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论坛回眸

回顾论坛的十年之路,我们可以看出,每一届论坛议题的变化,都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从最开始的问题的提出,到概念的倡导,再到新的思索,十届论坛收藏颇丰,其中的理论成果和对学术著作出版的推动,更是让人欣慰。

2004年,成都第一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与四川大学、四川作协、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机构筹备几年创办,关纪新、汤晓青、徐新建等人起到了重要作用,与会人员包括阿来、曹顺庆、包明德、毛建华、徐其超、罗庆春、唐小林、毛迅、黎风、张直心、彭兆荣、赵志忠、张泽忠、德吉草、夏敏、陆卓宁、李怡、马有义、姚新勇、冉云飞、梁昭、李骞、徐希平、色波、栗原小荻、白朗、李晓峰、马绍玺、潘年英、欧阳可惺、黄伟林、刘大先、周翔、高荷红等,随着此后论坛规模的壮大,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成为骨干人员。第一届论坛但开风气,主要是对既往民族文学理论建设的得失进行探讨与总结,论题被归入“概念、现状与批评”“作家、时代与使命”“理论、比较与兼容”三方面的七项议题,都是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批评和理论建设的热点。与会者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重新把握和再阐释,对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中存在的少数民族文学独特批评框架和话语系统匮乏、缺少多重知识结构的融会贯通、批评范本的缺失、感情关注与身份基点的迷惘与外来理论对接的不足等问题有了清醒认识。论坛采取的“圆桌会议”形式,为学者们提供畅所欲言、激烈争论、充分交流的场地,与会者来自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比较文学、人类学、少数民族文学等学科,不同的学术视角和研究方法可以相互启迪。而作家与批评家的对话,对于民族母语创作的得失和发展前景的探讨也颇有意义。这种格局,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学学术具有的跨学科、跨语言、跨文化的学科特色。

2005年,南宁第二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广西作家协会、广西民族学院等共同主办,新加入的成员包括张燕玲、冯艺、鬼子、东西、凡一平、容本镇、蓝怀昌、黄佩华、刘川鄂、吴投文、李建平、徐文海、杨霞、冉隆中、马明奎、余达忠、韩春萍、徐萍、王素敏、马光兴、吴道毅等。议题包括“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批评及其学科理论探讨”“民族作家身份认同问题”“中国多民族作家研究与批评”等板块。关于民族国家体制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起源和本质的反思,是探讨较为深入的话题。大家对权力和知识的互动关系予以探索,体现出民族文学批评理论的话语自觉。由掌握本民族语言又掌握汉语的不同民族研究者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双语写作问题加以分析,倡导以多元文化的理念搭建对母语文学的关注与平等对话的平台等话题引起共鸣。由于有许多广西本地作家参与,关于壮族及南方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话题是本届论坛的亮点。

2006年,西宁第三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青海省文联、青海民族学院联合举办。除了上两届人员之外,新加入的学者包括宁梅、白晓霞、黄晓娟、李华、杨文笔、张薇、严英秀、蔡贻象、朱霞、霍福、李鸿然、达佤·扎西、马志俊、伊克巴尔·吐尔逊、毛艳、马梅萍、王锋、索南旦巴、赵慧等,本届论题具有较强的联系西北地域文学和民族文学的特点。与会者就“民族文学批评理论”“跨学科学术视野中的民间文学生态”“西部开发与民族文学书写”等论题进行探讨。此次论坛议题集中在关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提出与确立,学者们对此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也开始在各自的研究或理论探索中体现出其学术追求。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论坛在话题上的延续性和稳步推进:第一届论坛提出“重写文学史”话题,主要是认识的沟通;第二届关于学科建设的反思,已经在理论层面进行梳理和挖掘;第三届关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提出与研讨,则带有更强的实践性。

