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桶狭间之战

竹千代在骏府城一直生活到十五岁。1555年,竹千代成年了,今川义元为他举行了元服仪式,并将自己的名字中的“元”字送给他,赐名为松平元信。此后,他就不再是那个贪玩的孩童竹千代,而是松平家的主人了。不久之后,今川义元的妹夫关口刑部少辅亲永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松平元信。

作为足利幕府家族的亲族,今川家的结构简直就是足利幕府的缩影。在今川家,今川义元按照公家的庄严优雅之风来管理家族。他的妻子是统治甲斐的大名武田信虎的女儿,出身高贵的她有许多上流社会的亲朋好友,这更进一步树立了今川家的上流社会风尚。当然,追求这种风尚所带来的财政负担全都要由今川义元来承担,而这又加重了今川家的财政负担,导致民不聊生。在今川家,诗歌、绘画、茶道和赏花都是重要的活动,骏府附近的景点还以京城周围的著名景点命名。

今川义元有几十万石的收入,名声显赫,品味高雅。因此,虽然他跛足、身长腿短且个子不高,还像京都朝臣一样蓄起长发、染黑牙齿,他仍然是东海道地区最有权势的大名。在言行举止方面,他是松平元信的称职导师。他勇敢、有才能,但并非像织田信长和黑田如水那样的天生就是军人——尽管他跟黑田如水在身材和残疾方面略有相似。当军队归太原雪斋指挥时,一切都很顺利;可是当太原雪斋在1555年去世,今川义元必须亲自接管军队后,一切就都大不相同了。

不久之后,松平元信向今川义元提出请求并得到其许可,回冈崎拜谒他父亲的坟墓,并检阅家族中的高级将领。在这里,松平元信表现出了自己的机智。当今川义元的手下提议让出居城时,松平元信表示:“年轻人应该主动为长辈让路。”对于这一消息,今川义元感慨说:“这个年轻人的确与众不同。如果他的父亲还活着,必会感到欣慰。”

此时已经八十岁的总奉行鸟居忠吉将松平元信带到居城的储藏库,让他看自己这些年来积攒下的钱粮,并告诉他,有了这些资源,可以招揽许多良才,扩大自己的领土。“我把这些金币一包一包地堆起来,每包十贯,这样就足够安全了。如果你把它们全都平摊在地板上,它们就会很快散落并丢失。”松平元信一生都铭记着这番教诲,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时提起。在松平元信所属的阶层中,只有他会经常亲自检查金库,查看它们是否有被异常移动的痕迹。

如果说这十年里松平元信历尽艰辛,那么他的家臣们则更加难受,因为他们几乎完全听命于今川义元,而今川义元是一位严苛的统治者。他们所有的收入都被今川义元拿走并花掉了。除去少部分拥有土地的人外,大多数人都无以维生。曾经最富裕的家臣也过得十分艰苦,而较为穷困的家臣甚至需要像农民一样在农场辛勤劳作来维持生计。

有一段松平元信的回忆可以说明他们的艰苦。在回到冈崎后,有一天,松平元信在外面放鹰。当时正好是水稻插秧的季节,一位名叫近藤的家臣正和其他农夫一起干活。近藤远远地望见自己的主君,便立刻把稻田里的泥浆涂到自己的脸上——但他还是被认出来了。于是,他洗去泥浆,站了起来,然后把放在田埂的剑插回腰带里。他只穿了一件衣服,用绳子充当腰带。从外表上看,这个浑身不自在地爬出泥泞的田地的男子一点都不像个武士,反倒像是个平民。

松平元信对他说:“如果我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我本应对你表示同情。但我明白,如果不是真的热爱自己的武士身份,你就不会为如此微薄的薪俸而从事这样的工作。这看起来很可悲,但人必须识时务。现在,我们所有人都必须无一例外地接受这艰苦而令人不快的任务。这没什么可羞愧的,但是你应该记住这样一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你感到愤懑时,它可能会给你力量。”[1]在说这些话时,松平元信眼里满是泪水,这触动了近藤和在场的所有人。

