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语境与本土话语: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十年精选集
- 汤晓青主编
- 1198字
- 2020-08-29 09:11:03
缘起
2004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与成都数家高校联合创办的“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在四川大学召开。这个在当时并不太引人注目的学术活动,日后却显示出在中国文学研究中的转折意义,尽管它所包含的深刻学术史含义尚没有充分展开,但人们已经日益感受到它所彰显和生发的许多命题在未来的中国文学研究学科中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虽然是从较为被人忽视的“多民族文学”入手,但它却又超出了某个具体民族的界限,而关乎重新认识“中国文学”的命题。
这个命题的缘起,从文学学科内部来说是双重的危机意识:一方面是原先的“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倾向于民间文学、口头文学和文学史的研究,集中于族别文学,客观上自我边缘化了,缺少与其他学科的对话;另一方面,“中国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各级学科在现代形成的文学观念中,对于“少数民族文学”合法性的质疑根深蒂固。而从文学的发展现实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来看,21世纪以来少数民族文学出现了新一轮的创作与出版热潮,少数民族文化与精神资源也成为主流文学的重要创作来源,这种现象背后当然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因而从理论上进行批评和总结也成为现实的要求。
20世纪中叶创立的“少数民族文学”学科最初主要集中于少数民族文学史的材料收集和编纂,到20世纪80年代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及理论建设方兴未艾,而对于少数民族文学的理性阐释却仍然极其缺乏。人们要探讨民族文学创作,还往往会被“什么是少数民族作家文学”一类的初级问题所困扰,很大程度上批评话语系统跟随着主流理论浪潮,因而,总是处于迟到与滞后的状态。少数民族文学自身也没有产生可以影响其他文学门类的批评视角与方法。1986年年初由中国作家协会(以下简称作协)民族文学杂志社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研讨会”,虽然谈不上有根本性的理论建树,却的确具有筚路蓝褛、投石问路、解疑释惑、正本清源的开拓之功。而此后20年,这些理论成果却淹没在风起云涌的各类“文化热”所诞生的话语洪流之中。
应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态势和建立相应批评话语与理论探讨的要求,“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以“多民族”取代“少数民族”,有意纳入宏观的全球视野,以跨学科的意识,自觉地跨越边界、填平鸿沟,力图打破文学研究各个领域存在的画地为牢、闭关自守的局面,从而达到让独具中国文学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学”走出民族院校、边疆地区,而成为一种文化与文学常识的目的。经过十年来的努力和推进,“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先后与成都、南宁、西宁、桂林、昆明、乌鲁木齐、喀什、赤峰、太原等地高校、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下简称文联)和作协等组织机构合作,召开了十次论坛,与会人员包括来自全国各地各个民族的专家、学者、作家一千余人次。任何一个严肃可靠的文学写作、批评和研究者,都不能忽略这一逐渐崛起的话语——它已经成为民族文学研究乃至中国文学研究的一块品牌,构成了观察21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研究格局的一个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