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火鸡科学家与不完备定理

又是一个和煦的午后,吃饱喝足了的徐建华端着从食堂白嫖来的免费咖啡,打着哈欠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金陵教职工食堂的饭真是越来越糊弄了。”,他小声吐槽道。

虽然不怎么好吃,但徐建华还是雷打不动地三顿饭都早早去食堂排队,毕竟是免费的,少吃一顿都觉得亏大了。

作为金陵大学的中级研究员,徐建华领着两万五的高薪,生活理应不用太拮据,更何况这还不算每年学校发的科研成果奖金。

不过自从升上中级之后,他就和妻子一起贷款买了金陵大学附近的房子。一家人一个月去掉房贷满打满算也就剩一万出头可以花了。

自然在平时生活上是能省则省。

例行公事般打开邮箱界面,徐建华看到邮箱最上面有江铭发来的邮件,标题竟然只有简单的两个字——论文。

徐建华微微一笑,点击了下载。

他丝毫不怀疑为什么江铭在这个时间点给他发论文邮件。

在他心里江铭私下里一定非常刻苦努力科研的,不然也不会有如今的水平。

花了一晚上加一上午的时间整理好论文的大纲发给自己讨论是应该的。

如果没发他才要怀疑一下呢。

点开江铭的论文,徐建华心里已经开始思索这篇论文应该从哪个角度切入来讲才能更好地展现自适应矩估计优化的好处。

然而出现在他眼前的是写的满满当当的论文。

徐建华惊呆了。

这就写好了?

他揉揉眼睛,不信邪地往下翻了好几页,竟然真的完整地写完了,连图都画好了!

速度太恐怖了,这篇论文就像是凭空变出来的一样,就这么呈现在徐建华眼前。

他翻到开头,重新逐字逐句地阅读起这篇论文。

“写得很不错!”,当徐建华意识到自己竟然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已经看过大半了,他竟然除了零星语法错误和词语用法不地道之外没有看出任何问题!

甚至前面说理部分的一些逻辑是徐建华自己都没想到的。

这篇论文即使不改,也已经达到可以发表的标准了。

由于在蓝星最通用的语言是英语,因此国际著名会议的论文往往都建议使用英文。

对于其他国家和语系的研究员,使用英文遣词造句不可能每一句话都地道,意思表达正确即可。

江铭这篇论文正是用英文写的,标题也言简意赅,《Adam: A Method for Stochastic Optimization》。

Adam,全称Adaptive Moment Estimation,正是自适应矩估计的意思。

徐建华不禁啧啧称奇,自己原本还想趁着帮江铭修改大纲的时候教教他科技写作的注意事项,没想到完全不用他教,一篇合格的论文已经交到自己手里了。

徐建华把论文的遣词造句稍作修改,便登陆了NIPS的官网投递初稿,论文的一作于通讯作者都给了江铭,二作归林欣然,徐建华自己挂一个小小的三作。

他从不是那种抢拿学生一作的导师,虽然导师是一作在某些实验室里几乎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

金陵大学也是考虑这种情况,在奖金评定与晋升等诸多环节,都会将一作是更高级的研究员的情况时,把较低级研究员的二作视同为共同一作。

然而徐建华绝不会这么做,他始终觉得应该是谁的就是谁的,这篇论文里江铭提供了最初的idea和论文的写作,林欣然提供了实验数据。

虽然这个实验是他指挥林欣然做的,但几个人对论文的贡献程度如何十分明了。

以江铭的水平,他注定会走出校门,走向世界。每一篇高水平的论文,都会是江铭未来的名片。

徐建华觉得自己必须为江铭的未来铺好路,作为江铭的导师他有这个责任。

...

下午,徐建华的办公室。

“我给你打了一下午电话,你小子写了一篇论文就翅膀硬了不接我电话了是吧”,徐建华坐在办公桌前,一阵埋怨江铭。

江铭憨笑地挠了挠头。

他熬夜写了一晚的论文,今天上午又去实验室和师姐加实验数据,中午又跑去星光五楼和朱宇聊了合作,平常人三天加起来都没他一天充实,实在太累,吃完饭立刻回宿舍倒头就睡。

等他醒来已经是晚饭后了,收到一大堆徐建华打来的未接来电,这才急忙赶来徐建华的办公室。

“行了,我也不说你了,我猜你也是熬了一整晚才能写出这么完善的论文出来,这次就放过你了,下次注意身体。”,徐建华也表示理解,给了他一个台阶下。

“好的老师,我也是一时论文写的兴奋了,就没睡。下次一定不会了。”,江铭保证道。

“你的论文写的很不错,几乎只有个别语言需要修改,我已经给你改好投出去了,你再看看有什么需要调整的。”

