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嘏论灭吴之策
背景
傅嘏其人。傅嘏(gǔ),字兰石,北地郡泥阳县(今甘肃宁县米桥乡)人。年少时便才名远播,弱冠之年已知名于世,被司空陈群辟为掾属。他为人干练达,有军政见识,是曹魏后期不可多得的人才。历任尚书郎、河南尹、尚书等职务。在河南尹任上,傅嘏以德行的教化为基础,执法持久且不可触犯,使官吏百姓逐渐安定。在伐吴问题上,傅嘏的见解独到且准确,虽未被采纳但事后证明其判断正确。傅嘏为人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他拒绝与德行败坏的人结交,即使这些人名声显,他的政治才能、军事谋略和个人品质都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
奏疏背景。嘉平四年(即公元252年)四月,孙权去世,这一事件在三国时期引起了重大的政治和军事波动。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毌丘俭等人,鉴于孙权之死,认为是征讨东吴的良机,于是联名上表请求朝廷发兵征吴。然而,朝廷对于是否立即发动攻势存在分歧,因此诏令尚书傅嘏进行咨询。傅嘏在深思熟虑后,向朝廷呈上了详尽的奏疏,其中不仅回顾了历史上类似情境下的成败案例,如吴王夫差和齐闵王的故事,用以警示当前决策需谨慎,还深入分析了东吴当前的政治军事形势,以及三种可能的征吴策略:泛舟径渡、四道并进、进军大佃。傅嘏认为,东吴虽因孙权之死而内部可能产生动荡,但其根基尚稳,且已历经数十年经营,非轻易可破。他特别指出,当前东吴正处于守势,若我军贸然进攻,很可能会陷入被动。因此,他主张采取“进军大佃”的策略,即选择有利地形驻扎,通过屯田积谷、招抚民心、构建防御网络等方式,逐步削弱东吴的实力,同时保持对东吴的军事压力,待时机成熟再一举破敌。傅嘏的奏疏展现了他深邃的战略眼光和稳健的军事思想。
原文段一
嘉平四年四月,孙权死。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毌丘俭等表请征吴。朝廷以三征计异,诏访尚书傅嘏,嘏对曰:昔夫差胜齐陵晋,威行中国,不能以免姑苏之祸;齐闵辟土兼国,开地千里,不足以救颠覆之败:有始不必善终,古事之明效也。孙权自破蜀兼平荆州之后,志盈欲满,罪戮忠良,诛及胤嗣,元凶已极。相国宣文侯先识取乱侮亡之义,深建宏图大举之策。
注解
嘉平四年四月,东吴之主孙权辞世。随后,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与镇南将军毌丘俭等人联名上奏,恳请朝廷趁此良机发起对东吴的征讨。然而,朝廷内部对于这三位将军所提出的三种征吴策略存在分歧,难以统一意见。因此,皇帝特地下诏,征询尚书傅嘏的意见。
傅嘏向皇帝呈上了他的精辟见解。以吴王夫差和齐闵王为例,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便初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如夫差战胜齐国、欺凌晋国,威震中原;又如齐闵王开疆拓土,兼并他国,领土扩张千里,但最终都未能逃脱失败的命运,姑苏之祸与齐国颠覆便是明证。这充分说明了“有始未必善终”的古训,历史往往充满了变数,一时的成功并不能保证长久的安稳。孙权在击破蜀汉、平定荆州之后,便志得意满,开始放纵自己的欲望,滥杀无辜,尤其是那些忠良之士,甚至将杀戮之手伸向了他们的后代,其罪行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然而,在这背后,魏国的相国宣文侯(司马懿)却早已洞察到东吴内部的混乱与衰弱,他深谋远虑,制定了宏大的战略计划。
原文段二
今权已死,托孤于诸葛恪。若矫权苛暴,蠲其虐政,民免酷烈,偷安新惠,外内齐虑,有同舟之惧,虽不能终自保完,犹足以延期挺命于深江之表矣。昶等或欲泛舟径渡,横行江表,收民略地,因粮于寇;或欲四道并进,临之以武,诱间携贰,待其崩坏;或欲进军大佃,逼其项领,积谷观衅,相时而动:凡此三者,皆取贼之常计也。然施之当机,则功成名立,苟不应节,必贻后患。自治兵已来,出入三载,非掩袭之军也。贼丧元帅,利存退守,若撰饰舟楫,罗船津要,坚城清野,以防卒攻,横行之计,殆难必施。贼之为寇,几六十年,君臣伪立,吉凶同患,若恪蠲其弊,天去其疾,崩溃之应,不可卒待。今边壤之守,与贼相远,贼设罗落,又持重密,间谍不行,耳目无闻。夫军无耳目,校察未详,而举大众以临巨险,此为希幸徼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
注解
如今孙权已死,将国家和幼主托付给了诸葛恪。如果诸葛恪能够纠正孙权时期的苛暴统治,废除那些残酷的政策,使民众免受酷烈之苦,并暂时享受新的恩惠,那么东吴内外将会齐心协力,共同面对困境,如同同舟共济一般。虽然这样的举措未必能确保东吴长久自保,但至少能在一段时间内延长其寿命,使其在长江以南的疆域内继续存在。
