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
或曰。如子之說。則鈔法至矣盡矣。何以前代行之不勝其獘。而卒至於廢而不行乎。應之曰。吾之所謂行鈔者。宋金元明之法也。而所以行鈔者。固非宋金元明之法也。宋金元明立法不能盡善。至於獘見而乃自更其法。鈔法至於屢更。而民乃受其害矣。此非前人之心思。不能及後人之心思也。蓋創始者之難為功也。前人之創法。不能預見數十百年後之時勢而為之預防其獘。至於今日。統觀前代四五百年之故事。囗考鈔法之源流得失。又有以見夫自明嘉靖以來用銀之獘。參驗之於民間用錢票會票之風俗。而後為之酌古斟今。以期於盡善而可行。豈復蹈前人故轍哉。故用鈔而必禁銅器與鑄大錢者。宋金元明之法所無也。鈔必精工華美。多費工本。而使之不易作偽者。宋金元明之法所無也。鈔必裝潢糊裱。分為等差。而使之不至速朽者。宋金元明之法所無也。以銀換鈔。以鈔納糧。獲利二分。而必不使之新舊倒換以有折閱者。宋金元明之法所無也。大鈔必書寫格言。精求書法。而使之常可寶玩者。宋金元明之法所無也。宋金元明之立法。不可謂不詳。而自今觀之。則其心思所不到者猶如此。然則如吾說而用之。數十百年之後。亦安保無見其敝而思救之者乎。然其小小條目雖可更移。而其大體要不可變易。則雖百世常行可也。或曰。近世顧棟高惠士奇嘗欲復古用貝之制。其說可乎。曰。貝久則亦朽耳。用貝而使百姓爭求海貝。非權歸於上之道也。既無大利。何為而變法哉。惟行鈔。則能使國家盡有天下百姓之財。而天下百姓之財。又人人頓獲二分之利。斯其策之所以為神妙而無窮也。姑以二分言之。其實即使民獲倍利亦可。
第九
從來欲圖天下之大功。而權其可行不可行者有三焉。曰理。曰情。曰勢。夫行鈔者。將使國家獨操錢幣之權。而一切實利皆予之百姓。其名正大。此揆之理而必可行者也。百姓以銀易鈔。無耗折之虞。而反有加增之利。其意仁厚。此度之情而必可行者也。百姓苦於用銀之重滯。而又有成色之高低。是以有會票錢票之用。一旦易之以鈔。其事便利。此按之勢而必可行者也。苟以荊公青苗之法較之。則放債取利。其理已背謬矣。損下益上。其情已刻薄矣。抑配追比。其勢已窒礙矣。當時若韓魏公蘇子由之論。剴切詳明。固已使荊公無詞之可辨。而乃悍然行之。特以權位劫持人耳。此其所以為執拗也。然而天下耳食之徒。狃於因循怠惰之風。而不知遠慮。聞有變法更張之說。則必極口詆之曰。是又一安石青苗法也。而孰知其名實之相懸萬萬乎。青苗之利。取之百姓者也。故利有限而民受其害。行鈔之利。取之天地者也。故利無窮而君操其權。孰得孰失。有識者必有以辨之矣。
第十
顧亭林先生文集中。極言用銀之害。而於日知錄中又極言用鈔之不可。其意欲使天下專用錢。然專用錢。則下苦於重滯之難齎。上苦於徵解之不便。其勢必不能行。則莫若仍濟之以鈔。夫亭林所以言鈔之不可行者有故焉。一則因壅滯廢閣之獘。一則因昏爛倒換之獘。然此皆明人之不善行鈔。而非鈔之不可行也。夫鈔之廢閣。由於銀幣盛行故耳。而銀幣盛行。一壞於太祖既禁用金銀。而九年復許以銀代輸租稅。再壞於宣宗除郡國輸鈔京師之令。而鈔遂出而不入。三壞於英宗有收賦米麥折銀之令。遂減諸納鈔者。而以米銀錢當鈔。由是朝野率用銀。而鈔壅不行矣。昏爛之獘。由於製造不精。而行用繁。則必至於倒換。倒換則胥吏得上下其手。而獘生矣。今使國課一皆收鈔。則必不至於壅滯。鈔必自一貫起。程式精工。加以糊裱。則昏爛自少。即久而昏爛。仍許其納錢糧解部焚毀。是又陰用倒換之法而無其獘。大鈔則裝潢成卷。藏之以函。自可歷久不壞。惜乎前人造鈔。見不及此。故鈔有時而廢也。今既洞見用銀之害。轉思行鈔之利。而又能去此二獘。則行鈔之後。雖百世斷無復廢鈔而用銀之理。而藏鈔之家。豈憂其一朝乾沒哉。假令起亭林先生一質斯議。必以鈔為可行矣。
鈔幣論敘道光二十六年
