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齐物论》用南郭子綦隐机而坐、狙公赋芧、尧问于舜、啮缺问乎王倪、瞿鹊子问于长梧子、罔两问景及庄周梦蝶七个寓言故事论述了万物齐同的道理。
南郭子綦以三籁喻颜成子游,地籁的操纵者是风,人籁的操纵者是人,“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我理解为地籁和人籁都是天籁物化的表象,操纵天籁的人使他们显现不同的表象。然而,“怒者其谁也”?这个“真宰”是谁呢?《道德经》十四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曰“道”。因此,它就是“不得其眹。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的道。在道的统领下,“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各人都有自己的成见,然而“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在一定条件下,对立的双方会相互转化,因此“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一旦语境变化,是非亦转化。
那么,事物就没有统一的标准了吗?“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从本质上看,万物都是由同一元素构成。篇中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一元素是什么。但是联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看,阴阳二气便是元素,二气混合而成之气化作万物。而存在即合理,“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理解起来就是苏轼《赤壁赋》中那句“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当我们知道这一规律之后,能做的就是顺应这一规律,发挥好自己的角色而不必自知,“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这就好比“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知不知,尚也“。庄子借用“狙公赋茅”的故事所要告知我们的就是,道让万物以“休乎天钧”的方式自处,两行。当读到“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时,虽然不知道是什么道理,但是感到和《圣经》中亚当夏娃偷吃禁果后的情景有些相似。
《道德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齐物论》也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由此可知,“辩也者,有不见也”。这里可见庄子“圣人论而不辩”的观点,客观上也解释了南郭子綦“言”的合理性。
第三则故事中,王倪对啮缺谈至人超越世俗利害是非的观点。王倪用各种不同的动物对居处、味道、美色有各自不同的反应,以此为喻,说明不同的人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出发,对同一事物肯定有不同的是非标准。正因为这一复杂性,王倪才复归于“无知”,这也是“知不知”的体现。
瞿鹊子问于长梧子的故事在我看来所要表达的也仍然是是非无标准,和之以天倪的道理。
罔两问景的故事从万物相依相存的角度解释了天地万物的一体性。
庄周梦蝶的故事讲述了物我转化,物我合一的道理。
《齐物论》文意深奥,初读虽似有所得,细究却难以把握要领。其行文逻辑复杂,同一哲理常通过不同故事反复申述,而文中各处语句段落又蕴含着诸多相通的道理,这使得内容呈现出零散琐碎之感,为提炼核心观点增添了难度。阅读过程中,往往读罢三两句便有所感悟,然而这些感悟亦是零散不成体系,待到下笔撰写评论时,更是深感棘手。许多从文中领会到的精妙奥义,只可意会,难以用确切的文字清晰表述,故而撰写《齐物论》的评论成为一项极具挑战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