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枢纽:3000年的中国(增订版)
- 施展
- 25534字
- 2023-09-13 15:07:10
哲学篇:中国历史哲学纲要
中国是谁?它是汉族的,还是超越于汉族之上的?它是一元实体的不断膨大,还是多元体系的不断演化?它与自己的过去是什么关系?它与世界又应该是什么关系?
这些问题迄今并未得到有效回答。对它们的思考,并不是凌空蹈虚的观念游戏,而是切中当下的实践关涉。说不清中国是谁,便无法说清它的利益是什么,无法找到用以衡量具体政策恰当与否的统一连贯之标准。观念与实践,本就是历史的同一个过程。
对此的回答,是一部历史哲学。历史哲学并不是对流逝时间与悠长过往的再现,也不是对宫廷权谋抑或匹夫暴起的钩沉,而是要提供一种精神的秩序,为过往赋予意义,为当下确定坐标,为未来勾勒方向。历史哲学帮助一个民族通过过去看到未来,它会在最深刻的意义上告诉一个民族,究竟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应到哪里去。
历史哲学是这个民族的自我意识的表达,为这个民族提供根本的精神凝聚力,使其能够在顺境中行止有度,在逆境中慨然奋起。它是这个民族每一个个体的认同基础,在特定的意义上,可称它为民族的信仰。
那么,中华民族的信仰是什么呢?
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信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凝聚力所在。
那么,此处的历史何谓?在中国的文化表达中,历史是天命的流转。它始于“绝地天通”[1]。“绝地天通”使得与皇天上帝的沟通渠道被从私家剥离,集中垄断于职业性的“巫”“史”“祝”“宗”之手,“人人皆巫史”的无定型之混沌,遂生成为秩序。可被人们记忆与叙述的历史,由是开始。巫、史、祝、宗负责共同体的祭祀、求祷、仪礼、记录,每一件事情都有着沟通天人之效,正位鬼神之功。中华文明之初期,巫史不分,巫亦史,史亦巫。太史公自谓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盖天人之际与古今之变,原本便是相通的。参天所以晓人事,著史所以明天命,中国的古典史学从来便具有超越性价值。
天命由德堪配天者担当。[2]周人伐商,打破了商人天命降于一族的观念,由周王来领受天命。[3]领受天命的意涵在于化育万民以成天道,[4]万民与天子因“天命”而联为一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5]。这是一场伟大的精神革命,周天子因此而成为天下共主,成就“普天之下、率土之滨”的气象。倘若仿照商人的抉择,将天命寄托于周人,则周天子将被周人这个身份所绑架,斤斤计较于小群体的得失,而令更广大的世界视周人若寇仇。这一历史性抉择令周人消弭在天下之中,但也正因此,周人的事功才泽被千载,至今中国仍受其惠。天子不再是一家之私主,而是四海之共主,所承载的不再是一姓之兴衰,而是天下之运数。[6]
担纲天命之天子,必依正统。
中国史家素来强调正统论,孟子谓“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孔子通过《春秋》当中之褒贬,确立了正统性的标准,徒能以力胜而行世之辈,即便幸忝大位,终难逃乱臣贼子之谳。
然而,历史的深处不都是煌煌天命的顺畅流转,不都是垂拱而治的不怒自威,血光与权谋是历史抹不去的底色。但即便是暴虐之辈、权谋之徒,忝登大位之际也必须行受禅之礼。他们似乎在用自己的凶狠与无耻嘲笑天命的暗弱,戏弄正统的威严;但受禅之礼的不可或缺,则在隐隐中表达了天命与正统的不可违逆。倘不行此礼,登大位者无法宣称承受天命,势必“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正是在一次次看似暗弱的无奈当中,天命与正统反将自己一步步深植于民族的灵魂当中。
故而,君权政治虽以权谋与暴力为底色,却犹重对正统的解释与争夺。欧阳修谓“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由不正与不一,然后正统之论作”,而“正统之说,肇于谁乎?始于《春秋》之作也”。[7]《春秋公羊传》首篇即谓王者“大一统”。董仲舒进一步阐发:“《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8]然则,大一统不常有,正位亦不常在,在华夏离分裂之际,各种托衍之词遂阑入正统论之叙述内,以为偏安之君、篡僭之徒编排正统。
自秦皇汉武下历千年之后,帝王的统合终战胜了割据豪强的自雄,有宋一代之后再无长期的天下分裂,“尊王”之混一寰宇亦超越了“攘夷”之内外判然。“大一统”在北宋时成为正统论的基础,虽经南宋偏安时期的暧昧,至有元一代确立为正统论的核心,[9]明太祖定宴飨乐章,必奏“大一统之曲”[10],以示超迈夷夏,清帝更以大一统为正统之基。[11]元明清三代享祚近七百年,大一统理念终超越其他诸种托衍理念,成为规范正统天命观之基本内容,化作中华民族信仰的深层基础。
中国的王朝史历经对正统论的争夺与演化:历史被不断重新叙述,但叙述者并不是天子,而是圣人门徒。依《中庸》之论,圣人至诚,因此亦能配天,[12]故朱子赞之曰:“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13]
如此,道统与法统发生分离,法统归于天子,道统起自圣人。道统以天道之流转有常,规范着终将沦于尘土的王侯将相。这看似脆弱实则强韧的不绝如缕,绵延数千年,演绎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史。天子依凭王侯将相之拱卫,以法统之在握,主张自己的天命所归。然天命无常,“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个王朝的法统,百年之后也灰飞烟灭。新的法统又会崛起,这个天命轮回,演绎着中华民族的政治史。
道统所言说者,乃天命之普遍性,不承天命者无资格君临天下;法统所言说者,乃天命之特殊性,主张天命正在吾帝吾朝。法统通过道统获得精神自觉,道统通过法统获得现实的呈现,二者相互对抗又相互依赖,彼此缠绕绵亘不断,演化为中国历史的基因,孕育着中华民族的信仰。
历史是个运动的过程,人性的激情是其根本动力。
人性当中既有追求普遍性的激情,又有追求特殊性的激情。对普遍性的追求,使人类获得存在的意义;它通过理性转化为一整套思想体系,姑且称之为理想。对特殊性的追求,使人类获得存在的载体;它通过理性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谋划,在其未获得反思性的精神自觉时,姑且称其为欲望,获得精神自觉时,则呈现出个体的道德主体性。
普遍性的理想使人成其为人,超越于时间,承载着永恒,但它在彼岸世界,倘不落实在此岸世界,将永远处于虚空中;特殊性的欲望使人获得现实的存在,但倘不通过理想而获得意义,则在历史中转瞬即逝,不留痕迹。理想与欲望,都要求将自身现实化,呈现为人类激情的涌动,无数人的激情不断彼此冲突、互动的过程,最终外化为现实的制度,制度是联系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中介机制。对中国的精神世界来说,作为普遍性的天道,通过制度而表达为现实的秩序安排,作为特殊性的世俗利益,通过制度而获得稳定的规则保障。
人类多向度的激情,推动着人类秩序的辩证发展,这便是人类历史的精神现象学过程,自我意识在此过程中逐渐产生并获得充实。
在欲望所推动的对利益的本能追求与竞争中,人类会因欲望无法被满足而意识到他者的存在,通过他者,人们会反过来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自我意识的特殊性一面便浮现出来。反思会告诉人们,没有对他者的认识便不会有对自我的认识,自我与他者实际上是互为条件的共在,特殊的自我不过是这个共在关系当中的一个必要环节,自我意识的普遍性一面便浮现出来。于是,人类的精神开始超越本能而形成自觉,特殊性也超越单纯的欲望,升华为个体的道德主体性。共在关系在精神当中会发展成一个共同体,对共同体的自觉,实际上已经设定了非共同体之他者的存在,于是自我意识会发现共同体不过是更大的共在关系当中的一个特殊存在,前述循环便在更高层次上又发生一轮。
