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千秋 廉润初心:浙江治水历史人物廉洁故事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纪委
- 3954字
- 2023-12-11 16:03:22
治水英雄 君王典范
——大禹
禹,又称夏禹,尊称大禹,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的奠基者,上古三王之一,与尧、舜齐名,是举世闻名的治水英雄。
大禹家世显赫,高祖黄帝位列三皇,祖父颛顼位列五帝,禹是继炎、黄二帝之后华夏文明的创始人,更是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的关键人物。大禹一生为国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鞠躬尽瘁,堪称君王典范、万世楷模。
大禹时代面临两大社会问题:一是部落战争。上古时代氏族部落之间为了争夺利益战争不断。黄帝居中原,炎帝在西方,蚩尤居东方,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彼此攻伐,兵连祸结。二是洪水灾害。传说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怒触不周山,折断了支撑天的柱子,扯断了拴系地的绳子,天向西北倾斜,地向东南塌陷,日月星辰都向西北运动,江河湖海都向东南流淌,导致巨浪滔天,生灵涂炭。是时洪水规模之大,弥漫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造成灾难之惨重,堪称触目惊心,抗洪成为当务之急。面对凄惨现状,大禹子承父业,勇挑治水重担,辗转各地,风餐露宿,历时数年,终获成功。
大禹带领伯益、后稷一起赴任,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节俭度日,没有一刻松懈,在吸取父亲鲧治水失败的经验教训中辅以规模宏大的实地测量,综合审视判断之后,大禹认为一味靠“堵”无法根除水患,应该以“疏”为主,以“堵”为辅,才能彻底解决问题。确定变堵塞为疏导的基本方针之后,大禹率领部下全心投入治水大业之中。面对“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的严峻局面,大禹废寝忘食,亲力亲为,无私无畏,在伯益、后稷二位的辅佐之下,大禹亲率治水大军,辗转九州,每天吃住在工地,亲自挖土挑泥,虽然拼尽全力,但是前七年治水大业停滞不前,未见效果,前途未卜。
由于长年在野外工作,终日奔波,风吹日晒,大禹的皮肤黝黑粗糙,面貌憔悴苍老,年过三十依然未能娶妻,治水路经涂山遇到女娇,二人结为夫妻。然而,婚后四天大禹就毅然告别妻子,再次踏上漫长艰苦的治水之路。禹治水前后经历十三年,凿山导水,播九河,划九州,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旷日持久,呕心沥血。先秦著名思想家韩非子曾说:“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锸以为民先,股无完肤,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指出大禹在治水时始终身先士卒,亲自拿着锄头和铲子参与劳作,高强度的工作使得大禹骨瘦如柴,大腿没有肉,小腿不长毛,即使是奴隶也没有这么辛苦。大禹带领民众开挖河道,引水入海,通过努力尽量减小洪水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大禹节衣缩食,居室简陋,所有资财全部用于治理河川,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驯服洪水,昔日被大水淹没的陆地、农田渐渐显露出来,树木开始生长,花草散布芬芳,大地重新焕发生机,百姓繁衍生息,社会蓬勃发展,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大禹治水不论在方法还是在措施方面均有空前的开拓与创新,对后世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一是宏观规划。树立全局观念,分步推进工作。大禹治水范围很广,足迹踏遍整个中原地区,几乎对所有的山川河流都进行过详细勘察。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之后,大禹将治理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先将中原地区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凉州、雍州九州,根据九州的地质情况采取挖渠疏通,局部堵塞的方法,奠定了九州的格局。第二阶段,以各大山川为主进行治理,开凿山体,疏通水道,避免山路被洪水淹没。第三阶段,疏通水脉,疏导黄河、淮河、长江等河流,以此为中心并且整体治理了九州河道。大禹治水闪现智慧的光芒,治水工作有详有略,分阶段、分步骤稳步进行,通过完善行政区划和水土综合治理,从而达到根治水害的目的。
二是灵活调整。大禹治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大江大河的治理,主要是通淤分流;二是对沟洫的修治。总体方针确定之后,大禹凿碣石,掘十河,凿三门,擘太华,开龙门,辟伊阙,移柯山,凿三峡,对待每一项工程都极其细致。面对千差万别的地理环境,大禹时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争取在治水过程中一并治理河道水患。例如在黄河中上游开山成峡之前,大禹先在兖州挖掘十河以便山海中的水奔腾而下时有处宣泄,避免造成更大的灾害。大禹治理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主要工作就是疏通水道,但是方法各不相同,全面体现科学精神。在部分地区大禹将工作重点由“水”转向“土”,治水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保存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地。中原大地凡是禹平治整理过的土地多被称为“禹之绩”“禹之迹”“禹之堵”,人们借此表达对大禹平治水土的深深敬意。