徐建华递给江铭几张纸,正是他改好的打印出来的论文,上面改过的句子都用笔标了出来:“给你改了一些句子,你也可以学一下,有些问题以后写的时候注意一点。”

江铭双手接过徐建华打印好的论文,郑重地点了点头。

“江铭啊,你这次真的做了一个了不得的创新,这篇论文我觉得评选今年NIPS的最佳论文都不为过,让神经网络在非凸优化上的能力更进一步。”

“没有没有,我这篇论文还有很多不足,这只是我突然想到的灵感。而且这个方法也远没有解决非凸优化的问题,未来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江铭赶紧否认,这利用惯性走出局部最优的方法就像是玩具一样,远远谈不上理论的突破。

徐建华看他严肃否认的样子,不禁哑然失笑:“江铭,你有没有听说过火鸡科学家的故事?”

江铭摇了摇头。

见江铭不知道,徐建华慢慢道:“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在农场里有一群火鸡,农场主每天中午十一点都回来给它们喂食。”

“火鸡中的火鸡科学家,通过长久的归纳总结,得出了一条自己宇宙的伟大定律:在我们的世界中,每天十一点就会有食物降临。”

“火鸡们对这条定律深信不疑,甚至基于此提出了许多假说,开发了公理体系。”

“然而,到了过年的这一天的中午十一点,食物没有降临,农场主进来把它们捉去杀了。”

“火鸡们不会怀疑这条定律吗,科学的源头不就是怀疑?”,江铭不解道,每天都有食物降临这种定律实在值得怀疑。

“我们其实也不会怀疑为什么光速是299799458米/秒,也不会怀疑为什么π是一个无理数。”,徐建华略微无奈道。

“所以老师你的意思是说,真正的真理,或是问题的最优解几乎是不可能得到的,我们找到一个能解决99%问题的次优解就足够好了吗?”,江铭思索了一会儿,试探着问。

“你很敏锐,不过我的意思不完全是这样。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所设计的神经网络,是基于我们所秉持的公理体系而构建的空间中的,而真理也许存在于这个空间之外。”,徐建华的神情逐渐变得严肃。

“在百年前,蓝星大融合刚刚开始的那个年代,大量的哲学思潮与科学力量开始碰撞,蓝星的科学家们企图找到一个完美的公理体系。”

“然而,一个叫哥德尔的特级研究员却以一己之力推翻了全人类一砖一瓦所建立起来的公理大厦。”,徐建华叹了一口气。

可以说在哥德尔出现之前,人类生活在探索自然主宰一切的幻想中。

歌德尔特级研究员却撕开了这美好图景,露出了画卷背后的无限黑暗。

“他的不完备定理证明了人类逻辑的不完备,以至于任何包含人类逻辑的公理体系必定出现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证伪的命题!”

“在此之后,怀疑的种子深深种在了无数研究员的心里,我们人类所坚信的真理,是否如同火鸡科学家一样可笑?”

“如果说,我们的整个宇宙都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高维生物所创造的,甚至是一个超级计算机用程序所模拟的,那我们所追求的真理又有什么意义呢?”

徐建华的话如同树叶般悄然落地,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江铭沉思良久,最终缓缓开口。

“老师,我觉得一定有办法验证,虽然我现在想不到怎么做。”

“但我感觉这个世界上,物质是可以模拟的,能量也可以模拟的,却一定存在一种更本质的、不能模拟的东西贯穿模拟之内和模拟之外。”

江铭的话越来越坚定,连徐建华都感受到从他眼睛中发散出信念的光芒。

“好!我相信你未来一定能成长到与曾经的大学者比肩的程度,推陈出新,为人类开创出新的道路。”,徐建华笑着道。

接着,徐建华拿出一个u盘递给江铭:“对了,入学好几天了,你也该上课了。我给你做了一份课表,是你还需要补足的一些知识。”

“这个U盘里还有我整理的一些论文和学习资料,都是历年的学生留下来的,一并给你。”

“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