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爷孙夜话,自大的赵家子弟!

七月二十。

夜幕降临。

赵氏宅院,东面小院内。

赵长生正在和爷爷赵凯全,喝茶闲聊。

屋内的玻璃油灯,将房间照得极其亮堂。

屋内放置的冰块,使房间清凉无比,没有一丝炎热。

赵凯全想起今晚吃的炒菜,回味无穷道:“长生,今晚吃的炒鸡子,真是美味无比啊!”

听到这话。

赵长生微微一笑。

鸡子,就是鸡蛋。

最近他让赵氏工坊,打造出几口铁锅。

再辅以植物油和佐料,让厨娘做出了炒菜。

相比大唐的食物。

炒菜口感绝佳,刚刚诞生,就受到所有赵家子弟的喜爱。

赵长生开口道:“阿翁,炒菜的确非常美味。今后我让厨娘,多烹饪一些炒菜。”

“善!”

赵凯全额首点头。

突然,他想起什么,连忙问道:“长生,下月赵家就要征收庸调,你可有备妥?”

大唐的赋税制度,是租庸调制。

官府根据均田制,向百姓征收租庸调。

租,即田租,每丁每年要纳粟二石。

庸,即力役,每年替朝廷服劳役二十日,也可纳绢代役。

调,即户调,男丁随乡土所产而纳,通常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

赵家人丁兴旺,每年的租庸调,自然很多。

好在赵长生是吴县县子。

赵长源、赵长锡、赵长启、赵长泽,是官员。

赵长和、赵长良、赵长瑞、赵长世,是军官。

这九人,无需缴纳租庸调!

而赵凯全、赵谏传、赵谏昌、赵谏盛、赵谏兴,以及年满二十的赵长智、赵长端等人,都需缴纳租庸调。

另外,女子也需要缴纳“调”。

“阿翁放心!”

赵长生笑着道:“孙儿已将赵家的庸调,全部备妥!

田租需要十一月份缴纳,暂时不急。

赵家需要缴纳庸调的男子,共10人。

纳绢代役后,‘庸’共纳绢30尺,‘调’共纳绢20丈。

赵家需要缴纳调的女子,共12人,纳绢24丈。

庸调合计44丈30尺!”

父亲赵谏永,娶妻后,生孩子很晚。

这也使得,赵长生今年只有16岁。

可他的堂弟们,有许多都已经超过20岁,且娶妻生子。

至于赵家的家仆、家童、婢仆、僮奴等人,则无需交税。

唐朝绢帛,4丈为一匹,1丈为10尺,每匹绢200文钱。

赵家需要缴纳的庸调,算成铜钱的话,差不多是2350钱,折2贯350文钱。

以赵家的财力。

这点钱,算不了什么!

听到嫡长孙这话。

赵凯全满意的点点头。

孙儿长生,自从担任赵家族长以来,做事井井有条,无任何疏漏。

由他担任族长一职。

所有赵家子弟,都心服口服!

……

赵凯全喝了口茶,问道:“长生,你堂弟赵长智、赵长端,已经通过吴县的县试,你可知此事?”

“孙儿知晓!”

赵长生点点头。

大唐的科举制度,分为发解试和省试。

发解试,分为县试和州试。

县试在七月举行,州试在八月开考。

通过州试,身份就能变为“乡贡”或“举子”,具备参加省试的资格。

唐朝对各州推荐的“乡贡”人数,有着严格要求。

通常大州每年3人,中州每年2人,小州每年1人。

蘇州属于大州,每年有3个乡贡名额。

赵长智和赵长端,已经通过县试。

两人再通过州试,就能前往长安城,参加明年春天的省试。

省试上榜者成为进士。

省试第一名,就是状元。

武德五年的状元孙伏伽,现在已经官拜大理少卿,官阶从四品上!

由此可见,成为状元后,仕途一片坦途。

赵长智和赵长端。

两人有家族天赋光环加持,肯定能在科举取得好成绩。

赵凯全皱眉道:“老夫原先很看好长智和长端。

两人平时的课业,都很出色,又有过目不忘之能。

谏盛对他们也寄予厚望。

不过……就在近段时间。

赵家学堂的夫子,说长智和长端,上课心不在焉,魂不守舍。

夫子原先也理解。

毕竟夏季炎热。

偶尔心不在焉,也属正常。

随后,赵家学堂放置大量冰块,室内清凉无比。

长智和长端,却依旧心不在焉。

夫子和两人谈话后,得知了事情的原由。

两人夜晚,时常和西水乡各家族子弟厮混,天亮才回家。

久而久之。

两人的心,也就野了!

偏偏夫子给他们出的题有多难。

两人都能顺利答出,也无法借机敲打他们。

长生,你说这可如何是好?”

话音落下。

赵长生也明白了两位堂弟的近况。

原因很简单。

人都有惰性。

谁都想过舒服日子。

赵家崛起后,家族子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赵长智和赵长端,寒窗苦读。

生活难免有些枯燥。

从而出现“躺平”的想法。

这里的“躺平”,并非自甘堕落,逃避读书。

而是他们在完成每日功课后,就再也不触及任何和书籍有关的事情。

说两人不认真吧。

至少他们完成了每日学业。

说两人认真吧。

他们不再勤学苦读,悬梁刺股。

现在的赵家藏书楼,藏书破万卷。

若是赵长智和赵长端,想更进一步,可以去藏书楼翻阅各类典籍。

可他们没有这么做!

如果是普通的学生,上课心不在焉,夫子也不会多说什么。

偏偏赵长智和赵长端,有过目不忘之能,天赋绝佳。

夫子希望两人能够发愤图强,在科举上取得好成绩,这才对他们频频劝说,希望他们能够“浪子回头”!

想到这里。

赵长生有些感慨。

家族子弟的生活,实在太悠闲安逸了!

吃得好,住得好,穿的好,闲时打打马球,家里有昆仑奴、菩萨蛮、新罗婢,出门还有突厥敦马代步。

正如那句话。

没吃饱之前,只有一个烦恼。

吃饱之后,就会有无数个烦恼。

赵长生想了想,提议道:“阿翁,我准备举办一场家族诗会,搓一搓长智和长端的锐气,你看如何?”

“如此也好!”

赵凯全点头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长智和长端,寒窗苦读多年,心里肯定傲气非凡。

若是在诗会上赢了他们,无疑是对两人的当头棒喝!”

说到这里。

赵凯全心里有些担忧。

长生虽然是赵家的麒麟儿。

但他最近没怎么读书,能胜过长智和长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