除了艰苦的工作外,他们还被要求必须尽可能地礼待甚至奉承今川氏将士,忍受他们的轻蔑和无礼,以免少主受到伤害。此外,他们在和织田氏的战斗中必须充当主力,因为今川义元不仅想要保存实力,而且还故意削弱三河国松平氏,这样他就可以更彻底地掌控这个家族。在今川义元的策略下,松平家有很多人战死或受伤。但他们并未因此气馁,相反,他们停止了长久以来的内讧,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们反而变得更加团结,更愿意团结在首领的周围,将自己锻炼成经验丰富的勇士,使三河国这个名字在日本流芳百世。

他们认为,尽管今川义元这样的盟友颇为严苛,但在其统治下仍然能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这总比完全并入织田家族要好得多。因此,他们热情地欢迎朝气蓬勃的少主归来,同时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松平元信并没有在冈崎待太久,次年春天他就回到了骏府。在那里,他娶了关口亲永(今川义元的妹夫、有两万七千石俸禄的持船城主)的女儿。这是一桩典型的政治婚姻,是个为了家族长久发展而缔结的联盟。对于今川家来说,这样的结盟是相当有利的。

结婚后,松平元信又一次改了名字,因为他的地位已经得到了提升。他从自己所崇拜的祖父松平清康的名字中采用了一个“康”字,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松平元康。三河国的一位家臣送给他一匹名叫“岚鹿毛”的宝马作为结婚礼物,而他转手就将这匹宝马献给了幕府将军足利义辉,以此在幕府高层建立声望。很快,他收到了回报:足利义辉的一封亲笔信和一把薙刀。

翌年,也就是1558年,17岁的松平元康参加了第一次战斗。今川义元像往常那样煽风点火,说:“三河国西部一直是你的领土,现在寺部城主铃木重辰背信弃义,投靠了织田信长。太可恶了!”于是,松平元康回到冈崎,召集旧部,出兵攻打寺部城。很快,他就证明了自己是一位冷静而勇敢的指挥官。他亲自指挥进攻,在烧毁了要塞的外围防御工事之后,他把注意力转向了附近的几个附属哨所。他发现,主城很难在短时间内攻破,而如果侧翼的堡垒还在敌军手里,敌人就可能在他们攻城时绕到后面夹击。于是,他设法在主城下放了一把火,随后果断撤退。当织田信长派出的救援部队出城追击时,早已做好准备的松平元康便调集人马杀了一个回马枪,将敌军击退,导致对方损失惨重。看到松平元康凯旋而归,今川义元十分高兴,将随身佩剑赠给了松平元康。此外,今川义元还划拨给他三百石土地——虽然这块土地本来就是松平元康而不是今川义元的。

受此鼓舞,冈崎的家臣们请求今川义元允许他们的主君永久地回到他们身边。但是,这与今川义元当时的计划相悖,因为他正考虑对织田氏和京都采取重大行动。尽管这项请求没有得到回应,但仍有喜事等待他们。第二年,也就是1559年,松平元康的长子出生了,他继承了世袭的乳名竹千代,后来成为松平信康。也是在这一年,松平元康又取得了一项成就,虽然规模不大,但计划周详,这就是救援大高城行动。

大高城本是织田信长为保卫自己的领土而建造的边境要塞之一,但今川义元诱使守将背叛了织田信长。今川义元派鹈殿长照坐镇此地,命令他坚守城池以对抗织田氏。在那时,欺骗和背叛是司空见惯的事,但织田信长还是对此次背叛怒不可遏。他命令侧翼哨所的将士们不惜一切代价包围大高城,阻止任何补给进入。那时,大高城孤悬于织田信长的领土范围内,他们可以很轻松地阻断一切援助,大高城的粮草很快就被耗尽了。