自我意识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充实起来,它以欲望对特殊性的本能追求而起始,以精神对普遍性的自觉意识而告终。这中间会经历辩证发展的多个阶段,最终达到对特殊性最本质的体认,即认识到每一个个体作为区别于他者的独立道德主体与法权主体的存在;达到对普遍性最根本的自觉,即理解到承载着普遍理想的制度安排超越于所有单个主体,是个体的道德实践与法权实践的根本条件。自我意识因此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合题。[14]
相对于普遍性的理想而言,制度是特殊性的存在,因为任何现实的东西都是特殊的。理想一旦外化为制度,它就被建制化,被制度的物质载体所绑架,丧失了其他的可能性;理想成为现实,却因此遭遇异化,丧失普遍性而沦为特殊存在。但理想的本质特征在于对普遍性的绝对追求,一旦开始异化,理想便会寻求自我超越,不惜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摆脱具体制度与载体的束缚,再次自由地启航,继续其追求普遍性的努力。于是道统与法统发生分离。
相对于在历史中现实活动的个体而言,制度又是普遍性的存在,原则上,它要普遍约束制度下所有的人,不得有法外之人。制度为欲望提供了稳定且可预期的活动空间,但欲望对特殊的现实利益的追求,其短期结果可能会损害制度的公共性,其长期结果则可能会改变制度所依凭的社会基础。于是欲望的活动会发生自我否定,因为它在侵蚀自己赖以稳定活动的制度前提。从另一方面来看,制度为欲望所提供的发展空间,正孕育着制度的自我否定,它终将因无法再满足欲望所需而走向瓦解,并有待来日在新的理想与欲望的共同推动下实现重构。
因此可以说,制度是历史的固化呈现,是理想的现实化,同时又是欲望获得可预期性的条件。个体欲望的合力,在短时段内会带来现行制度下的繁荣与发展,在长时段上则会在未来引发混乱乃至导致新秩序的出现;自由的理想会让现行制度获得正当性,但又会超脱现实之外,通过对道统、法统的再叙述,推动、引导新秩序的构建,并且让新秩序获得精神自觉。制度的保守性与激情的运动性,两者之间的张力推动着历史的演化,在中国呈现为不断更迭的王朝史。
激情之所以有无尽的运动性,在于人性是自由的。人类自由地追求超越性理想,也自由地追逐现实性利益。这种自由内在于人性本身,不是谁设计出来的,也不是谁改变得了的。激情展开的过程,很多时候并不是和平与令人赞赏的,它更可能充斥着欲望的贪婪与暴力的血污,但人性并不会因此而彻底沉沦。贪婪与血污的现实初看上去全无意义,但它会逼迫人们去反思现实与普遍理想的关系,使得人的精神世界与人的现实存在相分离,这反倒令人类对他者形成更深刻的认识,令自我意识得到充实,令自由变得更加饱满。一如黑格尔所说,亚当、夏娃吃了智慧果,便有了原罪,但正是原罪使人成其为人,“罪恶生于自觉,这是一个深刻的真理:因为禽兽是无所谓善或者恶的,单纯的自然人也是无所谓善或者恶的”[15]。
只有能够作恶,才能够为善,因为此时他才是一个能够用“善恶”来衡量的人;动物只服从本能,无精神自觉,从而无法作恶,也无法为善。道德自由是专属于人的一种天赋,只有人能够不被物质所决定,自主地进行道德抉择;这并不意味着个体不会作恶,只意味着我们可以判断其自主行为为恶,但我们无法判断一只斑鬣狗的本能行为为恶。判断标准的出现,以人类拥有自由选择的能力为前提。对理想的追寻,是人类的一种激情,它使自由得以在贪婪与血污当中被淬炼出来;相反,以对欲望的否弃为前提的理想,往往会带来更大的贪婪与血污。因为,不经欲望之试炼的理想,并不内含着自由,不是真正的道德,因它没有给人以自主抉择的机会,也就让人放弃了对责任的担当,这会在更本质的意义上败坏人性。在某些时候,贪婪与血污反倒是滋养出真正的道德理想所必需的肥料。
因此,人类的激情现实化为制度,这制度不仅仅出于理想,也出于欲望。制度倘若不是出于理想,则无法获得认同,因其无法承载人们对普遍性的追求;制度倘若不是出于欲望,则无法获得存续的动力,因其否定了人们对特殊性的追求。
在历史行进的过程中,其大的历史逻辑往往不是局中人能看清的。局中人依照自己内心的价值排序,并进行现实的考量,在特定的情势下自主地做着抉择。有可能历史大势滚滚而来不可遏抑,人们都能直观感受到,既有的秩序已注定走向终结,而新的秩序该是什么样子,一切都未定乃至未知。大多数人都会在现实的压力或吸引下,随波逐流乃至兴风作浪;只有极少数人会基于内心的道德确信,自主抉择逆流而上,其在道德上比那些识时务的利益追逐者更高,其抗争命运的勇气也更具有悲剧色彩。虽然如此,历史大势往往是在“识时务者”手中获得现实化的,因为在秩序未定、一片混乱之际,只有那些对利益关系的变化足够敏感者,才能够清楚地把握特殊性,懂得如何调动起足够多的人群的欲望,进而顺势成事。
但是这种特殊性的成功,倘若不能经过普遍性的洗礼,获得自觉意识,使利益的既得者转变为秩序的担纲者,则他们动员起来的欲望会反噬自身,短暂建立的秩序会转瞬即逝,诸如黄巢、李自成之辈的结局皆是如此。相反,逆流而上的失败者,其道德勇气表达着对精神普遍性的坚持,死亡反倒成就其不朽。他们在生前抉择的具体原因在此已无关紧要;死亡消除了一切特殊性,后人在对其死亡的言说中可以自行萃取出其中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不啻是死者留给生者的伟大遗产,可以在构建新秩序的精神自觉中被继承下来。
人们至今仍生活在大汉帝国留下的遗产当中,但少有人会从道德意义上缅怀汉高祖背弃鸿沟之约而进攻楚霸王的作为,尽管这个不光明的手段带来了恢宏的帝国;人们经常吟咏的反倒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因为这里面蕴含着对尊严的执着与对责任的承诺。至于项羽失败的实际原因,在此已无关紧要,死亡成就了他的普遍性,他已经不再是他,而升华为一个道德理想的象征符号。
所以,历史是在真正的意义上由成功者与失败者共同铸造的。成功者缔造其特殊性的一面,使得具体的秩序得以成立;失败者铸成其普遍性的一面,使得秩序获得其赖以维系的精神价值。
秩序的存续与活力,需要理想、财富、武德这三种要素。理想使秩序得以自觉,财富使秩序得以自养,武德使秩序得以自立。三种要素的担纲群体不一定重合,倘若分立的三者能和衷共济,秩序会充满活力;倘若三者之间发生冲突乃至分裂,秩序就将失衡、瓦解。朝代建立之初,可以看到和衷共济的局面,普遍性的理想也在激励着帝国担纲者;随着时间的流逝,建制化的理想逐渐僵死,对利益的追逐,损害着将三个群体联系起来的精神要素,认同分崩离析,无人再关注帝国的命运,天命渐去,帝国走上末日,整体秩序逐渐瓦解,等待浴火重生。在更具体的历史中,这种种变化会呈现为君主、内臣、贵族、官僚、平民等多种利益主体不断变换结盟关系的过程。寻常的历史叙事会将其表达为各种权谋与搏杀,但在历史哲学的视野里,它们是精神现象学展开过程中的诸多环节,个别的权谋与搏杀,在总体进程中才获得其历史意义。
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中,诸利益主体的谋划选择空间可能会有巨大的差别;而历史所发生的地理空间,又会约束社会结构的演化路径。精神现象学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合题,正是在历史的空间结构中具体展开的。
演绎着中国历史的这片土地,占据了欧亚大陆东部和中部的部分地区,其地理结构属于整个欧亚大陆地理结构的次级部分,与其他部分空间相连,一个地方的震荡会通过各种方式一路扩散出去,成为远方的涟漪或巨澜。世界历史以及各个文明地区的历史,其记录与叙述者都是轴心文明的创立者;我们对中国历史的理解,通常也都依赖于中原文明留下的历史叙述,也会不自觉地接受其中的种种偏见。诸轴心文明分散在欧亚大陆相距遥远的地区,都有着对人类普遍秩序的构想与思考,但这些文明区基本都是定居性的(只有定居文明才能积累起巨大的财富,滋养不事劳作而仰望星空的思考者),在古代无从与其他文明直接形成有效的交流,于是其在现实当中又沦为特殊性的存在,其理想当中的普遍性视野只有通过不愿定居、流动于整个欧亚大陆的游牧者及贸易者才能真正打开。所以,中原史只是中国史的一半,还有另外一半中国史发生在草原、绿洲、海洋等地区,两“半”之间还有深刻的互构关系,互为条件、互相生成,倘若在历史叙述中未将这些纳入视野,则这将是一部残缺的中国史。
在这种视野下,基于自然地理与气候,欧亚大陆自北向南、由陆及海的若干层生态-经济-社会空间,也会浮现出各自不同的世界历史意义。
欧亚大陆的最北部分是广袤的森林,从远东西伯利亚向西横贯整个俄国,一直延伸到德国平原。西伯利亚的森林地带人烟极为稀少,难有构成共同记忆的历史。