2007年,成都第四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四川省作家协会《当代文坛》编辑部、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由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承办。新参加的学者、作家包括吉狄马加、意西泽仁、梁庭望、纳张元、罗宗宇、吴刚、李光一、佟进军、安少龙、周建江、马卫华、晁正蓉、李祥林、李春霞、周芳芸、曹万生、阿牛木支、李光荣、杨荣、贾剑秋、涂鸿、郑靖茹、刘波、文培红、谷云龙、倮伍拉且、李炬、汤巧巧、王菊等。会议主题是“多民族文学史观与文化多样性”,并设置了“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理论建构与思考”“文化多样性守望与少数民族文学功能”“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学理阐释”“多民族文学史观维系下的民族母语写作”“西南各民族的文化生态与书写”等专题。与会者达成共识:中国文化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多元一体”的历史,中华文学史自然也应当是多民族以多语种、多样式、多风格、多种精神传统共同创造的文学史的有机整合;构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加强多民族文学史研究与写作,对推动中国境内各民族文学互动互补、互益互生从而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2008年,乌鲁木齐第五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新疆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新参加人员包括阿扎提·苏里坦、阿尔斯兰·阿布都拉、麦麦提·吾休尔、贾一心、李菲、刘珩、安琪、韩英姬、热依汗·卡德尔、刘红、张景忠、昂自明、刘俐俐、权雅宁、杨曦、王立杰、古丽娜尔、张春梅、买提卡比力、吴晓棠、祁晓冰、冯冠军、王志强、买提吐尔逊·艾力、宝音达、张华、阿不里克木等。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讨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公共性意义、少数民族文学个案研究与理论升华等话题引起热烈讨论,新疆各民族古典文学、当代文学、民间文学研究使本届论坛具有地域特色。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讨论深化,表现出对于理论问题具体化的个案研究诉求,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学公共性的提出,展开了从人类学、文艺学、比较文学等角度对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切磋。传统的断裂与继承、民族性与现代性、交流与融通,这些民族文学的根本性课题是关注的重点。来自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从鲜活的批评现场提供了可行的理路,在后殖民理论的借鉴与批判、民族国家中少数族群文学的民族意识问题、民族志书写的观照、少数民族母语写作与翻译等方面,都有新的成果。

2009年,昆明第六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新参加学者包括王本朝、席扬、邵宁宁、张永刚、杨玉梅、胡沛萍、昂其珍、陈勇志、王学振、尹晓琳、袁向东、高建新、刘伟、银浩、黄玲、王璐、詹玲、钱文霞、路芳等。本届论坛继续鼓励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思考,把握其认同一体性与文化多元性。少数民族文学及文化的翻译与沟通、各民族文学关系及相互理解,边地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评论、各民族作家群研究等问题,都得到关注。与会者着重讨论了“多民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概念,提出民族文学文本的民族志价值及其研究方法,阐发了对民族文学作家历史观与历史叙述的考量价值,还讨论了民族文学多重创作视野、创作目标的问题。本届论坛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批评讨论中引发了人们对一些新问题的思考,例如提出对单边叙事特征的考量、身份认同与危机等。

2010年,桂林第七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会同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新参加学者包括王德明、覃德清、凌宇、罗安平、杨剑龙、石兴泽、郭崇林、马云、谭桂林、魏韶华、陈红旗、何圣伦、周建军、张丽军、杨亭、李瑛、傅学敏、温存超、王瑜、李小凤等。值得注意的是本届论坛特别邀请了部分国内综合性高校从事中文教学的教授们参加,并将“论坛”议题挪移到一个新的层面,即“如何在综合性高校推进中华多民族文学教学”。随着学界近年来的观念嬗变,这个话题已经愈来愈为身在中国文学史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所关切和思索。与会者就在授课中怎样普及与强化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在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及硕博研究生教育的学校如何实施此项教育,在普通高校中文系如何传授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华多民族文学内容,普通高校中文系如何培养能够讲授包含多民族文学内容的中国文学史课程的师资,普通高校中文系如何选取涵盖中华多民族文学事象的教材等具体的措施进行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探讨。

