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骂曹》与《小宴》同取材于《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的《三国演义》脍炙人口,本身就拥有极大的受众市场,《击鼓骂曹》塑造了耿直无畏,嫉恶如仇的祢衡,同时依靠演员“击鼓”,吸引大批观众喜爱。《小宴》通过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对于精细动作的巧妙把控,将骁勇善战的吕布“好色出丑”的凡俗一面尽显,使观众在“乐”与“思”之间,有更加贴近角色的体验感,又因《三国演义》原著的了解,引出对人物与自身的无限反思。
《杜十娘》取材于明朝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在戏曲舞台上,负心汉李干先的“实话”以“梦话”形式展现,既让杜十娘在恨金钱与恨人心的犹豫和挣扎中彻底清醒的过程,完整的展现给台下观众,也在“巧合”中始终牵引着观众的“喜怒哀乐”,正与当下观众市场对“情感宣泄”的需求不谋而合。杜十娘的“柔情”与“绝情”,对于“金钱观”、“爱情观”的探讨,在将百宝箱中的珠宝一一抛入江中时喷薄而出,规劝女性看清自己的情感,为自己负责,将渣男不仁不义的行径剖白给社会所知。
祢衡言赤裸却犹着衣、吕布调戏貂蝉而不油腻、杜十娘大骂“二贼子”并非污言秽语。这些独属于戏曲观演之间的“默许”,无一不是戏曲“雅”之所在。而观众之所以能在观戏过程中随着内容的推进哭之、笑之、赞之、叹之,也只有依靠演员扎实的四功五法,才能将观众的情绪引入其中。最终达到“寓教于乐”,反映社会现状,抨击黑暗、弘扬正道的目的。
“梅花奖”的社会影响力与综合价值不容小觑,各届获奖者自身在其行业内的影响显然也不可忽视。正如早些时候京艺苑公众号上对李宏图先生的专访,李先生认为“要加大对京剧人的宣传力度”。结合如今戏剧市场的观演关系,宣传的力度、形式、内容都应与往日有所改变。
以此次京剧折子戏专场为例,三位艺术家的表演无可挑剔,而三位艺术家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在提高剧场上座率上也有很明显的体现,“以老戏带新戏”、“以师父带徒弟”等形式,或许可以更好的发挥“梅花奖”获得者的影响力,反作用于行业发展。
一味迎合市场观众口味变化,与一味墨守成规,显然都不是造就一位“梅花奖”获得者的道路。积极发挥个人影响力,与奖项评选侧重可以带来的引导作用,可以引领戏剧行业向具有历史意义的方向不断发展。
如今创新剧目多有市场指向性,有时甚至为了迎合市场,抛弃传统中值得继承的部分,以至于最终反响不好,在“新”观众市场中的口碑,甚至不如传统剧目。“梅花奖”获得者在戏剧演绎上的扎实基础,是新时代文化发展“守正创新”要求的前提,也在推动行业良性发展中起到标杆作用。提高“梅花奖”与其获得者的“圈外”知名度,或许比一味迎合市场的“创新”更能成为京剧乃至戏剧界的“破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