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夏金元时代的宗教思想与文化认同(全二册)
- 袁志伟
- 14字
- 2024-03-12 11:32:21
第一章 辽朝佛教思想与文化认同
第一节 佛教与辽朝社会的时代课题
这里所说的“时代课题”,是指10—14世纪辽、西夏、金、元和高昌回鹘、喀喇汗朝等中国主要少数民族政权思想界所要面对和解决的政治、文化和社会问题。具体来说,它们所面对的共同时代课题是“社会和文化秩序的重建”,也就是为“如何吸收先进文化以促进本民族发展与社会进步,并为民族政权的巩固提供理论支持”这一课题提供思想文化方面的解答方案,而辽、西夏、金、元和高昌回鹘的佛教思想,以及喀喇汗朝的伊斯兰教思想等,就为各民族政权时代课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答案。就辽朝来说,契丹民族及辽政权对佛教的尊崇,以及对佛教文化的吸收,本质上也与其时代课题的解答有关。
辽朝(907—1125),又称大契丹国或大辽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朝全盛时期的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西南与西夏为邻;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与北宋为界。其统治范围包括今中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华北地区的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及西北地区的内蒙古等省市。
契丹族的族源可以上溯至鲜卑族,早期聚居于中国东北的辽河上游一带,自称青牛白马之后。唐太宗曾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在契丹人住地设立松漠都督府,委任当地酋长任都督,并赐李姓。至晚唐时代,契丹迭剌部崛起,其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并于后梁开平元年(907)即可汗位。后梁贞明二年(916),耶律阿保机登基称“大圣大明天皇帝”,国号“契丹”,改元神册,正式建立辽(契丹)政权。
契丹神册三年(918)耶律阿保机定都临潢府(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后改称上京。天显元年(926)灭渤海国,同年阿保机病逝,庙号太祖。耶律德光即位后,于天显十一年(936)帮助石敬瑭攻灭后唐,建立后晋。石敬瑭为报答契丹之恩,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从此契丹拥有汉族聚居的幽云地区。会同十年(947)耶律德光攻灭后晋,正式改国号为“大辽”。同年,耶律德光病逝,庙号辽太宗。此后,辽朝经历了世宗耶律阮(947—951年在位)、穆宗耶律璟(951—969年在位)、景宗耶律贤(969—982年在位)、圣宗耶律隆绪(982—1031年在位)、兴宗耶律宗真(1031—1055年在位)、道宗耶律洪基(1055—1101年在位)、天祚帝耶律延禧(1101—1125年在位)等朝。其中,1005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北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与宋真宗在河北澶州订立和约,史称“澶渊之盟”,此后辽宋之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争发生,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状态。辽朝自建国至1125年为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所灭,前后计九帝,历时二百余年。辽朝灭亡后,宗室耶律大石率部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政权,定都虎思斡耳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国号“辽”,史称西辽,1218年被蒙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