2011年,赤峰第八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内蒙古赤峰学院共同主办。新参加的学者包括王霄冰、郭万金、汤哲声、丁琪、杜改俊、贺·赛音朝克图、胡谱忠、李艳梅、蔺文龙、龙仙艳、吕双伟、毛巧晖、孟庆澍、陈珏、王宝琴、晏妮、于东新、陈忻、阿比旦、胡格吉乐图、拉给苏荣、哈斯其木格、敖敦、特·额尔敦巴根、乌云其其格、额尔敦哈达、郝青云等。本届论坛主要包括三个议题:“文化认同与身份问题”,鉴于现代民族身份及其文化选择的复杂性,文化认同与身份问题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文学、作家领域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论坛主要从文本层面、方法论层面和建构层面探讨相关问题;“多民族史观的发端、发展和展望”,主要从整体性建构、政治文化性建构和历史民族语境建构方面进行讨论;“少数民族文学的 ‘空间’话语”,讨论了整体性“空间”话语研究、地理性“空间”话语研究,历史性“空间”话语研究和民族性“空间”话语研究这四个方面。另外,蒙古族学者的参与让有关蒙古古典文学、民间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得到了集中展现。

2012年,喀什第九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喀什师范学院人文系共同主办,新疆文联作家协会、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协办。新参加学者包括范子烨、董炳月、刘毓庆、艾尔肯·吾买尔、王立胜、亚生江·沙地克、付海鸿、熊家良、朱丽晓、刘惠卿、陈芷凡、陈建宪、王明科、阿丽亚·阿布都拉、王佑夫、罗浩波等。论坛主题为“多民族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具体分三个议题,即“民族政策与民族文学:多民族国家的文学表述问题”“民族书写:如何看待作家文学与民间传统”“新疆多民族文学研究及评论”。论坛整体上呈现出“新老交替”的局面:一是老成员新成果,老成员是基本力量,他们带来了很多新成果,如李晓峰、刘大先的专著《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及相关问题研究》试图把史观看成一个世界观,一个完整的民族文化观,一个整体地看待多民族社会历史现状的理论工具;更可贵的是对现实的关怀与反思,像关纪新对民族政策的追问有助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作用于现实、做出改变;二是老学科新提问,如跨境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借鉴西方利用物质媒体复制传播中国多民族文学经典、中国民族文学理论重大课题的研究等,都对多民族文学研究做了开拓;三是老地域新扩展,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的特点之一就在于走出书斋、跨越区域;四是老议题新争论,具体表现在探讨了多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如何构建、多民族文学史如何编撰,以及民族多元怎样由“各美其美”到“美人之美”进一步发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2013年,太原第十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山西大学文学院、中国辽宋金元文学学会共同主办。新参加人员包括杨彬、杜国景、张晶、胡传志、多洛肯、李瑞卿、钟进文、唐红梅、陆凌霄、刘玲娣、杨宁宁、赵延花、周肖肖、邱婧、刘家民、刘洁、谢淑玲、龚举善、崔荣、叶淑媛、冯淑然、冯文开、樊义红、张哲等。本次论坛与辽宋金元文学学会的合作,是试图沟通古典文学研究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一种努力,议题有针对性地设置为三项:古今中西之争与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历史线索、十年来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的比较性议题与个案研究、辽宋金元各族群文学的互动交流。论坛上,张杰运用文献计量学原理,从载文数量、栏目设置、作者民族及地域分布、引文数量及类型等角度,对《民族文学研究》1983~2012年这30年间所刊载的131期论文进行定量的统计与分析,为今后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参考。研究表明,《民族文学研究》同多民族文学论坛一样,正处于承上启下的历史节点,如何打破目前整个研究范式依然存在整体性陈旧的局面,成为大家关心的焦点。

2014年,第十一届论坛筹划在辽宁大连召开,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如何继往开来,如何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利用新材料和域外传入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土实际,锻制、提炼、创造出符合本国民族文学实际的研究范式,是所有研究者都要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