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研究金融史,学习和借鉴历史经验,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金融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的作用,理解金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和影响力。明、清以来的闭关锁国政策,让我国与同时期发达国家的经济渐行渐远,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国门被武力打开。国人痛定思痛,逐步将眼光投向国外,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这种变化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一方面,西方的经济理论、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被逐渐引入中国,其中包括金融理论、金融制度、金融工具等;另一方面,很多传统的理念和做法被逐渐抛弃,甚至于传统文化中一些有益的部分也被搁置、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7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自信的精神层面和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都要求我们全面正确认识历史,重新审视历史中的事件和经济活动,以有利于形成中华民族新时代文化自信,并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与借鉴。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与初衷,本书专注研究清代(1636—1911年)西南地区自贡盐业经济中的金融问题,重点研究在农耕经济中自贡盐井凿办这种资本密集型行业中蕴含的金融因素、金融关系,以及这些金融因素、金融关系是如何构建具有自贡盐业特色的金融模式并推动自贡盐业经济发展的。本书以自贡盐业开凿盐井契约为样本,分析提炼了由地主、客人、承首人、作节、押头银构建的以股权融资为典型特征的金融模式,深度剖析了该金融模式中各金融要素所扮演的金融角色及其作用与相互关系。本书将自贡盐井凿办的金融模式定义为:在自贡盐业盐井凿办中,由金融参与主体———地主、客人、承首人,运用作节、押头银两大金融工具,构建的以筹集盐井凿办资金为目的、以股权融资为手段的金融模式。在该金融模式中,地主、客人、承首人是金融主体,地主以土地入股实现了土地资本化,客人以货币资金入股推动了盐井凿办见功,承首人是金融中介;筹集盐井凿办资金是目的;作节是股权融资(增资扩股)的重要金融工具,实现了资金接力和风险控制,是实现融资目的的手段;押头银是一种金融工具,是地主与客人利益的平衡器。自贡盐业这种特殊的金融模式,成功解决了开凿盐井对资金的需求,推动了自贡盐业经济的发展,有力地驳斥了那些认为在农耕经济中没有现代金融元素、现代金融思维,金融一直缺位的观点,证明了在我国农耕经济中金融并未缺位。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了自贡盐业金融模式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金融发展的启示。

翻阅自贡盐业契约,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曾经辉煌热闹的盐井开凿年代。地主稳居家中,客人居于商会,承首人穿梭于地主和客人之间,为地主和客人的合作穿针引线,又或协调监督盐井凿办过程的各方关系,并通过作节制度协调各方资金以使凿井工程不中断。地主通过承首人实现其土地入股分红意图,客人通过承首人实现其资本入股分红意图。不同主体,不同地位,为了追逐共同的利益,通过无形的金融市场共同构建了自贡盐业盐井凿办的金融模式。正是这一颇具地方特色的金融模式极大地推动了自贡盐业经济的发展,成就了自贡盐业经济的辉煌。笔者相信,本书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从金融角度更加深入地了解自贡盐业的经济发展,了解自贡盐业经济中蕴含的金融因素、金融模式以及金融对自贡盐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人们透过自贡盐业盐井凿办的金融模式看到先辈们光辉灿烂的金融智慧,从而增加中华民族的金融自信、文化自信。

况昕

202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