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言辞的理性

言辞,要严谨。要有理性。所谓理性,指常理、常情、常识。说出的话,是否绝对的永恒真理,这不好说,但这三常得达到。

当时,秦、赵两国互相盟约,约定说:“自今以来,秦国想要做的事,赵国要助之;赵国想要做的事,秦国助之。”

不久,秦国兴兵攻魏,赵国想去救魏。秦王不高兴了,派人指责赵王说:“咱们约定说了,秦国要想干什么,赵国就要帮助;赵国想干什么,秦国要帮助。现在我们秦国要打魏国,而赵国阻挠我们,这不合约定啊。”

赵王就把这话告诉公孙龙。公孙龙说:“咱们也可以派使者去责备秦王,说:‘赵国要去救魏,而秦王不帮着赵国,这可不合约定。’”

这就是言辞不严密,缺乏逻辑,导致的后果。

在企业的制度文本,或者商业协议中,必须逻辑严密,避免正反解释都成立的矛盾情况。

宋国有个叫澄子的,把自己的缁衣丢了。就在路上找。看见一个妇人穿着缁衣,于是上去拉住不放,想把这衣服抢过来。说:“我的缁衣丢了。”

妇人说:“你虽然丢了缁衣,但这实际是我自己做的。”

澄子说:“你还不赶紧把这衣服给我。从前我丢的,是纺缁,而你穿的,是禅缁。用禅缁当纺缁,你岂不还占便宜了?”

这是连前提都搞不清楚了,禅缁当纺缁,确实是占便宜了,但前提是这禅缁是澄子的。

澄子在前提不成立的时候,换成另一个前提来分析比较,这就是没有逻辑的思维习惯了。

也这说明,口才好,除了反应快,也要脑子好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