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漆及其产业化开发研究
- 周光龙 彭经寿 郑小江
- 1729字
- 2020-06-25 22:25:08
第四节 古代的漆化学知识
人们对生漆的加工利用必须以漆化学知识为基础,生漆经营的质量评价技术也是随着漆化学知识的日益丰富而不断提高的。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兼汉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曾撰文说:“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之一(即使不是唯一重要的根源),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出去的。”这话说得不错,我们中华民族在漆化学这个领域内,同在其他科学技术领域一样,曾为人类科学的发展做出过伟大贡献。
一、古人对生漆性质的认识
中国古代的炼丹术闻名于世。李约瑟1959年发表了一篇关于我国古代炼丹实践的文章,文中谈到我国古人所认识到的生漆漆液的奇异现象:“生漆稳定乳状液与永在的青春,灰白色的乳汁状生漆从漆树上流出,收集在容器中,渐渐分成几个性质不同的层次。如将它密闭放在完全黑暗低温之处,几乎可以毫无变化地保存多年。但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和日光下,就会逐渐变成巧克力糖状的棕色体,最后成为一种黑色坚硬的东西,且具有极强的抵抗力。”这对生漆的外观特征的认识是比较准确的。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也写道:“生漆……在燥热及霜冷时则难干;得荫湿,虽寒腊月亦易干,亦物之性也。”这充分揭示了生漆的化学本质。
古代关于生漆污染于衣物上除去其痕迹的方法也是很高明且富有化学趣味的。如《游宦纪闻》记载:“凡衣帛为漆所污,则以麻油先渍洗透,令漆去尽,即以水胶溶开,少着水令洗,顷刻即尽。”又如《农政全书》中记述:“去漆于衣,用油洗。或以温汤略摆过。细嚼杏仁,接洗,又摆之,无迹。或以麻油洗去,用皂角洗之,亦妙。”
上述史料说明,古人对生漆的物理化学性质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二、古人对生漆干燥成膜条件的认识
秦、汉时期,我国油漆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并且遍及全国各地,对生漆的成膜条件也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如《史记·滑稽列传》中有关于“阴室”的记载:“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漆城虽于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阴室。‘于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上文大意是:秦二世就位后,为防外国侵略,想用生漆将城墙外壁漆一遍,名叫漆城。当时有一名叫优旃的乐人对他说,这是一个好办法,“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但困难的是无法给城墙作“阴室”。于是二世笑了,以后再未提及此事。“阴室”是生产漆器的专用房间。器物涂漆之后必须放在潮湿温暖的条件下才容易干燥成膜,又切忌有灰尘,以免沾污漆膜表面而影响光洁度。所以,阴室即是符合以上条件的一种设施。可见关于“阴室”的设置是有化学依据的。
三、古代的生漆加工调色技术
漆器制造是我国古人在化学工艺方面的重要发明。远在4000多年前的虞夏时代,我国就已把生漆制品用作食器、祭器的记载了。《说苑》中提及的“漆其外而朱画其内”正是彩漆工艺的开端。在制造漆器的时候,常常在生漆中掺入熟桐油(干性植物油)。在制造彩色漆器的时候,也用桐油和各种颜料或染料配成油漆,加绘各种花纹图案,而形成我国具有民族独特风格的漆器工艺。生漆的产量比桐油低,生产成本比桐油高。把桐油作为稀释剂混入漆之中精制,既可改善性能,又可降低成本。同时还可取长补短,物尽其用。这是我国生漆加工改性的初始时期。战国时期漆器彩绘中包括红、黄、蓝、雄黄、雌黄、红土、白土等矿物性颜料和蓝靛等植物性染料。
尽管漆器制造所依据的化学原理只是在20世纪才最终弄清,然而,我国古人早就认识了生漆和桐油成膜的性质和条件,并把二者混合加入某些颜料使用。同时,我国古人还发现并使用蛋清和密佗僧粉(氧化铅)或土子(含二氧化锰)分别作为生漆和桐油高聚物成膜的催干剂。这在化学技术史上是一个卓越的贡献。
四、古人对漆膜性能的认识
关于生漆干燥成膜后的性质及漆膜性能,许多古籍中也有描述。如《酉阳杂俎》中记有:“万物无不可化者,唯淤泥中朱漆筋及发,药力不能化。”这说明漆膜的耐久性是万物所不能及的。又如清代张宗法在《三农纪》中写道:“汁入土,千年不坏。”说明生漆干燥成膜后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它的抗腐蚀性能很强,而且又耐水、耐热、耐土壤腐蚀、耐磨,真不愧为“涂料之王”。这在植物性产品中是很特殊的。
近年来出土的大量漆器表明,漆器埋入土中两三千年之久,出土后仍然光耀夺目,艳丽如新,这也是最有力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