大禹能够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与他采取先进科学、实事求是的治水方法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是科学测量。大禹一路风尘,白天实地考察,夜间整理思考,渴望找到切实可行的治水方法。大禹翻过无数高山,踏过无数河流,时刻携带准绳、规矩以及测四时、定方向的专业仪器,走到哪里就量到哪里,准确测定高山大川的状貌,并且树立木桩作为标志。大禹认真探查,研究各处河道存在的问题,与助手夜以继日研讨合适的方法,最终获得海量严谨确切的参考数据,为提出正确的治水方略奠定基础。如大禹没有堙塞能够从黄河分流一小部洪水的济水口,而是开蒗荡渠以通淮泗,作为灌溉和通航以及向黄淮平原补充地下水及沼泽水之用,维护生态平衡,从而使黄淮平原成为不怕水旱的鱼米之乡。这一工程经过历代维护,应用时间长达三千多年,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功效最大的水利工程。
二是因地制宜。大禹根据山川地理情况,把整个中国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开凿山川,疏通大河,平整土地,不同的地域采用不同的方法。大禹吸取前辈教训,“顺水之性,不与水争势”,尊重自然规律,采取“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钟水丰物,丰殖九薮,汨越九原,宅居九隩,合通四海”的治水方法,即顺着河流周边的地势,高处夯土培石,使之更高能够成为河湖堤防;低洼之处疏浚河道、深挖湖沼,使之能够水流畅通、蓄积湖水;消除大山壅塞之害,将山泉引入大河,同时还要保证高山不能堕坏;各地壅塞的川流疏通之后又在湖泊、沼泽的周边修筑堤防,防止湖水外溢。治水完成之后,大禹继续修理平原上的道路,方便耕耘和行旅。他还建议百姓在隩中修屋,隩是高于河水的岸边,同时背面又有高崖的地方。这种地方非常适合居住,既离河水近,又远高于河水水位;同时房子背后又有高崖,可以抵挡寒风,全方位改善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大禹在四海之内的所有地方都采取了以上措施,甚至是没有遭遇洪水的地方,大禹依然带领百姓进行同样的疏导和建设,以至于华夏大地留下大禹治水遗迹的地方数不胜数。大禹所到之处,农业繁荣发展,生活安宁富足。
三是发动群众。治水工作甫一开始,大禹就向每个部落征集民工,并且设置专门官员负责施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奔赴一线。每到一个地方也立即号召当地百姓加入治水大军,对百姓体贴入微,没有丝毫怠慢。大禹心系苍生,甘于奉献,各项工作都能身先士卒,和民众埋头苦干,一起吃住,每当遇到难以攻克的难题,大禹就不断鼓励大家,同心协力坚决除害。
四是鼓励生产。大禹治水不单是疏导洪水,同时还修筑道路,划分区域,发展农耕,安定百姓,努力构建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和谐社会。在实际工作中大禹将治水与安民结合起来,一边疏导洪水,一边平整土地,使得大量地方变成肥沃良田。其后又让伯益、后稷教百姓种植麦稻,伯益分发稻种给民众,告诉大家可以种植在低洼潮湿的土地之上。粮食匮乏之时,大禹又派后稷赈济难民,将一些地区的余粮调剂给缺粮地区。大禹通过治水彻底改变了当时社会的原始落后状态,同时促进了农耕与青铜冶炼技术的广泛使用,促使古老的华夏民族进入灿烂的青铜时代,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不朽篇章。
五是建立制度。远古时代洪水肆虐,治水成为关系各个部落生死的头等大事,部落之间只有通力合作才有可能获得胜利,因此需要强有力的统一领导,更需要组成固定的领导机构。随着治水的推进,各个部落公推的领袖人物获得前所未有的权力,治水领导机构也慢慢演变成国家组织,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大禹陵
大禹继承帝位之后以阳城为都城,国号夏,在位十五年后逝世,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至今该地仍存禹庙、禹陵、禹祠,表达后世对大禹的无限敬仰之情。
鲧、禹一家两代都将青春年华甚至宝贵生命奉献给了治水事业,鲧治水失败被杀,禹识大体,顾大局,三过家门而不入,火热之心献给天下黎民,舍小家为大家的卓越品质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勇前行的精神力量。大禹虽然后来贵为帝王,但是在治水之中更多体现的是艰苦奋斗、因势利导,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切实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一个如劳动英雄一样的帝王形象,得到历代文人的高度赞扬和普通百姓的广泛爱戴,由此形成的大禹精神与大禹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各地都有洪水传说,但大多是人类如何逃生的内容,唯独中国的洪水传说是人类如何治理洪水,变害为利的故事。大禹凭借出色的政治才干,杰出的军事才能,丰富的文化知识,坚忍不拔的意志,成为中华民族的治水英雄、帝王典范。
大禹公而忘私、忧国忧民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尊重自然、因势利导的科学精神,以身为度、以声为律的律己精神,严明法度、公正执法的法治精神,民族融合、九州一家的团结精神,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与象征。大禹精神不限于大禹一人,而是凝聚了一代代水利人共同的精神追求,是水利人的精神旗帜。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范颖.论大禹治水及其影响[D].武汉:武汉大学,2005.
[3]刘利娟.大禹神话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8.
[4]宋恩来.大禹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8.
[5]陈广忠.细读国学经典丛书[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8.
[6]汪启明.中华简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