森林地带的南部是草原地带,从远东通古斯地区向西横越蒙古高原、中亚,一直延伸到东欧的匈牙利,草原中间或有些沙漠。蒙古与俄国的分界大致就是沿着这个草原-森林的界线。游牧者驰骋在这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地带。他们不固着于特定的地方,草原对他们来说就像海洋一样,一些重要的生态过渡地带的城市,如宣府(今张家口)、大同、北京等地则是港口,多种商品与文化,还有疫病,从港口起航,搭上游牧者的航船远播到他处,大陆各处的定居轴心文明因此被连通起来;草原港口经常也是血腥的战场。贸易和战争共同构成文化与物资传播的方式。
草原地带向东,越过大兴安岭,便来到中国的东北地区。白山黑水之间,气候湿润、森林茂密、土地肥沃、人口稀疏,古代的诸多渔猎民族曾经在这里生活,凛冽的气候涵育着他们野蛮的武勇与淳朴的民情。这片土地的北部与呼伦贝尔大草原相连接,听得到草原游牧者的呼啸;南部则多次接受来自中原的农耕力量的统治,得以一窥礼制的文明,同时由于辽西走廊的狭窄,东北地区受中原农耕地区的影响又总是断续的,构成独立的地理-生态空间;再向东,这里还与朝鲜半岛、日本山水相连或隔海相望。草原、农耕、渔猎三种生态-地理要素汇聚于中国东北,构成了东亚秩序的一个地缘轴心。
由草原继续向南,则跨过了游牧生态区与农耕生态区的分界线。这条界线在东亚地区大致上与长城的路径相重合,到了中亚地区,则是沿着天山、锡尔河这一条线继续西行,过里海、高加索山脉,直达黑海。就中国境内而言,以河西走廊最东端、今甘肃境内的乌鞘岭为界,以东为外流区域,以西为内流区域。农牧分界线以北,降水量较少,在古代,无法依靠农耕作为主要生活方式,人们以游牧生活为主;农牧分界线以南,在外流区域,依靠季风降水,形成大片的农耕区,是轴心文明的生发地,在内流区域,依靠雪山融水,形成绿洲区,兼营农业和贸易。
长城以南的华北地区,是范围广阔且地形平坦的农耕地带。最早提出“丝绸之路”概念的德国学者李希霍芬观察到,黄土的高孔隙性和强毛细管吸收力使得深层土壤中的无机质能上升到顶层,对农作物具有了“自行肥效”的能力。[16]这使得华北地区的黄河流域成为中国古代最容易开发的农耕地区,平坦的地形形成了连绵成片的农作区域,滋养了数量庞大的人口与财富,成为孕育中原文明最初的核心地带。
越过淮河一线进入长江中下游流域,气候转为潮湿溽热,平坦的大地上水网纵横,这里进行农耕的首要需求是排除沼湿地区与湖泊中多余的积水,[17]开发的难度大于黄河流域。直到北方的几次战乱驱赶黄河流域的人口南迁,长江中下游平原才真正开发出来。这里潜力巨大,一旦开发,迅速成为东亚帝国[18]的经济重心所在。
再向南,则是多半为东北-西南走向的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与两广丘陵。丘陵地区土地细碎、交通不便,中央的统治力量难以深入,家族力量得以长期保存,成为形构地方秩序的基本组织资源。浙闽丘陵和两广丘陵,更是在浙东南、福建、两广地区与中原内地之间形成地理区隔,并发展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区。随着因各种原因来此的中原移民日渐增多,以及本地人口的增殖,这些地方逐渐变得地狭人稠,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到海上讨生活。他们的远航逐渐推动发展起一个环东亚海域的贸易世界,形成了不同于中原地区的乐于冒险、勇于创新的观念意识。这个海洋贸易世界将北至日本、朝鲜,中经琉球、苏禄,南至中南半岛、南洋群岛的广大地域联成一个经济-生态圈,在古代构成了中原文明向东亚其他地区传播的途径,同时也是印度人、阿拉伯人等进入东方的另一通道;在近代,则是西方文明到来的最重要通道。
从华北向西,越过黄土高原,艰难地穿过河西走廊,便进入了中亚。以帕米尔高原为轴,大中亚又可以区分为东西两个亚区域,东部是新疆地区,西部是今天的中亚五国以及阿富汗等地。以天山-锡尔河一线为界,以北地区是大片的草原,是欧亚游牧生态区的一部分;以南地区是一些不连续的绿洲地区,其中有一系列历史名城。中亚是欧亚大陆各个轴心文明区形成联系的重要通道与必须中介。珍珠般散落在沙漠中的绿洲,构成一个个贸易和信息的中转站,绿洲居民是欧亚大陆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商人群体与文化中介群体;伴随着贸易的流动,各大轴心文明的技术与观念也得到了扩散与传播。通常的情况是,内亚的游牧者为商人提供保护,商人则为游牧者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以及帮助其谋划对外的征服。战争与贸易,共同促成了人类世界从彼此隔离发展到彼此联系的状态,草原民族与绿洲民族分别是其担纲者,两者行为的边界也并不总是能够清晰划分的。
中亚南缘的青藏高原,向东延伸为云贵一带的横断山脉,向西延伸至阿富汗一带的兴都库什山脉,并与北边的天山山脉在帕米尔高原一带相连,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海拔令其成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经济区;诸多难以通行的高大山脉既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运动,决定了中亚地区的自然生态及政治-社会-经济样态,也将东亚的定居区与欧亚大陆的其他定居区更加深刻地隔离开来。
中亚的西界—南界直接联系的定居轴心文明地区,是西亚两河流域的文明和印度文明,它们与更远的古埃及文明、两希文明等,彼此之间没有难以逾越的高山,联系与交流很多。丰富的交流使得这些地方在历史早期的文化演化与技术进步的速度,要快于相对孤立的中原地区和西欧地区,这些地方还能够通过草原、绿洲与海洋三种途径向后面这两个方向传播文化与技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地方的财富和文化吸引力很大,周边都对其垂涎欲滴,当地的诸多王朝普遍难以长期稳定地存续。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中东的文化积累开始遭遇困境,到10世纪,过了阿巴斯王朝的巅峰期之后,反不如东西两边的积累更加有持续性。
从上古时代起,途经内亚传来的西亚肥沃新月地带的物产、技术等,陆陆续续进入中原地区。因地利之便而率先接触到这些技术的周人、秦人,在中原的王朝更替中占尽了优势。嗣后的历史中,来自印度和波斯乃至地中海东岸地区的宗教,如佛教、摩尼教、祆教、景教等,也陆陆续续通过中亚传播到中原以及长城以北的草原地区,形成了新的精神凝聚力要素。佛教对中原的原生文化构成挑战,景教和摩尼教以及再后来的藏传佛教则改变了草原上的信仰,这些都带来了东亚的精神和政治转型。8世纪中期之后,伊斯兰教缓慢进入中亚,带来更加复杂的精神世界,其影响持续到今天。
欧亚大陆更远方的西部欧洲,不会面对来自北方的游牧帝国的压力,但是麦金德注意到,“在一千年内,一系列从亚洲兴起的骑马民族,穿过乌拉尔山和里海之间的宽广空隙,踏过俄罗斯南部开阔的原野,取得了欧洲半岛的中心匈牙利;由于反对他们这一需要,于是形成了周围的每一个伟大民族——俄罗斯人、日耳曼人、法兰西人、意大利人和拜占庭希腊人的历史”[19]。这些骑马民族的大规模西迁,其动力很多时候来自中原地区。
中原人口众多,接受了通过内亚地区传播过来的文化和技术,将其与本土文化互构结合,发展为庞大的经济与战争力量,再反过来对游牧部落形成压力,逼其西迁。失败的游牧者对西面形成的压力,通过各种人群层层传导进入欧洲,成为一个外生变量,在欧洲内部的演化逻辑上增添了新的动力,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衰亡,也在中世纪以后逐步促成了欧洲的自我组织与自觉意识。可以把欧亚草原通道想象为汽缸,游牧部落就是活塞,中原农耕区则是蒸汽动力来源,中原爆发与收缩的节律,长时期地催动着整个世界历史的运动。而西方完成自我更新之后在近代崛起,并通过海洋征服了全球。中国随即经历了一个新的收缩与爆发的历史周期,直到今天。
这一系列复杂的地理空间结构还要经受气候变迁所带来的影响。历史上的草原民族南侵中原,既可能是因为寒冷骤至,资源不敷使用,也可能是因为温暖太久,人口繁衍过剩;中原不得不做出一系列的应对,或胜或败,所以历史上长城的修建位置在某些区域曾经南北波动两三百公里。倘把气候变迁视作“天”,具体的地理结构视作“地”,可以说,正是这天覆地载,才搭建起人类历史所赖以展开的舞台,人类的精神史在天地之间逐渐自我发展、充实起来,天地因此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为人类的自我意识提供了外部坐标系。
