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湖南

潜德不耀

“冲岳去地四千一十丈,其隅接周络,约千数百里,湘水出其下,源洁而流长,洞庭汇长江,东入于海,其气庞鸿峻固,渟蓄激溥一泄之,于人命世哲辅生其间,或百年或数百年一见,顾其气,犹未甚昌也。距今,乃笃生我湘乡相国一等毅勇侯曾公。公宅湘之上流,结庐衡山麓,世积儒素,潜德不耀。”

这就是蒋春元笔下曾国藩的故乡!

湖南的形胜

湖南属于古荆州之地,三代之时,还是蛮烟瘴雨之乡。楚国兴起后,拓地五千里,称霸一方。它完全属于内地,是在秦取百粤设郡县之时。湖南西南部的边疆之地,苗瑶各族往往杂处山谷之间,编氓相伍。今日仍然有若敖、蚡昌的遗风。而其地形东至江西,南界广东、广西,西接贵州,北连湖北,其面积为二十一万一千八百平方千米。其人口一千八百六十五万二千。《广兴记》记载道:“自武昌至江陵,东通吴会,西连巴蜀,南极潇湘,北控关洛,人皆知荆湖之险。”曾国藩则写道:“自古大江南北有事,必争此上游形势。”这都是通透实际的描述,道尽了湖南的地理形势。

爱新觉罗氏崛起于长白山下,统一中国四百余州,建立起一个新的大帝国,产生不世出的明君英主,如太祖、太宗、圣祖、高宗,谋臣如猛云之雨,前后辈出,翼赞其霸业;而长江一带上下数千里地方人才寥寥无闻,难道是天地的正气消磨已尽,无所剩余?衡山之秀,湘水之深,洞庭之奇,云梦之大,依然无异于旧时,英雄豪杰之士却久未出于其间。

正气发泄的中心

康熙、乾隆的帝业,传到嘉庆、道光手中,逐渐衰败,满洲八旗文弱娇柔,犹如妇人女子;满洲大官无能无为,无异于木偶;政纲紊乱,威信扫地;世道荆棘,天下茅苇;大江南北,群雄割据,四百余州有如裂爪,湖南才产生了一位大伟人,天地正气发泄于长江之间,而其正气发泄的中心不问可知,便是曾国藩其人。

遍征十八行省

在宋朝的时候,周茂淑讲学于濂溪,远溯圣源,阐明天地大道,海内风响,圣学由是而兴。但是,自元明以至清初,湖南并未听说出什么巨人。直到曾国藩崛起,则探寻圣学本源,为国家而将圣学用于事业,湖南从此人才辈出,所谓“以一县之人遍征十八行省”,可见这并非偶然的现象。

《湘军记》有如下记载:

粤匪捻回既诛,余威震殊俗,北慑乌桓,南渡台澎越裳,西北涉流沙,达乌孙,西南暨于阗葱岭,武功之隆,近古罕觏,然而总其成者,湘乡曾文正公国藩也。

以忠诚为天下倡

上面的说法虽然稍有夸张,但是团结湖南人来挽回清国的颓运,发泄天地的正气,这份功劳不可不归因于曾国藩的崛起。

然而,湖南为什么能够人才辈出,成为国家的元气?曾国藩解说道:

当其负羽远征,乖离骨肉;或苦战而授命,或邂逅而戕生;残骸暴于荒原,凶问迟而不审;老母寡妇,望祭宵哭;可谓极人世之至悲。然而前者覆亡,后者继往;蹈百死而不辞,困厄无所遇而不悔者,何哉?岂皆迫于王事,逐风尘而不返与?亦由前此死义数君子者为之倡,忠诚所感,气机鼓动,而不能自已也。

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世之乱也,上下纵于亡等之欲,奸伪相吞,变诈相角,自图其安而予人以至危,畏难避害,曾不肯捐丝粟之力以拯天下。得忠诚者,起而矫之,克己而爱人,去伪而崇拙;躬履诸艰而不责人以同患;浩然捐生,如远游之还乡而无所顾悸。由是众人效其所为,亦皆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呜呼!吾乡数君子所以鼓动群伦,历九州而戡大乱,非拙且诚者之效与?亦岂始事时所及料哉!

一人之精神即四亿人之精神

须知清朝自咸丰以来,天下人才,辈出湖南,固然是基于所谓循环的道理,但也是因为曾国藩倡率天下,鼓舞士气。呜呼!一国以一人而兴,曾国藩一人的精神,就是湖南一千八百万人的精神,其实也是中国四亿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