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
朱祁镇突然唤道。
神游天外的朱见深被惊醒,立刻躬身上前。
“你要记住这一刻,绝不能退让!”
天顺帝摆出一副明君姿态,洋洋自得地传授起了帝王心术。
“一步退,步步退!”
“今日若是答应了他们严惩朱奠培,那明日他们就会得寸进尺,不答应他们还要继续闹,就连章上奏,就到左顺门磕头,就到左顺门绝食、就到奉天殿文华殿撞柱!”
“皇权退一步,他们就会进三步,一退再退,身后就是万丈悬崖,朝政大权尽数落入这些人手中,帝王权柄尽皆被攫取架空,沦为一个吉祥物,如何能退?”
“所以,从一开始就不能答应,就绝不能退。”
听到这话,朱见深不禁眉头挑了挑。
到底是两任帝王的天子,朱祁镇这些觉悟还是有的。
至少他此刻讲的这些,确实都是实情。
最简单的例子,内阁以前不过只是过顾问机构,为什么现在凌驾于六部之上呢?
因为票拟这项特权,给了内阁辅臣替皇帝决策的权力!
而这“票拟”诞生于何时?
三杨秉政!
大明一切有利于文臣缙绅的制度,基本上全都是始制定于三杨柄政。
而三杨炳政的时期,朱土木以冲龄即位,还是个小娃娃,连视政能力都没有!
也就是说,很多规矩其实是三杨定的,不是朱土木定的。
比如内阁票拟,比如经筵日讲,比如保举法,还有将对外缩边定为制……尽皆出自三杨之手。
说的好听点,三杨这是在辅佐朱土木治理国家;说的难听点,三杨已经僭越神器了!
有些事情,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讲,一旦撕开了那层遮羞布,对谁都没有好处!
当时朱土木即位的时候,虚岁九岁实际年龄只有七岁多,根本无法处理政务!
一个半大孩子,连大字都不认识几个,他拿什么治理朝政?
所以国朝政务全都仰仗于三杨内阁,也是自那起三杨开始僭越神器,将票拟之权牢牢抓在内阁手中。
朱土木从即位到亲政,整整过去了八年!
这八年时间,整个大明都在内阁三杨的执掌之中,很难想象那是什么概念!
三杨,这所谓的贤相,就是最典型的缙绅代表!
他们利用难得的皇权空窗期,再次将相权凝聚在了内阁里面,不断攫取帝王的权柄,不断制定一条条规章制度,强加在帝王身上,让帝王受到限制掣肘,这才是三杨最大的功绩,也是后世文人对他们歌功颂德的真正原因!
朱祁镇于正统六年亲政,也确实为了夺回帝王权柄做了很多事情。
比如扶持勋贵,掌握兵权,开设京卫武学,命英国公张辅推举纪广等四十余将领。
再有清洗朝堂,以老疾、贪婪、不端、不洁,失抚字,性刻等理由清算吏部尚书郭琎等二三十人,与内阁争夺人事任免权,准备废除保举制实行诠选制,直到正统十三年才彻底罢黜保举制,但是隔年就被送去留学了。
说到底,三杨才是文臣缙绅的祖宗,文臣缙绅口中的“祖宗成法”,大多都来自于三杨。
朱祁镇还是正统皇帝的时候,确实英明睿智,不想像建文那样被文臣武将勋贵架空做个摆设,所以一直与内阁明争暗斗。
可惜那是英宗皇帝,不是眼前这个天顺帝。
朱见深虽然没做过皇帝,但他看过不少皇权争斗。
说到底,朱祁镇此刻真正担心的,就是这一次退让妥协,会令皇权进一步削弱。
政治这个游戏,就是一个争权夺利的游戏。
皇帝做出选择,正确的选择做得多了,皇威就可以在一次次正确之中建立,这才是威权。
但是,朱祁镇每次做出的选择,好像错误得更多。
比如图土木之变,一脚将大明踹入深渊。
再比如复辟之后怒杀于谦,使得君臣离心离德。
这位两任帝王的大明天子,终究不算是什么英明帝王。
“所以,太子你一定要记住,皇权半步都不能退!”
“皇权退一步,文臣缙绅就会进万步,若你一退再退,那最后文臣缙绅自然就能够将你给架空,最后就是皇权旁落,文臣缙绅执掌朝政大权,而你最终也会彻底沦为一个吉祥物!”
话音一落,朱祁镇便站起身子,整个人难得的露出霸气。
“所以,这一次朕绝不会退让,更不会妥协!”
“别说他们现在跪倒在地上哭天抢地,就算他们到奉天殿撞住,朕也不会退让半步!”
朱见深听后瞠目结舌。
这话可是你说的,等会儿你可别后悔!
与此同时,左顺门外。
群臣伏阙争相哭嚎,大呼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和宣宗皇帝。
喊前面那位,那是因为一个是开国大帝,一个是盛世大帝,后面这位那就纯粹是因为宣宗皇帝正是眼前这个昏君的亲爹!
闹这一出,群臣的大体意思,就算让老朱家的列祖列宗睁开眼睛看看,让宣宗皇帝朱瞻基睁开眼睛看看,现在这个无道昏君做的坏事!
哭声、喊声震天。
甚至都惊动了正在养病的孙太后。
孙太后前不久彻底病倒,此刻一听见这些哭喊,那心里面更是发慌,以致于她都觉得自己大限将至了。
“快去看看,出了什么事情?”
太监匆忙出门打探消息,随即神情凝重地跑回来禀报。
孙太后一听,百官伏阙哭喊太祖宣宗,这是在朝天阙,这是在逼宫啊!
无力地瘫软在床榻上面,孙太后立刻下令。
“去,把皇帝唤来!”
“太后娘娘……”
“快去啊!”
孙太后疾言厉色地怒斥道。
她是真的有些心慌。
这个儿子任性妄为,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上一次,冤杀于谦,孙太后甚至都不知情,结果闹得君臣离心离德。
这一次,百官朝天阙,比上一次的局势更加凶险万分,难道皇帝还要一意孤行吗?
天顺帝得知消息后,心中火气再次翻涌,倒不是对孙太后,而是对那些不知道封锁消息的宫人。
惊动了太后,影响了病情,你们万死难赎其罪!
“皇帝?”
朱祁镇急忙上前,握住了孙太后的手。
“母后,儿臣在,在!”
“别争了好吗?”孙太后紧紧握着儿子的手,“那朱奠培罪有应得,就算是废了也不无辜!”
“继续争斗下去,你可真就会步朱祁钰的后尘呐!”
朱祁钰!
君臣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