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对韩雪在红河村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他不知道其他人的工作怎么样,于是让阿兰开车去下一个助村驿站。
以前农村有“散户种粮亏本、大户种粮得利”的说法,不过情况正在改变,现在不少种粮大户也是踩在盈亏平衡点上。
陈浩说:“现在农村种一亩地总成本将近1500元,其中肥料、种子、农药、农膜等农资成本超过300多元,人工费用400元,土地流转费折算成现金在700元左右,水稻市场价是1.32元每斤,按每亩1200斤单产计算,收入是1584元。如果不算上政府大户补贴,一亩地就赚几十元钱,无论怎么算,都是不划算”。
李凤霞说:“现在农业劳动力短缺,六旬以上的老人成了种田‘主力军’,他们的工价也不低,平均每天要70元以上,给少了还不愿干。
不少驿站反映,目前在农村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土地流转租金、农业贷款成本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农民规模种粮收益下降,粮价虽然在涨,但始终涨不过土地流转租金和劳动力成本,这在很大程度上冲掉了大户补贴等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收益。
每年开春,秧苗还没栽到田里,就要预先给农民支付几百万万元的土地流转金。这样大的一次性支出,想起来都觉得风险不小。”
陈浩说:“冯家庄村流转了1000多亩水田种水稻,租地当年就出现亏损,第二年也仅保本。一些水源、基础设施较好的村社,稻田平均流转价格已经涨到八百元一亩,比前些年时高出200多元。租地成本压力一年比一年高,效益却没见起色。
算上种子、化肥、农药、人工,种粮的年成本约900元每亩,再加上700元每亩的年租。这样算下来,一亩地每年就赚几百块钱,现在农民出去打工一天至少能赚100多元,干得好的有两三百元,怎么都比种地强。”
李凤霞说:“靠天吃饭风险大,虽然抗旱花了不少钱,但还是减产近30%,亏了30多万元,再这样亏下去,土地流转费都付不起,真不知道如何收场了。”
近两年冯家庄驿站连续亏损了四五百万元后,金玉生坐不住了,种粮食没效益,只能种蔬果规避风险了,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他打算转变种植结构和经营模式。今年先试种500亩,争取卖出好价钱;还要建几十个大棚种蔬菜。”
金玉生告诉我说:“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差是农民种田‘最发愁、最不满意’的一点。由于相关部门土地平整过程中,沟渠、泵站等水利配套设施建设标准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去年光抗旱就花了二三十万元,每年至少还要拿出五万元搞水利配套。
聚丰公司先后流转了2017亩田地,去年6~8月干旱了50多天,一亩地抗旱花了50多元,但每亩还是减产了50多公斤,加上粮食价格下跌,每亩收益同比下降了三四百元。我认为自然条件,尤其是灌溉用水,对粮食生产起着决定作用。靠天吃饭、看天种粮还是主流,想着旱涝保收,难!”
李凤霞说:“我认为,要真正使种粮有效益,农民种粮有‘积极性’,一方面是要加大对种粮新主体的扶持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各类补贴力度,规范操作运行,确保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兑现到农民手中,使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另一方面,要对稳定多年的种粮规模经营主体,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土整治、高标准农田、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基础能力建设、粮食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向种粮大户及粮食专业合作社倾斜。”
阿兰说:“为了解决秋季玉米‘看天晾晒’的问题,金玉生准备建一座标准粮仓,土地硬化、设备购置等费用约300万元,他希望得到集团公司的扶持,这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陈浩说:“你先拨给冯家庄驿站1000万,土地流转都是先交土地流转费,几千亩土地的年流转费一次付清,换谁都吃不消。”
阿兰在傍晚前将车开进冯家庄驿站停车场,金玉生高兴地杀鸡宰羊招待老总,李凤霞看着驿站中金玉生设计的沙盘沉思不语。
席间,金玉生汇报说:“去年托市收购启动较晚,粮食大量以每斤1.11元的价格贱卖,托市效益大量被粮贩子和收储企业赚取,卖‘义气粮、关系粮’的现象普遍。
去年粮食没地方放,7月15日以每斤1.12元卖了45多万公斤,25日拉了3车共63万公斤粮食去粮店卖,排了3天队才卖出去,散户的粮食粮店干脆不收。100多万公斤中稻也大多以每斤1.11元卖掉。每斤1.35元的‘托市价’是7月下旬出的,但我们这里真正实施拖到了10月底,那时候老百姓的粮食早就卖光了,钱都被有关系的粮贩子赚走了。”
陈浩说:“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
金玉生说:“冯家庄村通过‘土地托管’的探索,分步解决了怎么种粮、如何流转、如何经营三个问题,推动了土地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市场化、集约化经营的转变,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给人以启迪。全村一万亩土地连成一片。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冯家庄村一家一户土地分片经营模式的弊病,逐渐显露了出来。每家种的小麦品种不一,病虫害防治要求各有不同,收获日期也不相同,大型收割机很难派上用场,分散经营成本高,粮食也卖不上价。
和全国大部分农村一样,冯家庄村也面临农业劳动力匮乏的问题,在田里耕作的大多为妇女或六旬以上的老人。全村千多户村民中,有600余户以经营梳绒机为主要收入来源,100余户加工汽配软管,还有三四十户外出打工。
村民姜良福算了一笔账:去年他家5亩4分地,每亩地收小麦1200斤,每斤1.1元;玉米1300多斤,每斤1.02元,一年两季粮食毛收入约1.4万元。而化肥、农药、种收、浇水等成本,每亩地每年要1200元。一家人忙活了一整年,也就剩下八千多块钱;而家里的5台梳绒机,每年纯收入至少3万元钱。
尽管种粮投入多、收入低,但是自己的责任田也不能撂荒。因此,每到麦收时节,村里人都会放下手中挣钱的活计回到地里。在兰州打工的村民徐军曾因为回来麦收,少拿了一个月整整三千元的工钱。算起账来,这麦子种得不值喽!
