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注意力机制:体系、模型与算法剖析
- 傅罡
- 804字
- 2024-06-06 18:44:09
1.2 心路历程:心理学中的注意力
在19世纪以前,绝大多数心理学问题都在哲学领域中讨论。19世纪随着生物学、物理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心理学逐渐与哲学脱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心理学问题的探索逐渐拥有了一套有别于哲学的、科学完整的研究体系。对注意力的研究也随之进入一个崭新时代。
心理学领域将注意力的作用机制至少分为四种:第一种注意力表现为“唤醒”(arousal)或“警觉”(alertness)。例如,小明在课堂望着窗外发呆,老师突然敲黑板,小明不禁浑身一颤,然后赶紧看黑板;再例如,正在进食的小猫突然听到异响,立即停止进食,开始紧张地四处张望等。上述例子中注意力仅用于帮助实现状态切换,而与认知无关。第二种注意力与认知有关,一般称为“感官注意力”(sensory attention)。所谓的感官注意力是指在我们通过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获取输入后,帮助我们聚焦心智,实现信息加工并完成认知的一种注意机制。例如,在看书时,目光不断地在字里行间移动聚焦,同时大脑也在不断思考,领会文字的含义。第三种注意力与行为有关,表现为“认真”(conscientious)或“专注”(concentration)。在这种机制下,注意力参与并指导身体动作的执行。例如,体操运动员必须通过集中注意力来完成高难度的动作。第四种注意力表现为“冥思”(meditation)。比如,闭着眼睛想象一个苹果的样子和味道,注意力的确集中在脑海中那个“虚拟”的苹果上,但此时此刻感觉器官未获得任何信息输入,自然不存在对外界信息的加工。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几种注意力并不是孤立的,往往体现为完整行为的多个环节。例如,球场上,小明的思绪已经“神游”,突然场边教练叫他的名字,小明先是浑身一颤,然后意识到是在叫自己,然后开始专心运球……整个过程中前三种注意力均发挥了作用——注意力先后发挥了唤醒、参与认知和参与行为三方面的作用。考虑到本书的落脚点在于人工智能中的注意力机制,而人工智能最重要的目标是让机器具有认知世界的能力。因此,我们将聚焦第二种注意力机制展开详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