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去

韩嫣的劝谏终归起了作用,皇帝不再聚焦于危险话题,望向霍尚,说起别的:

“看来你对儒家确实挺熟悉。”

能说出以上言语的人,心中必然有一番自己的见解,例如那句寇可往,我亦可往,应该出自《左氏春秋》,原文为:我能往,寇亦能往。

顺序一换,气魄大不同。

当下。

面对公子哥毫不掩饰的夸赞,霍尚谦虚道:“谈不上熟悉,了解而已。”

“不必过谦。”刘彻望着眼前与自己差不多同龄的年轻人,心中微动,突然问道:“霍兄在何处高就?”

韩嫣瞟了眼霍尚,暗道好运的家伙。

却不料。

他眼里好运的家伙,每次都不按套路出牌,眼见一个飞黄腾达的机遇就在手边,这家伙居然来了句:

“谈不上高就,以前是小吏,现在是闲人……日头不早了,膳食用了,酒也喝了,我们就告辞了。”

霍尚后面还有句话没说:

跟你扯了这么久,完全是看在你给的那头鹿的份上,还想拉我去帮你争家产?

有这功夫,我炒俩小菜,喝口小酒不舒服吗。

霍尚开始收拾餐具,一副说走就走的架势。

皇帝看得明白,对方见自己有招揽意图,立刻结束谈话,欲要离开,显然是婉拒了。

可他刘彻看上的人,就没有得不到的,得不到,单纯是出价不够高!

他手指抬了抬。

身后的韩嫣会意,上前一步,“咳,我家郎君并非常人,乃是当今平阳侯!”

平阳侯,传自开国功臣曹参,食邑远超万户,圣眷浓厚,当今平阳侯曹寿更是迎娶长公主,成了天子的姐夫。

一等一的显赫人物。

听到这个名头,谁不得纳头便拜?

霍尚没有免俗,拱手便拜:“不知平阳侯当面,在下鲁莽,惶恐惶恐,这就告辞。”

话罢,他连没收拾完的餐具都不要了,把霍光往驴车上一放,扬起鞭子就走。

独留下一脸懵逼的韩嫣,还有他的主子……

什么情况?

稍稍走远的小霍也问出了这个问题,老霍低声骂道:“娘的,我是冒领名头,他们是冒充皇帝的姐夫,离他们远点,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什么狗屁平阳侯,要不是霍尚在平阳公主府当过差,见过平阳侯曹寿,还真有可能被他们给蒙了。

“快走。”

望着驴车离开的方向,刘彻眉头紧蹙。

他微服出行,向来都是借用姊夫的名头,以前无往不利,这次循着惯例,用平阳侯的身份稍稍加了点码,还没有亮出最后底牌呢,对方怎么走的更匆忙了?

韩嫣分析道:“陛下,莫不是平阳侯在河东郡有些不好的名声,将其吓到了?”

闻言。

刘彻扭过头来,一动不动地盯着韩大夫。

韩嫣:“……臣失言,臣胡言乱语。”

分析状况分析到了马蹄上,他后面‘要不要拦住霍家父子’的话,也咽回了肚子。

“不急于一时。”刘彻站起身,点道:“知道了名字,知道了他们要进长安城,还能跑得掉?”

“唯。”

韩嫣明悟,“回京后,臣定将人找出来。”

君臣两人这头盘算着,另一头的霍尚已在腹诽几句后,将他们抛到九霄云外了,于他而言,刚才的相遇就是场旅途小插曲。

他还有正事要办。

野炊的地点就在渭河边,距离长安城并不远了,离开河畔,上了大道,一路向南行。

沿途商旅车队渐行渐多。

半个时辰左右,验过了‘传’,也就是出行凭证,两人从长安东北角的宣平门入,往城南方向去。

由于未央、长乐两座皇宫在南城,连带着,达官显贵们的府邸也往南边扎堆。

霍尚要寻的府邸,就在城南一片,名曰:

北第。

北第,指紧挨未央宫北宫门的宅第,这地段,一听就知道不是一般人能住的,恰巧长公主就不是一般人。

霍尚担任小吏时,曾在公主府里待过一段时间,他要寻的旧相识,便在这座府邸。

“卫少儿?”

公主府侧门,门房看着霍二郎……霍尚,字仲孺,伯仲叔季,占个仲字,表示他排行第二。

比较熟识的人便会唤他霍二郎,这门房无疑就在此列,说话并无遮掩,“年前公主将她免为庶民,她们一大家子都自立门户了。”

“你可知她们搬去了哪?”

“这……”

门房看了看左右,近处无旁人,他抬手掩嘴,低声道:“听我句劝,别去寻你那相好跟私生子了!”

“怎么了?”

“嗐,你不知道,你那相好的家里惹了祸事,你去寻她,小心你也遭殃!为了一个私生子,犯不着得罪贵人……”

“贵人?”

霍尚离开公主府许久后,仍在念叨着这个字眼,同时脑子里不断思索,卫家得罪的贵人能是谁?

说实话。

即便拥有后世的记忆,可后世里的他,对历史也不熟悉,并非科班出身,顶多在人云亦云的层次。

霍尚隐约记得,卫家能崛起,起初靠的是卫子夫,自打卫子夫入宫后,卫家就平步青云了呀。

现在怎么冒出来个敌对的贵人?

“老霍……”这时,跟在后面的霍光小声问道:“我们还去寻兄长吗?”

“寻!怎么不寻。”

霍尚承认,起初他来长安,是抱着找到一个战神儿子,以便自己将来优哉游哉的想法。

可这也不能怪他,霍去病三个字往那儿一摆,拥有后世记忆的人,哪个能无动于衷?

只是。

话又说回来。

重新做人的霍尚,不止有‘俗’的一面。

他可以因为重新做人后‘喜当爹’的一时别扭,就让小霍喊自己老霍,也可以因为一个失联的好大儿,就来长安寻亲。

但,亏小节,不能失大义。

如今得知了卫少儿她们惹了祸事,难道就避而不见,打退堂鼓?

不。

更要去寻!

黄昏时分,一大一小站在一间小院前,嘟嘟嘟,轻敲门扉,院内很快传来脚步声,“来了。”

吱呀一声,木门打开,开门的女子嘴里尚念叨着谁啊,问到一半,她自行停住了话头。

门外站着两人。

一幼童,两三岁的样子,一青年,眉高鼻挺,样子很熟悉,“霍二郎?”

愣神间,院内又出现几人,一位面容姣好的少女探头来望,瞧见霍尚的面孔时,她瞬间僵住。

尘封的记忆再度浮现。

当初自己是公主府侍女,他是公主府中当差小吏,两人互生情愫,她为他诞下一子,谁知那负心汉后来一走了之,直接断了音信。

原以为此生再也不见……

“阿母?”

看到母亲面色不对,立在旁边的男孩出声问道:“这是谁?”

卫少儿双唇紧闭,顷刻间便红了眼眶,这一瞬,惊、喜、怒、哀、愁,在她心里轮番过了一遍。

但更多的,

还是委屈与倔强。

卫少儿没有回答儿子的话,别过头,把霍去病向前推搡了一把,呜咽道:“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