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 秦宣
- 2959字
- 2023-09-25 17:14:27
二、主题:在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2]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了这一提法。党的十九大又明确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我们需要突破以往分别论述四大理论成果主题的局限,把四大理论成果当作一个整体,从四大理论成果共同的内容中抽象出一个统一的理论主题。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即这一理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像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确立这一主题,有如下几点理由:
第一,这一理论主题是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一脉相承的,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科学,就是因为它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统一。如果脱离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来抽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我们就无法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关系。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有过诸多论述。如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曾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3]。后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序言中指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我们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人类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进入共产主义,实现人类解放的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版”,就是探讨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由于它总体隶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这一理论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共性;由于它立足于中国,因而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个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第二,这一理论主题是与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主题紧密联系的。众所周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后相继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得出的宝贵结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改革开放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如果说毛泽东思想着力解决的是像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何走向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着力解决的是中国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认为,只有联系毛泽东思想的主题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历史逻辑,才能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继承发展关系,才能避免犯用毛泽东思想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或用后者否定前者的错误。
第三,确立这一理论主题符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所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客观实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我们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命题,就已经明确了我们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主标题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关键词,都是围绕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核心问题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制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也都是围绕这个主题的,我们积累的历史经验也体现在这一主题之下。这个理论体系所涵盖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和祖国统一等基本任务,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制定的治党治国治军和内政外交国防等一系列基本方针,都是围绕如何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的。这个理论体系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成果也始终围绕着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存在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脉相承关系。
第四,这一主题体现在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中,也反映在党的重要文献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先后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都是围绕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展开的。这些理论成果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统一。不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总依据,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总体布局的,都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总任务的。党的十四大报告曾明确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4]。党的十七大以后,习近平同志也曾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5]。正是这些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如果说邓小平理论只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那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进一步回答了这一基本问题,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五,这一主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6]毛泽东时期,我们完成了第一大历史任务,现在正在着力完成第二大历史任务。近代以来100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经过艰辛探索,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完全契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