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共富的探索与实践:宁波对口支援与协作口述史
- 陈泼 盛钢
- 2522字
- 2023-08-09 17:46:26
真心实意话扶贫
口述者:胡宁华
采访人:陈泼 梅庆生 崔宗军 严佳
地点:宁波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
时间:2021年9月17日
口述者简介:
胡宁华,2018年4月—2021年5月,挂职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
我原先在鄞州区民政局工作,是搞水库移民安置的。实际上,水库移民安置在很多省份都是跟扶贫开发连在一起的。因为移民安置也是开发性移民,所以很多后期扶持也就跟扶贫一样。我们主要安置外来人口,我负责的是滩坑水库移民,滩坑在丽水市的青田和景宁,还有绍兴市的钦寸水库,他们外迁安置到我们鄞州区。我主要负责移民的建房,包括后来他们在这里找工作、安家落户。很多水利工程也都是开发性的,其实也是一种扶贫。
挂职基本情况
2018年4月25日,组织推荐我去吉林延边挂职,2021年5月17日我回来,前后一共3年时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8个县(市),其中龙井、和龙、安图、汪清是国家级贫困县。
作为挂职干部,我被安排在和龙市。我们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既有扶贫,也有协作。和龙人口仅1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就有1.2万多人,是国家级贫困县。
和龙有5069平方公里,半个宁波市大,地广人稀。全市76个行政村,有40个贫困村,基本上我都走遍了。村里没有多少年轻人,八九百人口的村里可能就一两百人,基本上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年轻人都到韩国打工去了。
有时候,我们也很为难。你拿钱过去,人家最急需的东西你却给不了。当时,和龙那边提了一些需求,和龙市人民医院设备老化,医疗卫生条件很差,医疗需求又非常大,因为老年人多,看病很困难,他们医院的人才全跑到州里去了,设备都是旧的,估计体检设备都不够。宁波这边有一个超声科医生过去考察,说他们那个B超设备大概只有8位,现在最差的也要32位,CT设备的像素跟宁波差太大。我们的帮扶资金如果用于购买这种大型医疗设备,就有点吃紧了。
那边学校的校舍其实是好的,但是学生少,有些教学设备很陈旧。周边偏远一点的几个镇,像梁平镇,学校都办不下去了,学生才3个人,整个镇就800多人。那里是边境,图们江对面就是朝鲜,一个镇面积上千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却只有800多人。边远乡镇的人,都想把孩子送到和龙市区读书,说是市区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县城,人口3万多人。你如果去过和龙市区,绝对不会认为它是贫困县,很干净很漂亮,所有的路都是柏油路,都是靠这几年脱贫攻坚改善的,房子也都很新很好。
携手奔小康
我们扶贫工作里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叫产业合作。原先产业合作的设想是把企业引去那里,提供就业岗位,让当地人不用到外面去打工,收入高了脱贫了,那是一种良性循环,可以激发当地的内生动力。但是在和龙这里,完全是两回事,年轻人很少,工厂都开不下去。这个地方的生态环境很好,但是政府财政自给率连10%都没有,基本是转移支付。和龙市一年的财政总收入大概4亿元,一年财政开支40亿元,这些收入连工作人员的工资都不够,但每年的转移支付、和扶贫,对一个财政自给率不到10%的县级市来说,确实非常重要。
那边的农村,我们搞了易地扶贫搬迁。我们扶贫办包了一个村,那个村老房子几乎看不到,都是一排排的新房子。我们的扶贫资金给它搞产业,比如搞养牛合作社,包括一些公共设施,像村里的卫生室、村部,凡是能够列进去的基础设施,包括造桥、修路等都列进去了。
我们在和龙搞了3年的共享稻田,就是消费扶贫,把他们那边的大米直接拉到宁波去销售,总价值2400万元。分红也分了600多万元,第一个是给村里搞基础设施,第二个就是直接让利给贫困户。
产业合作里面还有一块,就是当地这些引进的企业要吸纳当地贫困户就业。但吸纳贫困户就业确实很困难,当地没有年轻的劳动力,落地的企业就给政府捐一点儿钱,给贫困户安排一些简单的公益性岗位,如门卫、河道保洁员、护林员或者村里的清洁工,这个叫爱心岗位,间接地带动贫困户脱贫。
3年来,我们社会各界帮扶资金达到2000多万元,用这些资金做了很多事。比如,给学校建一个远程教室,包括一些实验教室的改造。然后跟宁波这边的优质学校结对,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实现同步上课,提高当地的教育和教学质量。我们还在市区捐建了一个体育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财政资金一定要跟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关,我们帮扶的学校在市区里面,只能说是一种社会性质,社会帮扶资金用途又宽泛一点儿。
除产业合作、社会帮扶携手奔小康外,还有劳务协作。劳务协作也分两块,一是在那边落地的企业需要吸纳当地贫困户就业,二是把当地人吸引到鄞州区去就业。讲句实话,我们鄞州区这边私营企业用工一个月社会平均工资要达到5000~6000元,工人还要加班加点,一般都是计件的,很辛苦。但为了照顾帮扶对象,我们想办法,鼓励企业设爱心岗位,同等条件下,照顾远道而来的劳动者,这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真正带动帮扶地区的老百姓早日脱贫。
因地制宜,形成长效机制
我们给和龙的帮扶资金每年有5000多万元,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把这笔钱用好。不能“天女散花”,搞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经过认真的调研,我们确定了一些可行的项目。
和龙产桑黄,桑黄是一种中药材。它虽然是一种像灵芝一样的真菌,但是其成分比灵芝还要好很多。买回去怎么用呢?泡泡茶,水煮,还可以做一些深加工的产品,效果也挺好。由于当地有一家企业在做,市场前景很好,因此我们将3年1.5亿元左右的帮扶资金中的7000多万元都投入了那里,搞了个生产基地。投入以后,这个效益确实也挺好,利润率很高,这是财政资金的援建项目。搞扶贫工作,一要因地制宜,二要发展这种可持续的东西,钱要投到“刀刃”上,我们走了,这些东西也会在长效机制下运行。
另外,我们也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帮扶工作,比如造桥、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这3年和龙面貌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不光给它带去了资金,还带去了人才。3年里,我们挂职干部去了3人,专业技术人才去了133人,医生、教师、记者以及农技、规划等各种行业的人才,都去过,这些人才对他们当地各方面提升发挥的作用确实非常大。
临走时,和龙当地的老百姓都非常感谢我们,我们回来以后,他们也都还记着我们的好,记得我们的付出,对我们挂职干部都很认可。我们好多医生、老师在那边口碑非常好,他们服务到了和龙最基层的老百姓。总之,我感觉做一个扶贫干部,就是资金、人才都要用对用好,用到老百姓的心坎上。