择》,《江海学刊》2007年第2期。

[111] 朱梦冰、李实:《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农村低保政策的瞄准效果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

[112] 韩克庆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前言。

[113] 尚晓援:《“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