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我可以活出自己”

心理健康、个人成长、幸福体验等话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已成为挑战日益加剧、人性愈加解放的现代社会的核心议题。

这一议题,同样出现在职业生涯领域。如何选择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既能以此安身立命,还能在其中持续成长、绽放光彩,体验到愉悦和意义?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作为我曾经的学生,吴亮早在硕士阶段就对此有所思考。在他毕业后的十几年间,我们每年都会见面交流。几乎每次见面,他都会分享他将心理学(尤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应用于企业组织建设与人才发展的实践感悟,分享他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助力自己或支持他人生涯发展的心得体会。作为吴亮曾经的老师,我欣慰于他能不忘初心,带着研究的态度和人本的关怀,持续投入到生涯发展的实践之中,并以真诚的态度凝结成了你眼前的这本书。

我本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面向学生、家长和教师,他们并非书中谈及的典型职业人。然而,有一点是相同的:在朝夕相处之间,有相当多的人告诉我“压力山大,身不由己”——学生觉得家长和老师不理解自己,以致不能自在地学习、生活和玩耍,或是无奈地学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想到未来又深感迷茫;家长觉得自己不容易,起早贪黑,为生活奔波,为工作忙碌,似乎也不能按照内心意愿生活;老师同样感到很难,要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责任越来越大,不敢有所闪失。

这些声音共同汇成一个问题——我们究竟该怎么活,该如何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在书中,吴亮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视己为人,或是真正的答案。对此,我深以为然。

“视己为人”的源头,可追溯到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指出,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都具有“实现倾向”。“无论是花朵或橡树,蚯蚓或漂亮的鸟儿,猿或人,我们都要意识到它们的生命是主动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过程……当然,这种实现倾向可能受挫或是扭曲,但是在不消灭生物的情况下,它不会消失。”[1]在书中,罗杰斯还以一长段极富诗意的话来帮助我们理解其意,“我记得童年时代,我们把冬天要吃的土豆放在地下室的储物箱里,地下室上方不远处有个小窗户。这种环境不利于土豆生长,但是土豆总会发芽——淡白的幼芽,与春天播种在土壤里抽出的健壮的绿芽完全不同,但是这些细长的幼芽会伸向窗外远处的光线。这些幼芽的发育是异常的、徒劳的,是我所说的定向倾向的极端表现。它们永远不会长成植物,也不会成熟,更不会实现其真正的潜力。但是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它们依然尽力去实现自己”[2]

事实上,无论环境是否支持,无论自身是否觉察,“活出自己”都是我们天然具有的倾向,土豆如此,人更如此。那么,如何才能促使这种倾向成为现实呢?

按照罗杰斯的观点,有三个要素影响巨大,那就是我们能否“真诚”待己待人,能否对自己和他人做到“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理解”。此三要素,既是所有心理咨询发挥效果的关键基础,也被发现在婚姻家庭、教育培训、组织管理,甚至国际关系等领域起到重要作用。

说到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了人们的困境,而走出困境的前提,是一场深刻又持续的自我探索。这的确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前行路上若要带上什么的话,我建议把这句话放在心里——“我可以活出自己”。这当然不是指我行我素或自私任性,而是意味着,一个人要主动去觉察和尊重自己的内在动机、力量,在行动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优势、热情,不断鼓励自我,勇敢绽放。

同时,假如你已组建家庭,或身为企业家、管理者,我也真诚建议你有意识地建立一种支持性的环境,这将令组织和个人受益匪浅。这会让组织里的成员感到“我可以活出自己”,从而促进每一个人的自我实现,并构建起更有生命力的组织。

作为师承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一脉的弟子,吴亮将上述思想很好地运用到了其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书中对此多有体现。此外,本书还描述了大量的真实故事,例如,吴亮提到多年前申请保留研究生入学资格,毅然奔赴西藏自治区志愿服务的往事,我很欣喜当时的沟通和处理。现在回过头来看,在他后来的人生中,这件事真的发挥了正向的作用。

还有一件事,吴亮在书中没有写,但我印象深刻。记得他研二时,我跟他聊起:“你很有做研究的感觉,要不要考虑转博啊,从三年硕士转为五年博士?”让我没有料到的是,这小子居然斩钉截铁地说:“感谢老师认可!不过,我已打算先到社会去闯荡、去实践。”如今看来,吴亮这种尊重内在声音、不为“诱惑”所动的态度,也正是他“视己为人”的映照。

身为吴亮曾经的老师,当我初次翻开本书时,我们师生间再次共鸣,“你或我,都可以活出自己”。相信随着你打开这本书,边阅读思考边尝试行动,你就会明白我这话的意思了。

是为序!

伍新春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1] 罗杰斯.论人的成长(第二版)[M].石孟磊,邹丹,张瑶瑶,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102.

[2] 罗杰斯.论人的成长(第二版)[M].石孟磊,邹丹,张瑶瑶,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