王昶等人提出的征吴策略有三种:一是泛舟径渡,直接横渡长江,在江东地区横行无忌,收编民众,掠夺土地,甚至从敌人那里获取粮食补给;二是四道并进,以武力相逼,同时运用间谍手段离间东吴君臣,诱使其内部出现分裂和背叛,以待时机成熟一举攻破;三是进军大佃,逼近东吴的要害之地,屯田积谷,观察敌情,等待合适的时机再采取行动。这三种策略都是历代征讨敌人的常用之计。然而,关键在于这些策略的实施必须把握时机,才能取得成功;若时机不对,反而会留下后患。
自我们整军备战以来,已经过去三年时间,我们的军队并非是为了突袭而组建的。东吴此时失去了主帅,理应利用这个时机退守自保。他们很可能会加强水军建设,在重要渡口布置船只,加固城池,清野坚壁,以防我军突然袭击。因此,那种直接横行的策略恐怕难以顺利实施。
东吴作为敌国,已经存在近六十年,其君臣之间虽然表面上相互支持,但实际上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意愿并不强烈。如果诸葛恪能够真正改革弊政,消除东吴内部的隐患,那么东吴的崩溃或许不会立刻到来,而是需要时间的积累。
此外,我们还应注意到,目前我们边境的守军与东吴军队相距甚远,东吴方面又设置了严密的防御体系,使得我们的间谍难以渗透进去,无法及时获取准确的情报。军队如果失去了耳目,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无法对敌人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贸然出动大军去冒险进攻,那就像是抱着侥幸心理去寻求战功一样,是极其危险的。我们应该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万无一失之后,再相机而动。
原文段三
唯有进军大佃,最差完牢。可诏昶、遵等择地居险,审所错置,及令三方一时前守。夺其肥壤,使还耕塉土,一也;兵出民表,寇钞不犯,二也;招怀近路,降附日至,三也;罗落远设,间构不来,四也;贼退其守,罗落必浅,佃作易之,五也;坐食积谷,士不运输,六也;衅隙时闻,讨袭速决,七也:凡此七者,军事之急务也。不据则贼擅便资,据之则利归于国,不可不察也。夫屯垒相逼,形势已交,智勇得陈,巧拙得用,策之而知得失之计,角之而知有余不足,虏之情伪,将焉所逃?夫以小敌大,则役烦力竭,以贫敌富,则敛重财匮。故‘敌逸能劳之,饱能饥之’,此之谓也。然后盛众厉兵以震之,参惠倍赏以招之,多方广似以疑之。由不虞之道,以间其不戒。比及三年,左提右挈,虏必冰散瓦解,安受其弊,可坐算而得也。
注解
最为稳妥且有效的策略,莫过于进军并屯田驻守。我们可以命令王昶、胡遵等将领选择险要之地驻扎,并仔细规划部署,同时命令三方军队同时向前推进防守。这样做的好处有七:一是夺取敌人的肥沃土地,迫使他们退回到贫瘠之地耕种;二是我们的军队驻扎在民众之外,使敌人无法轻易侵扰百姓;三是通过招抚近处的百姓,使他们归顺,投降者将日益增多;四是在远处设置防御工事,使敌人的间谍无法渗透,阴谋无法得逞;五是当敌人撤退时,他们的防御工事必然变得薄弱,我们的屯田作业将更加容易;六是我们能够就地取食,积累粮食,士兵无需长途运输;七是时刻关注敌人的动向,一旦有可乘之机,便迅速发起攻击,速战速决。这七点是当前军事行动中的首要任务,如果不加以占据,敌人就会利用这些资源,而如果我们占据了,则利益将归于国家,这一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当我们的屯田与敌人的防御工事相互逼近,双方的形势已经交织在一起时,我们的智勇之士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无论是巧妙的策略还是直接的武力对抗,都能得到运用。通过策划,我们可以了解敌人的得失之计;通过交锋,我们可以知道敌人的强弱之处。在这样的情况下,敌人的真实意图和伪装将无处遁形。
再者,如果以小国对抗大国,就会因为频繁的征战而耗尽国力;如果以贫国对抗富国,就会因为沉重的赋税而耗尽财富。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策略,使敌人安逸时变得疲惫,使敌人饱足时感到饥饿。这就是“敌逸能劳之,饱能饥之”的道理。
接下来,我们应该集结大军,磨砺武器,以展示我们的军威,震慑敌人。同时,通过丰厚的奖赏来招揽人心,用各种方法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我们要选择敌人意想不到的道路,利用他们疏于防备的时机发起攻击。这样,不出三年,我们就能像提起左右手一样轻松地控制敌人,使他们像冰雪融化、瓦片碎裂一样崩溃瓦解。到那时,我们就可以安然地享受胜利的果实,这一切都是可以通过精心策划而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