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群囚徒,他们一生下来就住在一个地下洞穴里,从来没离开过那里。他们的四肢和脖子被锁链捆着,无法活动,也无法转头或向侧面看,只能看着他们面前的墙。在他们身后有一堆一直在燃烧的火,火堆和囚徒之间有一条小路。每天都会有很多人经过这条小路。而这些路人的身形和动作都会被火光映照在囚徒们能看到的墙上。
在这群囚徒的眼中,墙上晃动的影子,就是全部的世界。他们以为自己能够看到全部的世界,也了解世界的真相。
这群囚徒是不是很幼稚,很可笑?然而,仔细想一下,在认知方面,我们又比这些囚徒强多少呢?我们所能看到的世界,是全部的世界、真实的世界,还是我们只看到了世界的一个极小的部分,一个片面、一些假象,而我们却以为自己见到了全面、真实的世界呢?
对于呈现在眼前的景象,我们每天都在看。难道只要努力去看,就能看到一切,看穿一切吗?
不管你相不相信,那些我们自以为很熟悉的事物,其实我们未必真的了解。更遗憾的是,如果没有人帮助我们,给我们指引,我们甚至都不知道我们所不了解的事物存在着。
20世纪70年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奈瑟尔进行了一个心理学实验。
他先告诉受试者,在观看接下来要播放的视频时,认真数一数身穿白色服装的运动员传球的次数。随后,播放了一段时长不到50秒的视频,内容是若干身穿黑色和白色服装的运动员在无规则移动中互相传递篮球。
观看结束后,大多数受试者给出的答案是34~36次。然而,这并不是心理学家关注的重点。实际上,要求数传球次数,只是为了让受试者把注意力放在运动员身上。在所播放的视频影像中,除运动员以外,还有一个伪装成“大猩猩”的人,从人群中缓慢通过,并稍做停留,做出捶胸顿足的动作。
结果显示,竟然有50%的受试者完全没有注意到这只“大猩猩”,虽然它在视频画面中累计出现了9秒。
在对照组中,没有要求受试者数传递篮球的次数,“大猩猩”就被更多人轻而易举地发现了。
奈瑟尔指出,虽然我们的眼睛能接收无数的视觉信息,可真正被大脑识别且处理的却很少,通常人们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
有人质疑,那些没看到“大猩猩”的受试者是真的没看到,还是他们根本就没接收到“大猩猩”的视觉信息?
为了消除质疑,心理学家在实验中加入了可以追踪目光轨迹的仪器。仪器记录的结果显示,那些声称没看到“大猩猩”的受试者,目光在“大猩猩”身上停留的时间都在1秒以上。也就是说,他们看见了“大猩猩”,也接收到了“大猩猩”的视觉信息,只是没有在意。
又有人提出,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大猩猩”是黑色的,容易与穿黑色服装的运动员混淆,所以难以被察觉?
于是,心理学家把实验视频中运动员的服装换成了印有字母的黑色和白色的运动服,把“大猩猩”的服装换成了红色带“+”符号的运动服。出人意料的是,仍有30%的人忽略了它。
这就证明,要想引起注意,光看到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被大脑识别而产生意识。无论“异物”的特点有多鲜明,我们都很可能会对它视而不见。所以,如果有人提醒我们该重点看什么,怎么去看,结果就一定会好很多。
意大利的导游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做法。他们会把游客带到古迹前面,花40分钟详细讲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古迹特点和最大看点,然后说:“好,现在你们可以自己去参观了。咱们20分钟之后在这里集合。”
“既然是来旅游的,就是要自己参观,何必花费时间听导游讲解呢?不是瞎耽误时间吗?”于是,有些“聪明人”根本不听讲解,恨不得把60分钟都用在参观游览上。
但是,据调查,先认真听40分钟讲解再自己逛20分钟的人,比根本不听解说自己游览60分钟的人,看到的精华要多得多,理解的程度深刻得多,游览结束后印象深刻得多,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旅游经历时内容也丰富得多。展示过照片之后,他们会介绍某个建筑某个部位为何缺损,然后以故事的形式简单解释一下,甚至还会加上自己在参观时的想象和感悟。
而那些没听讲解自己游览60分钟的人,看到的很可能只是一片废墟和残缺不全的建筑,发一堆主题不鲜明的照片,展示不出任何特色,只能证明自己曾到此一游,并且拍了很多照片。
如果你有机会去参观著名的古建筑,你愿意用大量的时间,去认真听导游的讲解吗?如果你知道那样的观赏效率更高,了解的东西更多,效果更好,你一定会去听导游讲解吧!
一位哲人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上将有一半的人成为伟人。”可惜时光不会倒流。然而,我们却可以做出这样的遐想:假如时光可以倒流,这些人会怎么做?或者,假如我们是这些伟人,该怎么做?
我们可以把生活比作一面投射各种活动影像的墙,也可以比作一段视频影像,还可以比作一次旅游参观。我们只有很好地认识生活,理解生活,才能更好地融入生活,开拓生活,享受生活。这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智慧。
“聪明人不是具有广博知识的人,而是掌握了有用的知识的人。”人真正的智慧不是掌握世界上的所有知识,而是能够辨别哪些知识对自己来说是必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完全不需要的;并且努力去学习、掌握和运用那些有用的知识。除了掌握一些成功的“秘诀”,有用的知识还包括一般人不了解、搞不明白或不愿相信的道理——“暗知识”。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密切结合时代特点,探讨了最可能给平凡的人生带来快速而深刻变化的“暗知识”,包括究竟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人生?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为什么说智慧比知识和技能更重要?如何给自己的人生境遇匹配最好的“框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我们为什么要对别人友好?……以期帮助读者拓展思路,提高认知,得到开创全新人生的灵感,获得突破各种阻碍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