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沈老,看来你这是,又发现了一位大才啊

曹杨笑着答道:“去京城。”

“是去上大学吗?”

还别说,这个时间段仍旧处在京城各大学的报名期,所以老人有此一问。

曹杨摇摇头。

见老头儿仍旧谈意很浓的样子。

曹杨索性竹筒倒豆子:“刚刚投了篇稿子,编辑部通知我去改稿。”

老人的眼睛顿时亮了。

“那家杂志社?什么类型的稿子?”

“《京都文艺》,历史类小说。”

老头儿兴致更浓了,原本靠在被子上的身体都坐直了。

“年龄这么小就能写历史小说,对历史感兴趣?能简单说说你写的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吗?”

长者问,曹杨只能耐心解释:“是的,我从小就对历史感兴趣。

我投稿的那篇小说名叫《长安的荔枝》,写的是唐朝天宝年间,一个小官吏李善德在杨贵妃生日前,需要从遥远的岭南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城的一个略带点儿传奇色彩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揭示了古代荔枝运输的艰辛,也反映了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生存与挣扎。”

说到这里,曹阳突然想起来:“对了,我还带着初稿呢!老先生你要是不嫌弃,我可以拿给你看看。”

老头儿当即点头。

目光之中多少还有着点儿迫不及待的迹象。

曹杨就把装着所有手稿的挎包拿了出来。

老头儿很可爱,老顽童似的,眼睛全程直勾勾盯着。

见挎包里头笔记本不少,老头儿忍不住又开言了。

“这些全都是你写的手稿?”

曹杨见其挺感兴趣,索性一股脑儿的全都掏了出来。

“这本是《长安的荔枝》,这几本是《趣说四大名著人物丛书》,这本是一个电影剧本《新中国第一大案》。”

老头儿顿时吃惊的无以复加。

说话声音都整整提高了一个8度。

“小伙子,你不简单啊!连四大名著里头的人物都敢趣说?那肯定把四大名著吃的很透啊!我还真得好好看看了!”

老头儿吃惊的话语,一下子就惊动了上铺两位。

刚才在老头上铺闷头大睡的是一位看上去大约30多岁的男青年。

青年人也不知道是本来就和这老头认识呢,还是早就和这老头聊过天了。

一副很熟络的样子。

伸出头来笑着打趣:“沈老,看来你这是,又发现了一位大才啊!”

说着,又冲着曹杨笑问道:“小兄弟,贵姓啊?写了这么多的东西,写过诗没有?”

曹杨还没来得及回答呢,就感觉到自己的上铺也伸出来了一个脑袋。

一位女性,也三十多四十岁左右的样子,看上去有点儿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的样子,可一时半会儿却又想不起来。

想不起来,曹杨索性也就不想了。

冲其礼貌性的点了点头,目光重新转向青年男子。

“免贵,我姓曹,名叫曹杨,你说的诗,指的是现代朦胧诗吗?”

30岁左右的青年男子,明显愣怔了一下。

然后很是激动的答道:“对对对,你概括的很准确,是朦胧诗没错。”

曹杨这才意识到,自己一不小心把朦胧诗这个概念,提了出来的早了那么一点点儿。

他好像记得,朦胧诗这个概念,好像得等到80年代初才会有人提出来。

提出来的稍早了那么一点点儿也没办法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想收回明显是不可能了。

曹杨也就不纠结了。

“朦胧诗的话,我挺喜欢的,也算写过几首吧!就是自己觉得不那么像样儿,也就没敢去投稿,怕贻笑大方。”

30岁左右的青年人闻言顿时来了兴趣。

他就好像是个诗痴一样,见猎欣喜,非要让曹杨朗诵一首以前写过的诗。

曹杨无奈,被赶鸭子上架,也只能信手拈来了。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首顾城的,后世非常著名,几乎人尽皆知的《一代人》,一瞬间就被曹杨顺手牵羊拿来应付差事儿了。

顾城这个人曹杨非常的不喜欢,劈腿,弃子,杀妻,又自杀,简直就是个大渣男,有时候曹杨甚至觉得他连人都不配做。

剽窃他的诗,走他的路让他无路可走,曹杨毫无心理障碍。

一首仅仅只有一句的短诗吟诵完毕。

曹杨上铺的那位中年女性,由衷的赞叹:“好意境!”

紧接着又说道:“就是太短了,后面还有吗?”

曹杨笑着摇摇头。

“起初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可是后来无论在后面加上多么优美的句子,都觉得多此一举,索性也就这样了。

这首诗的名字叫做《一代人》。”

另一个上铺,30岁左右的那位男青年听完之后,久久不语。

半晌之后,才再次开言。

“写的太好了!

语言简洁精炼,内涵丰富深刻。

既有凝重的批判性,又富有浓烈的抒情性。

虽然只有短短两句话,但思想内涵却丰富深刻。

用“黑夜”象征“一代人”所处的环境。

用“寻找光明”,抒发了黑夜中的“我”们这一代人对光明强烈的渴望和追寻!

这首诗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是对伤痕的反思。

是当下最流行的典型的伤痕文学。”

连曹杨也没想到,这家伙对这首诗的理解竟然这么到位。

正想问问他的大名,他却自我介绍了起来。

“我姓赵,名叫赵振开,现在京都六建工作。

我特别喜欢现代诗,也常常写诗。

我准备做一个民间诗歌类刊物。

名字都想好了,准备就叫《今天》。

曹杨同志,我非常郑重的请求您,请求你能不能把你的这首《一代人》刊登在《今天》第一期?”

这家伙明显很激动,说完之后就直勾勾望着曹杨,仿佛生怕曹杨拒绝似的。

曹杨顿时就乐了。

赵振开这个名字他熟啊!

不但他熟,很多人都熟。

简直如雷贯耳,大名鼎鼎。

朦胧诗的代表人物北岛嘛!

北岛原名赵振开,代表作:“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在后世,这两句同样广为人知,耳熟能详。

就是不知道这首诗,他现在写出来没有,所以曹杨没敢提起。

见其满眼的希冀,曹杨赶紧笑着点了点头。

“认识你很高兴,喜欢就拿去用,不用客气?”

赵振开顿时大喜。

摸出三张大团结,就给曹杨递了过来。

“那说定了啊!拿着,稿费。”

可能有人会说,这么好一首诗,难道就只值30块钱吗?是不是有点少了呀?

其实已经不少了。

这年代,有很多人辛辛苦苦干一个月,工资也就才30块而已!

曹杨没接。

非常真诚的说道:“你刚才不是说《今天》是一个民间刊物,而且才刚刚准备创刊吗?稿费我就不要了,支持《今天》创刊了。”

赵振开闻言,也不矫情。

收起钱,哈哈一笑,说道:“雪中送炭,难能可贵。

那以后你也是《今天》创刊的元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