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暄言献策:交互设计师的用户体验策略
- 黄梓暄
- 2862字
- 2024-02-01 15:09:15
1.2.2 挑战
前面介绍了交互设计师的价值,下面聊聊交互设计师面临的挑战。笔者写本书的初衷是,真实、真情地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帮助读者更理性、更全面地了解用户体验和交互设计的相关知识。对于已经从业的交互设计师,不要受本节内容的影响,市场上每个职业都有相应的挑战和困境,这是行业发展规律导致的正常现象,身为从业者要理性面对挑战,并且从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突破口,选择转型也好,深耕也罢,都需要保持持续学习的心态。
1.挑剔的就业环境
不是所有的公司都会将交互设计岗位细分出来,初创型公司通常会追求低成本、快速迭代、快速试错和精简迭代周期,如果将交互设计岗位细分出来,必然会延长迭代周期、提高成本,让交互设计的研究策略难以落地。在正常的交互设计流程中,前期会展开较多的设计策略研究,后期通过用户测试打磨设计方案并严谨地构建交互结构,但这样会提高时间成本,对于追求快速迭代的产品团队是难以接受的。细分出交互设计岗位,将设计流程规范化,几乎无法为初创型产品提供显性帮助,因为初创型产品更注重对产品功能和产品定位的验证,尚未处于用户体验的打磨阶段,即使没有交互设计师的参与,也不会影响产品上线和获客。所以总体平衡下来,初创型公司一般不会设立交互设计岗位。
随着用户体验行业逐渐成熟,现在有一定规模的团队也开始增设独立的交互设计岗位,如处于成长期的互联网产品团队、传统企业向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的团队,这对交互设计师来说是利好消息,说明这些团队开始重视用户体验的价值,但刚刚增设的交互设计岗位仍然处于前期的磨合阶段,或许是企业用人机制的一种尝试,专业价值并不可能一开始就让全部产品线信服,面对这样具有挑战性的局面,更需要交互设计师自证价值,否则交互设计价值很容易在磨合阶段被其他岗位的工作习惯埋没。
众所周知,大型团队会将交互设计岗位独立出来,并且有完善的岗位晋级制度、岗位能力模型和工作流程,具有比中小型团队更充足的资源,产品用户量也有一定的规模,可能一个设计上的改动会影响数千万、数亿的用户,其对用户体验的追求是极致的,并且有足够的用户数据,用于进行设计验证。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体现交互设计师的专业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交互设计师都有机会进入大型团队,从社会招聘渠道来看,学历门槛是基本的,并且要具备知名项目的开发经验,还要具备优秀的个人能力和影响力。交互设计和其他视觉类设计不同,后者一般有出色的作品即可抓住面试机会,而前者是实践性和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如果不具备成熟的项目开发经验,很难进入大型团队的二面、三面环节,这对中途转岗且没有成熟项目开发经验的交互设计师而言,是残酷的现实和更具行动力的奋斗方向。
互联网行业的就业机会,显然一线城市占主导位置,其次是新一线城市,而二线、三线城市的互联网环境相对落后,形成规模的互联网公司和有足够就业机会的传统企业屈指可数,通常没有独立的交互设计岗位。不过所有情况都有两面性,掌握交互设计知识不一定要成为交互设计师,也可以帮助自己成为一名更好的用户体验设计师或视觉设计师,交互设计知识是建立个人竞争壁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较高的从业门槛
目前,市场上的交互设计师要么是相关专业毕业的,要么是其他设计岗位转岗而来的(视觉设计师居多),前者具有专业优势和形成体系的基础知识,通常是通过校园招聘直接进入交互设计实习岗位的;后者一般是自学或因为工作环境促使转型的。无论是科班出身,还是自学转型,都存在较高的从业门槛,因为很少有学校或机构能够开展系统化的交互知识培训,市场上的书籍和资料通常是碎片化的,并且交互设计师需要理论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对于自学转岗的设计师,如果公司内部没有转岗机会,那么前期可能会进入一些中小型公司提升技能,但这样很难系统地学习交互知识,并且无法感受到大厂标准的设计流程,所以自学转型的设计师通常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3.设计价值难以显性
交互设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系统逻辑和结构上,虽然界面表现层也有交互设计发挥的空间,但通常是细节方面的引导、状态变化和组件搭建,所以交互设计并不像其他视觉类设计一样,能够直接通过炫酷的或情感化的视觉效果体现设计功底,交互设计的大部分方案在落地后是隐性的,即使整个界面布局是交互设计师主导的,最终落地也是以视觉设计师的高保真效果图呈现的。此外,用户体验的至高境界是让用户感受到“自然”,并且保证用户与系统的沟通过程是毫无摩擦的,因此用户的总体操作感受是流畅的,并不会刻意表现出夸张的设计点。众所周知,微信对性能流畅度的追求是极致的,所以用户对互联网产品产生了“系统本来就应该这样”的印象,殊不知微信优秀的用户体验背后,有一群专家级的交互设计师在不断付出着。这个现象在注重用户体验的互联网团队中是可以被理解的,因为大家都有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意识。但在不注重用户体验的互联网团队或传统企业中,老板和业务方可能无法理解交互设计师的价值体现,因为通过肉眼看不到,除非领导或业务方主动发现的用户体验问题被针对性优化了,他们才会感受到交互设计的价值,这让交互设计师的工作开展更加考验执行策略和价值自证。
4.前有产品经理拼组件,后有视觉设计师出落地方案
前有产品经理拼组件,后有视觉设计师出落地方案。这种现象似乎成了一种精简协作流程的借口,它反映出细分交互设计岗位的普适程度有多低,当然这种现象应该根据团队协作情况而定。目前,国内大部分有交互设计岗位的公司都存在以下两种现象。
• 产品经理直接服务于客户交付工作,在产品团队中只负责资源协调、迭代周期管理和产品方向把控,而用户需求分析、需求对接和功能策划由交互设计师全面负责。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交互设计师可以将职能延伸至项目管理和产品策划,覆盖半个传统产品经理的职能。对交互设计师来说,这是值得珍惜的锻炼机会,交互设计师有很多发挥的空间,这种协作环境可以帮助交互设计师成为产品设计的主导角色。
• 产品经理负责迭代管理、需求排期、需求对接、需求分析及需求策划工作,可能会顺便产出简易的原型图,或者产出稍微细致的原型图,用于向客户确认需求方案,然后让交互设计师根据原型图进行优化并组织用户测试。这种情况会使交互设计师陷入尴尬的局面:上游的产品经理使用通用的组件库自行拼装,即可产出一套完整的原型图;交互设计师在中间只进行查漏补缺工作;下游的视觉设计师根据优化后的原型图进行高保真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可能会推翻交互设计师的优化思路,重新设计界面交互,然后进行设计评审并交付给开发团队。这是大部分中小型团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交互设计师不仅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还要面对来自产品经理和视觉设计师的职能“侵犯”。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交互设计在项目流程跟进过程中的渗透力不够强,产出的原型图只是交付物的一种,没必要把全部心思都放在比谁的原型图设计得更专业上,应该利用用户测试和交互方法论将他们的设计思路引导至正确的地方,通过设计策略影响产品经理和视觉设计师的态度。这需要交互设计师从设计赋能角色做起,逐渐成为设计的主导角色,通过价值自证改变当前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