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一大族的眼界

刘瑶强行将李密祖母刘氏送入府门。

门口两名婢女顺手接过,将刘氏搀在一旁。

“令伯,你未及弱冠,学问无成,却被安定王殿下赏识,实属天大的恩德。今后你一定要好好辅佐殿下,不得有片刻的偷懒懈怠。”

老妇刘氏被刘瑶刚才的举止深深感动。

堂堂一国皇子亲王,能做到如此礼贤下士,实属不易,可见其对自家孙子的重视。

李密最听祖母的话,连连称是。

刘瑶让马承收拾好一处王府厢房,安排李密祖孙住下。

翌日一早,便将自己写好的请帖交给李密,吩咐其送往成都各大族手中。

“令伯,把尊师也请来,三日后,我在鹤鸣楼有场大戏。”

刘瑶这出戏必须让谯周也看看。

“谨诺。”

李密接过木牌,转身离去。

他年纪虽小,却处事谨慎,手脚麻利,很有能吏的潜质。

刘瑶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十分欣慰。

“殿下,要不要臣派人协助李令伯?”马承却见李密年幼,担心其办不好事情。

“不必,用人不疑。”刘瑶断然拒绝。

马承心中嘀咕,用人不疑说得那是人才,可这李密年纪轻轻,毛都没长全,哪能干好这般事情?

但见刘瑶不允,他也只好不再说什么。

“继节兄,有了李令伯,你现在可有时间帮我做更重要的事情了。”

刘瑶从桌上拾起一块画着图形的布帛,“找最好的匠人,买最好的水晶,按这幅图所画,十日之内给我做出来。”

马承接过布帛,只见上面画着若干个奇形怪状,像是管子瓶子般的图案。

“安定王这是又要搞事情了。”他暗道不妙。

前不久,刘瑶就让自己找木匠做了个能发射弩矢的竹筒,足足射死府内二十多只鸡。

不知道,这次他又要发明什么奇物……

成都,一座高大门第里。

衣着华贵,五十多岁的灰发老者正拿着块写有文字的竹牌,细读了好几遍。

许久,他恭敬地将竹牌递还给坐在上席的一位更加苍老的皓首老翁。

“爹,您看安定王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成儿,”老翁露出淡淡一抹微笑,“管他什么药,请咱们,咱们便去。我柳家还怕他不成?”

柳家,成都第一大族。

号称城中三分之一的店铺都是他们家的,周边良田更近万顷。

“可咱们家与皇室走得太近,合适么?”

柳成有些担忧。

自从家主父亲年迈很少问事后,长子柳成就接管了整个柳家,俨然下一任家主。

他深知刘备入蜀以来,对自家这种益州当地豪强打压甚重。

与皇室走得太近,岂不是自找没趣,自讨其辱?

柳家家主狡黠一笑,脸上的斑纹一收一缩:“为父问你,你觉得刘汉和曹魏,哪个能赢?”

柳成沉吟片刻,缓缓开口:“若是诸葛孔明仍在,尚未可知。但以如今的形势,刘汉败亡就是早晚的事。”

“非也。”柳家家主摇了摇头,“没有二三十年,曹魏攻不下益州。”

“父亲何以见得?”

“蒋琬虽平平无奇,但费祎、董允都是当世良才,他们攻伐不足,守成却有余。”

“这几人的确算有些本事,不愧是孔明推荐给皇帝的。”柳成对此深表赞同。

“故而,”柳家家主向前略微探了探身子,“咱们柳家要趁这二三十年,抓紧机会布局。”

“如何布局,还请父亲指点。”

“吾族之人,要尽可能在朝廷当官。”

听闻父亲这话,柳成直皱眉头:“刘汉早晚要亡,咱们怎么还往这艘破船里装货?”

“阿成,”柳家家主叹了口气,“吾已年过古稀,命不久矣,这柳家家主的位置即将传授与你,可你,唉!你比你两个弟弟差得太远了!”

柳成听罢,冷汗直流,连忙扑地拜倒:“孩儿愚钝,还请父亲教诲。”

柳家家主咳嗽数声,拿过锦帕擦了擦嘴,昏黄的眼珠盯向这个不成器的长子。

“巴蜀一地,沃野千里,民众数百万,盐铁金银无数,实乃天下十三州之首。”

柳家家主冷笑道:“想治理好如此富饶的益州,靠什么?还不得靠我们本地人?”

他缓缓伸出四根手指:“刘焉、刘璋、刘备还有刘禅,这些姓刘的外来户哪个不想压制本地大族,却又有哪个能真正压制住咱们?”

柳成听罢默默点头。

刘焉最开始杀了王咸、李权等大族子弟,又镇压过任岐、贾龙等益州本地官员的反抗。

但最后还是依靠本地士族才能稳定统治。

刘璋这个暗弱之君就不用说了,先是被甘宁这个巴郡人背叛,接着险些被赵韪为首的益州大族直接扬了。

若不是东州兵太能打,成都的主人早就换了他们本地豪强。

刘备算是通过发动经济战,以铸造直百钱的方式掠夺了一波财富,但对自给自足的土豪大庄园经济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而到了刘禅这里,为了北伐大业,朝廷也不得不让步于益州本地大族,适当给与他们官职。

柳成的二弟柳隐、六弟柳伸都被诸葛亮征召为官。

如今一个在姜维手下做牙门将,一个官居益州从事,做了杜家杜祯的副手。

“一旦季汉被曹魏所灭,如今在朝廷为官的柳家人,便可顺势投入魏国,继续做官,继续维护咱们大族的利益。”

老家主的话句句入耳,将一套千秋万代的计划说给柳成听。

柳成恍然大悟。

亡国之日,季汉反抗最强的东州派和荆州派自然不会得到曹魏信任。

而若想维护益州统治,就必须依靠他们本地大族。

到时候,他们大族做官的越多,就越占便宜。

“孩儿明白了。”柳成频频点头,“年底我便去疏通关系,让更多的柳家子弟出仕为官,不论职位大小,先把坑给占上。”

“嘿嘿,孺子可教也。”老家主这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不过,父亲,”柳成又有疑问,“咱们多跟朝中当权者结交也就罢了,为何去巴结那个十几岁的小皇子?”

“这位安定王可不简单。”老家主目光忽然一亮,“阿成,你觉得今日来送请柬的小子如何?”

“那个叫李密的,自称是安定王府的文学掾。”柳成冷哼一声,“年纪那么小,怕是仗着和安定王之间的什么关系,才混了个一官半职吧?”

“不然,”老家主微微摇头,“我见他举止得体,言辞斐然,长大后定是个人才。刘瑶能用此人为官,足见其眼识非凡。”

柳老家主几十年来阅人无数,方能识出李密的前途无量。

可刘瑶也不过十几岁年纪,竟也有如此眼力,柳老家主不得不对其大加重视。

“三日后的鹤鸣楼,咱们柳家不仅要去,还要去给捧个大场。”

“诺,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