在这样一种大的地理空间视野下,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历史并不是个单一均质空间中的运动,而是一个多元复合体系的演化。这个体系的结构复杂性超过了世界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其内部同时包含着多种生态-文化-经济区域,诸区域内生活的人群在历史上起着各自差异很大又不能相互替代的作用,彼此间有着深刻的共生与互构关系;脱离开其他区域,单个区域的历史逻辑便完全无法获得解释。[20]
就古代中国历史而言,长城以北武功煊赫的草原帝国拥有横跨欧亚大陆的普遍视野,但因其文治的孱弱,难以获得清晰的文化表达;长城以南文治粲然的中原帝国主张精神的普遍性,却因定居的生活方式而迷失在狭隘的特殊视野当中。中原的普遍性需要通过草原获得展开,草原的普遍性需要通过中原获得自觉。西域和雪域通过特殊的精神输出,刺激着中原与草原在精神秩序上的各种重构;后两者则以其政治力量反向输出,让前两者获得超出小共同体范围的秩序。只有在超越这诸多区域的多元帝国当中,古代中国才真正实现了其普遍性,作为体系的中国,也才获得其精神凝聚力。能够建立起多元帝国的担纲者,不会是来自纯粹农耕或者纯粹草原的任何一方,因为任何一方都无法理解对方的精神世界与治理逻辑;担纲者只能来自农耕-草原的过渡地带,也就是东北地区或者长城沿线。过渡地带的人要想在本地立住脚,便必须能够同时理解农耕与草原,一旦天下大乱,他们是唯一有能力整合两个方向的资源的人群,从而担纲起结合草原的视野与中原的精神的使命,建立一个覆盖大疆域、多族群,实行多元治理的普遍帝国。
因此中国的历史便是一部体系史。这个体系内部的生老病死起承转合,或者说这个体系的演化史,构成了世界历史运动过程中的一个子系统与自变量。“中国”这个体系内部各区域的人群有着一种深刻的、本质性的共生关系,他们以有时对抗、有时合作的方式,联手推动了帝国秩序的形成与自我超越。各区域有各自的区域性历史记忆,更有因诸区域之共生关系而形成的,超越于单个区域,为诸区域所共享的历史记忆。对这种共享历史记忆的表达,才是真正的“中国”史。
中国的自我意识的充实与成熟,要在一个时间结构当中逐渐地实现。对自身作为一个体系的理解,和对自身与世界之相互关系的理解,是中国的自我意识得以充实与成熟的前提。
东亚世界走出封建、形成帝国之初,以中原为核心。[21]帝国会自视为一个普遍秩序,其正当性首先在于对一种普世文明之道德理想的追求与认同,以一个世界历史的使命为自己存在的意义与理由。帝国的吸引力不在于其威慑,而在于其文明;帝国遂行的武力统治从原则上来说,不过是其承载的文明使命的手段与外化。
儒学将中原农耕世界的传统发展为一套普遍主义的伦理表达,规范着东亚帝国的正统与天命。起自中原的农耕“普遍帝国”在面对草原游牧帝国,及至后来面对海洋贸易帝国时,被还原为一个特殊帝国;但儒家的普遍性理想会力图超越这种特殊性的现实,内在地要求一种超越中原区域的普遍治理秩序。苟利天下,成功不必在我,但能得志行于中国,虽夷狄亦可为圣人;[22]东亚帝国的担纲者在中原、草原间流转,此一流转过程构成中国历史时间结构的重要刻度。
只有负载着轴心文明的民族,其精神中才会有这样一种外化为普遍帝国的需求,并会努力将其文明向外传播;而受惠于轴心文明之传播、无此负载的民族,诸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其精神中则无此需求。所以,在东亚,只有中国才天然地追求成为一个普遍帝国,其他国家则是努力将自己区别于帝国,通过从帝国吸收精神资源,反过来构建属于自己的独立主体性。这形成了中国与其他东亚国家在精神现象学历程上的本质区别。
在这样一种视野下,中国的历史浮现出如下辩证发展的时间结构:
——在混沌抑或混乱当中,逐渐浮现出普遍的理想。
普遍理想内生于精神的汪洋恣肆,未受现实物质条件的规训,会有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与恢宏磅礴的气度。当然,此时不会有定于一尊的精神霸权——霸权本身是非精神的;而是会有多种奔流于天际的理想在自由地言说,同时纷纷努力将自己外化为现实秩序。此时它们仍是抽象的、单纯的理想,却使得具体的、喧嚣的欲望黯然失色;但往往正是各种欲望主体的彼此对抗,才为精神撑起自由想象的外部空间。
——普遍的理想外化为一个特殊的现实,即外化为一个现实的中原帝国。
在中原大地上彼此对抗的各种欲望主体中,精明练达者顺势而为,调动起足够多的支持力量,击败对手,建立起秩序。之后则必须通过某种普遍理想来吸收各种特殊性,实现超越特殊群体的普遍认同,才能达成与对手的和解及融合,使秩序能够持久。于是普遍理想外化为现实的制度,法统就此建立起来。获得现实化的理想会意识到自己遭遇异化,遂从法统叙事中脱出,仍然忠诚于精神本身的自由逻辑,并重构道统叙事;未能获得现实化的那些竞争性理想,将继续自己的精神运动,可能会破坏既存法统,也可能会参与到未来的道统叙事的重构中。
中原帝国的崛起会同时促成草原帝国的崛起[23],中原帝国被还原为特殊帝国,因此需要再自我超越,以实现普遍性。其过程可能体现为:由于欠缺超越中原-草原的普遍治理,中原帝国将面对来自草原的、表现为战争或迁徙等各种形式的压力,最终导致中原帝国的崩溃,也导致草原帝国的瓦解。现实秩序瓦解了,但获得了自由的普遍理想及其为人们提供的对世界的整体理解图景,正孕育着更大的辉煌。
——特殊的现实自我超越为一个普遍的现实,即建立起超越于中原-草原的普遍帝国。
普遍的理想真正地外化为现实的普遍帝国秩序。这个普遍帝国会带来一个远超中原-草原对峙的更宏大的世界视野,这反而让它能在更大的时间空间尺度上发现自我的特殊性。大于普遍帝国的时空尺度,意味着对其他轴心文明的实质性认知。此前曾经片段式地传过来的异域知识,可能只是作为猎奇性的对象存在;此刻这些知识却铺展为一个宏大的整体宇宙论和世界观,东亚帝国的普遍理想从精神层面上被还原为特殊性。相较于之前因特殊帝国而导致的理想异化,这一次是更为深刻的、真正的精神危机。被还原为特殊性的理想必须重新出发,再去寻找超越于自身与其他轴心文明的理想的更大普遍性。在这种精神重构完成之前,原有的普遍理想及其勾勒的世界图景,无法再获得人们的无条件接受,普遍帝国的精神凝聚力坍塌,各种特殊性小共同体会更加予人以认同。于是,普遍秩序崩溃,再度进入混沌或混乱状态,等待并孕育着理想与现实两个层面的重生。
——进入再下一轮,在更高一阶的层次上重复前面的循环。
由此,中国历史的运动过程又呈现为小循环和大循环两种层阶:
小循环是在“普遍的理想—特殊的现实—普遍的现实”过程中的每一次自我超越,这些超越都不涉及普遍理想的真正精神危机,也不涉及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主要涉及国体及治理方案的调整。三次自我超越构成一个大循环当中的三个环节,普遍理想在小循环的过程中,为对抗异化而不断进行着量变性的自我扬弃。
大循环则是由于普遍理想遭遇真正的精神危机,以及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导致担纲者阶层发生根本的变化),进而突破上一轮的三段小循环所构成的一阶大循环,进入更高一阶的层次,开启新一轮的三段小循环。普遍理想在大循环过程中会发生质变性的自我扬弃。每一轮大循环都大致对应着一种社会结构,不同的社会结构则为各种治理方案划出了可能性边界。在可能性边界内部,治理方案的各种变化与重构,会对应着三段小循环;种种变化与重构的过程,同步伴随该社会结构渐趋均质化的过程,也是发生进一步变化的可能性边界被压缩的过程,这使得特定社会结构下的三段小循环是不可逆的。因此,勾勒大循环的时候,本书便用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作为基准。
每一轮大循环的最后环节孕育着混乱,也孕育着新生,与下一轮大循环的最初环节重叠而至。从另一角度看,重叠期也是过渡阶段,其中充满着不确定性,直到过渡完成,新的秩序才会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为下一轮的自我超越积蓄力量。
咨诸中国历史,会发现其经历过三轮半大循环:
第一轮是商周的封建社会的大循环;
第二轮是由汉至唐的豪族社会的大循环;
第三轮是由宋至晚清的古代平民社会的大循环;
进行中的第四轮,是由晚清开启的现代平民社会的大循环,它还在循环进程中,仍未完结,所以其未来是开放的,有着多种可能性。
