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怪诞决策心理学:深藏心底的“糗神”(10)
- 怪诞心理学:揭秘人际交往中的怪异现象
- 耿沫编著
- 5457字
- 2016-05-24 19:21:23
在平时的生活中,安慰剂也是一种很好的调剂方式。中国人有时候也会用数羊的方式解决失眠,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只是一种对西方人有效的心理暗示方法,但是许多中国人躺在床上难以入睡的时候,还是会用数羊的方式来给自己的失眠症打上一帖安慰剂。其实,究竟数羊能不能让自己睡觉先放在一边不说,大家心里已经认定数羊可以安眠这个事实,于是一边数一边安慰自己,就进入梦乡了。
生活中的“心想事成”
还记得《哈利·波特》里哈利·波特在魁地奇比赛之前给罗恩吃的“心想事成灵药”吗?其实哈利·波特只是给了罗恩普通的水,但是罗恩却在比赛中以为自己吃了“心想事成灵药”而充满自信,实力自然也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往往需要这种“安慰剂”的激励作用——在加班的时候默默告诉自己“加班=工资+升职机会+业务提成”。虽然这只是一种心理安慰,但是在这种心理安慰的挑逗下,工作似乎变得简单了,精力似乎变得充沛了。
从另一个方面讲,心理暗示往往能让你变得更加强大。不知道你是否有同感,每当你的观点被人赞同的时候,心中自然而然会升起一股满足感,在这种满足的驱使下做任何事情都会变得精力充沛,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中国人常说教训别人要“给一巴掌,再给一颗甜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这种潜意识里的肯定能够弥补批评带来的不满。因为人在得到赞同之后,就会自行形成一个“其实我还不错,只是美中不足”的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无疑让人充满自信,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生活中往往需要这样的“安慰剂”。每当人生进入低谷的时候,回头看看自己获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给自己一句“那么艰难的过去都熬过来了,同样的困难一样会过去”,那些困难似乎就没那么强大了。
生活在这样一个满是重压的时代,时不时给自己一些安慰是十分有必要的。目的是让自己不至于被重压压垮,也让自己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奋进。
◇“经验之谈”真的有用吗
衡量丑小鸭“丑”的标准是什么?
百闻真的不如一见吗?为什么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些有趣的故事和现象隐含着一个心理效应——晕轮效应。
为什么白天鹅成了丑小鸭
《丑小鸭》的故事相信许多人都读过,之所以被认为是“丑”小鸭,是因为它长得不像其他的小鸭那样漂亮。丑陋的外表让人耻笑,就连丑小鸭自己都觉得自己很丑。丑小鸭受尽排挤和折磨,最后离开了鸭群,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只白天鹅,并从此获得新生。
以普通人的眼光来看,白天鹅无疑要比小鸭更高贵、更优美、更恬静,按道理来说,一只白天鹅出现在了鸭群里,应该受到的是赞美和拥护,可是,这只处于童年的白天鹅,不但没有受到赞美和拥护,却处处被刁难和排挤,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或许有人会说它是进错了“圈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物以类聚”。它聚错团体,团体内的人自然要排挤团体外的人。或许又有人说是因为其他小鸭以“鸭”的标准来衡量它,而它达不到它们的标准,所以就被否定了。因此处处遭到排挤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很明显,这里小鸭子们的标准过于“狭窄”,达不到它们的标准并不等于“丑”。可是,究其根源,在小鸭子中流行的那一套标准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从心理学角度说,这便是“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指出,“晕轮效应”是以个人喜好来判断对象和认知一切的。
在“晕轮效应”的作用下,当一个人被贴上“卓越”标签的时候,他就像被“卓越”的光环笼罩着,大家也会对他赞许不已。就像现在的一些作家那样,当他在连续发表几部作品之后,突然有一天,新作品获得了一致的好评,那么,随后他先前的那些作品也会受到一致的好评,哪怕这些作品在之前是无人问津的。同样,当白天鹅被鉴定为“丑小鸭”的时候,它从此就笼罩在“丑”的阴影中,所有的鸭子都觉得它奇丑无比,除非它离开鸭群,否则前途堪忧。
因此,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给自己贴标签,更喜欢给别人贴标签,如“毒舌评委”、“高富帅”、“小清新”等。似乎贴了标签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了,而有了定位似乎就能事半功倍。其实这都是晕轮效应的“功劳”。
经验中也存在陷阱
人们说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可以吃一堑,长一智,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一些企业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各出奇招,但效果甚微。当企业无意中请名人代言一次或者做一次广告,发现效果很好,那么以后这些企业就会继续请名人代言和宣传他们的产品,并一路延续这个做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企业的产品也慢慢被淘汰。这时候,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曾经的辉煌、保持的纪录和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不再管用了呢?”
