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阶段的稳步推进

“多民族文学”的提法是对“少数民族文学”提法的一种突破,体现了跨学科视野下从多样性的民族、语言、历史角度重新解读中国文学与文化的遗产,实现古与今、中与西、文学与生活之间勾连的意图。参与者从故事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种角度论述了作为“中国文学”之“多民族文学”体现的强烈的国家性和当代性,是构建和谐中国、统一中国的重要文化动因。而更进一步的学术史意义在于,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通过一种溢出于既有文学研究范式的创造,尝试摸索一条研究中国文学的崭新路径,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尚没有形成某种具有典范意义的理论范式,但已经在不经意间撬动了原先主流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之间壁垒森严的局面,让它们可以共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可以说,21世纪以来十年的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见证了一个时代文学批评与研究发展与转型的踪迹,预示了一种无法抗拒的文学研究革新潮流的到来。

从历时的角度,论坛十年可以粗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4年到2006年,是论坛的草创期。所谓“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关纪新、徐新建、汤晓青等人最初起意,主要是希望突破既有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囿于学科的界限,以引起兄弟学科关注为目的,逐步向各个主流学科,尤其是文艺学、民俗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等领域渗透,在文化遗产和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蓬勃兴盛的背景下,主要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出发,重新打造一种符合少数民族文学时代发展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论坛的主要参与者姚新勇、彭兆荣、李晓峰、黄伟林、罗庆春等都是来自少数民族文学、比较文学、人类学、现当代文学领域有着变革既有学术格局愿望的中青年学者,并在各自领域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这个阶段与论坛相关的成果包括姚新勇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期中国文学与边缘区域及少数民族文化关系研究”,关纪新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满族小说与中华文化”,出版的主要著作包括李鸿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张直心的《边地梦寻——一种边缘文学经验与文化记忆的探勘》,吴道毅的《南方民族作家文学创作论》,徐新建的《全球语境与本土认同:比较文学与族群研究》等。

第二阶段是从2007年到2010年,是论坛的发展期。经过几年的积累,统一认识,大家逐渐从国家文学的角度谈论少数民族文学,确立了讨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话题,紧接着《民族文学研究》杂志开辟“创建并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专栏,与会的专家、学者纷纷撰文申论相关观点。如同关纪新所说,之所以要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实在是因为当下的时代与当下的学界,需要这样一种观念来支撑与完备自己的思维。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包含四个方面的意义:完善知识结构,补充历史书写,提升学术基点,丰富科学理念。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任务,已经历史性地落在了当代学人们的肩头。这既是文学研究界的当务之急,又是一项可能需要通过长久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他强调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与传统的中国文学研究积极沟通的重要性。呼吁研究者应当“走出去”,介绍民族文学研究成就,宣扬古往今来兄弟民族的文学业绩。同时强调民族文学界也该注意防止故步自封于一孔之见。在2009年的桂林会议上,与会专家认为,在国内综合性高等院校普遍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文化课程的过程中,国内综合性高等院校本科阶段的中文专业,也应当加开中华多民族文学的课程。论坛的影响力逐渐增大,《文艺报》《中国民族报》《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百色学院学报》等陆续对论坛加以报道或者开设专栏,“多民族文学”的观念也从民族院校及地方院校中扩展开来。论坛相关成果有李晓峰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及相关问题研究”,姚新勇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期 ‘民族文学’与 ‘文化民族主义’”,欧阳可惺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研究”,出版的著作主要包括汤晓青主编的《多元化格局中的民族文学研究》,吴道毅的《当代湖北民族作家文学研究》,马绍玺的《在他者的视域中:全球化时代的少数民族诗歌》,姚新勇的《寻找:共同的宿命与碰撞:转型期中国文学多族群及边缘区域文化关系》,杨霞的《藏族当代作家汉语创作论》等。

第三阶段是从2011年到2013年,是论坛的收获期,议题主要是向多民族文学理论的转型。论坛此阶段发展出现三个特点:①许多综合性院校如暨南大学、南开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内蒙古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湖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相关学科的学者逐渐参与进来,并且与台湾的相关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学者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学术联系;②在创立论坛的学者的带领下,年青一代的学者开始成长,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杨霞、刘大先、周翔、毛巧晖、吴刚,四川大学徐新建与厦门大学彭兆荣的学术团队,西南民族大学罗庆春、南开大学刘俐俐、暨南大学姚新勇等各自培养了一批从事多民族文学研究的博士生与硕士生,为民族文学研究的梯队建设奠定了基础;③论坛开始与中国作家协会合作,在学术倾向上逐渐由最初较为芜杂的多方跨学科探索,逐渐集中到现当代文学与批评理论建设,并以其为中心辐射人类学、民俗学、影视文学等领域。学术成果包括徐新建领衔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多民族国家的文学和文化”,王佑夫领衔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文库》编纂与研究”,刘大先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晚清民国旗人书面文学的现代演变研究(1840~1949)”,李骞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研究”。出版的主要著作包括李晓峰、刘大先合著的《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及相关问题研究》,刘大先的专著《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和主编的论文集《本土的张力:比较视野下的民族文学研究》,欧阳可惺、王敏合著的《“走出”的批评——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阐释与实践》,李长中主编的《生态批评与民族文学研究》,杨彬、田美丽、沙媛合著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小说的审美特色研究》,钟进文主编的《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研究》,吴刚、孟志东、那音太搜集、整理、译注的《达斡尔族英雄叙事》等。可以看到,经过数年的沉淀,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一些核心命题如“多民族文学史观”得到了全面的阐述,“少数民族文学”的学术史脉络也有了富于学理性的清理,学术研究队伍得到巩固与壮大。同时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的项目规划来看,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尽管依然并非主流,但它就如同一个处于关键位置的杠杆,撬动了整个中国文学研究的总体格局,让多民族文学的内容在国家学术规划中的权重愈益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