实际的历史过程不会如几何般精确地符合前述时间结构,精神的自由本性也不会允许这样一种几何公式般的历史存在,这个时间结构只能是一种总体框架性的勾勒,我们无法否认大量反例的存在。但反例并不会使总体结构归于无效,相反它更证明了结构的意义(包括反例自身也以结构为基准而获得了新的意义),因为结构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解图景,帮助我们重新确立用以理解历史、建构自我意识的精神坐标系。
在这个时间结构当中再来梳理一番中国历史,便可获得一种全新的理解。
在轴心时代,诸侯封建,无有大一统的政治压力,精神遂得以在中原大地自由流淌,绽放出一系列伟大的普遍理想,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人性的欲望遵循其自身的逻辑,诸侯争霸的野心动力很快被吸附于法家,天下一统于秦,封建结束。法家诸国的基本生存法则是汲取他者资源以滋养自身,天下一统之后再无他者可供汲取,秦廷只能以黎民为汲取对象,君主遂沦为对抗天下的特殊存在。故而汉代通过整合秦之制、楚之勇、齐之文,综合儒法,霸王道杂之,而超越了秦,达成一普遍帝国。
中原帝国一统之际,北边原本处在无定型状态的草原地区倏然崛起了一草原帝国。中原帝国遂被还原为特殊存在,其需要自我超越,成为横跨中原—草原的普遍帝国。倘不能实现超越,则两边君主的野心会拖垮帝国。汉武帝频频北击匈奴,为筹军费,征敛日重,中原小民不堪其扰,寻求豪族庇护,豪族社会始兴。两汉去古未远,儒术犹重谶纬;豪族在东汉《白虎通》当中获得精神自觉,升华而来的士族逐渐成为帝国秩序的担纲者,其以谶纬之说约制君主的任性妄为。士族在东汉末年的天灾人祸中很快异化堕落,激扬出魏晋风流,却也终致神州陆沉。五胡一时大盛,诸胡政权经过不断失败不断摸索,最终在北朝找到了整合中原-草原的多元治理办法。游牧者主导帝国的军事秩序,定居者主导帝国的财富秩序;以前者为普遍帝国的政治担纲者,以后者为普遍帝国提供赖以凝聚的精神。此秩序一出便迅速外扩,终成为恢宏磅礴、气象万千的隋唐世界帝国。
西域通道因世界帝国而门户大开,胡人胡风一时侵染中原。此前曾经片段式地进入中原并被功利性对待的异域宗教,此时成体系地、纯精神性地进入中华帝国,呈现为一系列新的普遍性精神要素。中原的普遍精神因此被还原为特殊存在,这是一场真正深刻的精神危机,用以凝聚帝国为一统的精神要素解体了。同时,超越中原-草原的多元治理因其未获得精神自觉而被君主遗忘其精髓,帝国也在君主的虚妄、官僚的自私与边将的野心当中轰然坍塌。靠民间宗教动员起来的流民将豪族的最后余脉涤荡一尽,江南因战乱流离的移民而获得开发的机会,帝国的财富腹地始从华北转向江南,平民社会由此进入历史。天下破碎,特殊性的小群体逐渐取代大而无当的垂死帝国,获得人们的直接效忠;中华世界则在破碎当中再一次进入对精神之自我超越的寻找。
宋儒在对各种普遍性精神之反思中,汇通儒释道而成理学,开出普遍精神的新局面;北面的大辽则进入对二元帝国的主动建构,南北两院分治汉人契丹,多元帝国始获得精神自觉。普遍精神与普遍制度在两个特殊帝国当中被孕育出来,为下一轮的普遍帝国准备好了基础。经过元明两个“特殊的普遍帝国”朝代,普遍帝国终在大清实现,汉满蒙回藏多元治理,皇帝以多重身份统合帝国,又以大一统之天命所在来凝聚整个帝国的精神向心力。汉满蒙回藏等诸多群体在这样一个普遍帝国之下,虽各有自己的特定历史记忆,但同时也有着超越于其上的共享历史记忆。共享的历史记忆有潜力从精神层面上吸收所有特殊群体的身份诉求,在一种普遍秩序中予其以安顿;而特殊的历史记忆则构成了普遍帝国获得微观活力的基础之一。
大宋以来的平民社会对治理的需求远高于封建社会和豪族社会。皇权依凭理性官僚体系对社会进行抽象治理,基于平民社会的帝国逐渐用冰冷的律令规则置换掉了君子大人的鲜活道德人格;而基于封建社会或豪族社会的帝国曾以这种道德人格作为其治理秩序的基本支撑。中华帝国由此从“伦理世界”进入“伦理-官僚世界”。在平民社会中,除非个体的道德主体性可以获得一种抽象法权的制度性保障,否则官僚帝国强大的制度性专权将消弭一切特殊性。普遍帝国也因此而不断抽除自己的基础,现实当中的帝国不再是个体心性的化育空间,而成为压制道德主体的机器。个体的道德自觉因此难以开展,其无定型的欲望则肆意扩张,帝国最终沦为“上下交征利”的猎物,无人再对帝国有道德认同。阳明心学高举个体心性的努力也于事无补,最终只带来阳明后学的狂悖乖谬,以致天下大坏。
平民社会中,抽象法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合题所在。这样一种法权体系在传统的普遍理想中并无基础,但对它的需求已内生性地浮现出来。普遍理想有着对其信徒的心性完整、心灵安顿的普遍承诺,庞大的官僚帝国对个体心性的压制会使得这种承诺落空。这呼唤着一轮新的自我超越,否则帝国将又一次陷入真正的精神危机,困在没有任何历史进展的单纯治乱循环中蹉跎,其普遍精神也将自我瓦解,帝国最终消失于历史之中。而要实现新的自我超越,依凭现有的精神资源已经不够,必须有新的精神资源注入。
因此,西方的到来,在某种意义上是历史的偶然,但它与中国历史的内在需求有着必然性的关联。西方带来了现代法权观念及法权体系,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现代经济与现代社会;在坚船利炮的压力之下,在中西方的各种冲突当中,这些新的要素逐渐进入中国社会,使中国的精神获得了再一次自我超越的可能性。
中国历史遂进入第四轮大循环,国人今日仍在其中,循环犹未完成。
在前两轮大循环当中,中原的普遍精神秩序所面对的他者之冲击,或者是来自北族,其武功超凡却无法在文化上挑战中原;或者是来自西域,其在文化上冲击中原却了无军事能力。中原遭遇的挑战始终不是全方位的,所以总能找到办法应对,以某种方式将构成挑战的他者吸收为自己的一部分,同时也重构中原自身,最终使得起自中原的普遍理想超脱中原本身,成就为东亚大陆的普遍秩序。但是西方的这次冲击全然不同,它从精神与物质两个层面,对东亚大陆帝国的普遍理想与秩序提出了全方位的、最为根本的挑战,以至于这个普遍帝国从本质上被还原为特殊性的存在。诚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这一冲击促动了一系列全新精神的萌发。明末遗民顾炎武有云:“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24]对传统中华文明而言,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匹夫无责;天下兴亡,方为匹夫有责。但是,随着中华文明被西方冲击而全方位地特殊化,国人陡然发现,过去以为超越于国家、由儒家文明所表达的“天下”,实际上与中华国家是一体的,于是国家兴亡与天下兴亡便成为一回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由是而倏然进入国人的精神世界,以至康有为组织强国会,其宗旨是“保国、保种、保教”,国、种、教被前所未有地联系在了一起。肉食者与匹夫的差别不再存在,唯有同种同源的人民。对普遍均质人民的打造,成为这个普遍帝国面临的全新历史使命。普遍均质人民必须包含着对个体法权的普遍承认,否则人与人之间无法获得均质化身份。正是在西方的压力下,中国历史的精神现象学运动中,原本还只是潜在蕴含的对法权体系的需求,开始成为国人的一种主动追求。
此种追求在清末国人的诸多努力中皆归于失败,大清遂终结于革命。帝国的终结很可能会导致不可逆的瓦解,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皆如此。但大清的终结,虽然将始自清末的分裂倾向变为现实,人们却迅即开始了重建统一的努力。盖因始自春秋时代的“大一统”理念,虽在进入古代平民社会之前经常无法成为现实,但自元朝起被确立为正统性之不言自明的前提,[25]至民国时已历六百余年,已经完全内化为人们的潜意识,规定着人们的信念取向。由于人们醒觉到过去所想象的“天下”与“国家”实际上是一体的,“大一统”便进一步被收敛为“中华国家”的统一,“统一”成为值得追求的中华民族之历史本体。
这样一种变化,使得中国的自我意识从天下观念进入到“国家理由”(Raison d' État),“大一统”的“王者无外”之伦理意涵被淡忘了,其纯粹政治性意涵凸现出来,国家的政治统一与独立进而压倒了其他的非政治性伦理考量。在此过程中锻造出来的普遍均质人民,将重述道统,重建法统,取代奉天承运的天子,成为历史的担纲者,将自己的意志外化为一个现代国家。
