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1 明确界限:平衡父母与孩子的独立生活空间

心理学巨擘海灵格曾精辟地阐述道:“一个健康的家庭必然蕴含着明晰的界限感。”这里的界限感,绝非仅停留在肤浅的感觉层面,它是一种深层次的自我觉察和他者认知,是构建人际关系理念的基石之一。在人际交往中,界限感能够使人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个体存在,明确自己和他人之间的权利和责任范围,既保护自己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隐私与自由。

通过与大量孩子、家长的交流,我深刻地意识到,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中,确立并尊重恰当的界限极其重要。倘若界限模糊不清,家长就极有可能无意间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独立探索的机会,限制了他们对责任和自主性的认知。成人之间保持界限或许相对容易,但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时,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越过这一界线,以一种权威式的、不容置喙的口吻和孩子对话:

“我是你的监护人,你在我面前关门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要瞒着我的吗?”

“你都这么大了,还要那些玩具干什么?我昨天把它们送人了,家中要保持断舍离,需要和你商量吗?”

“我给你报了个数学辅导班,你要按时去上课,抓紧把成绩补上来。你数学这么差,为什么要征求你的意见?”

而支撑这些行为的理由,往往听起来冠冕堂皇:“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我管理他,替他安排,有什么不对吗?”然而,家长这样的做法可能正在无形中压抑孩子责任心的形成,阻碍他们学会理解和尊重界限,使他们难以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责任感的个体。

爱的围城:父母对子女干涉过度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往往伴随着深切的关心和忧虑。然而,当这份关爱逾越了界限,它就可能转化为一种无形的控制,这不仅侵犯了孩子的个人空间,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3328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人表示身边过度干涉子女的父母很多,其中32.4%的人认为这种情况非常普遍。调查数据显示,高达90.2%的人认为父母此类行为给子女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并可能导致子女产生抵触情绪。这些数据揭示了家庭教育中广泛存在过度干涉和界限不明的问题,而且子女对此普遍持反对态度。值得注意的是,一种悖论式的循环随之浮现:当子女成为父母后,出于固化的思维模式和身为父母与生俱来的权威优势,他们自己也很可能继续沿袭这一过度干涉的教育方式,对下一代施加相似的压力和控制。

这种无所不在的干涉渗透到了孩子生活的各个角落,从生活习惯的养成、学业目标的达成,到升学志愿的选择、职业生涯的规划,再到社交圈子的建立、恋爱关系的发展,甚至是兴趣爱好的选择……不少父母出于对子女无私的爱与关切,不知不觉地跨越了适度干预的界线。有学生曾经这样向我倾诉:“我妈妈对我处处都有要求,包括交朋友。为了防止我变坏,她以‘头发不精神’为由把我唯一的好朋友也赶跑了。”

还有的家长甚至经常私自或强制查看孩子的手机微信聊天记录,孩子上了大学还被要求每天给家里打电话,报告一天的琐碎事情。更有甚者,有些家长为了防止孩子沉迷网络,在孩子的房间安装摄像头,而且对孩子的抗议振振有词:“我安装摄像头监视你怎么了?你有多少隐私?我是你什么人?我不可以监控你?!”在这些家长的认知里,孩子仿佛是其无可争议的私人财物,孩子的一切都可以被家长掌控。

一些家长以爱为名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控制与监管,其深层原因在于家长的自私心理和强烈的控制欲,他们忽视了界限感和孩子应有的权益。这种过度规划和安排孩子生活、学习的做法,只会让孩子更加依赖家长,行事畏首畏尾、信心不足,丧失主动探索的意愿和勇气。

唯有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予他们适度的空间与自主权,才能真正助力其健康成长。

感知温度:构建父母与孩子间的共情桥梁

现实生活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一种冷叫作妈妈觉得你冷”。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是父母对孩子生活的细致关怀,但也反映出一种亲子间的代际差异——父母时常基于自身的视角和经验去揣测孩子的感受,力求满足自己的愿望,却忽视了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与需求。

在小学低年级部的家长会上,我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当孩子在玩耍中不慎跌倒,为鼓励孩子坚强,我们会脱口而出:“小男子汉,摔跤不疼。别哭!”但这样的安慰真的合适吗?毕竟,任何人都会在摔跤时感到疼痛,这是生理本能。心理学上将这种忽视他人真实感受的现象称为“虚假同感偏差”。这样只会让孩子陷入认知的迷茫:明明感到疼痛,爸爸却说不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明明感到疼为什么不能哭呢?

