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读史笔记·三国志】【名臣奏疏语录篇五十四】

高堂隆谏魏明帝劳役百官、不修德政

背景

高堂隆其人。高堂隆,字升平,泰山郡平阳县(今山东新泰)人。历任丞相军议掾,历城侯曹徽的文学(侍从之官),又转任历城国国相,曹叡即位后,任命高堂隆为给事中、博士、驸马都尉。高堂隆以直言敢谏著称,曾多次劝诫魏明帝要爱惜民力、节俭治国。在曹叡大兴土木、建造宫殿时,他多次上疏劝谏,指出这样做会劳民伤财、影响国家稳定。高堂隆不仅关注国家大事,还独具慧眼地预见到了曹魏皇权的危机。他提醒曹叡要防备异姓强臣威胁皇室,并建议让曹氏诸王在封地内建立军队以拱卫皇室。

奏疏背景。魏明帝大兴土木,宫室极尽奇淫巧技,不仅劳役百姓,甚至文武百官都要被征调修建宫室、园林。这种做法让百姓、官员怨声载道。高堂隆认为这是穷尽天下之力来供养一人,长此以往没有不亡国的。于是给皇帝写下了这边奏疏。奏疏中言辞犀利陈述国家存亡之道,皇帝看完后大受震撼。”书奏,帝览焉,谓中书监、令曰:’观隆此奏,使朕惧哉!‘“

原文段一

帝愈增崇宫殿,雕饰观阁,凿太行之石英,采谷城之文石,起景阳山于芳林之园,建昭阳殿于太极之北,铸作黄龙凤凰奇伟之兽,饰金墉、陵云台、陵霄阙。百役繁兴,作者万数,公卿以下至于学生,莫不展力,帝乃躬自(握)〔掘〕土以率之。而辽东不朝。悼皇后崩。天作淫雨,冀州水出,漂没民物。隆上疏切谏曰:

盖“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然则士民者,乃国家之镇也;谷帛者,乃士民之命也。谷帛非造化不育,非人力不成。是以帝耕以劝农,后桑以成服,所以昭事上帝,告虔报施也。昔在伊唐,世值阳九厄运之会,洪水滔天,使鲧治之,绩用不成,乃举文命,随山刊木,前后历年二十二载。灾眚之甚,莫过于彼,力役之兴,莫久于此,尧、舜君臣,南面而已。禹敷九州,庶士庸勋,各有等差,君子小人,物有服章。今无若时之急,而使公卿大夫并与厮徒共供事役,闻之四夷,非嘉声也,垂之竹帛,非令名也。是以有国有家者,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妪煦养育,故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上下劳役,疾病凶荒,耕稼者寡,饥馑荐臻,无以卒岁,宜加愍恤,以救其困。

注解

魏明帝愈来愈热衷于增建宫殿。雕刻装饰楼台阁榭,开凿太行山的石英石,采集谷城的文石,在芳林园中堆筑起景阳山,在太极殿的北面建造起昭阳殿,还铸造了黄龙、凤凰等奇伟的雕像,用来装饰金墉城、陵云台、陵霄阙。各种工程纷纷兴起,参与建造的工匠数以万计,从公卿大臣到学生,无不竭尽全力,皇帝更是亲自挥锄掘土,以此作为榜样来率领大家。然而,辽东地区却不来朝见。与此同时,悼皇后也去世了。天空连绵降下大雨,冀州地区洪水泛滥,冲走了百姓的财物。在这种情况下,高堂隆上疏恳切地劝谏皇帝:

“天地最大的德行是生育万物,圣人最大的宝物是君位。如何守住君位呢?答案是仁爱;如何聚集百姓呢?答案是财富。”然而,士人和百姓是国家的根基;粮食和布匹是士人和百姓的命脉。粮食和布匹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人力去耕种和纺织的。因此,皇帝亲自耕种以劝勉农民,皇后亲自养蚕以制作衣服,这是为了恭敬地侍奉上天,虔诚地报答上天的恩赐。

从前在伊祁氏和唐尧氏的时代,正值阳九厄运的时期,洪水滔天,让鲧去治理,但没有成功,于是举荐了大禹,他顺着山势砍伐树木,前后历时二十二年。灾害的严重程度,没有超过那个时候的;征发劳役的时间,也没有比这个更长的了。然而,尧、舜这样的君臣,只是坐在朝廷上治理国家。大禹治理了九州,众多的士人因功勋而得到封赏,各有不同的等级,君子和小人,都穿着符合他们身份的衣服。

现在没有像那个时候那样紧迫的局势,却让公卿大夫与工匠们一起从事劳役,这样的消息如果传到四夷,不是好的名声;如果记载在史书上,也不是好的记载。因此,治理国家的人,从自身来取法,从万物来借鉴,要温和地养育百姓,所以称“和乐的君子,是百姓的父母”。现在上下都在从事劳役,又有疾病和灾荒,耕种的人很少,饥荒接连不断,百姓无法度过一年,应该加以怜悯和体恤,来解救他们的困境。“

原文段二

臣观在昔书籍所载,天人之际,未有不应也。是以古先哲王,畏上天之明命,循阴阳之逆顺,矜矜业业,惟恐有违。然后治道用兴,德与神符,灾异既发,惧而修政,未有不延期流祚者也。爰及末叶,暗君荒主,不崇先王之令轨,不纳正士之直言,以遂其情志,恬忽变戒,未有不寻践祸难,至于颠覆者也。

