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好人,分好钱:华为知识型员工管理之道
- 余胜海
- 2564字
- 2020-08-28 01:03:29
提供全球化大平台,吸收“宇宙”能量
华为坚持“积极、多元、开放”的人才观,构建公司与人才共创共赢的人才管理机制。面对更加动态变化的商业环境、更加复杂的内部业务需求,对外要打开组织边界,用多种方式整合优秀资源,“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一桶浆糊粘接世界智慧”;对内要敢于破格提拔优秀人才,给优秀人才更多成长的机会;要大胆地开展各类人才的差异化管理,形成“主官”、专家、职员各司其职的人才结构,促使各类人才能在最佳时间、最佳岗位,做出最大贡献,获得最好的回报。
华为的员工来自全球161个国家和地区,仅在中国,就有来自38个民族的员工。华为从员工的国籍、性别、年龄、种族、宗教信仰等方面,全方位地制订并实施多元化目标。华为严格遵守各地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际公约,保障男女员工就业公平。近几年来,华为女性员工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华为注重对女性管理者的选拔,帮助其职业发展,2017年,华为的女性管理者的比例达到7.32%。
华为坚持开放式创新,与全球逾百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合作,与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00多位院士、数千名学者同行。未来,华为希望建立一个开放共赢的ICT生态圈,共同做大产业、做大“蛋糕”,但华为只取1%,其余的都留给广大的合作伙伴们。
作为一家国际化公司,华为一直以积极的态度招聘国际员工,推动海外员工本地化进程。员工的本地化有利于公司深入了解各地迥然不同的文化、促进当地人口的就业,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2017 年,华为在海外聘用的员工总数超过3.5万人,海外员工平均本地化率约70%。
华为每年从各个名牌大学招聘优秀毕业生。如今在华为,90%以上的员工具有本科学历,硕士、博士所占的比例也是逐年提高。
优秀大学生加入华为,除了获得有竞争力的待遇,还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与全球化大平台。从机会上来看,华为的业务遍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很多ICT前沿领域有布局,并取得领先,华为可为优秀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岗位。
在薪资方面,华为已经赶上欧美巨头的水准,并且以灵活的激励机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人才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华为还凭借其全球布局的优势,给员工提供丰富的跨国培训、岗位调动、知识分享机会。全球化平台的机遇对于年轻人的意义,有时候不是纯粹的薪酬数字可以代替的。
华为建立了培训制度,员工每年都要接受培训,年轻人一批批被派往国外考察学习,一批批走向领导岗位。华为向十多所著名大学提供奖学金、奖教金或特殊津贴,以此建立长久的人才供应渠道。
不唯学历,注重实际才干。华为提拔高学历的人才,也重用有实际才干的人才。华为不考理论,注重实际作业能力,干什么、考什么,因此,有学历是优势,没学历也不用自卑。这种考核机制逼着所有的人都必须奋力前进,争取进步。
任正非说:“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青年的思想比较开放、活跃、自由。我们要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形成一支主流团队,为未来的事业做好准备。也要允许一部分人快乐地度过平凡的一生。现在华为奋斗在一线的骨干,大多是80后、90后,特别是在非洲、中东疫情或战乱地区、阿富汗、也门……80后、90 后是有希望的一代。2016 年华为在美国招聘的优秀中国留学生,要求他们去非洲等艰苦地区。华为的口号是‘先学会管理世界,再学会管理公司’。”
华为高级副总裁陈黎芳女士就是一个例子。她于 1990 年毕业于中国西北大学,1995 年 3 月加入华为时,还是一个什么都不太会做的小姑娘。她先从基层做起,后来成为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国际营销部副总裁、国内营销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公共及政府事务部总裁,如今已经成为公司高级副总裁。陈黎芳说:“我应该感谢华为,是华为给了我成长的平台。”
彭安冬 2014 年大学毕业后加入华为,成为华为的一名测试工程师。入职不久,他开始跟着导师做VCPE项目的测试。这是产品线当年最重点的项目之一,定于2015年春季交付,担负着BRAS(宽带接入服务器)上路由器V8平台的第一个局点--巴西T局商用的使命。挑战越大,机会就越多,他也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让自己快速成长。
因为彭安冬的英语不错,也擅长沟通,于是承担了很多和一线本地员工、客户交流的工作。幸运的是,他很快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更发现了乐趣。一次次键盘敲击,一次次语音电话,信息通过自己传向海外,把自己变成一座桥,借助这座桥,项目组进行反复调整,保持方向始终正确。
在项目开发和测试过程中,彭安冬主动出击,贴近客户,寻找痛点,挖掘有利于项目的“宝藏”。为了降低开发难度,彭安冬积极和客户沟通,从客户的角度帮助其理解华为如何提升整个网络效率,同时也听取客户的声音,详细解释了相关利弊,还向客户提供了一些定制性设计方案,双方的诉求都满足了,从而推动了项目继续有序进行。
2016年9月,做了一年的项目组长(PL)之后,23岁的彭安冬成为V8R9C10版本的测试经理。2017年2月,他被任命为FES架构优化项目经理,实现四年成长“四级跳”。
彭安冬说:“从毕业来到华为,已近4年。我在公司这艘航船上享受着自己的旅程,得到了很多的学习机会,也面对着各种历练,感谢公司为我提供了一个全球化大平台,从这里吸收‘宇宙’能量。每一次当自己觉得困难和痛苦的时候,只要愿意付出行动,并找准方法,也是成长最快、收获最多的时候。在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上,我想我们终会拨云见日,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
华为为优秀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快速成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云集了全球各个领域顶尖的人才。例如,华为在无线通信、微波、芯片、标准等领域,一共有21名公司级Fellow(指在某个领域做到世界第一的人)。对年轻人来说,这是宝贵的财富。
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能获取机会、施展才华的平台,更取决于与谁同行。华为不惜代价,招徕天下技术“大咖”,包括大量的欧美的技术专家。近3年,就有700多名世界顶级科学家加入华为。华为不断引进每个领域的顶尖人才,愿意为优秀人才量身打造实验室。并且,华为形成了一股允许试错、鼓励创新的风气。
时势造英雄,再优秀的人才,也必须与大时代的方向同步。任正非说,人才加入华为,可以用“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将有大量的机会与全球顶级牛人面对面沟通,与全球顶尖人才合作,在华为全球化的舞台上拓宽视野。
作为全球信息与通信技术行业的领导者,华为的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为员工提供了广阔的全球化发展平台和与世界对话的机会,使员工的成长不局限在一个领域,可以跨专业、跨领域发展,而且还能使员工获得高额回报和值得回味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