此刻,孩子真正渴求的是父母对他们情绪的认同和尊重。我给家长们的建议是这样回应:“这里擦破了皮,肯定很疼。不过没关系,下次跑动时小心点就好了。来,咱们接着玩吧。”这样的回应,既认可了孩子的痛苦感受,又给予了孩子情感支持和正面的应对方法。孩子感受到了被理解和尊重,从而舒缓情绪,也更乐意接纳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

知名作家周国平说:“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无意中想突破这个界限。”尤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我认知逐渐增强,与父母、老师的界限也应逐渐明晰。在此过程中,父母与老师既要提供充足的关爱、扶持与指导,又要学会适时放手,让孩子有机会自己面对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独立性。

空间与自由:孩子成长的必备条件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有一种父母的选择常常引发热议:全职陪伴孩子。在某次家长分享会上,有家长问我对此的看法。结合我的观察与思考,我认为这种方式并不适宜。

首先,当家长将全部精力都投注在孩子身上时,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父母的监管之下,这种“无死角”的关注,虽然出自爱心,却无形中剥夺了孩子自主探索世界、体验生活的机会。孩子需要有自己的时间去发呆、听歌,甚至无所事事,享受片刻的宁静与空白,这些都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父母,只要孩子进入他们的视线,他们的眼睛就会紧盯着孩子,连珠炮似地发出指示,控制孩子的言行举止:“别把西瓜籽吐到桌子上!”“不要直接把水果放到手心里,夹到盘子里用叉子吃!”很多父母是下意识地控制孩子。这种“微观管理”不仅让父母感到疲惫,孩子也会感到压力重重。

其次,过度的干预和指导会遏制孩子自我探索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他们如同被精心修剪的盆栽,逐渐被塑造成父母期望的模样。而由于缺乏自由选择权,一切都由家长做出安排,孩子的个性和喜好往往被忽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因此受到抑制,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对父母的过度依赖。

最后,全职陪伴孩子意味着父母可能会牺牲自己的工作、爱好和追求。然而,人是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忙碌、勤奋而充实的父母,本身就是孩子的榜样。当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责任界限清晰后,父母也应该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无论是爬山、垂钓、练习书法还是参与体育运动,这些活动都有助于释放压力,调整身心状态。毕竟,“父亲”不是男性的唯一标签,“母亲”也不是女性的唯一角色。正如杨绛先生说:“我们仨,却不止三人”。在平衡自己作为母亲、妻子、学者的多重身份上,杨绛女士为我们做出了表率。父母除了作为孩子的养育者,也应活出自我,以此树立孩子对完整人生的认知和追求。

分离的艺术:培养孩子独立的智慧

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曾说:“父母真正的成功,在于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这句话揭示了一个关键的教育理念:成功的父母,是那些能够适时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的父母。

那么,如何在亲子关系中实现这种有界限的守望,既能提供温暖的支持,又不至于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把孩子推出怀抱呢?以下是我为家长提供的几点建议。

1. 把握行为边界——平衡关爱与自主

家长首先需要控制自己越界的冲动,不要事事都替孩子做主。要分清哪些是孩子的事,需要孩子做决定,家长不要干预;哪些事是家长该管的事,需要家长提醒孩子、与孩子商量。例如,孩子邀请哪些朋友参加自己的生日聚会,或者如何处理自己的玩具,都是孩子可以自主决定的事情。在这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家长可以有意识地退后一步,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这样可以持续激发孩子的自我决断力。而在关乎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的问题上,如孩子在高铁或餐厅等公共场所奔跑、吵闹,家长则应该及时干预,教育和引导孩子了解并尊重个人与他人的界限,学会在公共场合行为得体。

我曾多次目睹焦虑的妈妈站在篮球训练场外,不停地对着孩子发出指令:“别偷懒!动起来!”“快跑!传球!”这些莫名其妙的场外指挥让场内的教练和孩子深感困扰,无所适从。如何训练孩子,教练有自己的训练计划,而且专业性比妈妈强,妈妈实在不必时时对孩子实施无死角的掌控,而是应该给予孩子空间去学习和成长。在孩子训练时,家长不妨在一旁以欣赏的目光关注孩子的表现,或是借此机会自我放松,这才是双赢的选择。

2. 注意语言边界——培养独立性的语言艺术

在与孩子的沟通中,语言的边界同样重要。家长在语言上应当减少命令式和否定式的表达,更多地采用商量和询问的方式,并倾听孩子的真实感受。这不仅是对孩子的尊重,也能鼓励他们发展独立思考能力。

举例来说,当孩子要帮忙端饭时,有的家长可能会立即制止:“别动,你太小,小心打碎了碗!”这样的言辞,无疑是对孩子行动的直接否定,剥夺了他们通过实践学习和感受成就感的机会。如果家长能够从孩子独立成长的角度出发,就可以准确分析孩子这种行动的成长意义:孩子主动帮忙端饭,这是孩子显示自己是家庭一员的重要成长,是孩子独立意识萌芽的表现,也是培养孩子参与家务的契机。退一步讲,即便孩子把碗打碎了又能怎么样?——现实中,家长往往会夸大孩子生活中的风险。孩子在学校过于胆怯或缺乏尝试的勇气,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家长习惯于对孩子进行过度管控。