对于这次援救行动,今川氏的将领们并不热衷,他们觉得护送牲畜既不光荣也不体面。于是,今川义元提议:“虽然松平元康还太年轻,但他拥有超乎常人的才智,还有很多功勋卓著的老将辅佐他。那么,让他去护送这批粮草如何?”松平元康马上回应说:“当仁不让。我已经做好了随时承担这种难题的准备。”

当时有五个相邻的边境要塞,分别是鸣海城边的丹下、善照寺、中嵨以及大高城周边的丸根、鹫津。松平元康先派出一千人在午夜时分对后两座要塞发起了进攻,自己则带领八百人将牲畜尽量掩藏起来,悄悄地前进到离大高城大约几里的地方。负责进攻的一千人很快便攻入了两座要塞,他们不仅放火焚毁了要塞,还故意弄出了尽可能大的动静。要塞其余守军果然中计,派出大量守备部队去救援;潜伏许久的松平元康迅速出动,将他的部队分为三部分,带着一千多头牲畜和粮草迅速进入大高城。当守军发现自己中计时,一切都为时已晚,只能眼看松平元康进入大高城。

今川义元闻讯喜出望外,随即决定为这位能力出众的将领和他善于攻坚克难的部队提供更多的机会。因此,松平元康把这一年剩下的时间都花在了前线作战上。只要有利可图,他就会不辞劳苦。

今川义元的最大目标一直都是上洛,首当其冲的就是挡在面前的尾张国。1560年7月,他决定发起一次决定性的行动,以三河、远江、骏河三国的全部兵力(共25000人),对尾张国发起攻击。他亲自担任部队主帅,留下喜欢茶艺而不爱打仗的儿子今川氏真料理家务。很快,他便穿过了三河,抵达边境。在这里,织田信长的五座要塞当在他面前,想要开辟通往织田信长的居城清州的道路,就必须先扫除这五座要塞的威胁。

今川义元委任松平元康去攻克丸根堡。尽管早期的战斗中,松平元康失去了数名将领,但通过巧妙的战术,他终究取得了胜利。为此,松平元康再次受到赞扬,并获准在大高担任指挥,让将士和运粮牲畜在那里休息。与此同时,另一座堡垒鹫津也被今川氏占领,通往织田信长领地的道路似乎畅通无阻了。

看起来,此时的形势对织田信长十分不利,他的领土很小,军队规模也不大,只有五六千可用之兵;前线的守将也给发来了紧急军报,声称前线只能再撑一两天了。但是,此时只有二十七岁的织田信长(他的对手今川义元已经五十四岁了)却依旧镇定自若。他像往常一样和谋士们讨论着其他事情,没做出任何特殊的决定,就打发他们回家了。

第二天清晨,织田信长醒得很早。他唱起了幸若舞《敦盛》中的一段:“人生五十年 与化天相比 瞬如梦幻 既享有此生 岂得不灭乎?”他吹了吹法螺,取来盔甲,吃过早餐后便穿上盔甲出发了。当时,他只带了六名随从和几百名士兵,随后在行军路上他的队伍扩充到两千多人。据说,他还写了一篇祈求胜利的祷文,并将它交给一名家臣,存放在热田神宫。祷文内容大致是对今川义元的指责,批评他是强盗、暴君,还特别提到今川义元是神道教神社的破坏者。当然,这样的指责在当时已经是一种惯例了。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出征时的神态:侧坐在马鞍上,双手放在前后鞍桥上,一边晃来晃去一边哼着小曲,完全不顾礼仪。看着他这幅样子,神道教的神职人员们惊讶地说:“他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要出征的样子。”