国家统一与现代化,由是成为同一追求目标的两个面相,其最终应达成一致,在一个法治国(Rechtsstaat)中,每一个个体都被承认为一个独立的道德主体和法权主体,普遍性与特殊性达到统一。倘不能达到这一点,则意味着现代化仍未完成,历史的精神现象学运动将会继续下去。承认个体为独立道德主体,就是承认个体有道德能力,能够在诸多彼此竞争的普遍理想中进行自主抉择,这意味着现实的政治秩序与普遍理想之间形成分立关系,日常的政治将其活动领域自我节制在世俗层面,从精神层面退出。普遍理想的外化不再呈现为现实的政治秩序,而呈现为个体的道德抉择;到了这一刻,在前三轮大循环中,普遍理想因为现实化-建制化而不断遭遇的异化的命运,才获得最终突破。
在恶劣的国际环境下,普遍均质人民的打造需要一个高强度的动员与组织过程,于是列宁主义进入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列宁主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一种普遍主义意识形态的世界观与历史哲学,一是高效率的动员组织。在列宁主义带来的高强度社会动员过程中,五四运动开启的国民自我意识迅速地向下贯穿到一般民众心中。
在共产国际支持下完成改组的国民党,仅取列宁主义的组织技术,将其作为实现民族主义目标最强有力的工具,并成功实现北伐,却又迅即遭遇来自民族主义内外两个方面的反噬。就内部来说,民族主义应该表达为中华民族主义,但中华民族主义未能完成其理论叙述,在实践中它表现为汉民族主义,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反被刺激出民族主义诉求。这是因为,现代中国继承的是个古老的帝国,而民族主义本身正是要肢解大帝国的,用民族主义来实现帝国的内部动员,其效果很可能是饮鸩止渴——南京国民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对满蒙回藏诸地区的实际控制。就外部来说,中国的规模太大,大到成为国际秩序当中的自变量,无论是强是弱,其存在本身都可以某种方式定义国际秩序,从而无法以民族主义的方式获得想要的国际环境。在强的时候,这里会成为一个权力高地,其一举一动都会产生巨大的外部性效应,民族主义将伤及世界并反伤自身。在弱的时候,这里会成为一个权力洼地,成为全世界的野心与贪婪的汇聚点。无论中国是弱还是强,民族主义都会将它还原为一个特殊性的存在,而使它始终无法获得其普遍性意义。民族主义唤起了中国人的激情,但又使得国人无法如其所是地理解世界与自身。
这些都意味着,中国需要有一种超越民族主义的民族主义。它需要民族主义,以便实现国家的动员与组织,应对险恶的国际环境;又必须能超越民族主义,以便打开世界视野,从世界历史的意义来理解中国的位置,使中国作为自变量参与到普遍均质世界的生成当中去。所谓对民族主义的超越,还需要在两个层次上完成:一是对汉民族主义的超越,这样才能达成中华民族主义,使传统帝国完整地转型为现代国家;一是对中华民族主义的超越,这样才能打开世界视野,实践中国的世界历史使命。悠久的帝国历史使得中国也内在地有着一种精神冲动,要从世界历史的普遍主义格局出发来思考问题。
因此,中国的国家统一与现代转型需要同时完成三个任务,但这些任务在相当意义上又是彼此矛盾的。国民党的民族主义已注定不堪重负:它对汉民族主义的执念,使其无法真正整合边疆;它对民族主义的执念,又使其惑于激情而无法有效理解国际权力结构,以致在革命外交的鼓动中,驱逐易于驱逐的英法利益,之后不得不独自面对日俄这两支更加可怕的力量;普遍主义格局的欠缺,使它无法真正理解《开罗宣言》与抗战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从而无法通过国际上的胜利来吸收掉国内各种反对力量与特殊性利益,以巩固自己的正当性。
中国需要的是一种包含着巨大内在张力的“普世民族主义”,它必须既是民族的,又是普世的,才能提供一个古老帝国进行现代转型所必需的精神容量。于是共产主义成为中国达致“普世民族主义”的必要精神介质。进一步,抗日战争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各种努力与民族救亡嵌合在一起。
在此过程中,共产主义-列宁主义逐渐内在化于中国的政治进程与社会进程当中,并要同时完成那三个彼此矛盾的任务。超强的动员与组织效率,使它能够高效率担纲民族主义所要实现的动员与组织国家的任务;它将一切民族差异都转化为阶级差异,超越了汉民族主义,让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在阶级话语下实现了统一;它又始终将自己的斗争与全世界的阶级斗争联系在一起来思考,一种超越于中华民族的普遍主义视野豁然展开。共产主义因此成为具有多重历史任务的“中华普世民族主义”的一个必要介质,通过它,共产党人内心深处的民族主义激情也获得释放;整个民族由此被彻底动员起来,开始获得精神自觉。精神自觉产生的前提是人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形成某种撕裂关系,撕裂使得人在痛苦当中意识到他者的存在,自我意识于是形成,人便有了精神自觉。精神自觉并不必然导向建设性的方向,但它会带来对未来的想象与规划,历史就此进入一种有意识的运动当中,而不再是无目的的漂流。
共产主义革命的正当性叙事,基于其掌握了终极历史发展方向这样一种信念;在传统的天命史观看来,这一信念是反历史的,但由此展开的努力恰恰延续了中国传统史观的基础信念——大一统(其又转化为“统一”)。一个极富辩证色彩的转化就此浮现,作为信仰的历史,其名被抛弃,其实则长存。古代传统史观下的历史必须死,因为中华民族必须生!这个必须生的中华民族,就是那具有超越性之中国历史的道成肉身。
经过这样一番历史哲学的挖掘,一种对20世纪中国史的新理解便浮现出来。
作为中华民族之信仰的历史,它超越于具体的特殊性现实,内在地包含着自身的目的,要不断地自我实现。它是其自身命运与方向的定义者,不受个别意志的左右。历史的局中人未必会对此有清晰的意识,但是历史在其精神现象学运动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向人们揭示这一点。历史以共产主义革命为其自我实现的必要工具,以打造出一个“普世民族”。之后,又一次自我超越便会成为新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的历史将继续向其内在目的前行。
在正在进行中的第四轮大循环里,也可看到类似于前三轮大循环内部的小循环结构。
从清末的维新变法到北洋的修约努力,背后都贯穿着一种抽象的普遍理想。无论是康有为从儒家的天下观念投射出的“大同世界”,还是北洋政府对威尔逊主义的悦然接纳,两者都是从一种超越于中华国家的普遍秩序角度展开想象的。但在两者之间可以看到巨大的差异。康有为的“大同世界”,仍以中国作为世界秩序的自变量为前提,展开普遍主义想象,试图以儒家话语勾勒出一种现代秩序。北洋时期对威尔逊主义的接纳,却是将中国置于世界秩序的因变量地位,试图融入西方秩序;其对普遍主义的理解,是以普遍秩序下的多元主义为前提的。多元主义是一种隐蔽的特殊主义,它是小国在接纳普遍主义时,为防止自身被大国在精神上吞噬而披的一件外衣;但中国的体量使得它事实上无法作为因变量获得理解。[26]所以,康有为和北洋时期的秩序想象都落入抽象。前者外在于世界,因为中国并无法依凭传统资源(即使是改造过的)给出可行的现代世界秩序;后者则外在于中国,因为它无法真正理解中国自身,从而无法引领中国完成现代转型。
康有为的普遍理想失败了,而北洋时期的(多元主义)普遍理想继续运动,经历了艰难的国家建构过程,终外化为一个特殊国家,即国民党所建立的中华民国。但此时其所依凭的理想仍无法为中国提供足够的精神容量,以满足古典帝国所遗留下来的普遍主义精神冲动,从而无法在一个足够大的格局下理解内地与边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这个特殊国家终在内外交困中逐渐崩毁,一个(将实现)普遍性的国家建立了起来,即共产党所领导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构成了第四轮大循环中的第三段小循环,它本身内嵌着一个更小的精神循环。
共产主义革命运动通过抗日战争而逐渐内在化于中国历史进程,在毛泽东的时代呈现为一种抽象的普遍理想,从革命到“不断革命”,再到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大革命,并在中国获得了一个国家形态作为肉身,肉身从属于那个理想,该理想本身一直维持在一种普遍超越的抽象层面上。无论如何,这种普遍主义为再次将中国作为世界秩序的自变量来思考,提供了超级宏大的精神容量,足以满足继承自古典帝国的普遍主义精神冲动,又完全超越了儒家的地理依赖性,通达全球。
