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蔡世平
从源头探寻一个诗人的创作是有价值的,可以把道理讲得更直接、明白一些,这也许就是文学寻根吧。人有其本能性。所谓“本能”,就是我“本来能”做这件事,我“本来能”把这个事情做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意”吗?不管怎么说,“本能”即是一种巨大的生命能量源,唤醒和挖掘这种生命能量源,是成功者的前置条件。认识自己生命能量源的人做事才有目标、有底气,信心满满,断不会朝三暮四,见异思迁,因为他相信自己“本来能”。这就使我想到,一个成功的作家一定是其“本能性”使然。王文英就是我认定的一个有“本能性”诗歌写作自觉的旧体诗人。因为她一不留神,就写出了那么多好诗,成为备受诗歌界关注的诗人,也是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诗人之一。
人的“本能性”不会凭空而来。作为一名中华旧体诗人的“本能性”,一是来自其生养土壤,二是来自其文化土壤,也是俗话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方土地就是诗人文字扎根的地方,也是灵魂扎根的地方。根须扎得越深,写作才越有力量,作品才越能见出枝繁叶茂。如果用一个字概括王文英的写作,那便是“化”;两个字概括,便是“化”与“灵”。王文英的写作是“化”入了中华传统文化里,也化入了故乡自然山水中。事实上光有“化”还不够,还得要有“灵”去点“化”,所谓的点化成精。王文英的诗歌是灵心点化后的作品,见性灵、见韵致。灵心,集山川草木之灵,也集人类文明之灵,从先天的娘胎里带来,也从后天的修炼中得来。因此诗人平时的灵魂修炼、文心修炼、文字修炼至为重要。这从王文英的诗歌中可以得到启示。
今天的旧体诗歌写作,是五千年中华传统诗歌的延续。诗歌体式是基本固定了的,变化主要在语句上,而汉字的神奇性在于,它提供了诗歌语言千变万化的可能,因此也就保障了作品的“不一样”, 这也是诗歌写作常写常新,让人着魔的地方(当然,历代都有不少作者写出了不少“千篇一律”的所谓作品,这是另一个话题,在此不论)。还由于汉语言文字几千年来的超常稳定性,传统诗歌的血气还在,它仍然作用于今天的写作。中华经典诗歌的魅力在于,只要你去触摸它、阅读它、欣赏它,它就是鲜活的,并且能复苏我们民族的青春记忆。因此今天的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经典诗歌的知识涵养与气韵涵养尤为重要。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还说作诗要有出处,这种理念今天还没有过时,它提醒诗人向传统学习,吸收传统养料,丰富今天的写作。在《文君诗词选》里,我们看到王文英对于经典诗歌的熟稔,并且腾跳自如地转换到创作上,这种水到渠成、得心应手、行云流水般的写作状态,能让读者获得一种“观赏性”的愉悦。传统诗歌重在气韵。气是内在的精神气质,韵是外在的语言韵味。
由于农耕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形态复杂多变,人的生存十分艰难,因此,传统诗歌整体上流露出来一种家国伤怀与人生苦短的感伤情调。这从屈原、陶渊明、杜甫、李煜、苏轼、辛弃疾、纳兰性德等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作品也可以得到验证,这正是经典诗歌的最为动人心处,是其生命力所在。当代诗人于此不可不察。王文英深得传统诗歌的精髓,融传统诗歌意旨与表现形式于创作中,内在精神气质上表现了现代人的乡愁与伤怀,外在表现形式上又承续了传统的语言韵味。尤其传统诗歌的架构手法,语言的娴熟运用可谓张口就到,信笔就来,神乎其技。因此她的诗歌秀外慧中,圆润清雅,随便哪一首、哪一句都能读出那个味道来。
写作是朝向故乡的一次次致敬,是一首归乡的长歌。极言之,写作是游子为自己立传,也是为故乡立传。不能不看到今天城市化、物质化在磨损人的灵性。诗人要告诉人们的是,现代社会如何快速发展变化,人再怎么折腾,往大里看我们生活的星球其实没有根本性变化,白天阳光普照,夜晚繁星满天;最养人的还是青绿山水、五谷杂粮。一个普遍的事实是,人向现代化走去,但心却朝向故乡归来,这就是今天人的生活处境与精神处境。诗歌在多大程度上接近了现代人的心灵,也就在多大程度上接近了诗歌的本质。靠什么接近诗歌本质,当然是诗人之心。心归何处?心归大地,心归故乡。因为大地安静,故乡安详。王文英的家乡在安徽和县,她大多数时间生活、工作在和县。安徽地跨南北,自然山水既有北方之雄,也有南方之秀。王文英的诗歌也兼有北人之豪与南人之丽。故乡是她的生命根基,也是她的写作家园。王文英以女性思致精微和情感细腻的笔墨,写足了故乡山水,也写活了故乡山水。故乡的秋冬春夏,故乡的风花雪月,故乡的草木虫鱼,在她笔下都有鲜活生动的表现。即便写外乡的作品,也有故乡的影子。读王文英的诗歌是亲切的、走心的,这是因为诗人贴着心在写。她的诗也可以说是“心诗”。她不仅有直接写心的《心诗》十首,就是那些没有标注“心诗”的作品也能让人感觉到诗人的心灵律动。“心诗”是她的旗帜,她的宣言。她是把一颗温热的心捧给了故乡,捧给了读者。王文英出版《文君诗词选》,嘱我写点文字,因有那么多方家雕珠琢玉,我眼高手低,羡慕难追,只好大而化之,大而言之。是为序。
2021年8月12日 北京
蔡世平,男,1955年8月出生,湖南省湘阴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诗词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湖南理工学院中国当代诗词研究所所长,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中华诗词》编委。系当代著名词人,其作品被评论家称为“旧体词在当代复活的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