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突然变敏感,青春期孩子的性格变化

情景再现

在某知识问答网站上,“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什么样的性格才算正常?”这一问题下,有这样一个回答:

大概是积极乐观、活泼开朗、坚强勇敢,且学习成绩优秀这一类美好的字眼吧。我不确定正常的性格到底是怎样的,但可以确定的是我的性格肯定不是正常的。

从进入初中开始,我就害怕一个人的感觉,害怕别人不理我,害怕别人看不起我。有时候我一个人在路上走,路过一群人时就会特别不自在,如果他们发出笑声,我就会以为是在讨论我;有时候一件很小的事情,因为害怕别人不满意,我就会反反复复确认好几遍;有时候我也会因为别人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而郁闷很久,虽然我表面大大咧咧的,别人可能觉得我会不在乎,但其实心里极其在意。

有一次我大伯因为盖房子的事情,和我家还有我叔叔家闹翻了,我妈被气哭,我知道后就拿着菜刀想冲到我大伯家砍他,我妈拼命拦住了我。

我想,可能我内心就是非常阴暗吧,和美好的字眼永远沾不上边。

例子中的主人公,对自己十几岁的性格定位是阴郁、不正常,这其实是不准确的。严格来说,大多数孩子在青春期展现出来的性格都是正常的,不管是外向还是内向,不管是阳光还是阴郁,只要没有表现出严重的破坏性倾向,任何的性格表现都是正常的。就拿上面这个例子来说,回答者的性格不过是表现出了敏感的特征,这是非常正常的,尤其在青春期这个节点更是正常不过。人的性格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般是在先天性格底色的基础上,经由后天影响养成的。心理学家将人的气质分为4个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抑郁质类型的人,通常会表现出沉静含蓄、稳妥可靠、易相处的优势,但是也很敏感,做事优柔寡断,表面开朗,内心孤僻。例子中的回答者很可能就是气质中含有抑郁质特征的人。

另一方面,青春期是一个比较动荡的时期,孩子的性格会因为太多因素的影响而一反常态,敏感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

情景再现

晚上吃完饭,妈妈和琳琳一块儿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播放的电视剧里有一个女孩穿了件特别宽大的裤子,妈妈就顺口说了句:“这姑娘穿这么宽的裤子,看起来有点不协调,很显胖,真是不好看。”没想到琳琳突然激动了起来:“穿的裤子宽怎么了,胖就不能穿了?我觉得挺好看的,你这什么审美啊?”

妈妈被琳琳的话惊呆了,以前琳琳从来没这么跟父母说过话,再者,为了一个电视剧里的人,用得着这么激动吗?

原来,琳琳也有件类似的衣服,妈妈当着琳琳的面这样评价那个女孩,就好像是在说自己一样,这让琳琳觉得很不舒服。

琳琳的反常行为,就是太敏感导致的。有的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对美的追求程度会迅速加深,会对自己的外表非常在意,也因此会在相关方面变得特别敏感,比如穿着、长相、身材等。像琳琳就是如此,她本身并不是很瘦,在外面可能也被别人评头论足过,因此对“胖”这个字眼非常敏感,当妈妈那样说别人,刚好她又具备类似特征时,就会想当然地联想到自己身上,觉得妈妈是在借着别人教育自己。

同样,当我们把“对美的追求”换成别的事时,孩子的各种敏感行为就都有了合理的解释。比如,有的男孩很瘦弱,常被同学调侃,久而久之,他就会对身材、力量等相关话题、事物变得敏感。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孩子进入青春期都会像琳琳那样敏感,但相较于儿童期,青春期孩子的敏感指数一定是有所增加的。对于这种情况,父母不必反应过度,只要弄清楚原因,给予理解和帮助就可以了。

一般来说,从外在来看,青春期孩子的敏感主要是由两种原因造成的。

一种是自身有明显的缺陷。青春期时,孩子身体发育迅速,但认知水平有所欠缺,还没有形成稳定的自我评价系统,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或外貌的认识和判断主要是依据外界的评价,如果自身有很明显的缺陷,比如,脸上有胎记、身材过胖、过于瘦小,孩子就会因为别人另类的眼光、嘲笑或议论而变得敏感。

总结来说,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发育迅速,但大脑各区域发展不同步,缺乏知识和经验,对很多事情不能客观地看待,不能形成自我独立的认识,往往人云亦云,跟着别人的思维走。当有人说自己胖,并且胖得不好看的时候,他就会认为自己是不好看的;当别人嘲笑自己瘦弱的时候,他并不会觉得别人是错的,反而会厌恶自己的身体。

另一种是家庭原因。在离异、贫困、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中,由于无法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更需要保持一颗敏感的心来应对不同的环境,比如,在父母较为强势的家庭中,为了讨父母的欢心,孩子就不得不学会察言观色,渐渐地就会对周围人的眼神、表情、情绪变得异常敏感。

针对第一种情况,父母首先要引导孩子建立多元化的审美观念,正视他人的评价,告诉孩子美并不只有一个类型,他人的评价只能算是一种参考,而不是定论。其次,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发现优势,弥补不足,或者培养一个特长,以此让孩子获得价值感。最后,父母还要告诉孩子如何应对这些情况,如何更好地进行社交。

针对第二种情况,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更多关爱。当然这种关爱不能只停留在父母的感受上,更得让孩子感受到。如果家庭条件不好,就不要总在孩子面前提钱,反而要告诉孩子一定不要委屈了自己;如果夫妻不和,那就努力修复关系,实在修复不了就果断分开,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带给孩子的伤害有时候甚至比单亲家庭更严重。

青春期是孩子性格趋于定型的时期,同时也是孩子性格迅速变化的时期。因此,除了敏感之外,还有很多性格特征在这时候也会格外明显,并且这些特征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往往有一个时,另外一些也会出现,比如自卑、倔强、容易冲动等会同时出现。我们常说“无热血不少年”,容易激动、冲动行事正是青春期的孩子的重要特征。当然,青春期孩子的性格变化并不是他们刻意为之,而是跟身体发育、认知水平、生活环境等有密切关系,就像上面我们提到的孩子变得敏感的原因一样,并不是他们所能完全掌控的。

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性格,很多父母或许会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自己孩子的性格是不正常的,从而忧心忡忡,总想着给孩子纠正过来,结果却越弄越糟糕。

青春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孩子的身心会发生巨大改变,情感上也会遭遇一些新的突发状况,再加上越发紧张的学习氛围,在这些因素的内外夹攻之下,青少年就会摇身一变,成为父母口中难以沟通的“新品种”。但其实,孩子的这些变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处在合理范围内的,是正常现象。对此,父母不必过于忧心,也不必过多干涉。

父母要做的就是多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变化,秉持包容、客观的态度,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当觉得孩子的某些行为实在不合适的时候,要先询问,然后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说服他,而不要生硬地制止或拒绝。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性格变化,父母不要如临大敌,他们并不是要针对你,更不是要挑战你,只是因为他们在寻找答案的路上也是迷茫的,很多时候他们自己都不理解自己在做什么。也就是说,孩子性情大变,不知所措的其实不只是父母,青少年自己也同样无助。

而作为父母,我们的任务应该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共同应对这些变化,而不是和孩子站在对立面,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加深孩子的无助感,使得亲子关系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