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章节内容梗概

本书共分六章。

第一章绪论部分对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思路与方法、重点和难点进行概述,指出了研究的原因和动机,并阐明了本书的写作目的。

第二章交际学与翻译,从传统交际学的角度对翻译研究的流变进行了梳理。首先,本章建立了翻译的一般概念及其与语际交流/交际学之间的关系,分别阐述了香农和韦弗(Shannon and Weaver, 1949)代码模型和Grice会话原则推理模式对翻译的影响,然后指出了翻译研究随着交际学理论的变化而得到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随后,本章引入了关联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从交际学的新理论关联理论这一角度研究翻译。在简要地介绍关联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之后,本章着重对古特关联翻译理论中的重点概念进行解读,为本书后续的理论阐释和例证解析打下坚实的基石。

第三章关联翻译理论的误读及澄清,介绍了关联翻译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尤其指出了国内学界对古特理论的误解。首先,笔者认为,古特的关联翻译理论并不是“将译文隐含意义显性化翻译”的代名词,国内学界的误解是由于对古特理论缺乏透彻和系统的研究,没有对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这组关键概念进行明辨解析;其次,笔者区分了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两种翻译策略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特别通过考察直接翻译的案例,从意义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风格—思想表达的典型方式、原作者意图的传递以及交际线索的保留等四个角度澄清了学界所谓“显性化翻译”的误读。

第四章关联策略在翻译中的应用,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提供了古特的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本章从关联性的角度对整个翻译过程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翻译是寻找最佳关联性的过程,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可以合理共存于关联翻译理论框架内,在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时,译者应同时考虑最佳关联性和文本的语境效果。

第五章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在延安文学作品翻译中的统一,以延安文学作品翻译为个案研究,旨在声明延安文学是世界文学中具有独特本土经验的文学典范,在对其译介时,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都是实现与源文本最佳相似和与目标读者最佳相关的翻译策略,针对延安文学翻译所表现出的问题,译者应当在尊重延安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独特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提升译者素质,在译文中逐步增多延安文学“本土经验”的份额,为本民族或阶级的文学以渐进的方式积累本土经验提供技术支持。

第六章关联视角下从延安文学在美国看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出去,以延安文学翻译为镜,探索语言文本从一个语境转换到另一个语境时,在不同的空间结构中,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价值这些附加在文学文本上的信息所面临的解读、解构和重构,并指出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文学是一个社会传播系统,其传播过程包括写作、选择作品、翻译、出版、推广和发行等,在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及世界文化话语权的强弱不平等的现状下,翻译作为整个传播环节中重要的一环,肩负着中国这个多元的文化实体进入世界文学话语场域的重任。同时本章对研究进行了总结,概述了关联翻译理论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本书附录部分是基于关联翻译理论的笔者译文《故事外的故事》,该章节摘自贾平凹最珍视的自传体小说《我是农民》。贾平凹,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作家协会主席、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当代中国富有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世界级作家,被誉为文学“鬼才”,曾多次获全国文学奖并先后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那文学奖、法兰西文学艺术荣誉奖等国际大奖。《我是农民》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我”初中毕业,即遭遇“文化大革命”,于是回家务农,成为真正的农民。在这“广阔的天地中”,我成为一名好社员,见证着农村中的各项“运动”,在亲情中熬过“政治逆境”,开始自己的暗恋。直至时来运转,我得到机会发挥特长,办工地战报;体味真正意义上的初恋。最后,凭借各种机缘,我终于走出农村,到省城读大学。全书既展示了“我”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变迁,印证了“真正的苦难在脚下,真正的快乐在苦难中”。笔者的译文以关联翻译理论为指导原则,在保持原文与译文“最佳关联性”的过程中,还原了贾平凹原著的精神风貌,说明关联翻译理论对于《我是农民》这样充满地方特色的著作也有着充分的翻译指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