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家族诗会,赵家子弟惊才绝艳!

七月底的太湖。

微风不燥,满目苍翠,步步皆景,处处如画。

太湖之畔。

一场隆重的诗会,正在举行。

此次赵家举办家族诗会。

西水乡各大家族,以及吴县各家族的书生,都前来凑热闹。

赵家自诩诗书传家。

一手瘦金体书法,让整个蘇州为之惊叹。

先前的吴县县试里。

赵家的赵长智和赵长端,脱颖而出。

众人倒是想看看。

赵家子弟的诗,水平如何?

人群里。

衣着华贵的赵长智和赵长端,傲气十足。

他们寒窗苦读多年,对自己的才华非常有信心。

正因为信心十足。

他们才敢在夜间,和各大家族子弟厮混。

厮混归厮混。

两人自认为没有荒废学业。

此次家族举办诗会,有敲打二人之心。

赵长智和赵长端,其实心里也清楚。

但这又能如何?

谁胜谁负,尚未可知!

……

赵家为了筹备这场诗会,在现场准备了海量的果盘以及点心,供书生们享用。

众人边吃边聊间。

两名老者走了过来。

见状,众人立刻放下手中的点心,行礼道:“见过乔博士,见过张族长!”

“诸位无需多礼!”

吴县县学的经学博士乔延君,一脸和善道:“今年赵家诗会的评委是老夫,以及吴郡张氏的族长张俊,望诸位都能表现出彩!”

闻言,众人神情严肃的点点头。

大唐的官学制度,分为朝廷官学和地方官学。

朝廷官学,设有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弘文馆等等。

地方官学,设有州学、县学、医学、玄学等等。

乔延君,是吴县县学的经学博士,官阶从八品上。

而张家族长张俊,其父张孟良是弘文馆馆长。

由此二人作为评委。

再合适不过!

乔延君指了指不远处提前准备好的桌案,对众人说道:“今日赵家诗会的比试规则,非常简单。

诗会由个人自主命题,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

赵家诗会前三甲,可拿到三百贯、二百贯、一百贯的彩钱!”

话音落下。

书生们兴奋不已。

赵家举办的诗会,人人都有资格参加。

若是他们侥幸夺得名次。

就能拿到天价彩钱!

此次参加诗会的赵家子弟,共有三人。

前三甲,总不能都是赵家人吧?

接下来,众人一窝蜂前往书案前盘坐,用案上的文房四宝,提笔作诗。

他们每作出一首诗,都将诗交给乔延君和张俊,供两人点评。

不过……

这些书生的诗,水准一般。

乔延君和张俊,没有看到让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

片刻之后。

赵长端,拿着自己的作品,走上台。

乔延君和张俊低头一看,顿时被纸上的瘦金体所吸引。

纸上字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风格独特。

赵长端的瘦金体书法。

虽然没有赵长生那么浑然天成,却也别有一番韵味。

纸上的诗,名为《送人游吴》。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市邑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看到诗后。

两人赞叹点头。

赵长端的这首诗,借送行,来向行人,描绘蘇州风貌。

字里行间,都在鼓励友人,游历蘇州。

相比其他人的诗。

这首《送人游吴》,水准明显高上许多。

接下来。

在场的赵家仆人,将这首诗贴在一处木板上,供众人观阅。

……

片刻之后。

赵长智,拿着自己的诗,走上台。

乔延君和张俊,看到诗后,顿时一惊。

诗名《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

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

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

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

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

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

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

另外,寒山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

近几年,名僧寒山子,来此缚茆起居。

百姓便将妙利普明塔院,称为寒山寺!

接下来。

赵家仆人,将这首诗贴在一处木板上,供众人观阅。

书生们看到这一首诗,都惊叹连连。

他们陡然意识到。

自己穷尽一生。

恐怕也写不出如此诗句!

“此诗所写枫桥泊舟一夜之景,只一‘愁’字便透露心情。”

“没错!全篇诗意自‘愁眠’上起,堪称精妙绝伦!”

“此诗装句法极妙,似连而断,似断而连!”

“赵长智才华横溢,难怪能轻松通过县试!”

“此子才气斐然,依我看,他肯定能通过州试,成为乡贡!”

“……”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

赵家族长赵长生,带着自己的诗,走上台。

他先前看到《送人游吴》和《枫桥夜泊》后,心里非常惊讶。

在唐朝历史上。

《送人游吴》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

他没想到,赵长端和赵长智,竟然率先写出这两首名留后世的作品。

显然,文学是相通的。

在家族天赋光环的加持下。

赵长端和赵长智的文学天赋,被拔高到一个极高的层次,从而写出这两首诗。

光凭这两首诗。

两人就能名流史册!

此时,赵长生心里隐隐有个大胆的想法。

赵家子弟有光环加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展现出极强的天赋。

如此说来。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

吴县赵家,能诞生出属于赵家的诗仙“赵白”、诗圣“赵甫”、诗魔“赵居易”、诗佛“赵维”、诗鬼“赵贺”、诗狂“赵知章”、诗豪“赵禹锡”?

真要如此的话。

赵家在文学领域的造诣,将达到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从而流芳百世,誉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