这时,鹫津和丸根已经沦陷,织田信长所能看到的只有团团硝烟。但他看起来并不着急,而是先派人去打探今川义元的位置。很快,探子回报说今川义元在一个叫田乐狭间(也叫桶狭间)的地方扎营,命部队休整并庆祝战功。今川义元根本没有把织田信长的部队放在眼里,他竟然下令在军营里大开宴会,以便让将士们养精蓄锐,争取更大的胜利。织田信长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今川义元从不会放下他的贵族作派,哪怕是在战场上。他身穿红色锦缎外衣和白色胸甲,佩带名刀“宗三左文字”和松仓江薙刀,端坐在阵中,高傲地看着他的军队。他还叫了一批能剧演员来到军中表演,并宣称自己将像能剧中的角色一样遇神杀神、遇鬼杀鬼。许多住在附近的僧侣也闻讯赶来劳军,献上当地产的鱼和酒。

此时的织田信长已经做好了准备。他在善照寺的要塞附近布置了大量假人以吸引今川义元的注意力,自己则亲率三千人从山丘另一侧迂回,准备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对今川义元发起突袭。而上天似乎也站在织田信长这边,当他接近今川义元时,忽然天空乌云密布,随后便是暴雨倾盆——这不仅造成了今川义元部队的混乱,更掩护了织田信长的行动。直到织田信长冲到营地前时,今川义元的部队才发现敌人已经到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今川的部队迅速崩溃。此时,今川义元还以为是士兵们的内讧,便对着一个武士打扮的人大声呼喊,要他迅速平息事态;而对方立刻认出这就是今川义元,于是举起长矛便刺了过去。虽然今川义元马上就反应过来,并立刻拔剑砍断了矛柄,还刺伤了攻击者的膝盖,但此时背后的一名敌人也冲了上来,一刀砍掉了他的头颅。今川义元,这位战国时代的大艺术家,最终还是以一位武士应有的死法死去了。

在主将被杀后,今川的军队彻底崩溃,伤亡人数超过2500人。这场战役被后世史学家称为“桶狭间合战”,是日本历史上最具决定性的战役。此后,织田信长成为历史上顶级的军事领袖,他攫取最高权力的野心也就此开启。

过了不久,今川义元被杀的消息传到了松平元康耳中。他的将士们劝他撤退;他的舅舅水野信元也派人告诉他,趁现在立刻撤退,不然织田信长的大军马上就会抵达。在派人确认了消息属实后,他便率军撤回三河,但是并没有立刻进入冈崎,而是停在了郊外的大树寺;直到今川氏的将领们撤走,他才顺势入城。

在这场战役后,织田信长一跃成名,松平元康也得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他迈出了坚定的第一步,从此不再回头。人们都说他交了好运,但这还仅仅只是开始。那时,面对扑朔迷离的形势,松平元康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试探性地向尾张推进,抢占了几个有利的位置。

织田信长也有自己的打算。第二年春天,他派出家中重臣泷川一益,通过石川数正向松平元康示好。战后正式崛起为一流大名的织田信长已经将目标定为上洛,他的当务之急便是巩固后方,防止武田信玄等蠢蠢欲动的邻居们威胁他的领地。

此时,松平元康以及诸位重臣的家眷仍在今川家手中,背弃盟约显然是违背他们本心的行为;但今川家的继承人今川氏真是个平庸之辈,他像他父亲一样“专注于诗歌和蹴鞠,甚至还沉迷于酒宴与女人”,对振兴家族则一点想法都没有,能力方面也远不及自己的父亲,更不用说和织田信长相提并论了。此外,武田氏此时也对松平元康构成了威胁。

在家族的前途面前,个人情感必须让路。酒井忠次率先提出应该接受织田家的好意,而且给出了充分的理由:第一,今川氏真太过平庸,对报仇的事情也漠不关心,只是一心沉溺于艺术和放荡的生活。他甚至曾公开宣称,比起那些一眼就能看出战略的家臣,他更喜欢那些对艺术品有鉴赏力的人。第二,三河并不亏欠今川家什么,每次出征,今川义元都想尽办法消耗松平家的实力,对待将士的家眷的态度也很恶劣。不过,在酒井忠次看来,松平家没有必要自己动手去摧毁今川家:今川氏真这样的人迟早会带领今川家走向灭亡的。