有一个小孩,在农场搬小木块。他搬了许多小木块,很顺利。后来他遇到一块大木块,怎么也搬不动,于是他走到了自己的爸爸面前,对爸爸说:“爸爸,大木块搬不动,我该怎么办呢?”
爸爸笑了笑说:“孩子,你应该自己想办法,要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只要你耐心一点儿,办法肯定是有的。”
这个孩子高高兴兴地回到了自己原来的位置,开始对着大木块想办法,他想用小车把它拉走,可是自己也弄不动小车;想推着木块走,可是力气还是太小,怎么也推不动……最后,孩子想尽各种办法,还是无济于事。他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了,于是垂头丧气地走到了自己的爸爸面前:“对不起,爸爸,我失败了。”
爸爸笑了笑:“你是按照我说的,想尽了一切办法吗?”
孩子回答说:“是的,我想了一切办法。”于是,孩子把自己想到的办法,以及办法的实施和失败都讲给了爸爸,最后爸爸还是摇了摇头:“孩子,你还有一个办法没有想到。”
孩子十分疑惑:“我都用了这么多办法了,难道还有办法吗?”
爸爸笑着说:“儿子,你还没有请我帮忙呢!”
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经验就是宝藏,就如同这个小孩和一些企业,紧紧抓住“曾经的好方法”不松手,可是回过头一看,却忽略掉了不断创新的“活方法”。
的确,经验有的时候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可以让我们节省更多的时间。可是,经验有的时候就是一个陷阱。我们中的很多人就是因为陷进了经验的旋涡中无法自拔,才让自己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总把眼光向后看,盯着过去的老方法探个究竟,却忘了研究新的方法,忘了把眼光向前看一看。俗话说,今时不同往日,我们再也找不出和昨日一模一样的一天来。过去的经验是在过去恰当的时间、环境以及各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得来的,和今日的情况并不完全相符,怎么能完全生搬硬套呢?
借助经验,需小心谨慎
人们为什么会相信经验之谈呢?究其根本,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内心深处的懒惰,已经有了前人的经验摆在那里,为何我还要自己探寻呢?直接拿来岂不是更加节省时间?所以因为懒惰,大家将经验拿来,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二是因为迫切地渴望成功,前人总结的经验,必定是经过一番论证的。前人已经取得了成功,这就证明这种经验是成功的,所以在人处于迫切想要成功的时候,自然愿意使用前人留下的成功之法——经验。
经验是前人根据自己的成功或者失败的经历,苦心孤诣总结而来的,是为了后人能够借鉴,少走弯路。但是,在上文中,我们也提到了,今时不同往日,在借鉴经验的时候,不可以完全地生搬硬套。现在这个社会正在高速地发展,这一秒到下一秒就可能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昔日的经验放在今天,必定是不妥的。
难道就要完全摒弃经验之谈吗?当然不是,前人总结的经验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在使用时,必定首先克服内心的懒惰,不能生搬硬套,又不可因迫切渴望成功而完全拿来不假思索。当遇见困难的时候,需要将经验拿出来,对照昔日的大环境进行比对,取经验中的精华为今日所用。而且,一些经验也是可以完全用在今日的,但是在使用之前一定要万般小心,需仔细考量才可照搬。如果能将昔日的经验再做推敲,加以创新,那么这经验才是用得恰如其分。所以说,借助经验,需小心谨慎,正确使用经验确实能够节省不少的时间,要知道时间就是金钱啊!
差异中存在“火花”
在日常生活中,医生或家中的长辈常会叮嘱:饮食要均衡,避免只食用自己喜欢的食物。科学已经证明,一种食物无论它具备多么充足的营养,对人体多么有益,如果长期食用,也会产生毒素,对人身体产生危害。所以说,“多元化”的食物确实有益健康。
经常旅行、游山玩水的人们一定能体会到一句古诗的妙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是一个人的所见,因角度和距离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这是何等的奇妙!但是如果你是住在对面山上的一个小屋,看到的永远只是“成岭”,而别人告诉你既可“成岭”也可“成峰”时,你一定会觉得可疑。因为你不可能花大量时间踏遍“千山万水”来证实所有的疑问。所以你需要一个开阔的胸怀,集思广益。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其实这里的“见”也要区别对待,要看是谁的“见”、在何种情况下的“见”。踏遍“千山万水”后的“见”可以相对借鉴,而住在山对面的小屋里的“见”,则要慎重考虑。
企业也好,健康也罢,关键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避免依赖个人的喜好、外界贴的标签和曾经成功过的经验。企业用对人,就如同身体得到均衡的营养一样至关重要。虽然求贤若渴,必要的调查研究、实践鉴别、严格考验,还是十分重要的。而他曾属的“圈子”、有何“标签”要退居次位。这样可以减少“晕轮效应”,也可以避免“偏食”,最终让“多元化”的人才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人人都是“路西法”
为什么权力容易使人腐化,进而升级为一种扭曲的控制欲?