国家关于土地流转的政策出台后,经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郑保屯村的干部群众都看准了一个理:这地分着种不合算,得合起来种!
虽然统一了思想,但要把地‘合’起来种,冯家庄村还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虽然种地收益不高,但土地是庄户人家的‘命根子’,把地拿出来,群众接受得了吗?
其次,当地每亩地每年流转价格900块钱,全村一万亩地每年租金就千多万元,谁有这个家底和魄力?
第三,村里的地都是‘基本农田’,只能种粮,一亩地纯收入也就1500块钱左右,万一再赶上个旱灾涝情的,赔了咋办?
显然,目前在很多地方流行的‘租断’式土地流转形式在郑保屯村行不通。于是,村民开动脑筋想办法。他们结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的优势与土地规模经营‘统’的功能,采取了‘托管’的形式。
所谓托管,就是部分不愿耕种或无能力耕种的村民,把土地委托给种植大户或合作社,由其代为耕种。这样,农户没有与土地剥离,种植大户与合作社也无需支付流转费用,风险由农户均担。
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全村一万亩土地全部‘入托’,并由村党总支部牵头成立了‘粮丰冯兴’粮食种植专业联合社,管理入托土地,同时,下设兴农、利农、惠农三个粮食种植专业社,并吸纳了通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家家丰农技服务合作社。”
小新庄村党支部书记、“粮丰冯兴”粮食种植专业联合社社长冯存良介绍,村里对土地“入托”采取分步示范原则。目前,基本为“半托”模式,即合作社为农民种田提供劳务、农资等服务,种田收益全部归农民,合作社收取劳务和农资费用。待群众认可度高了,再实施“全托”模式,也就是农民把土地交给合作社,合作社扣除经营和管理费用,收益归农户。已有100亩土地作为试点,实行“全托”。
冯存良说:“土地‘入托’只是个形式,如何经营才是关键。地合起来了,如果经营还是老模式,效果未必理想。种粮的优势在于机械化程度高,可以在经营模式上走‘产业化’路子。
村治保主任、“兴农”粮食种植专业社社长黄勤福介绍,从四个方面实现了产业化突破。
一是实现了订单农业。联合社与面粉加工能力山东第一的发达集团签订了5年合同,604户村民的4300亩地种植了嘉禾集团面包专用小麦品种。同时,嘉禾集团还计划推广有机小麦,引进山地养牛场,实现5亩地1头牛的养殖规模,通过青贮饲料“过腹还田”,逐步实现有机小麦生产。
二是农资订购“一条龙”。联合社与山东一家化肥厂签订了供销协议,统一供应化肥,不仅每袋价格比市价低30元,而且送货到地头、保证质量。
三是种植收割“产业化”。“通田”农机专业合作社被纳入联合社后,由20名农户、67台农业机械,统一负责全村一万亩土地种植、收割。
四是粮田管理社会化。“家家丰”农技服务合作社技防队长黄新江和4名队员,利用12米宽的喷药机械,就管理了全村的土地。这种机器每台每天可管理240亩地,不仅防治蚜虫等病害,还能为庄稼补充微量元素。同时,浇水、施肥也都实现了“社会化服务”,浇水每人每天150元,施肥每亩地10元钱。
冯存良介绍,今年除去种子、化肥、人工、种收等成本后,农户获得所卖粮食纯利润的60%,联合社则提取40%作为公积金用于日常运转,以及抗水旱灾害、更新农机等。年底,联合社在公积金中抽取1%~3%作为管理费,为联合社工作人员开“工资”。如果再有剩余,将返还给农户。
村里土地“合”起来种以后,农民实现了增收。据了解,合作社成员可通过农业机械参股和农技防治参股的方式获利。“通田”农机合作社监事会会长范召归,自己拥有两台拖拉机、一台玉米收割机和小麦收割机,每年可通过合作社耕种、收割挣17万元。当然,新型农机的投入也不小。
再说普通农户,村民姜桂齐是农电工,平日没时间打理责任田,这次他把4亩地“全托”入社。这样一来,每亩地化肥便宜30块钱、耕地节省20块钱、农药节省25块钱、收割省5块钱。
算下来,比自己种粮每亩地少投入200元。同时,由嘉禾集团统一收购麦子,每公斤比市场价高出8分钱,一亩地还可多收90多块钱。
姜桂齐说:“现在不用自己操心,每亩地干挣1800多块。算上省下的时间干农电工挣的钱,收益比以前高不少呢。”
“合”起来种地后,冯家庄村向上级争取资金也更容易了,如今村里已经修了360米的沙石路、打了25眼深机井、建了4台变压器。目前他们正在申请建设扬水站,希望彻底解决机井浇地“不给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