上野城主酒井忠尚则坚决反对结盟,因为此时今川氏真手中仍控制着多名来自松平家的人质;他的立场如此强硬,以至于其他家臣都开始怀疑他的忠诚,甚至有人想要杀了他。松平元康则制止了他们,他认为酒井忠尚只是观点保守而已。但是,这并不代表大家都同意结盟,他们强调:“松平家代代都是尾张的敌人”。

不久,消息传来:今川氏真果然杀死了11名来自一些小家族的人质,而这也帮松平元康彻底消除了反对意见,大家一致同意正式倒向织田信长。

为了表达诚意,松平元康亲自前往清洲城,织田信长也布置了隆重的仪式,亲自来到城外迎接他。在进城路上,前来围观的人们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当时只有17岁的本多忠胜则横刀立马站在前面,大声喊道:“禁止喧哗!没看到是三河城主元康公来了吗?”而他的侍卫植村家存则一直坚持佩剑,寸步不离自己的主君。对此,织田信长盛赞说:他就像刘邦身边的樊哙一样;在向松平元康赠礼时,还特意送给植村家存一把宝剑。

但松平元康还不想彻底和今川氏真决裂。他对质问自己真实意图的今川氏真解释说,这只是松平家自保的权宜之计,而且这样的联盟对大家都有好处。并不想为这些事过度思考的今川氏真立刻就相信了他的说法。

这正是松平元康一直以来的处世态度:既要理性,更要武力。能够用理性解决问题,就尽可能以理性解决,因为这是最能节省成本的方法。但他也知道,没有武力支持的理性毫无意义,因此他一直注重建设自己的军队。德富苏峰曾评价说,“他的军国主义是灵活变通的,而他的外交策略也是为军国主义服务的”。在那个时代的日本,没有人比松平元康更重视武器的储备了。他小心翼翼地储存它们,除非逼不得已,从不轻易使用。当然,这个时代也不乏同时运用两种手段的人,但松平元康最终能够取得成功,归功于他非凡的忍耐力和自制力。

令织田信长和松平元康庆幸的是,当时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正在川中岛进行会战,根本无暇关注另一边发生的巨变。他们抓住这次机会,达成了牢不可破的盟约,时间长达二十二年——自镰仓时代以来的二百五十年间,从没有过任何领袖能彼此信任共同合作这么久。织田信长是个脾气暴烈又难以相处的人,很多人都无法应付,而松平元康却能随机应变;哪怕是在后来的信康事件中,为了维持联盟,松平元康也能毫不犹豫地做出牺牲。在策略方面,他可以做到完全不带任何情感,他的眼中只有家族的利益。

后方安定了,织田信长终于腾出手来与自己不省心的邻居周旋。当年,织田信长娶了美浓国大名斋藤道三的女儿,从而达成了双方的结盟。但是,那时的织田氏就已经将这次联姻作为一种权宜之计。后来,斋藤家中爆发内乱,性情残暴、患有麻风病的长子斋藤义龙诱杀了自己的两个弟弟,本就不喜欢这个儿子的斋藤道三随即做出了反击,结果战败被杀。织田信长立刻判断这是征服美浓国的好机会,于是下令出兵,征讨这个杀死他岳父的不孝子。

不过,面对强大又狠毒的斋藤义龙,织田信长并没有找到什么好的机会。几年后,年仅三十五岁的斋藤义龙因麻风病逝世,他的儿子斋藤龙兴继位。织田信长抓住机会卷土重来,1564年,斋藤氏终于被击败,这个在斋藤道三的阴谋下建立的势力终于走向了灭亡。

注释

[1]德川家康建议他在三河国的家臣娶会织棉布的女人为妻。这样,当男人们外出作战而女人们又缺少粮食时,她们就可以把棉布卖掉,从而坚持到男人们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