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学与心理建设
- 黄明同 戢斗勇 宁新昌 冯胜平
- 2096字
- 2020-08-29 06:09:47
二 岑氏的养育之恩
关于阳明的祖母岑氏,史料记载很少,陆深《海日先生行状》尝略述其对王华之教导。据钱德洪编撰的《阳明年谱》记载,成化八年(1472)九月三十日阳明出生时,其母郑氏妊娠十四个月,岑氏梦神人衣绯玉云中鼓吹,送一男儿予岑,岑警寐,即闻啼声。祖父竹轩公异之,遂以“云”名。十三年后,生母郑氏过世,阳明“寓京师”, “居丧哭泣甚哀”,而岑氏则承担起了少年阳明的全部养育之责。不仅如此,她对阳明还有知遇之恩。她曾不遗余力地为阳明的讲学活动推荐人才,甚至把自己家的亲戚朋友也送到阳明门下,让他们接受教育。比如余姚的丁行兄弟,是岑氏的姑孙,岑、丁二家虽同为余姚“巨族”,但岑氏执意要把丁行兄弟推荐给阳明,并对他们说:“尔长无望富贵易门阀,得与闻王门,学成一儒者足矣。”阳明殁后,丁行兄弟又继续从学于其他王门高弟,最后竟“俱成大儒”,其中自然有岑氏的一份功劳。
岑氏是王家最高寿的长辈,王华为她而致仕归养,阳明为她而“两年以来,四上归省之奏”。据黄绾说:“公(王华)行年古稀,而上有太母,九十六年,耳聪目明,筋力如少壮。”对于这样一位健康聪慧的老祖宗,阳明在敬重的同时而受其教诲,应是情理之中的事。当岑氏正德十四年去世时,阳明已五十虚岁,故她对阳明的影响,可谓终生。所以阳明对岑氏的养育之恩一直怀有很深的感情,甚至不惜为此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如弘治十五年(1503),三十一岁的阳明告病归越,筑室阳明洞中,行道教导引术,久之而有省悟,遂想离世远去,惟岑氏与王华在念,于是犹豫不决,后又忽悟曰:“此念(指爱亲孝养之本性)生于孩提,此念可去,是断灭种性矣!”翌年便移居杭州西湖,并决意放弃“离世”理想而“复思用世”。可见,在阳明心目中,无论戎马倥偬还是静久隐遁,其“爱亲本性”是始终如一的。而其爱的对象,就是祖母岑氏与父亲龙山公。
正德十四年(1519),当阳明听说岑氏病重的消息后,便“在赣屡乞终养,弗遂”;后“闻讣,已不胜痛割”。其奏疏云:“臣思祖母自幼鞠养之恩,不及一面为诀,每一号痛,割裂昏殒,日加尪瘠,仅存残喘。”据阳明自己说,其四疏归省的目的,一是为祖母“略为经划葬事”,一是为“省父病”,还说这是出“迫切之至情”,所谓“臣自两年以来,四上归省之奏,皆以亲老多病,恳乞暂归省亲,实皆出于人子迫切之至情”也。不过后来他又坦陈,归省的另一原因是“权歼当事,谗嫉交兴,非独臣之愚悃无由自明,且虑变起不测,身罹暧昧之祸”。“故其时虽以暂归为请,而实有终身丘壑之念矣。”其实这一重大隐情,是阳明后来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所作的主动调整。也就是说,在正德十五年八月以前的三次奏疏中,“归葬省亲”抑或“暂归省亲”,的确是阳明的真实动机,只是后来发生了“宁濠忠泰之变”,使他对官场彻底丧失信心,于是才想到了以省亲的名义达到终身归养的目的。这无疑是犯了“欺君”之罪。但在“欺君”与“忘父”之间,阳明却毅然选择了“欺君”,而他的理由又是符合古代中国的传统道德的,所谓“世固未有不孝于父而能忠于其君者也”!因此,在四乞归省未被应允的情况下,他甚至想到过“冒罪逃归”的极端做法。后见这招也不行,于是便开始“装病”,从积极为政转为消极避世,诚如其在《与朱守忠手札》中所言:“近因祖母之痛,哀苦狼藉,兼乞休疏久未得报,惟日闭门病卧而已。”其实阳明此时并非真的有什么大病,而是因祖母之痛加上仕途危局,才假装称病,闭门不出的。从中流露出的,既有阳明对朝廷不批准自己乞休省亲的严重不满,也有他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心灰意冷,更有其对祖母养育之恩的报答怀念之情。这从阳明在四次上疏中讲得最多的三句话,即“父老祖丧”“祖母自幼鞠养之恩”“冒罪逃归”里就可感觉得到。换言之,为祖母尽孝、为父亲养老,是阳明乞归的最主要原因。
对阳明的所作所为,其高足钱德洪起初并不理解,他说:
洪昔葺师疏,《便道归省》与《再报濠反疏》同日而上,心疑之,岂当国家危急存亡之日而暇及此也?当是时,倡义兴师,濠且旦夕擒矣,犹疏请命将出师,若身不与其事者。至《谏止亲征疏》,乃叹古人处成功之际难矣哉!
不惟钱氏,当时阳明的其他门人亦几无一人表示赞同。据载:
初,先生(阳明)在赣,闻祖母岑太夫人讣,及海日翁病,欲上疏乞归,会有福州之命。比中途遭变,疏请命将讨贼,因乞省葬。朝廷许以贼平之日来说。至是凡四请。尝闻海日翁病危,欲弃职逃归,后报平复,乃止。一日,问诸友曰:“我欲逃回,何无一人赞行?”门人周仲曰:“先生思归一念,亦似著相。”先生良久曰:“此相安能不著?”
“著相”是佛教用语,意指有意识的表现形态。在佛家看来,“著相”即“起知见”,就会有碍佛性的显现。然阳明认为,像“思归”这样的“著相”是不可能消除的,因为人的亲情孝养之心是与生俱来的,若无此心,便是“断灭种性”。故而为了亲情,即使选择“逃回”这样的极端手段,也是情有可原的。但究竟是“归省”还是“归隐”,其实在阳明那里是时有冲突、前后有变的。而正德十五年前阳明选择“归省”,显然与岑氏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岑氏殁后,阳明的“归隐”之心开始膨胀,直至取代“归省”。在笔者看来,一定意义上说,阳明思想的两面性即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