到了邓小平时代,“四个现代化”成为国家的核心目标。“四个现代化”的主体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主义逐渐清晰起来,而作为肉身的国家(民族主义的特殊国家)终于开始呈现出其自主性,中华民族追求现代化这一内在历史目的获得了现实载体,中国由此迅猛崛起,直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到了今天,小循环的第三阶段,普遍国家对特殊国家的自我超越已成为历史的内在要求——实现“普世民族主义”。这一自我超越有待进一步实现,各种可能性均处于开放状态,有待当下的中华民族去勇敢地担当、抉择与创造。
这个未来是开放的,它具体会如何发展无法预言;但基于前述的历史逻辑,对其最终的方向又是可以形成一些基本判断的。
第一,它会是对中国历史内在目的的一个现实化过程。这个自我超越的内在目的,是中国的精神现象学过程的必然方向,不会因为特殊性的利益而被扭曲,至多不过是其实现被延宕。
第二,它会是对以共产主义为中介而为中国打开的全球视野的一个继承。这种全球视野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种宏大格局的表达,是传统中国的普遍主义理想的一个升级版——这一理想需要被弃其形而留其神,为中国再次自我超越提供必需的精神容量。
第三,它会将源自西方的现代法权-价值观念与法律技术内化于中国的精神当中。只有基于这些现代法权,个体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才能实现合题,普遍均质人民的意志才能外化为一个“法治国”。以平民社会为基础的古代帝国所走不出来的困境,终于获得化解。这些现代法权观念与技术,就像千年前的佛教一样,会逐渐内化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西方的文化也在此过程中突破局限,真正获得其普遍性。
欠缺对传统的接续,自我身份会陷入一种模糊状态;欠缺普世民族主义的格局,则无法理解自己作为世界秩序自变量的体量,从而无法理解世界与自己;欠缺现代法权观念,则无法捍卫和兑现每个个体的尊严与价值。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轴心文明的负载者,天然地需要成为世界历史民族。所谓世界历史民族,不在于对世界的征服或控制,而在于该民族能够通过自身的精神运动而把握世界历史的命运,从而引领人类精神的普遍自觉。
这种对历史命运的自觉,并不是基于先验的历史想象,而是由人类激情推动的,各种秩序不断地涌现与瓦解,呈现为一条浩浩荡荡的时间长河;个体的冲动构成长河中的各种浪花,奔腾到下游时,河流的走向被整体性地认识到,历史的意义逐渐浮现出来,最终为人所把握,并表达为一种不断自我超越的普遍性理想。诸世界历史民族,通过自身的精神现象学运动而卷起越来越大的旋涡[27],并将周边卷入进来,促成文明的普遍传播与发展,而人类历史也从多个文明孤岛逐渐发展为彼此联系的属于全人类的世界历史。一个民族成为世界历史民族,虽并不完全由它自主选择,但是需要它有相应的历史自觉。直到其达成自觉,方可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建设性力量。
东亚大陆分为草原游牧、中原农耕、海洋贸易这三个重要的自然-社会-经济生态区。在古代世界,中国是东亚秩序的主导者,其中的草原-中原关系是秩序的生成线,帝国的秩序与文明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个关系;中原-海洋关系则是秩序的传播线,从南朝开始到遣唐使再到明末遗民朱舜水,大陆帝国的文明源源不断地扩及整个东亚,并刺激着东亚其他国家之主体意识的浮现。在近现代,中国是世界秩序的参与者,海洋-中原关系是秩序的生成线,现代经济、技术与法权-价值观念从海上到来,改造了大陆帝国;中原-草原关系则是秩序的传播线,因大航海而导致贸易路线转移,内亚世界从文明陷入混乱,终将依靠被海洋重构的大陆帝国来安顿其秩序。秩序的生成与传播的方向,在古代与近现代刚好是相反的,技术的变迁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变量。草原与海洋都天然以当时技术条件下的全世界为其活动空间;中原则通过对这两条线的分别参与及互构,而突破定居的固化视野,获得其世界性。
就今天的中国而言,自改革开放加入世界秩序以来,它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中国正在以其超级体量重新定义其所加入的世界秩序。但中国的崛起更多还是一种物质层面的崛起,有待精神自觉的展开,最终使中国对世界秩序的冲击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建设性效应。
面对中国的崛起,很多既有的治理秩序已经失效,很多既有的对世界的解释框架也已经失效。因为这些治理秩序和理论框架用来处理中等规模国家的问题比较有效,在遇到作为世界秩序自变量的超大规模国家时,便超出了其适用范围。失却有效的认知框架使得世界在理解中国上遭遇了困境,中国同样在理解世界与自身上遭遇了困境:首先是世界经贸秩序失衡,进而是政治秩序失衡,而这种失衡也会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以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前提的。
因此,历史内在地要求中国的崛起进入一种精神自觉,主动担当起推动世界秩序再均衡乃至重构的使命。这种自觉要求中国的精神解放,超越民族主义的窠臼,进入普遍主义视野。如此一种精神解放,反过来也将重新定义中国自身,让人们重新理解中国是谁,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将进入这样一个内外互动的过程而继续其脚步。
当下的世界秩序由美国主导,因其在现实运作中欠缺对唯一霸权国自利倾向的制衡机制,而使其普遍主义遭受质疑;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文明地区在当下所提出的普遍主义主张,则有待进一步完善。真实的普遍主义世界秩序需要在一个开放的未来当中逐渐微观性地打开,这个过程很可能是,几种彼此差异的普遍性理想在持续的交往行为中,逐渐演化出超越于任何一个理想的普遍秩序;交往的行为可能呈现为贸易,可能呈现为外交,也可能呈现为战争。它具体会演化成什么样子,无法预先判断。
从另一角度来看,也正因为这种未知性,才打开了人类未来的无尽可能性。中华民族如何成为世界历史民族,将在这个开放的可能性中自我实践、自我证成。它不是那些追索抽象的普遍价值的人所能够否弃的,也不是那些为实体性的文化特殊性辩护的人所能够建成的。所有这些抽象的观念想象都将在历史的大潮中被超越,中华民族需要,也应当在实践当中证明自己是一个,也配得上做一个真正的世界历史民族。
这一实践过程将会深刻地改变中国,也会深刻地改变美国,改变世界。人类的精神秩序会在此过程中达到真正的普遍性。但这并不是历史的终结,而是精神的普遍运动在宏观上呈现为普遍法权;在微观上的呈现是,作为法律-道德主体的个人自主地抉择各自的道德确信,并在尊重其他人的法律-道德自主的前提下,彼此间在一种自演化秩序当中无尽地互动。历史不会终结,而是在全人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合题当中,继续其运动。
前述的普遍运动是对遥远未来的普遍主义秩序的一种预期,它在可预见的未来仍会呈现为国家间的博弈过程。但历史哲学的功用就在于通过过去看到未来,基于对历史的理解,我们可以相信,对这个遥远未来的想象并非无的放矢。
中国历史的精神现象学运动呈现出两个趋向。一个趋向是,就现实的社会层面而言,微观的行为主体,其单位越来越向个体方向收敛:古代的行为主体是诸侯公卿,中世的行为主体是州郡豪族,中世之后的行为主体则是乡里宗族,近代以来的行为主体进一步收敛到核心家庭乃至个体。另一个趋向是,就超越性的精神层面而言,其气质越来越朝理性化的方向发展:汉儒重神秘主义的谶纬,宋明儒学重近于理性主义的理学,清儒重近于实证主义的朴学和经世实学,到了近代则重自然与社会科学。
这两个趋向在近代的发展,实乃中国历史的精神现象学运动的自然逻辑结果;另一方面,它们又都以对西方文明的兼容吸收为途径而展开。
