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四月不见人成双
- 1979文艺时代从高考开始
- 三十二编
- 2235字
- 2024-08-24 19:59:27
会议室内,赵敏和秦大川正恋奸情热。
完全没注意到会议室内多了八个不速之客。
上一世,张旭直接踹门进去,直面赵敏和秦大川。
被赵敏倒打一耙,反而把屎盆子扣在张旭头上。
这次,同样的错误张旭不会再犯。
毕竟和赵敏相处三年之久。
赵敏的喜好他十分清楚。
最怕的动物就是蛇。
每次遇到蛇,她都会精神失控大声尖叫,声音尖锐刺耳。
不过,为了确保捉奸成功,张旭还准备了备用方案。
这回没让张旭等很久。
八条蛇不负所望,不一会功夫,一声惊恐的尖叫声刺破夜空。
没等沉浸在电影情节中的村民们反应过来。
紧接着,又是一连串的尖叫声从大队部方向传来。
“出事了!”
大队书记张德友脸色一变,瞬间站了起来,表情严肃地看向队部方向。
“快去看看,别是出了大事!”
驻队干部杨爱国掏出手电筒,紧跟着站起来,边说边朝队部方向跑去。
见有人行动,村民们也反应过来。
胆子大的已经拿着手电筒跟了过去。
放映员肖二娃赶忙暂停播放,打开照明灯。
看热闹不嫌事大,有了照明,村民们呼啦啦的涌向队部。
驻队干部杨爱国跑的最快,三步两步进了大队部,手电筒四处照射,寻找发出尖叫声的人。
大队部只有两个屋子,一个是办公室,一个是会议室。
办公室的门是敞开的,电筒一照,不用费神就知道里面没人。
会议室是关着的,所以杨爱国想都没想,哐当一下,一脚就踹开了会议室门。
然后,他就傻了。
白花花的两个屁股出现在眼前。
张德友毕竟年近六十,动作慢了点。
等他赶到队部时,有好几个村民已经先到了。
现场异常尴尬,几只手电筒光束全部对着两个光屁股的人。
大家仿佛被施了定身术,傻傻的站在那里,没人说话。
“嗯,嗯,......”
最终张德友嗯了两声打破现场短暂的平静。
他回头看了一下陆续过来的村民,皱着眉头道:
“把裤子穿起,像什么样子嘛!”
“我...,我屁股遭蛇咬了。”
秦大川吭哧了几声,带着点委屈的说道。
他这么一说,大家才注意到会议室的地上,有几条蛇在游走。
有两个胆子大的男村民,立刻走过去抓蛇。
经过秦大川和赵敏的时候,笑嘻嘻的调侃道:“大队长的屁股好白哦!”
在场众人哄堂大笑。
“苟日的,居然有两条金钱斑!”
抓蛇的村民惊呼一声,动作变得小心翼翼。
金钱斑虽然毒性不强,咬一口不至于丧命,可也绝对不好受。
秦大川脸色瞬间惨白,冷汗肉眼可见从额头冒了出来。
村民们抓捕四处逃窜的毒蛇。
此时,队长老婆也闻讯赶来。
她脸上阴沉阴沉的,几乎要滴下水来。
闷着头也不吭声,几下就从人缝中挤到前面。
二话不说,对着赵敏的脸上狠狠的抓去。
边抓边咬牙切齿咒骂:“我日你仙人,烂MP,叫你睡我男人!你MP要烂吗!......”
连串的污言秽语不要钱似的往外冒。
赵敏正精神恍惚,浑然没想到出现这种局面。
直到脸上火辣辣的疼,才反应过来。
她也不出言反驳,闷声抓住队长老婆的头发,大耳光就朝队长老婆脸上招呼。
两人瞬间就扭打在一起。
一时间,耳光乱飞,尖叫声哭喊声连连,场面异常火爆。
围观的村民都看懵了。
......
听到队部传来的阵阵哄笑和女人的哭喊声。
张旭并没有感到大仇得报的喜悦。
只是觉得那个存在心中几十年的疙瘩终于不见了。
秦大川和赵敏无论怎么辩解,众目睽睽之下,“搞破鞋”这个帽子他们是摘不掉了。
他长出一口气,平静拿起竹椅,离开坝子朝家走去。
后续两人的结局怎样,已经不重要了。
众口铄金,又是众人当场看到,想洗白都不可能。
经过秦大川老婆这一闹,加上公社干部在场,大队书记想压都压不住。
第二天,张旭按照约定,去守生产队的农具仓库。
路上遇到几拨村民,远远的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秦大川和赵敏的八卦。
张旭心想,自己当年应该也是这样被他们谈论的吧。
农具仓库和生产队的猪圈挨的很近。
除了空气味道不好,时间相当充足。
他也不嫌弃,在农村呆时间长了,早就习惯各种稀奇古怪的气味。
在库房里找了块木板,钉了个简易桌子,就在生产队的农具仓库开始了高考复习和写作。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比前世强化不知多少倍。
书籍只要翻看一两遍,里面的内容就如同刻印一般记在脑海里。
前世他看过的小说、文章、视频等等,稍微回想,就可以清晰的记得。
《数理化自学丛书》全套十七册,按照他现在的记忆力计算,不到两天就可以记忆一本书,只需要一个月时间就可全部记忆下来。
从1979年开始,高考时间安排在每年7月7、8、9三天,一直持续到2002年。
距离高考只有两个多月时间,第一个月可以把《数理化自学丛书》知识点全部记忆下来。
第二个月用来复习语文和政治。
至于英语,后世他在特区经商期间,早就跟外商把英语练的可以脱口而出。
虽然不至于多牛,应付高考倒是足够。
这天傍晚,村民张建华送农具过来保管。
放好农具,他拿起一本张旭的复习资料,随意翻了几下,随后盯着张旭疑惑道:
“张旭,怎么感觉你最近几天像变了人一样。”
张建华二十来岁,与张旭年龄相当,平时经常一起上工,算是聊得来的朋友。
张旭笑了笑,放下手里的书,给张建华搬了个凳子。
“公社的知青走的差不多了,再不努把力真的就走不成了。”
“说实话,你人挺不错的,主要是其他人把你们知青名声弄坏了。”
说完,张建华有点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张建华说的其他人,张旭也知道是怎么回事。
知青们刚开始到山村的时候,还抱着改天换地的斗志。
可没过多久,就被山区落后的生产条件,贫瘠的生活环境打击的体无完肤。
慢慢的,知青们开始偷鸡摸狗打架斗殴。
隔壁大队还出现过知青偷鸡摸狗的时候被村民围堵,最后跑到屋顶被村民用火铳打死的惨剧。
害群之马多了,自然带来群体名声的损坏。
村民与知青的关系早就没有当初融洽。
又聊了几句,张旭听张建华天一句地一句,说话不着边际。
怕他有什么事情不好意思直接说,便问道:“华哥,是不是有什么事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