許槤
世傳呂洞賓初見鍾離雲房。雲房取石點金與之。洞賓問此金復當為石否。答曰。三千年後。復還為石。洞賓擲而棄之。曰。可惜誤三千年後得金人矣。事雖近誕。語實至理。夫一卷之石。為金幾何。而神仙猶慮誤三千年後人。何其見事之智而用心之仁也。自宋行交子。為鈔法之祖。世以為神仙點金之術。無以踰此。然近或數年遠或一二十年。悉化為石矣。元行孤鈔。以絲為本。而以金銀稱提其間。似金而實石也。明直用空鈔。則是未成金之石矣。而強以與民。民有真金。反指以為石。而禁其行使。當時儒者林立。不知石之非金而與之。是不智也。知其非金而猶與之。是不仁也。何無一人類洞賓哉。近世金多出洋。議者求所以點金之術而不得。遂注意於前人已棄之石。而洞庭王氏囗錢幣芻言立說尤辯。學士大夫往往寶藏其書。余懼夫石之不可用。而徒敺金以資外洋也。又懼夫人人自以為鍾離。而獻石於官也。恆思有以闢之。鞅掌未暇。季弟楣方養囗家居。近以所著鈔幣論寄余是正。則為王氏書作也。其見地多與余合。首通論。於鈔法源流當世利病盡矣。次鈔利條論。仍其利之名而著其不利之實。次造鈔條論。次行鈔條論。剌取原議各以類聚次第詰難。而禁銅與鑄大錢條論從焉。次論。略舉宋金元明事一二指陳其謬。餘不復悉論。余既覽而善之。即所未盡。繫以案語。付剞劂氏。閱是書者。尚無輕言點金可矣。
鈔幣通論
許楣
第一
鈔者紙而已矣。以紙取錢。非以紙代錢也。以紙代錢。此宋金元沿流之獘。而非鈔法之初意也。今有創議者焉。取其獘法。奉為良法。而其為法也。則又宋金元獘法之所無有。而反以為宋金元良法之所無有。卒其日夜之所精思。而視為百千萬億之金錢者。自人視之。則皆紙也。然且曰吾將以是盡易天下百姓之財。夫以紙取錢。而至於負民之錢。此宋金元獘法之所有也。以紙代錢。而至欲盡易天下百姓之財。此宋金元獘法之所無有也。夫自用銀以來。雖三尺童子。莫不知銀之為貴也。然使操一星之銀以適市。而曰吾將以是盡易肆中千萬之紙。則人必譁然笑之。為夫一星之銀。固不可以盡易千萬之紙也。夫紙之於銀。其貴賤之相去也遠矣。人之愛銀與其愛紙。其相去也又遠矣。千萬之紙。而易以一星之銀。則笑而不與。千萬之銀。而易以一束之紙。則欣然與之。豈其明於愛紙而昧於愛銀也。不知愛銀之甚於愛紙。而欲以其所甚賤。易其所甚貴。且欲以其賤而少者。易其貴而多者。乃曰如是則天下皆爭以銀來易鈔。於虖。吾不知其何以來易也。
第二
或曰。如議者之言。國賦一皆收鈔。何為其不以銀易鈔也。曰。鈔收其銀。賦收其鈔。官不憚煩。而自相為易。民固未嘗易也。或又曰。宋辛稼軒有言。民間上三等戶租賦。並用七分會子三分現錢輸納。則會子之價。勢必踊貴。國賦收鈔。使民曉然知鈔之即可當銀。則皆貴鈔。何為其不以銀易鈔。夫法必行之自上。官自為易。非不憚煩也。所以誘民之易。而使之囗趨於鈔也。曰。稼軒之言。此捄鈔獘之繼事。而非行鈔法之始事也。鈔之始事。納錢於此。取錢於彼而已。宋之交會皆然。交子失信而負民錢。然後改造會子以新其耳目。而交子變為敗楮。及會子又失信而負民錢。則無可復改。故稼軒欲以輸納收之。非盡能收之也。示以有收之之時而已。民間得受會子。不始於收之之日。勢不能委棄。幸其有時收之。則亦姑相與行之。故曰。此捄獘之繼事也。假令行交會之始。即多出虛紙。以易民錢。而第令分其十之三四以輸稅。則民皆知輸稅之外盡為虛紙。誰復囗以現錢易虛紙。哉。今議者於行鈔之始。即欲以虛鈔盡易天下之銀。而第令以鈔輸賦。以示鈔之可用。彼民也皆知輸賦之外。銀可以易鈔。鈔不復可以易銀。易銀必待十年二十年鈔法既行之後。所謂俟河之清者矣。何為以現銀易虛鈔哉。
第三