自地理大发现以来,原来孤立发展的人类历史成为世界历史之后,世界秩序便是西方秩序的外化。西方秩序在其演化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两种承诺:一是在形式正义基础上的个人普遍法权,法律承认个体是独立的责任主体;一是在实质正义层面的良心自由,从精神上承认个体是独立的道德主体。这两种承诺使得一种内蕴着自由的、具备高度扩展性的自生秩序得以展开,中国逐渐卷入这一秩序当中,而中国的历史运动所需要的要素,也刚好在此过程中到来了。
现代世界秩序从原则上来说是全人类的,但西方的主导又使得其所承诺的形式正义不够“形式”,更使得西方的实质正义对其他文明的实质正义形成一种压制。世界秩序的普世性一面需要被更深度地展开,特殊性一面则需要被制衡。中国卷入该秩序的同时,也因自身体量而重新定义着该秩序,并将形成秩序内部的制衡机制。此一过程推动着世界秩序、基督教秩序以及中国自身的多重自我超越,可称此过程为“让形式正义成为真正的形式正义”“让实质正义各得其正”。
这从更深刻的意义上显示出人类历史的精神现象学运动的普遍性特征。中国历史数千年的运动,以及每一次的循环都不是简单的往复,而是螺旋式上升,向着东亚世界的普遍自觉不断前行,为世界历史的展开做着准备。因此,中国历史在本质意义上是世界历史的一个环节,同时,它能够作为担纲者之一,推动超越于自身的世界历史的实现——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合题,实现各文明的合题,最终,我们看到的就是世界历史中“人”的自我实现。
整部人类历史,归根结底是人性的运动史,其中的高尚与卑下皆是人性的呈现而已。奇妙的是,人性的高尚带来的结果不必然是善;人性的卑下带来的结果不必然是恶。这部人性的运动史,其方向是锁定的,即自由的普遍实现。自由的普遍实现,不在于理念价值意义上,而在于人类自我意识的普遍实现上。
[1]《尚书》有云:“绝地天通。”《国语·楚语下》解之曰:古者“民神不杂”,天地有序,人各司其正;因蚩尤之乱,以致“民神杂糅”,人人皆巫史,天下秩序大乱。是故,颛顼重新任命司天司地之官,“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2]“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参见《礼记·经解》。
[3]“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参见《诗经·大雅·文王之什》。
[4]“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参见《尚书·泰誓上》。
[5]《尚书·泰誓中》。
[6]“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而公庙之设于私家,非礼也。”参见《礼记·郊特牲》。
[7]欧阳修:《正统论》。
[8]《汉书·董仲舒传》。
[9]“(刘整)曰:‘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不为正统。圣朝有天下十七八,何置一隅不问,而自弃正统邪!’世祖曰:‘朕意决矣。’”见《元史·刘整传》。
[10]“大一统之曲”名《凤凰吟》,其文曰:“大明天子驾飞龙,开疆宇,定王封。江汉远朝宗,庆四海,车书会同。东夷西旅,北戎南越,都入地图中。遐迩畅皇风,亿万载,时和岁丰。”见《明史·乐志三》。
[11]雍正帝曰:“且自古中国一统之世,幅员不能广远,其中有不向化者,则斥之为夷狄。如三代以上之有苗、荆楚、猃狁,即今湖南、湖北、山西之地也,在今日而目为夷狄可乎?至于汉、唐、宋全盛之时,北狄、西戎世为边患,从未能臣服而有其地,是以有此疆彼界之分。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见《大义觉迷录》卷一。
[12]“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见《中庸》。
[13]见《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序》。
[14]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对此辩证发展的最精深阐释。
[15][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330页。
[16]转引自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朱诗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7页。
[17]转引自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朱诗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1页。
[18]本书中会经常调用我所造的“东亚帝国”这个概念,所指的实际上就是中华帝国。我使用“东亚帝国”这个自造概念,也是出于某种无奈。因为,中国的历史,实际上是包括农耕、草原等多种经济-社会-生态区的整个东亚大陆的体系史,虽则这个体系并不总是作为一个一统的帝国存在;但是,在通常的话语体系中,一谈到中华帝国,人们常常不自觉地将其等同于中原帝国,而这样一种表述便会将我们的思维再次局限在中原中心主义的视野当中。为了时时提醒我们中国史是一个体系史这样一个事实,我不得不自造了“东亚帝国”这样一个初看上去有些怪异的概念。
[19][英]哈·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林尔蔚、陈江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57页。
[20]这种深刻的共生与互构关系的历史逻辑,详见本书第一章中的讨论。
[21]及至后世天下大乱之际,有志问鼎的群雄必也逐鹿中原,否则正统存疑。邓艾攻蜀汉时,曾先致书蜀汉君臣曰:“王纲失道,群英并起,龙战虎争,终归真主,此盖天命去就之道也。自古圣帝,爰逮汉、魏,受命而王者,莫不在乎中土。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以兴洪业,其不由此,未有不颠覆者也。”见《三国志·蜀书三·后主传》。此信实言出国人共享的隐含信念:苟非地据中原,则正统不与焉;出身皇族同宗并不更具优势。
[22]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见《孟子·离娄下》。
[23]中原统一与草原统一,以及中原崩溃与草原崩溃的联动性,其背后的深层次机理详见本书第一章第二节的分析。
[24]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25]正统论在历史上曾经有着比这里的简单表述复杂得多的结构,参见本书第四章第三节第一小节的相关讨论。
[26]对此可以再多解释一下。中国的超大规模决定了它是国际秩序当中的自变量,而不是因变量。此处所谓“自变量”,是指其活动会对其所依存的系统造成实质性的扰动;“因变量”的活动则不会对系统造成实质性的扰动。中小规模国家可以采用多元主义的方式,加入大国所主导的普遍秩序,因为它们的加入不会对普遍秩序本身造成什么扰动,普遍秩序可以让中小国家获得更友好的外部环境,多元主义则可以反过来保护它们自身的文化主体性。超大规模国家则不同,仅仅因为其规模,它们加入普遍秩序就会重新定义该秩序。这也就决定了,中国这种规模的大国,倘若要以多元主义的方式加入世界秩序(一如北洋时期所为),是难以成功的,即便它暂时还不是个强国也是如此;中国只能通过某种普遍主义的方式加入(并参与重新定义)世界秩序。关于多元主义,可以参见[加拿大]威尔·金里卡《多元文化公民权:一种有关少数族群权利的自由主义理论》(杨立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该书主要从内政的角度谈论多元主义,但对我们思考外交问题也会很有启发。
[27]赵汀阳先生对中国文化所做的“旋涡模式”解释,在此颇有启发性。参见赵汀阳《惠此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的中国》,中信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