在上述情境下,如果家长以温和的语气表扬和提醒孩子:“你好棒啊!能够帮助妈妈做事,真是长大了!拿碗的时候,小心烫,注意脚下别滑倒。”这样的鼓励和提示,既表达了对孩子的信任,又给予了孩子必要的指导,让孩子在安全的框架内自由探索。

在学校里,优秀的教师会有意安排粗心的孩子帮助拿地球仪、实验器械等用品,然后给予大力表扬,以此激励他们变得更加细心和专注。

此外,家长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尤其是在公众场合,应尽量避免使用“我的宝贝”“我的孩子”等含有强烈占有色彩的称呼方式。这些表达方式传递出的潜在信息——“你是属于我的”“你的一切我都应掌控”——可能妨碍孩子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和个人边界。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会有意识地维护个人形象和尊严,有时甚至会反感父母在他人面前特别是同学面前使用昵称或乳名来称呼自己。这时,家长应当敏锐地捕捉到孩子的心理变化,尊重并顺应他们独立自主的需求,通过适时调整称呼方式,来强化孩子内心自我认同的建构和独立人格的发展。

3. 尊重思想边界——培养独立思考的力量

纪伯伦在其散文诗《致孩子》中曾深刻地表达过如下的思想。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纪伯伦深刻地揭示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尊重的思想边界。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认知,有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追求。家长应该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尊重、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思想,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

我校有一位初中生特别喜欢阅读和创作科幻小说,而他的父母却认为初中时间宝贵,应把精力放到准备中考上,写科幻小说不务正业,影响成绩,因而严加禁止。家长显然没有看到孩子创作科幻小说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和对社会的价值,其做法无疑是在扼杀孩子的兴趣与思想,抹去孩子成长的另一种可能。

我家孩子刘笑鸿八岁时,妈妈表扬他“钢琴弹得比过去好多了”,他回应道:“我过去弹得很难听,是吧?因为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只要你想做好一件事,就一定能把这件事做好。”这样的自我体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家长要及时发现并鼓励孩子的这种独立思考,从而强化其对事物的认知。

4. 尊重时代边界——建立跨越代际的沟通桥梁

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家长应避免轻易使用“我们那个时代……”这样的表述。毕竟,孩子成长于与父母截然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他们对父母过往的经历往往难以感同身受。若父母不能敏锐察觉时代的变迁,一味以自身成长的经验和观念去框定孩子,那么代际间的隔阂与冲突将难以避免。

我曾经一度无法理解观看网络电影时开启弹幕[1]的做法,认为观影应是个人沉浸与独立思考的过程。然而,如今的孩子却热衷于在观影的同时,通过弹幕分享见解、抒发情感,打破了传统媒体单向输出的方式,实现了虚拟空间中观点的多元碰撞与内容的创新解读。

孩子们的想法、视角反映了他们所处的时代和世界。家长只有尊重并满足孩子的表达需求,才更容易使孩子建立起对家长的信任,从而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建立起一座跨越代际的桥梁,促进彼此的理解和沟通。

5. 遵守规则边界——锻造自律的家庭环境

规则的建立,是家庭界限感养成的重要途径,也是家庭成员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支持的基础。家规的制定需要所有成员共同协商,其内容涵盖读书、作业、锻炼和手机管理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了这份共识,父母就不再需要不断地提醒孩子完成作业,而是通过制度来引导言行,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当家庭成员触犯了家规,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需要自觉接受预设的惩戒。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面对家庭成员第一次违反家规的情况。作为家长,必须严格实施惩戒措施,因为一旦放过了第一次违犯家规的行为,家规就失去了它的效力,家庭的秩序也将随之崩溃。没有了规矩,家庭教育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失去了根基。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曾经指出:“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渐加重。”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规则执行的重要性。只有家庭成员都能遵循规则,家庭才能真正成为充满爱、尊重和理解的地方。

陈鹤琴先生曾经提出,儿童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亦具有他本身的价值,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当我们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时,实际上是在抹杀他们作为儿童的特性和价值,忽视了他们独特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人格成长需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父母的权威,有时无可逃脱,因此也只能自己调侃。有一次,笑鸿被我叫出去在大风中骑自行车。他无可奈何地说:“我看爸爸的选择权要比儿子大得多呀!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这么大的风,爸爸还坚持要骑自行车。——风这么大,这不是坑爹,是坑儿子呀!第二个是课后服务的选修课,也只能按照爸爸的要求选择‘街舞’,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一分钟简笔画’。”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找到平衡点,既能引导孩子,又能尊重他们的意愿,的确是需要我们调动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