天道既著,请以人道论之。夫六情五性,同在于人,嗜欲廉贞,各居其一。及其动也,交争于心。欲强质弱,则纵滥不禁;精诚不制,则放溢无极。夫情之所在,非好则美,而美好之集,非人力不成,非谷帛不立。情苟无极,则人不堪其劳,物不充其求。劳求并至,将起祸乱。故不割情,无以相供。仲尼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由此观之,礼义之制,非苟拘分,将以远害而兴治也。

注解

我观察古代书籍所记载的,关于天和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不应验的。因此,古代的圣明君主,敬畏上天明确的旨意,遵循阴阳变化的规律,兢兢业业,唯恐有所违背。这样,治理国家的道路才得以兴盛,德行与天意相符。当灾害和异象发生时,他们会感到恐惧并修正朝政,因此没有不使国家延期昌盛的。然而,到了后世,昏庸的君主不尊崇先王的法则,不接受正直之士的直言进谏,以满足自己的私欲为乐,对变故和警戒漠不关心,没有不因此招致祸难,最终导致国家颠覆的。

既然天道的规律已经很明显,那么让我再用人道的角度来论述。人的六种情感和五种性格,都是共同存在的。贪欲和廉洁、正直,各自占据其中一部分。当它们活动起来时,会在心中相互争斗。如果欲望强大而本性虚弱,那么就会放纵无度,无法禁止;如果真诚的情感没有得到控制,那么就会泛滥无度。情感所集中的地方,不是美好就是喜爱,而美好和喜爱的事物,不是靠人力无法成就,不是靠粮食和布匹无法维持。如果情感没有限度,那么人们将无法承受过度的劳作,物品也无法满足过度的需求。劳作和需求同时到来,将会引发祸乱。因此,如果不割舍过度的情感,就无法相互供养。孔子说:“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会有眼前的忧患。”由此看来,礼义的制定,并不是为了简单地限制人们的身份和地位,而是为了远离祸害并促进国家的治理。

原文段三

今吴、蜀二贼,非徒白地小虏、聚邑之寇,乃据险乘流,跨有士众,僭号称帝,欲与中国争衡。今若有人来告,权、(备)〔禅〕并修德政,复履清俭,轻省租赋,不治玩好,动咨耆贤,事遵礼度。陛下闻之,岂不惕然恶其如此,以为难卒讨灭,而为国忧乎?若使告者曰,彼二贼并为无道,崇侈无度,役其士民,重其征赋,下不堪命,吁嗟日甚。陛下闻之,岂不勃然忿其困我无辜之民,而欲速加之诛,其次,岂不幸彼疲弊而取之不难乎?苟如此,则可易心而度,事义之数亦不远矣。

且秦始皇不筑道德之基,而筑阿房之宫,不忧萧墙之变,而修长城之役。当其君臣为此计也,亦欲立万世之业,使子孙长有天下,岂意一朝匹夫大呼,而天下倾覆哉?故臣以为使先代之君知其所行必将至于败,则弗为之矣。是以亡国之主自谓不亡,然后至于亡;贤圣之君自谓将亡,然后至于不亡。昔汉文帝称为贤主,躬行约俭,惠下养民,而贾谊方之,以为天下倒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叹息者三。况今天下雕弊,民无儋石之储,国无终年之畜,外有强敌,六军暴边,内兴土功,州郡骚动,若有寇警,则臣惧版筑之士不能投命虏庭矣。

注解

如今吴、蜀这两个敌人,不仅仅是占据小块土地的小虏寇或者聚居村落的盗匪,他们凭借险要的地势和便利的水流,拥有众多士兵,僭越称帝,想要与中原王朝一争高下。假如现在有人报告说,孙权、刘禅(此处原文有误,应为刘禅而非刘备,因刘备已逝,此处可能是笔误或引用时的错误)都在修行德政,重新回归清廉节俭,减轻租赋,不追求奢华玩乐,行动前都咨询德高望重的老人,做事都遵循礼制。陛下您听到这样的报告,难道不会心生警惕,厌恶他们这样做,认为难以迅速讨伐消灭他们,从而为国家担忧吗?

如果报告的人说,那两个敌人都在施行无道之政,奢侈无度,役使百姓,加重赋税,百姓无法承受,哀叹之声日益加剧。陛下您听到这样的报告,难道不会勃然大怒,为他们困苦我们无辜百姓而愤怒,想要迅速对他们进行讨伐,或者至少庆幸他们疲惫不堪,攻取他们不再困难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可以换位思考,理解事情的道理和规律也就不远了。

况且秦始皇不筑道德之基,而修筑阿房宫,不忧虑宫廷内部的变故,而大兴长城的劳役。当他和他的臣子们做出这样的决策时,也是想要建立千秋万代的基业,使子孙永远拥有天下,哪里会想到有一天一个普通人振臂一呼,天下就倾覆了呢?所以我认为,如果先代的君主知道他们所做的行为必将导致失败,那么他们就不会去做了。因此,亡国的君主自认为不会亡国,然后才导致亡国;贤明的君主自认为将要亡国,然后才不至于亡国。从前汉文帝被认为是贤明的君主,他亲身践行节俭,对百姓施恩惠,养育百姓,然而贾谊却将他与危亡的国家相比,认为天下有三大可痛哭之事,两大可流涕之事,三大可长叹息之事。何况现在天下凋敝,百姓没有一斗一石的粮食储备,国家没有维持一年的积蓄,外有强敌,六军驻守边疆,内有大型土木工程,州郡动荡不安,如果有敌寇入侵的警报,那么我担心那些正在修筑工事的人将无法拼死抵抗敌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