是故鈔始於唐之飛錢。仿於宋之交子。皆以紙取錢。皆良法也。交子無錢而法一獘。變為會子。北宋始終名交子。南宋紹興元年。改造關子付婺州。三十年。始造會子。是後遂名會子會子無錢而法再獘。變為孤鈔。金製交鈔。元因之而為孤鈔。孤鈔元一代行之。上積其欺。下積其愚。獘法之行。亦非一朝夕之故矣。何也。元雖與宋代興。然當南宋中葉以後。固已滅夏滅金。跨有西北。其行鈔與宋金有終始而無絕續。鈔之流落民間者已多。不以取錢而以代錢。其欺民也久。民之受其愚也亦久。因恬然為罔民之政。而民亦安之。至明崛起承元後。獘法與時代俱絕矣。復欲續之。則民皆知其為欺人之物。故雖多為厲禁。其極至於斷脰戍邊。而終不可愚。吾嘗譬諸錢莊。錢莊之始也。出票以會銀。銀與票相準。無或失信後時。於是豪商大賈從而信之。競取其票為輕齎之計。或遂以票相授受。既而錢莊出票日多。而所受豪商大賈之銀。頗以事耗。銀與票不相準。稍或失信後時矣。彼豪商大賈。苟盡持票責銀。則彼有閉肆而逃耳。不得已。聽其分期。聽其展限。甚或存母取子。歲歲易票而謹藏之。至於終不能償。而後為廢票。此亦積欺與愚使然焉。有貧子焉。見錢莊之以票取豪商大賈之銀而不復償也。亦效錢莊之票以與豪商大賈取銀。則不笑即唾矣。故宋之交子。莊票之始也。一變而為會子。失信後時之票也。再變而為元之孤鈔。存母取子而歲易之票也。至明而為廢票矣。毀其廢票。效其廢票。則貧子之票也。明效之而不行。今而效之。是亦貧子之票而已矣。
第四
且夫元之孤鈔。則猶未若明之甚矣。明即以鈔為本。而元以絲為本。明禁用金銀。而元隨路設立官庫。貿易金銀。平準鈔法。夫使民知鈔之可以易絲易金銀。則猶有所附麗以行。而不盡為徒紙。非若以鈔易民之銀而不復出也。然且物重鈔輕。史不絕書。而謀國之臣。恆惴惴焉恐民之悟其欺而破其愚。終元之世不敢用錢。僅武宗一行旋罷。順帝時偰哲篤始議以鈔為母。錢為子。而呂思誠諍之於朝。劉基憂之於野。呂之言曰。錢鈔兼行。恐下民藏實棄虛。非國之利。劉之詩曰。此物何足貴。實由威令敷。又曰。錢幣相比較。好醜天然殊。譬諸絺與綌。長短價相如。適市從所取。孰囗要其粗。蓋自宋行交子。積售其欺者數百年。然後元得以孤鈔愚民。一決其籓。即不可復。故呂與劉皆云爾。迨脫脫卒用偰哲篤之言。而藩驟決矣。不可復矣。明欲復之。而直以空鈔從事。與銅錢通行使用。則正符呂藏實棄虛之議。而劉之所謂孰囗要其粗者矣。恐其不行。乃復禁用金銀。繼又禁用銅錢。既而終不可行。於是有奸惡之科。充賞之格。阻滯鈔法之罪。至有誘民易銀以入之文網者。而愈不可行。卒無以復元之舊。吾故曰元之孤鈔。積欺與愚使然。而獘法之行。亦非一朝夕之故也。況於法又加獘乎。
第五
吾嘗即議者之法而細繹之。則皆祖明之法也。其綱領則以鈔與錢為二品通行。而鈔為母錢為子。其節目則如使民以銀易鈔。是即明之以金銀易鈔者聽也。其曰銀不為幣。虛懸其禁於十年二十年之後。而明則實禁之於始也。其曰銀止準為首飾器[皿](血)。則永樂之令也。曰鑄大小錢以便零析。即洪武鑄當十當五當三當二當一之制而變通者也。曰糧稅皆收鈔。雖本於宋辛稼軒之議。而明初商稅收錢三鈔七。宣德時秋糧亦嘗折鈔三分也。至如官俸悉加一倍。本俸暫給以銀。加俸悉給以鈔。則即明之錢鈔兼給矣。鈔久昏爛。以輸納為倒換。解部銷燬。明洪武時亦鑒倒換之獘。而輸榷稅官收受爛損之鈔解京矣。凡此皆與明無絕異者。乃謂明人不善行鈔。以致廢閣。而廢閣之獘。由於銀幣盛行。銀幣之盛。首壞於太祖既禁用金銀。而九年復許以銀代輸租稅。夫徑收其銀以當租稅。與迂其途於易鈔以當租稅。孰為善否。收其銀於上。而民間交易用銀。仍有厲禁。與虛懸其禁於十年二十年之後。孰為善否。謂彼不善行鈔。而求所謂善於彼者無有焉。徒見明之鈔止於一貫者。增至千貫。明之大錢止於當十者。增至當百而已。善乎否乎。至謂我 朝順治八年嘗行鈔法。十八年因財用充裕停止。而當時所以行鈔之法無聞。然歲造止十二萬有奇。則為數至少。而始於易民之銀。終於負民之銀。一介小臣。有以知其必無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