为什么人总是会在看到别人插队后插队,进而升级为一种“插队合理”的思想?
为什么置身弱势的群体常常以沉默面对问题,进而升级为一种对于情感的漠然?
角色改变人性
20世纪中期,在美国有人曾经做了一个很著名的实验——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带着一队研究人员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这个实验像一枚重磅炸弹,引爆了全球心理学界重新审视之前对于人性的天真想法。
这个实验是这样的:首先精心挑选自愿担任受试者——他们都是身心健康且情绪稳定的大学生;然后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把被实验对象随机分配为“犯人”和“狱警”两种角色。实验刚开始的时候,实验者便受到强烈的角色暗示。“犯人们”要准时作息并且承认自己的罪行,而“狱警们”则秉承暴力执法,对监狱的秩序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实验第六天的时候,情况开始变得复杂——随着角色扮演的深入化,原来单纯的大学生已经转变为残暴不仁的狱警和精神麻木、情绪崩溃的犯人。最后,情况不断恶化下去,官方不得不停止了实验,并且开始对这批大学生进行心理治疗,其中一些大学生因为已经深入角色,不得不长期进行心理治疗。可怕程度非同一般。
一套制服、一个身份,明明就是像演戏一样,没想到竟然可以让人轻易地改变性格——这就是路西法效应。
小山是一名汽车的销售人员,都说卖汽车是很赚钱的,因此小山穿上自己的工作服就会精神百倍,想到月底的工资和自己的业绩挂钩,小山就充满了干劲儿。可是,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小山却发现,自己尽管非常努力,可是一个月只卖出去一辆车,月底的工资少得可怜。
于是小山就向人家请教,一个老员工告诉小山一个秘密——很多人都是有自己的固定客户的,因为这些客户可以在他们身上找到利益,销售人员可以利用职权,给顾客多一些礼品,或者多一些保修卡之类的东西。这样他们不但会买你的车,还会给你拉来顾客。小山心里一惊,这不就是坑公司的钱吗?自己赚了公司的钱,还坑了公司的钱,这样的缺德事自己可干不来。
后来小山发现几乎每个销售的人都有这么一套。他终于按捺不住了,也迈出了第一步。三个月之后,小山的工资名列销售部的第三名,他可是乐坏了,正研究着下个月如何变点儿花样让自己成为第一名。
角色扮演和团队动力往往可以让平凡的人变成残忍的魔鬼。就像小山那样,当他成为一名销售人员时,在团队的推动下,他颠覆了自己的正义,也开始做上了坑害公司的缺德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所需要扮演的角色:老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丈夫和妻子、医生和病人、上司和下属、杀手和警察……然而在这些社会角色的规范和束缚下,我们是否会像上帝最爱的路西法一样,不知不觉地坠落进地狱而变成撒旦?
给我一个封印“比克大魔王”的电饭煲
曾经看过一部美国的动画电影《麦克迈》(又译《超级大坏蛋》),这是一部颠覆传统观念的英雄电影:来自外星的两个英雄小孩,一个坠落在政府官员的家中,一个坠落在监狱里;一个拥有超人的能力和气魄,一个拥有超人的智慧和气质。然而生长环境和社会形态的角色扮演却让这两个超人有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一个成了维护城市的英雄“M先生”,一个成了处处和“M先生”作对的“麦克迈”。
但是路西法效应就是这么神奇——既可以让一个人由天堂坠落进地狱变成撒旦,又有能力让一个人由地狱直上九天变成天使。
机缘巧合的一次角色变换改变了麦克迈,随着环境的改变和爱情的滋润,这个曾经的大坏蛋也展现出了少有的柔情。随后在一次华丽的逆转之后,成为了这个城市新的“英雄”。我们总是很难定位我们身边的人是“天使”还是“撒旦”,然而让他们成为“路西法”的可能恰恰就是你。
给你一个封印“比克大魔王”的电饭煲,你可能就可以决定你朋友的性格和命运。
西方早在20世纪初就在研究这种大环境下的精神干预。研究人员跟踪调查了100名不同社会环境下的儿童二十年的历程:他们把这100名儿童分成两组,让他们进行了同一份测试,然后对其中50名说他们是天才儿童,而对另外50名儿童说他们资质平平,以后勉强在社会生计就不错了。
20年过去了,跟踪小组惊奇地发现,当年那50名“天才儿童”中的大部分果然成了社会精英分子,而另外50名儿童则大多干着加油、洗车、跑腿的工作,其中的大部分人甚至都有过蹲牢房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